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援外项目分析报告

发布时间:2020-08-27 05:30:5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国援外项目

分析报告

二0一三年四月

第1章行业现状

1.1概述

对外援助项目是指中国政府遵循国际主义原则,向第三世界经济困难国家提供无息或低贷款,在第三世界国家建设的工程项目、提供货物、技术合作与培训、现汇援助和军援等。项目业主为受援国政府,实施主管部门为中国商务部,建设地点为境外。我国对外援助起步于1950年。截至2011年底,共向165个国家和区域组织提供了双边援助,其中援建成套项目2100多个,提供了大批生产和生活物资,培训各类人才15万余名,派出援外专家和技术人员60万余人次、医疗队2万余人次、青年志愿者近500人,减免50个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对华政府债务391笔。

中国对外援助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帮助周边友好国家开始起步第二阶段为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由过去单纯提供援助发展为多种形式的互利合作。第三阶段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在加快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开始对对外援助进行一系列改革,重点是推动援助资金来源和方式的多样化。第四阶段为进入新世纪特别是2004年以来,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中国对外援助资金保持快速增长,2004年至2009年平均年增长率为29.4%。

1.2对外援助资金

中国对外援助资金主要有3种类型:无偿援助、无息贷款和优惠贷款。其中,无偿援助和无息贷款资金在国家财政项下支出,优惠贷款由中国政府指定中国进出口银行对外提供。截至2009年底,中国累计对外提供援助金额达2562.9亿元人民币,其中无偿援助1062亿元,无息贷款765.4亿元,优惠贷款735.5亿元。

1.3对外援助方式

中国对外援助主要有八种方式:成套项目、一般物资、技术合作、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援外医疗队、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援外志愿者和债务减免。

1.3.1成套项目

成套项目是中国最主要的对外援助方式,目前,成套项目援助占对外援助财政支出的40%左右成套项目援助是指我国政府提供的无偿援助、无息贷款、低息贷款或其他专项援助资金项下承担的帮助受援国建设生产和民用领域的工程项目。

1.3.2一般物资

中国对外援助最早是从20世纪50、60年代提供一般物资开始的。一般对外援助物资项目,是指在中国政府提供的无偿援助、无息或低息贷款和其他专项援助资金项下,由中国政府选定的企业向受援国提供生产、生活物资、技术性产品或单项设备,并承担必要的配套技术服务的项目。

1.3.3技术合作

技术合作是中国帮助受援国增强自主发展能力的重要合作方式。技术合作是指由中国派遣专家,对已建成成套项目后续生产、运营或维护提供技术指导,就地培训受援国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帮助发展中国家为发展生产而进行试种、试养、试制,传授中国农业和传统手工艺技术;帮助发展中国家完成某一项专业考察、勘探、规划、研究、咨询等。

1.3.4人力资源开发合作

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是指中国通过多双边渠道为发展中国家举办各种形式的政府官员研修、学历学位教育、专业技术培训以及其他人员交流项目。

1.3.5援外医疗队

援外医疗队是指中国向受援国派出医务人员团队,并无偿提供部分医疗设备和药品,在受援国进行定点或巡回医疗服务

1.3.6紧急人道主义援助

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是指中国在有关国家和地区遭受各种严重自然灾害或人道主义灾难的情况下,主动或应受灾国要求提供紧急救援物资、现汇或派出救援人员,以减轻灾区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帮助受灾国应对灾害造成的困难局面

1.3.7援外志愿者

援外志愿者是指中国选派志愿人员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在教育、医疗卫生和其他社会发展领域为当地民众提供服务。目前,中国派出的志愿者主要有援外青年志愿者和汉语教师志愿者。截至2009年底,向全球70多个国家派遣汉语教师志愿者共计7590人次。

1.3.8债务减免

债务减免是指中国免除部分发展中国家对华到期政府债务。对于受援国对华政府债务,中国政府从不施加还款压力。在受援国偿还到期无息贷款遇到困难时,中国政府一向采取灵活的处理方式,通过双边协商延长还款期限。

第2章市场分析

中国对外援助的主要对象是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在援助领域分布中,中国重点关注受援国民生和经济发展,努力使援助更多惠及当地贫困群体。

2.1地区分布

中国对外援助地理分布比较均衡。受援国涉及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加勒比、大洋洲和东欧等地区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中国对其中最不发达国家和其他低收入国家的援助比重始终保持在2/3左右。截至2009年底,中国累计向161个国家以及30多个国际和区域组织提供了援助,经常性接受中国援助的发展中国家有123个,其中亚洲30个、非洲51个、拉丁美洲和加勒比18个、大洋洲12个、东欧12个。亚洲和非洲作为贫困人口最多的两个地区,接受了中国80%左右的援助。

2.2主要领域

中国对外援助项目主要分布在农业、工业、经济基础设施、公共设施、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重点帮助受援国提高工农业生产能力,增强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改善基础教育和医疗状况。近年来,应对气候变化成为中国对外援助的一个新领域。

2.3援外规模统计

20042010年间,中国援外支出绝对金额从60.69亿元上升至136.14亿元;根据财政部2011年和2012年《中央公共财政支出预算表》,2011年、2012年整个外交支出预算分别是307.75亿元和342.31亿元,鉴于新世纪以来历年援外支出基本上都占整个外交支出总额的一半左右,估计其中援外支出预算为154 亿元和171亿元左右。见表2-1

表2-1 2004~2012年中央外交支出和援外支出情况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2004年以来,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中国对外援助资金保持快速增长,2004年至2012年平均年增长率为14.4%。中国除通过传统双边渠道商定援助项目外,还在国际和地区层面加强与受援国的集体磋商。中国政府在联合国发展筹资高级别会议、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以及中非合作论坛、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中国-加勒比经贸合作论坛、中国-太平洋岛国经济发展合作论坛、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等区域合作机制会议上,多次宣布一揽子有针对性的对外援助政策措施,加强在农业、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卫生、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清洁能源等领域的援助力度。

第3章企业入围条件要求

1.1对外援助成套项目

根据《对外援助成套项目施工任务实施企业资格认定办法》(商务部令2004年第9号),援外施工企业资格按本办法规定的条件分为A级和B级两个等级。A级援外施工企业可以承担所有援外成套项目的施工任务;B级援外施工企业只可以承担总额在5000万元人民币(含)以下的援外成套项目的施工任务。

2.3.1资格条件

(一)A级援外施工企业应为同时具备以下资格条件的中国企业法人:  

(1)所有出资人均为中国投资者;   

(2)具有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核准的一级(含)以上或相应等级的技术资质;

(3)具有商务部批准的对外承包工程经营资格;

(4)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且认证资格有效;  

(5)申请(核验)前2年连续无亏损经营;  

(6)申请(核验)前2年的对外承包工程累计完成营业额不低于3000万美元;

(7)申请(核验)前2年内未受过刑事处罚、未因进行非法经营活动或严重违反国家有关对外援助管理规定受过行政处罚。 

(二)B级援外施工企业应为同时具备以下资格条件的中国企业法人: 

(1)所有出资人均为中国投资者;   

(2)具有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核准的二级(含)以上或相应等级的技术资质;

(3)具有商务部批准的对外承包工程经营资格;

(4)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且认证资格有效;

(5)申请(核验)前2年连续无亏损经营;

(6)申请(核验)前2年的对外承包工程累计完成营业额不低于500万美元;

(7)申请(核验)前2年内未受过刑事处罚、未因进行非法经营活动或严重违反国家有关对外援助管理规定受过行政处罚。 

2.3.2资格申请认定程序   

中央管理的企业向商务部申请援外施工企业资格;其他企业向注册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商务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商务主管部门”)申请,省级商务主管部门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完成初核;初核合格的,将初核意见连同企业资格申请文件一并报商务部审核。商务部应在受理中央管理的企业申请或收到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初核材料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完成审核后10个工作日内公布结果。   

1.2对外援助物资项目

根据商务部《对外援助物资项目实施企业资格管理办法》(商务部令2011年第2号,援外物资项目实施企业资格按照本办法规定的资格条件,设置A级和B级两个资格等级。取得A级援外物资项目实施企业资格的企业可以承担《对外援助物资项目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第(一)项规定的项目,即“货物品种相对较多、不能由同一企业生产的项目”;取得B级援外物资项目实施企业资格的企业只可以承担《对外援助物资项目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第(一)项规定的金额在1000万元人民币以下的项目。

1.2.1资格条件

(一)申请A级援外物资项目实施企业资格的企业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①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企业法人;
  ②所有出资人均为中国投资者;
  ③系符合《对外贸易法》规定的对外贸易经营者;
  ④注册资本在5000万元人民币以上;
  ⑤前2年连续盈利;
  ⑥前2年内未受过刑事处罚、未因进行非法经营活动或严重违反有关对外援助管理规定受过行政处罚;
  ⑦前2年年均完成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不低于1亿美元,或前2年承担援外物资项目合同金额年均不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且年均完成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不低于8000万美元;
  ⑧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制度;
  ⑨依法纳税和缴纳社会保险费。

1.2.2资格申请认定程序

中央企业和其他在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机构登记的企业,向商务部申请援外物资项目实施企业资格;其他企业向所在地省级商务主管部门提交申请文件。中央企业下属企业在取得中央企业同意后,可直接向商务部申请援外物资项目实施企业资格。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企业提交的完备申请文件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完成初核工作,经初核合格后将初核意见连同企业资格申请文件一并报商务部审核。
商务部应将经其审核拟准予许可的企业名单和基本情况公示5个工作日,并在收到企业提交的完备申请文件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或收到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初核意见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作出许可与否的决定。准予许可的,商务部应在作出许可决定后10个工作日内公布取得援外物资项目实施企业资格的企业名单,并颁发批准文件;不予许可的,商务部应在作出不许可决定后10个工作日内书面告知申请企业。

第4章外项目政策要求

4.1中国对外援助的管理理念

中国对外援助的管理理念是指导中国对外援助的基本政策和思想,它为中国对外援助管理模式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中国对外援助的管理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四条:

第一,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理念;第二,坚持不带任何政治条件的理念;第三,帮助受援国提高自主发展能力的理念;第四,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理念。

4.2中国对外援助的管理机构

自1950年中国开始对外援助工作以来,中国政府管理对外援助的各级机构逐步建立和健全。现在,我国的对外援助的机构主要是以商务部、外交部和财政部三个部门为主,23个部委、地方省区商务部门共同参与管理,在管理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国家归口管理机构、部门管理机构、地方管理机构和驻外管理机构四方共同管理的体制。

4.3中国对外援助的管理制度

制度就是用来规范和约束人们行为的各项规则的统称。随着中国对外援助工作的发展,虽然没有对对外援助进行立法,但是在对外援助资金的使用、对外援助项目的管理和对外援助人员的管理方面相继出台了一些行政法规和暂行条例,通过这些法规和条例构成了我国现行的管理对外援助工作的管理制度,在制度上保障各项援外工作的顺利进行。中国主要颁布的法规条例见下图:


word/media/image1_1.png

4.4中国对外援助的管理机制

中国对外援助工作经过 60 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基本形成了符合政治需要、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一整套对外援助的管理机制。目前,已经形成的管理机制主要有:

第一,商务部、外交部和财政部三部门援外工作联系机制第二,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以及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等部门和机构的减免债务工作机制;第三,商务部、外交部、解放军总参谋部等部门的紧急人道主义援助联动工作机制第四,23部委援外合作机制;第五,商务部与地方省区商务部门的工作联系机制第六,商务部、外交部、财政部及部内财务、人事、纪检和地区司等单位和技术专家建立的援外项目巡检机制。第七,对援外项目的奖励机制第八,商务部与进出口银行优惠贷款联席会议工作机制。

第5章援外项目企业运作模式

由于外援工程具有规模大、工期长、技术难度大、环境复杂等特点,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外界因素干扰,包括水文气象、规划设计变更、所在国家政治变动、地方法律限制以及国际物价变化等,这些因素都会对工程项目的实施造成影响,因此为最小程度的规避风险,及时高效完成任务,有必要构建国援外企业的运作模式。

5.1项目运作模式

5.1.1成套项目

近几年来,国外通行的一些新的工程项目合同模式已经在我国国内的外商独资项目和中外合资项目中被普遍采用。在这其中,EPC模式受到广泛的应用。

EPC是设计(Engineering)、采购(Procurement)、施工(Construction)的英文缩写,是总承包商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工程设计、材料设备的采购、施工、试运行(试车)服务等工作,实现设计、采购、施工各阶段工作合理交叉与紧密融合,并对工程的进度、质量、造价和安全全部负责的项目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①业主只负责整体的、原则的、目标的管理和控制。②业主可以自行组建管理机构,也可以委托专业的项目管理公司代表业主对工程进行整体的、原则的、目标的管理和控制。③工程总承包商在经济和工期方面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风险,同时承包商也拥有更多获利的机会。④工程总承包商可以把部分工作委托给分包商完成,分包商的全部工作由总承包商对业主负责。⑤业主不能对工程进行全程控制。⑥总承包商对整个项目的成本工期和质量负责,加大了总承包商的风险。

5.1.2一般物资

承担援外物资项目实施任务以及可行性研究任务、配单任务、供货任务、货代服务任务的企业或单位,负责项目组货并运至受援国指定地点或提供可行性研究、配单、供货、货代服务,不得将所承担的援外物资项目任务转由其他企业或单位实施。援外物资项目资金应当按照相关财务制度要求,专款专用,单独核算,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挪作他用。

(1)供货指导目录

商务部制定并发布《对外援助物资供货指导目录》,用于指导援外物资项目立项、供货清单编制、供货企业遴选等项目实施管理工作。援外物资项目应符合《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

(2)立项

根据受援国要求或实际需求,商务部启动援外物资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

(3)配单

援外物资项目的配单,是指编制援外物资项目供货清单、货物参考价格和项目概算,并提供配单工作报告的经济技术咨询活动。

(4)项目分类和采购方式

援外物资项目采购方式包括招标、竞争性谈判和单一来源采购。援外物资项目分为以下两类:①货物品种相对较多、不能由同一企业生产的项目;②货物品种相对单一、可由同一企业生产的项目。

(5)采购

受托管理机构负责组织援外物资项目采购。商务部负责对援外物资项目采购组织工作进行监督,并组建和管理援外物资项目评审专家库受托管理机构在组织援外物资项目招标和竞争性谈判时,应当从评审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组成评审专家委员会承担评审工作。  对于药品、医疗器械等国家实行生产或销售许可的货物,参与采购的实施企业或供货企业应当取得相应的销售或生产许可。受托管理机构根据评审专家委员会或评审单位提出的书面评审报告和推荐的中标候选企业,确定援外物资项目实施企业或供货企业。

(6)实施

商务部委托受托管理机构与选定的援外物资项目实施企业或供货企业、货代服务企业签订实施合同或供货合同、货代服务合同,下达任务通知函。任务通知函是企业办理援外物资采购、仓储、检验、通关、运输和相关人员出入境手续的依据。

(7)监督管理

商务部会同国务院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主管部门和海关主管部门建立援外物资检验检疫和验放制度。省级商务主管部门配合商务部督促所在地在其辖区内的援外物资项目实施企业或供货企业、货代服务企业严格执行援外物资检验检疫和验放制度,协调解决援外物资检验检疫和验放中的具体问题。在中国关税境内采购发运的援外物资实行强制性检验检疫制度;在中国关税境外采购发运的援外物资实行出口地检验检疫制度。

5.2企业运作模式

(1)借鉴学习成功经验,加强制度建设

目前,我国部分企业根据生产管理的客观需求,逐步建立健全了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海外工程管理办法”、“单项工程经营核算考核办法”及“成本控制管理体系”等制度,确保人人有职责,事事有标准,环环有流程,通过强化管理、加强考核,使我国的海外经营项目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2)加强外援项目施工现场标准化建设,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通过用各种方式来加强对职工制度化教育,还在外援项目上开展各种“争创文明系列”等活动,根据企业考核标准.制订了项目现场标准化管理的具体措施,通过各种标语扩大企业知名度和认知度,建立良好社会形象,促进企业良性发展创造了条件

(3)强化过程监控,完善系统运行模式。

在国际外援项目建设中,逐步转化管理理念,强调两个转变:重视结果转变为重视过程,单项治理转变为系统建设。落实在细节上就是严格执行HSE监督管理体系;为强化过程控制,引入5S、6S管理体系。

(4)精细筹划,做足做好后勤保障。

有效压缩资源供应链,企业重点做到“三好一提前”,即:人员组织好、材料准备好、设备落实好,确保提前到港到位。重点体现在:一是建立后勤保障机构,设立国际贸易部;二是实行材料加工运输、订船同步运行三是突重点,保资金。

第6章援外项目盈利模式

6.1外援项目特点

援外项目是指经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批准,利用援外合资合作项目基金及援外优惠贷款等借贷资金在受援国实施的具有对外援助性质的项目。涉及项目的筹资、咨询、设计、招标、投标、发包、缔约、实施、采购及竣工后的运营、维修等各个阶段。援外项目是技术、资金、劳务和物资的综合输出。项目不但具有工程项目的全部基本内涵,作为外援项目,还具有如下特点:

(1)项目的部分或全部运作在国际范围内进行

项目涉及的法律、规范庞杂。由于项目所在国和合同约定的不同,援外项目采用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以及支付手段也多种多样。

(2)项目是涉及范围广泛的系统工程

参与项目的往往包括业主、投资者、设计方、咨询方、承包方、施工方、分包方、供货方等等诸多方面,涉及的合同法律关系、委托代理关系、责任义务关系比较复杂。而且项目涉及方面很广包括工业、农业、商业等众多的行业。

(3)项目受到项目所在地各种环境的制约和影响

援外项目所在国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会影响项目的周期和采用的施工技术,政策、法规、文化及社会治安环境将制约项目的资源调配、使用以及项目的进程,经济、金融环境会影响项目的资金运转以及整体的效益。这些环境条件给援外项目带来了众多不定因素和风险。 

6.2投标阶段提高项目盈利效益的途径

在援外项目中,从投标阶段开始就应该通过以下手段提高项目盈利效益一是明确招标信息,避免投标风险;二是利用招标办法的漏洞,寻求盈利效益空间;三是运用报价技巧挖掘盈利效益空间。

6.3提高项目实施过程中盈利效益的途径

6.3.1成套项目

援外项目实施阶段的特点是承包商工程项目的合同报价已经确定,要提高其经济效益,粗略的讲无非两大途径:一是开源,即利用实施过程中的设计变更设法增加工程数量;二是节流,即利用各种措施,优化施工管理,节约项目成本支出。

(1)获取业主和咨询方的信任,减少返工

通过严格抓自身管理和质量标准建立起业主和咨询工程师的信任。不仅加快了施工进度,也减少了等待和返工。

(2)适应项目所在国情况,加强自身队伍素质建设

根据该国建筑业的管理规定和项目合同的要求,加强自身队伍素质建设,挑选适合的人选担任合适的岗位。

随着招投标市场的日益规范,投标报价中的技巧会越来越难以实施,中标企业的利润空间也将日趋微薄,在投标阶段提高外援项目的盈利效益将会非常困难。而在工程的实施阶段,由于工程项目的长期性等特点,存在着诸多的不定因素和风险,有众多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在长期的实践舞台上发挥着各自的聪明才智,随着FIDIC合同条件等偏于公正的维护承包商合法权益的合同范本的不断发展,提高外援项目的盈利效益的手段和途径必将不断地得到发掘。

6.3.2一般物资

(1)通过提高购销差价提高利润水平

国际贸易公司可以从工厂买入商品,可能价格比较低一点(一般工厂跟贸易公司在同一国),然后公司把这些商品销往国外的公司,而卖出的价格比从工厂那边买过来的高,这从中就会产生差价,而公司的利润就是从这差价中获得

(2)通过减免税、出口退税、优惠贷款贴息提高利润水平

对一般物资援助项下的出口货物,实行实报实销结算的,不征增值税,只对承办企业取得和手续费收入征收营业税;实行承包结算制的,对承办企业以对内总承包价为依据征收增值税。利用中国政府的援外优惠贷款和援外合资合作项目基金援外方式下出口货物,实行出口退税优惠利率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利率之间的利息差额由中国政府对指定的金融机构进行贴息。

第7章援外项目经济分析

7.1整体概况

通过参与众多发展中国家的援建活动,中国企业认识到了自己的产业技术在世界市场上的优势所在,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拥有适用技术优势,树立了日后开展大规模跨国经营时不可缺少的自信心。尤其是,当时外派的30余万人员也在此过程中积累了相当的涉外经验,为中国企业后来开展全面跨国经营准备了人才。

表7-1 近年来中国部分援外项目

时至今日,中国已经是一个兼具货物贸易出口大国和国际工程承包大国双重身份的国家,2010年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922亿美元,新签合同额1344亿美元,当年54家中国企业跻身美国ENR国际承包商225强排行榜,完成海外工程营业总额占225强海外营业总额的13.2%,首次跃居全球首位。2012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1166亿美元,同比增长12.7%;新签合同额1565.3亿美元,同比增长10%。截至2012年底,累计签订合同额9981亿美元,完成营业额6556亿美元。

表7-2 2004~2012年中国援外项目和对外贸易情况

图7-2 2004~2012年中国援外项目和对外贸易情况word/media/image2_1.png

7.2成套项目

7.2.1成套项目计价模式

援外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在境外,业主、承包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均在境内,项目的实施与受援国的政治、经济、外交、社会等有着密切关系,援外项目引进招投标制。

现行援外工程组价的基本思路是定额量执行北京市96年概算定额,单价和相关取费执行援外工程的有关规定。援外工程项目的人工单价、材料单价、机械台班单价与项目工程量、工期有直接的关系,这与国内项目、国际工程承包项目均有较大不同。

7.2.2成套项目利润水平

成套工程项目中设备、材料成本约占工程项目造价的60%-70%,与此相关的物流费用约占工程项目造价的5%-8%左右。成套项目总体来看,一般基建占50%左右,设备30%左右,其他20%左右

成套项目市场空间大、商机多,一般净利在7%-8%左右,最高可达30% 备部分(含三年备件)30%毛利,20%净利设备安装调试(含人员培训)10%毛利5%净利基建3%左右净利

7.3一般物资

我国援外出口货物分为两类:一类是一般物资援助项下的出口货物一类是利用中国政府的援外优惠贷款和援外合资合作项目基金方式下出口的货物。

一般物资利润率为20%左右。以A公司为例,作为一家具有40年历史的外经贸企业,当年对外援助物资业务收入达7663.3万元,占A公司总收入的94%,利润占A公司利润总额的72.9%,一般物资综合利润率为16.23%浏阳烟花鞭炮有限责任公司2001年援助越南政府1000万元人民币花炮,毛利率达到30%。

7.4技术合作

援外技术合作项目对专业技术人员有很高的要求现在承担援外技术合作项目的企业不可预期的费用预算只有2%,利润空间只有10%左右,企业利润空间偏小,抗风险能力很差。

第8章援外项目风险分析

8.1援外项目风险类别

援外工程项目风险分析是进行援外工程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 援外风险主要有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承包单位风险、法律文化风险、自然环境风险、方案风险。风险分析层次图如下:

8.1.1自然风险(Natural Risk)

指由于自然力的非规则运动所引起的自然现象或物理现象导致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恶劣的自然条件、气候环境以及现场条件等,是普遍存在的一种风险因素,但由于受援国缺乏防范和控制自然风险的经济条件和技术手段,从而使援外工程面对的自然风险更具破坏性。水文、地质、气候状况与变化均对建设项目有重大影响。具体包括:

8.1.2社会风险(Society Risk)

指由于反常的个人行为或不可预料的团体行为所造成的风险。如战争、罢工、盗窃、抢劫、恐怖活动、玩忽职守等。建设项目投资会对社会环境与发展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社会持别是项目所在区域的人们对项目的认同与接受程度也会对投资效益产生影响。

8.1.3经济风险(Economic Risk)

受援国普遍处于新、旧国际经济秩序的弱势地位,在经济全球化和新的技术革命的进展中,边缘化倾向明显,突出地表现在一国的宏观经济形势日趋恶化,经济增长乏力,国际收入不平衡,失业严重,政府财政严重困难。这些宏观经济的不利形势,致使受援国政府在接受援助的配套条件和能力方面往往力不从心,成为援外工程的重要风险因素。

8.1.4技术风险(Technological Risk)

指由于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某些不利因素而导致的风险。技术风险是援外工程作为一项系统性的经济技术工作所面对的特殊风险因素,包括设计和施工两个方面。

8.1.5政治法律因素

政局不稳与法律制度不健全,投资的效益及资金的回收就无保障。由这种原因导致投资失败的可能性称之为政治风险。政治风险是对外援助工程作为一项政府行为的特殊风险因素,具体包括:一是与受援国间政治外交关系的变动;二是受援国当地政权更叠和政治形势变动 三是国际政治斗争因素。

8.2援外项目风险控制

8.2.1成套项目风险控制

援外成套项目采用EPC模式在EPC模式下,传统承包模式中的外界风险(包括自然)、经济风险一般都要求承包商来承担,这样,项目的风险大部分转嫁给了承包商通常情况下,EPC项目失败主要的原因包括:制定不切实际项目期限的管理错误、沟通障碍、范围变更、资源竞争、从属关系不明确、风险管理、团队相应技能缺乏、责任推委、客户需求与目标不明确等。作为项目管理者,当质量、成本和时间方面满足目标要求时,首先应领导团队进行项目规划、预算、协调与监控。

我们从项目级与模块级两个方面阐述援外成套项目采用EPC模式项目的风险的分析与控制。

(1)项目级风险分析及控制

项目级风险包括环境风险、法律风险等等。

环境风险包含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援外成套项目承担企业必须评估环境因素风险如政局不稳、政府部门腐败、武装冲突、社会治安差、外汇管制及资金进出管理严格发生的可能性及严重性,以决定是放弃,还是在投标价格中增加政治风险补偿和增加外汇风险补偿。

法律风险包含司法腐败/保护风险、合同条款模糊风险、合同工期延期罚款风险、第三方请求权风险等等。合同招标时一般均要求承包方应遵循当地的法律法规,承包商可在报价时增加司法腐败风险补偿,考虑聘请当地律师或法律专家,同时做好诉讼不利的准备,以相应的风险准备金来弥补损失,同时,对于模糊合同条款的风险,对部分条款需要澄清,或者在标书中答复“部分满足/不满足”,附加承包企业的条件。同时估计项目这部分可能意外的发生,计入风险金作为补偿。

(2)模块级风险分析及控制

模块级风险包括工程分包风险、外协采购风险和项目管理风险等。

工程分包风险包含工程总价风险、分包工程取价风险、唯一分包商风险、外协份额过大风险、分包商与业主关系暧昧风险、分包商资质风险、分包商管理风险等等。作为援外成套项目总承包商,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必须进行项目再分包,这里涉及自身风险是否分解转移、分包商的承建和执行合同能力等,特别是当地分包商的选择与合同签订。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项目执行的合同风险是集成风险或集约风险,一个小小设备的缺陷或者迟交,可能导致整台机组无法运行或者无法移交,几十亿的工程就会拖延,而一天的财务费用就有可能高于这个设备的全部价格。一个小小的分包商是不可能承受由此产生的项目风险。因此,项目分包合同的风险转移条款,不能替代总承包商对项目的监督和控制。针对工程分包风险,援外成套项目总承包商可有如下一些风险控制措施:

工程总价风险应对:在项目启动前做好当地分包资源的建设

分包工程取价风险应对:在标前,至少要选择3家以上分包商进行工程询价,以获取相对合理的市场行情价,计算分包成本,并作为向客户报价的基础;在计算分包成本时,必须考虑分包商半途退出的可能,总包商重新寻找分包商的价格差额部分进行风险补偿。

唯一分包商风险应对:援外成套项目总承包商中标后,对每一分包模块要分包给两家以上的分包商。

外协份额过大风险应对:因为工程和外协利润率低且风险高,如果项目工程及外协占总金额的比例大于70%,面临的风险将很高。

针对外协采购风险,EPC总承包商可有如下一些风险控制措施:

配套设备商务风险应对:标前对配套设备的价格进行预测,尝试用金融工具(如期货)来规避风险。

配套设备服务风险应对:在投标前应充分考察外配套设备厂家在当地是否有售后服务网络,争取与售后服务网络完善的外配套厂家合作,如果该风险无法规避,应在报价时增加风险补偿。

项目管理风险包括工程延期风险、项目资源获得风险、合同变更管理风险等。国外工程工期和工期罚款问题一直是合同双方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对外合同中普遍的条款,往往也是涉外工程合同较难完成的一项指标。在初步设计和施工图阶段,尽可能地消除合同技术条款的不合理性,使项目可执行、好执行。这不仅需要设计分包的高度责任感和专业技能,还需要总承包商对项目的整体把控能力、技术管理能力和对设计控制的投入。

针对外协采购风险,援外成套项目总承包商可有如下一些风险控制措施:

工期延期风险应对:在报价时加乘工程延期风险折算系数作为风险补偿;提前启动分包商的分包合同谈判,签订工期的背靠背合同。分包合同未实质性谈定,不要轻易就签订总包合同。

项目资源获得风险应对:项目经理与方案设计负责人非常关键,如果公司内这种资源难寻,都可以通过租借设计院资深专家力量。

合同变更管理风险应对:在总包合同与分包合同中,要明确对变更的处理规定、变更的范围、变更的确认程序、变更的调整方法。

8.2.2一般物资风险控制

(1)国际货运风险控制

援外物资项目实施企业或供货企业、货代服务企业根据商务部的要求办理货物运输保险及其他必要的保险。属于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企业自行向保险公司索赔;未按规定办理保险的,自行承担损失。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不影响企业履行援外物资项目实施任务或供货任务、货代服务任务。

(2)成本变动风险控制

援外物资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并且造成项目实施成本变化时,商务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援外物资项目合同价款,但应当办理保险的除外:与援外物资项目实施有关的中国法律或政策调整;发生未在承保范围内的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发生动乱、政变、罢工、战争;出现受援国和中国外交关系变化等双边政治因素;因对外工作需要暂缓执行;受援国未能履行配套义务;经受援国政府和中国政府商定的供货内容、运输方式、目的地和运抵时限调整。 

第9章企业开展项目对人力资源的要求

援外项目是一项严肃的政治工作,对援外项目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人选的合格是项目能否成功的重中之重,也是援外项目能否取得预期经济和政治效益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

7

8

9.1人力资源框架设立的原则

(1)部门设置应当具有均衡性,部门设置应涵盖全部工作内容,部门设置不可过细,不可在管理或技术部门间有所偏重。

(2)海外工程项目应继续适当扩大人力资源当地化配置规模。

(3)人力资源管理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可延续性。

9.2成套项目组织架构

(1)职位分析与部门设置

依据地区特点进行职位分析、确定部门设置.设有商务部、报价部、设计部、财务部、人力资源管理部、质量安全部、技术管理部、信息中心等,此外,还可设项目管理部、项目控制部、采购部、施工管理部和开车部等。公司的部门可根据需要进行分离、合并,但必须具备工程公司和项目管理的全部职能。

(2) 部门职责及人数预测

项目部部门职责及部门人数预测参见表 8-1

8-1 部门职资及部门人数预测

根据对项目人员数量的预测,就目前我国海外施工企业现状分析,中小型施工项目(同额2000US$),国内外派人员总量应保持8-10人之间;大中型项目(合同额2000US$),国内外派人员总量可视项目情况,将国内外派人员数量保持在25-45人之间其余项目管理、技术人员及劳动力均可考虑在项目所在地进行招聘使用

(3)组织架构及体系

在项目中至少建立7个体系,即:质量保证体系、财务管理体系、安全保障体系、人力资源规划及管理体系、合同计划管理体系、信息管理体系,以及后勤保障体系

9.3成套项目项目人员要求

(1)项目人员的一般条件

援外程项目招聘人员均要求依次遵循以下能力要求,择优聘用:

具备与项目有关的专业生产能力,满足岗位规范要求

处事沉着冷静,并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

招聘人员要一专多能要求会外语,能够与当地人群沟通具备基本的生活能力,如车辆驾驶和做饭等

(2) 各种人才的具体标准和条件

项目经理精神素质好、管理经验丰富、擅长协调关系、能抓住事物主要矛盾、能够授权管理的管理人员

项目总工程师技术水平高、现场施工经验丰富、有威望、具有相关项目管理经验的技术人才

合同计划部部长精通国际商务、法律,并具有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管理经验的管理人才

项目管理部部长现场施工管理经验丰富、熟悉国际通用技术、施工规范,能够对项目进度、质量进行全面管理的专业人才

项目采购部长熟悉国际商务及法律、法规,知识面广、具有专业特长的商务人才

人力资源管理部部长熟悉项目所在地文化背景、具有全面、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要求其沟通及协调能力强,并能够根据项目性质在人员招聘、培训、薪酬、激励等各方面落实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质量安全部部长熟悉项目质量标准体系,能够发现现场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能够采取适当方式及时处理

以上所列项目基本人员全部要求懂管理、并精通外语,能够与外籍员工良好沟通

9.4一般物资援外项目人员

精通国际贸易业务人员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a156ea71b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e6.html

《中国援外项目分析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