应急救援管理知识

发布时间:2019-09-06 04:07:5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应急救援管理知识

1、应急救援的任务和特点:

1.1 应急救援系统的定义

应急救援系统是指通过事前计划和应急措施,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力量,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控制事故发展并尽可能排除事故,保护现场人员和场外人员的安全,将事故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等降低至最小程度。

20世纪70年代以来,建立重大事故应急管理体制和应急救援系统受到国际社会普遍重视,许多工业化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制定了一系列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事故法规和政策,并成立了响应的应急救援机构和政府管理部门。

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的定义: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又称事故应急计划,是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急救援系统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2)应急救援预案(或称计划);

3)应急培训与演练;

4)应急救援行动;

5)现场清除与净化;

6)事故后的恢复和善后处理。

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应急救援的总目标是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地降低事故的后果,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

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2)迅速控制危险源,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验、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

3)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

4)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应急救援的特点:

具有不确定性和突发性,复杂性,后果、影响易猝发、激化、放大的特点。

应急救援行动必须做到迅速、准确和有效。

(1)迅速。就是要求建立快速的应急响应机制,能迅速准确地传递事故信息,迅速地召集所需的应急力量和设备、物资等资源;迅速建立统一指挥与协调系统,开展救援活动。

2)准确。要求有相应的应急决策机制,能基于事故的规模、性质、特点、现场环境等信息,正确地预测事故的发展趋势,准确地对应急救援行动和战术进行决策。

例如:遇湿易燃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应急救援。

3)有效。主要指应急救援行动的有效性,包括应急队伍的建设与训练,应急设备 (设施)、物资的配备与维护,预案的制定与落实以及有效的外部增援机制等。

二、应急救援的管理

应急管理,是对重大事故的全过程管理,贯穿于事故发生前、中、后的各个过程,“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2、应急救援的管理

3.1 应急救援的响应程序

按过程分为接警与响应级别的确定、应急启动、救援行动、应急恢复和应急结束等几个过程,(如图3-1所示)

1)警情与响应级别确定

接到事故报警后,按照工作程序,对警情作出判断,初步确定相应的响应级别。如果事故不足以启动应急救援体系的最低响应级别,响应关闭。

例如:报警的具体格式。

2)应急启动

应急响应级别确定后,按所确定的响应级别启动应急程序,如通知应急中心有关人员到位、开通信息与通讯网络、通知调配救援所需的应急资源(包括应急队伍和物资、装备等)、成立现场指挥部等。

3)救援行动

有关应急队伍进人事故现场后,迅速开展事故侦测、警戒、疏散、人员救助、工程抢险等有关应急救援工作。专家组为救援决策提供建议和技术支持。

当事态超出响应级别,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向应急中心请求实施更融别的应急响应。

4)应急恢复

救援行动结束后,迸人临时应急恢复阶段。包括现场清理、人员清点,撤离、警戒解除、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等。

5)应急结束

执行应急关闭程序,由事故总指挥宣布应急结束。

3、应急救援预案的分类

1、按时间分

常备预案、临时预案

2、按事件的类别紧急情况分

自然灾难、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突发社会安全事件

3、按预案的功能分:

综合预案、专项预案、 现场预案

应急救援预案的分级

国家分五级

结合实际情况分七级

Ⅰ级企业级

Ⅱ社区级

Ⅲ乡镇级

Ⅳ县市城区级

Ⅴ地市级

Ⅵ省级

Ⅶ国家级

企业应急预案体系

一)综合应急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处理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

(生产规模小、危险因素少的生产经营单位,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可以合并编写。)

二)专项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如煤矿瓦斯爆炸、危险化学品泄漏等事故)、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包括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事故灾害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是综合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应按照综合应急预案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制定,并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专项应急预案应制定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

(三)现场处置预案

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现场处置方案应具体、简单、针对性强。现场处置方案应根据风险评估及危险性控制措施逐一编制,做到事故相关人员应知应会,熟练掌握,并通过应急演练,做到迅速反应、正确处置 。(如:氯气处置方案、硫酸处置方案)

应急处置方案是应急预案体系的基础,应做到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清楚,应急管理责任明确,应对措施正确有效,应急响应及时迅速,应急资源准备充分,立足自救。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消除、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动。

4、应急预案演练的目的

明确应急演练的规模、方式、频次、范围、内容、组织、评估、总结等内容。

1)测试预案和程序的充分程度;

2)测试应急指挥、决策系统的有效程度;

3)测试应急力量的快速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

4)测试应急装备、设施及应急物资等应急资源的保障程度;

5)测试各应急组织应急行动以及整个应急系统的协调程度;

6)提高现场内、外应急工作的协同性;

7)判别和改正预案的缺陷;

8)提高公众应急意识。

应急预案演练的类型

应急救援演练大致可分为三类。即桌面演练、功能演练和全面演练。

1、桌面演练是指应急行动单位组织者组织关键岗位应急人员,按照应急救援预案及其标准运作程序,针对模拟设计的应急事件,讨论某种或多种紧急情况下,应执行的应急程序和所采取的具体行动方案的演练活动。桌面演练的主要特点是对演练情景进行口头演练,一般是在会议室内举行的非正式活动。

2、功能演练是指针对某个专项领域(如电力事故、特种设备事故、交通事故、火灾、食物中毒、恐怖事件等)、特定事件级别(特大事故级别以下)、某项应急响应功能或其中某些应急响应活动举行的演练活动。

3、全面演练是指针对应急救援预案中全部或大部分应急响应功能,检验、评价应急组织应急运行能力的演练活动。全面演练一般采取交互方式进行,演练过程要求尽量真实,预案规定参加应急救援工作的部门大部分都要参加,应急响应人员和资源一般都要全面调动,演练通常采取近似实战的方式,协调性要求很高,其目的主要是检验整个应急救援体系的适应性,整体应急行动的协调性,检验各应急响应组织、人员的相互协调能力。这种演练方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联合演练。

部门应急处置卡:(示例)

XXX车间 罐区 岗位应急处置卡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1266c87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0a.html

《应急救援管理知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