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浅谈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摘要:良好的心理和行为习惯对一个人未来生活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幼儿园阶段是培养孩子良好心理和行为习惯的关键阶段。为了科学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幼儿教师需要根据当前儿童早期身心健康发展的特点,制定科学的习惯培养行动计划,即:教师需要与儿童家长进行合作,共同完成培养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准备工作。各种力量需要形成合力,使每个孩子在科学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等各个方面都不会感到矛盾。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行为习惯;幼儿
良好的行为习惯意识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和深远的影响,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实现美好的生活。幼儿教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阶段,儿童的身心健康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良好行为习惯意识的培养。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儿童的健康问题一直是我国教育界和家长关注的焦点,如何根据儿童的实际发展情况,为儿童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需要时刻思考的问题。在这一背景下,教师要和家长联合起来,共同努力,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
一、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第一,促进儿童健康成长。良好行为的发展满足于儿童健康成长和促进未来学习的需要。学前教育是离开家庭为儿童创造其他条件的第一步。当一个孩子第一次走出家庭环境,参与处理其他关系时,如果孩子能够及时、正确地与家人、朋友和导师联系,就能够不断加强对其良好心理行为的培养,有利于孩子集体生活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学前教育中加强良好行为和心理关系的培养,可以使儿童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在学前阶段,教师结合家庭教育的力量,实施行为习惯
引导和教育,可以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对儿童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产生良好的影响。
第二,促进儿童的学习和成长。只有具备良好行为习惯的儿童,才能在面对问题时正确思考,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并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同时,这种学习成就感必然会对幼儿的整体学习活动状态产生相反的影响,激发幼儿的整体学习主动性,提高幼儿对学习活动的兴趣。这样,将逐步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促进学生整体学习活动能力的不断提高。
第三,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行为习惯不仅能体现个人修养,还能影响人际关系。因此,在幼儿园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不仅影响家庭氛围,而且直接影响社会发展。作为国家发展的未来,应该从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入手,确保儿童能够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二、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 1、注重言传身教的作用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都必须要努力提高自身修养,成为一名优秀的道德模范教师,让孩子快乐学习。当一个孩子开始喜欢老师时,会忍不住开始模仿老师的一些道德行为,有利于幼儿早期行为习惯的形成。所以说,幼儿教师作为幼儿在成长阶段的榜样,要完善自己的行为习惯,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室外的活动实践中,教师都必须特别重视自身的形象,保护环境和尊重他人,要知道老师的一举一动是会被学生看到并模仿的,会在幼儿行为习惯形成的过程中逐渐体现出来,有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因此,教师必须发挥良好的模范作用,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
2、利用第一印象的积极引导作用,塑造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幼儿缺乏生活经验,正因为如此,当他们接触社会时,他们的第一次经历往往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就记忆的持久性而言,持续时间也很长。因此,在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中,幼儿教师首先要特别关注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和作用。因此,当孩子第一次想做某事时,老师应该耐心地解释,并做这些演示,以确保[2][1]
幼儿第一印象能感觉非常好。那么,当一名幼儿将来有同样的行为时,只要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方式的引导和鼓励来加强它。但是,如果幼儿教师在引导孩子练习之前对这些讲解不太重视,孩子在各种不清楚的情况下继续练习,可能会出现各种新的错误,严重损害孩子信心的培养,如果一个孩子长时间采用这种错误的教育方式,那么在纠正的过程中就会变得更加困难。因此,在老师示范之后,几乎所有学龄儿童都能做得很好,获得好的第一印象,有利于塑造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也就是说,幼儿如果在之后的行为发展中做的不够好,可能就是因为幼儿老师教得不够细心。所以教师要多从自己身上去寻找一些原因,不断的将自己的教学工作水平进行提高,更好的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提高教学质量。
3、联合家长与社会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不仅有更多的时间与老师联系,而且还有更多的时间与家长联系。家长和教师在塑造幼儿行为习惯方面应该有相同的要求,如果他们的要求不一致,就会给孩子带来麻烦。如果幼儿在幼儿园和家里是一样的,这不利于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可能会被父母的暗示和默许打断,从而没有形成一致性和连续性。因此,为了避免家庭矛盾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教师在日常教育工作中需要特别注意与家长的及时沟通。在幼儿园如何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方面,教师需要及时与幼儿家长沟通自己的教育理念,以获得幼儿家长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合作。当家长无法理解教师的这些做法时,很容易在这些做法的内容上与教师保持一致。通常,教师可以直接与幼儿家长面对面交流,也就是说,他们可以直接线下或在互联网上交流。特别是当教师发现某一年龄段的孩子在某些行为上难以形成习惯时,他们需要及时与孩子父母直接沟通。如果沟通及时,就有可能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不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结束语:总之,在我国开展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教学中,引导幼儿培养正确的行为习惯,塑造科学的教育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在许多关键时刻,这项教育教学工作能够顺利完成,需要所有幼儿教师、家长和社会人士共同努力,相互合作。因此,教师在积极组织开展科学的教育活动,正确塑造幼儿的行为规则和习惯时,[4][3]
应充分获得全体幼儿家长的大力参与和支持,才能真正使得幼儿教育活动的教学效果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曾燕霞.浅析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J].读与写(上,下旬,2016,13(22:362.
[2]胡宜兰.浅析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J].赢未,2018,000 (016:P.327-327.
[3]吴容容.浅析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J].速读(中旬),2018,(10:220.
[4]王文宁.浅析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6:797.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778c0f262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fa.html

《浅谈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