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纲总结 第二季

发布时间:2013-01-23 16:30:5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古代政治史

一、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社会时期

①夏朝是奴隶制的开创时期。夏禹死后,他的儿子夏启破坏了“禅让制”。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开始了“王位世袭制”。由“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②商朝是奴隶制的繁荣时期。青铜器和甲骨文是商朝奴隶制文明的象征。

③西周是奴隶制的鼎盛时期。为了维护奴隶制,西周实行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

分封制:对象:王室子弟和同姓诸侯、功臣。

义务:服从周王室的命令、交纳贡税、朝觐述职、随从作战、镇守疆土

目的:拱卫周王室

作用:积极:①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②扩大统治区域

消极:后期随着诸侯力量日盛,王权衰落,分封制被破坏。

宗法制:内容:用父系血缘关系来维系政治等级

特点: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周天子为大宗,其他各位小宗

作用: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和特权,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井田制:内容:奴隶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

作用:加强周王室对国土的控制,对于边远地区的开发起到了积极作用。

分为 西周、东周。 东周 又分为 春秋、战国。

春秋时期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封建生产关系的出现。

①铁器、牛耕的使用------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铁器的使用,使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牛耕的使用,提高了耕作的速度,节省了耕作时间。

②井田制的瓦解。

由于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奴隶主迫使奴隶开垦的私田大量出现,并不君主交纳私田产品。春秋后期,鲁国率先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奴隶主变为封建地主,奴隶变为农民,标志着封建生产关系的出现。井田制的瓦解标志着奴隶社会的瓦解。

二、 自秦朝开始的封建制度

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是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开端

⒈封建制的形成(书p18

★商鞅变法 根本目的是在富国的基础上实现强兵

内容: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统一度量衡

政治上: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

普遍推行郡县制,

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设十伍连坐制。

思想上:焚烧诗书、重视法令

作用:经济上:从根本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

军事上,极大地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局限性: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

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

3、秦朝---我国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诞生。

建立集权统一国家

1 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作用:巩固了统治。

影响:从此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开始了。

经济上:废除旧制,统一货币、度量衡

作用:密切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商品生产有利于加强国家统一

③军事方面: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 南征岭南,修灵渠,设四郡

作用:建立水陆交通网、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④文化方面:统一文字;统一法律、焚书坑儒

作用: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国内经济文化的交流统一思想

4、两汉时期

西汉时期:

政治上:中央:削弱王国势力,颁布推恩令

削弱丞相权利,建立中外朝制

改革选官制度,实行察举制

设置刺史

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

经济上:币制改革统一货币

实行盐铁官营

实行均输、平准

实行算缗、告缗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民族关系上统一多民国家进一步巩固

对外关系上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从此,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统治之下。

▲百家争鸣。各家各派代表人物及观点。

墨家:墨子 主张:“兼爱、非攻、尚贤”

儒家:孟子 主张:“民贵君轻”、“仁政”

荀子 主张:“性恶论”、“君者,舟也,庶民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道家:庄子 鄙视富贵、继承老子的思想但更消极。

法家:韩非子 主张:“依法治国”,提出建立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前四史 《史记》 《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

其他的文化、科学文化史 看书30~39

5、三国两晋南北朝。

①三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官渡之战 公元200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决战,曹操以五千人歼灭袁绍七万多人。官渡决战之后,曹操几年之内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赤壁之战 公元208年,曹操二十万大军不敌孙权刘备联军。赤壁之战后,曹操不敢轻易南下,孙权巩固了在长江中下游的地位。刘备占据湖北、湖南、四川、公元222年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淝水之战 前秦80万大军不敌东晋8万大军,战后不久,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状态。

2 北魏孝文帝改革

原因:北魏崛起,统一黄河流域

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

阶级矛盾(实行宗主督户制 农民负担日益加重,社会矛盾激化)

民族矛盾(鲜卑族与汉族之间)

内容:政治:改革官制(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经济:实行均田制和租调制、设立三长制(配合均田制的实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计口授田、土地不得买卖、奴婢与耕牛授田、地方官吏授公田。

文化:汉化政策:穿汉人服装、改用汉姓、要求鲜卑人学说汉话、提倡同汉人通婚、仿照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

迁都洛阳:原因:为了加强与黄河流域的联系

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为摆脱保守势力对改革的阻挡

影响:使北方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起来,加速了鲜卑族封建化的进程,为各民族的融合创造了条件。

3 门阀氏族制度的形成、发展、鼎盛、衰落

形成:东汉建立者刘秀 建国后大封功臣,造就了第一批豪门贵族

发展: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是门阀制度的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的门阀制度发展体现在魏的选拔人才制,即九品中正制,统治阶级完全被大地主大豪强所控制。

鼎盛:南北朝时期,是门阀氏族制度的顶峰,大地主大豪强控制了一个国家的大部分。有时候皇上也不得不受控于他们。他们在国家的经济、政治都占据统治地位,这也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森严的等级制度。

衰落:隋唐时期,为了巩固国家政权,当政者,大力打击门阀氏族制度,为提拔寒门之士,而采用科举制,促使了门阀氏族制度的衰落。

6、隋唐时期

①大运河

公元605~610年,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型水利工程---大运河!

大运河全程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接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大运河具有灌溉、运输、交通等功能,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和发展,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②三省六部制的建立

隋朝首创三省六部制、唐朝完善

唐朝:政治上:中央 建立完善的三省六部

地方 实行郡县两级制

经济上:实行租调制

文化上:完善隋朝开创的科举制度。开科取士。

军事上:用募兵制代替府兵制

对外: 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外政策。

唐朝的民族政策

东突厥部归附唐朝后,唐朝在那里设置羁縻府州,成为唐代管辖民族地区的一种地方制度。公元603年,西北各族首领请尊唐太宗为天可汗。唐朝在攻下突厥部落后设置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地区。统一多民族国家进入鼎盛时期

唐朝的对外政策

在六部下设鸿胪寺作为接待各国使者的官方机构。

允许他们在中国居住、做官、与中国人通婚。

都城长安成了世界性的大都会。

7、五代十国时期

★历史特点:

由唐后期藩镇割据转变为公开的分裂局面;

中原五代政权更迭迅速;

南方政权相对稳定,南方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南移逐步完成;

北方契丹兴起。

8、宋朝时期

1)北宋加强中央集权

军权集中。军权集中的重点放在加强对禁军的控制上

1杯酒释兵权即利用设酒宴的手段解除禁军最高将领的军权

2)改组禁军领导机构。贯彻重文轻武,从文致武。

3)强干弱枝,内外相制

4)更戍法。造成兵无常帅,帅无常师,造成将不专兵,兵不识将的局面。

②政权、财权的集中

中央:宰相权利一分为四: 设枢密院 分割宰相的军权

设三司 分割宰相的财权

设参知政事 分割宰相行政权

设审官院,审刑院 分割宰相任免官吏的权力和刑案终审权

地方:稍夺其权,制其钱谷

转运使司(漕臣) 掌管税收财赋

经略安抚使司 掌管军事

提点刑狱使司(宪臣) 掌管刑狱司法

提举常平司 掌管仓储

3 发展和完善科举制

三级考试制度的确立:州(乡) (会) 殿

影响(一分为二)

积极意义:有利于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基本上适应了当时政治经济的变化。

消极影响:加剧社会危机(积贫积弱 冗官、冗兵、冗费,土地兼并,统治层的腐朽)。

2)王安石变法

为了改变北宋自赵匡胤加强中央集权后留下的“积贫积弱”的现象 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富国之法

目的:改善北宋积贫的局面。

内容+作用:青苗法。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减轻人民负担。

农田水利法。抑制豪强兼并,促进生产发展。

募役法。减轻人民生产时间,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市易法。打破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财政收入。

方田均税法。减轻人民负担,增加财政收入。

均输法。同市易法。

强兵之法:

目的:改善北宋积弱的局面

内容+作用:保甲法。维护社会治安、提高军队战斗力

保马法。马匹质量提高、节省开支、提高战斗力

将兵法。提高战斗力

设军器监。提高武器质量。

取士之法:

目的:为自己变法选拔人才,创造舆论。

内容+作用:改革科举制度。提高官员能力

整顿太学。培养专门人才

维才用人。低级官员和士大夫得到了发挥才干的机会。

结果:基本上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有利的维护了地主阶级的利益

但变法主要是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农民的处境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

3)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

宋朝时期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使用两税法。

农业:农业耕作技术和农业器具都有所改进。精耕细作的技术走向成熟。

手工业:五大官窑(定、汝、官、钧、哥) 江西景德镇南宋时被称为瓷都。

商业:商品经济空前繁荣。打破了市与坊的限制,出现了早市。

《清明上河图》正描绘了北宋商品经济空前发展的现象。

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

4元朝时期

元朝的统治政策:

1 建立年号、国号和礼仪制度,把都城移向中原地区

2 建立国家机构和职官制度,确定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统治

中央:中书省,总理全国行政,下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枢密院,掌管军事

御史台,掌管监察

地方:地方:设置行中书省:行省(省)

元代的行省制度

  行中书省是中书省在地方上的派出机构,简称行省,长官为丞相。

  元代全国分为十个行省:

  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侧、江西、湖广。

  山东、山西、河北、内蒙古等地直辖中书省,称作腹里。

  行省之下的地方机构有路、府、州、县。

3 恢复和发展农业经济:

《农书》王桢中国第一部对全国范围内农业做系统研究的农书。其中的《农器图谱》最有特色,绘制出农具和农业机械图306幅。

4 承认和提倡以儒学为主体的汉民族传统文化,并设立国子学,用汉文化教育功勋子弟。

★历代地方制度的演变和元代行省制度的确立  

秦始皇废分封、立郡县,秦代实行郡县两级制。最多时设郡四十多个;郡、县的长官分别是郡守、县令。

  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封同姓王和异姓王。王国之下设有郡县。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消弱王国,使王国形同于郡,恢复了郡(国)县两级制。

  汉武帝设置十三部刺史,监察地方;但地方行政仍为郡县两级级制。东汉末年,改部分刺史为州牧,形成州郡县三级制。魏晋南北朝各时期基本上实行三级制,但州、郡规模越来越小。

  隋代恢复为州(郡)县二级制;唐宋在州县两级之上,设有道(路),实行的是变相的三级制,但道(路)不是真正的地方行政机构。

 元代实行行中书省制,基本上确立了近代中国的地方行政区划。

★台湾

夷州---- 流求---- 琉球---- 台湾

三国 隋唐

5)明清时期:

明朝君主专制强化

a) 整顿和改革地方及中央行政机构,提高皇权。

废行中书省、废丞相、设三司:承宣布政使司---行政、财政

提刑按察使司---司法

都指挥使司------军事

设置内阁。明成祖朱棣夺得皇位后,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在中央行政机构中,正式设置了内阁,参与机务。

b) 军事改革

建立厂卫,实行特务统治。

朱棣---设置东厂 明献宗----设置西厂

应了君主专制的需求,是君主专制加强的标志。

c)严密的思想控制

发展科举制---八股取士。

诛杀功臣和兴文字狱

d)对外关系的新举措:郑和下西洋

郑和七次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是中国人民对航海事业的巨大贡献。他是世界航海家中的先导者。他到达非洲赤道以南东海岸的地方,比意大利人哥伦布和葡萄牙人达·伽马发现新航路要早半个世纪以上。

明末农民起义

明中后期,皇族及地主大量掠夺农民土地,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与日俱增,农民的负担日重一日。随着东北满族的兴起和农民的不断起义,明朝政府在田赋之外加派辽饷、剿饷、练饷。三饷的数额超过正常赋税一倍以上,农民苦不堪言。

明末农民大起义历时十八年,推翻了明朝的统治,建立了农民政权。“均田免粮”口号的提出,触及到了封建制度的要害,动摇了明末反动的生产关系,将农民的反封建斗争推向了新的阶段。明末农民起义是中国古代历史规模空前的一次农民战争,是中国农民战争史上的一座丰碑。

6)清朝时期

清初巩固边疆的斗争

a) 三藩之乱,统一台湾

b) 平定准噶尔

c) 抵抗沙俄 雅克萨之战 签订尼布楚条约

d) 土尔扈特蒙古回归

e) 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清朝设立驻藏大臣,监督西藏政府。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66bf884a0116c175f0e48bf.html

《中国古代史纲总结 第二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