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风情

发布时间:2018-10-03 13:18:2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东北风情

咱们东北这嘎嗒有这样的顺口溜:“窗户纸糊在外,反穿皮袄毛露外,养活孩子吊起来,大姑娘叼个大烟袋……”听我慢慢道来! ——题记

【一】大姑娘叼烟袋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民族的风俗。风俗是个人或集体的传统风尚、礼节和习性外在反映。风俗的形成和自然环境,经济基础有关。在咱们东北这嘎嗒就有这样的顺口溜:“窗户纸糊在外,反穿皮袄毛露外,养活孩子吊起来,大姑娘叼个大烟袋……”这样的风俗习惯随着历史前进的脚步,已经谈出了人们的视线,有些记忆也模糊了。现在的人只能在文字记载或者图片上可以找寻到。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哈尔滨冰雪节传统民俗节上,惊喜看见了大姑娘叼个大烟袋模拟的情景,赢得了很多南方人和年轻人的好奇,纷纷拍照留念,我的思绪也踏着逆向的时光遂道找寻那遥远的故事。

我很小的时候,看见过祖辈人的人,大多都抽大烟袋,也看见过没有过门的大姑娘叼大烟袋。那个年代东北农村的每家的炕上,都有两个纸做的“笸箩”,一个是妇女做针线活用的“针头线脑笸箩”,另一个就是装旱烟的“烟笸箩”。

抽烟和做针线活一样,是每家妇女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两件事。客人来串门,女主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客人推到炕头上坐,然后,给你装上一袋烟,送到你的嘴边,你抽她也抽,烟雾撩绕,边抽边唠嗑。抽好叶子烟,是待客最高贵的礼俗。烟袋也显示出家庭的富裕程度,最讲究的烟袋嘴和烟袋杆,有铜的,有玉石,有玛瑙的,烟袋杆也分很多种,每个家庭都以有好烟袋为荣。按理说,待嫁的大姑娘,是最文静娴雅的,可是,由于她们从生下来就受家庭“烟熏火燎”环境和风俗影响,天长日久也就慢慢地学会“故捣”烟了,很快就加入了“烟民”之列,叼上了大烟袋。外地人看见了感觉出奇,就总结出这一怪:大姑娘叼烟袋。可见当时东北吸烟风习之盛。

据考,大姑娘叼烟袋始于满族建立的清朝。东北是满族旗人的聚集地,旗人当时是统治阶级,他们生活优裕,特别是未出阁姑娘们在当时都有选妃的机遇,很受外族人尊重。她们平日不操持家务,整天闺锁家门,寂寞无聊,就开始抽烟解闷。形成了“旗人姑娘真叫怪,嘴里叼个大烟袋”的形象。满族姑娘在出嫁的时候,一杆精致的旱烟袋是必不可少的陪嫁妆。这样,这种习惯和风俗就传下来了。旧时满族家庭的“规矩大”,伺候公婆的儿媳,晚上回自己房间休息之前,要给公婆装一袋烟并点着后才走。第二天早上在给公婆“请安”时,第一件事也是装烟和点烟,可见满族姑娘叼烟袋的功夫在结婚以后派上用场了。就是现在,在东北农村婚礼上,还有一项“装烟礼”,新娘子在拜完天地之后,在拜见婆家亲友长辈,要为其点上一只烟,接受烟者的长辈还要给一定“装烟钱”做为见面礼。

大姑娘叼烟袋也是特殊环境因素的产物。东北地处酷寒地区,以农牧业生产为主,男女老少都要上山打猎、下水捕鱼,在地里种田,在草原上养畜,由于蟒蛇等经常出没在森林,田野上,还有各式各样的“小咬”“瞎艋”蚊子等飞虫,它们基本都害怕烟和烟袋油子味,用烟防蛇及飞虫,成为人们常用的自卫方法。

大姑娘叼大烟袋还是女孩子崇尚阳刚之美的心理表现。东北的汉子性格豪爽,大姑娘也不例外,叼上大抽烟更增添一股豪气,你男子吸烟,女人差啥,你的烟袋杆长,我的烟袋杆比你还要长。争取“半边天”,妇女求解放大概还是从东北的大姑娘开始的吧!一个时代有那个时代崇美的标准,我们无法用今天崇美的标准去衡量那个年代的人。对吧!哈哈——

在电影《花为媒》里,我们看见了赵丽蓉扮演媒婆耍大烟袋的滑稽像,在东北大秧歌里也经常看见舞大烟袋老太太憨态。人们为什么还久久地不忘大烟袋,因为它是民族的东西,民族留下来东西是最宝贵的。现在,烟卷代替了烟袋,在东北这个地方也看不见有人叼烟袋了,大姑娘叼烟袋的历史已经不复存在了。我们想再一次目睹大姑娘叼烟袋,只能去看放在博物馆的展柜里,那绽放着温润的光泽展品,听讲解员讲述那烟袋锅里久远故事……

【二】养活孩子吊起来

“养活孩子吊起来!”是东北“四大怪”的其中一怪。大家不要担心把孩子“吊”起来,此怪其实也不怪,养活孩子吊起来,就是把孩子放在“悠车子”里,让孩子好好地睡觉。

悠车子悠小孩儿,是满族人的风俗习惯。这个风俗习惯源于狩猎时代,大人们在山上打猎的时候,怕把孩子放在地上让野兽叼跑了,就把孩子用桦树皮或兽皮包裹起来,吊挂在野兽够不着的安全地方。这样,逐渐就演化成后来的悠车子。东北地区满洲人多,影响面广,后来就发展成整个东北人都用这种方法哄小孩子。

悠车子也叫邮车子、腰车子,炕车子、晃车子,土名很多,不管叫什么名字,万变不离其宗。其实,就是孩子睡觉的“摇篮”。

在那个年代,农村里凡有幼儿的家庭,在炕梢的位置都悬挂着一个悠车子。悠车子一般长100cm,宽50cm,高30cm左右,车底下面有横梁和底板。其形状如一条小船,两头微上翘起,悠车帮为椭圆形,是用薄木板经水汽熏蒸后弯成的,车帮的外侧一般都用红或黄油漆涂刷,画有“长命富贵”、“九子十成”之类的吉祥文字或画有“四郎探母”、“王小捕鱼”、“松竹凤鹤”之类的装饰图案。高档一点的悠车子是帮上下边缘还画有“云彩卷”,表示孩子长大了能升官,“飞黄腾达”。悠车子上面的四角钉着铜环,使用时在铜环上系四根绳子,将悠车子拴吊在房屋的檩子上,用手轻推,悠车子就象秋千一样的荡悠起来,这样,小孩子就会在有节奏的悠动中酣然入睡。

悠车子悠的都是一岁以下的幼儿,孩子年龄不能太大,会爬的孩子就不行了,大人有的时候看不住,容易从车里爬出来,发生危险。小孩子平躺在里面,在悠车子的上方绑一条花花绿绿手绢或其他什么玩具,吸引孩子的视线,小孩子就不哭闹了。大人轻轻地推动悠车子,孩子在晃动中很快就睡着了,大人也可以腾出手来,干一些其他的事情。

悠车子在当时东北家庭必备的育儿专用工具,成为了家庭中的装饰品。姑娘出嫁以后,在快要生孩子之前,姥姥都要给外孙辈的孩子送去悠车子。有的送新的,有的送旧的,旧悠车子年头越多越好,意在悠孩子“好养活”长命百岁。

悠车子悠孩子好处多多,悠车子悬挂在高处,家庭里养的狗猫等不易上去抓伤孩子。悠车子来回晃动,产生一股清凉的微风,可以赶走苍蝇、蚊虫之类的东西,不至于叮咬孩子,也可以消除孩子身上的热汗,使孩子睡的舒坦。孩子睡悠车子,一般都不铺棉褥子,用装谷草的“草口袋”垫在身下,既利水又去火,婴儿睡着舒服又少生病。最大的好处,睡悠车子的孩子都包褯子,包褯子的孩子不能随意翻转,头睡的比较平,很少出现溜肩,前鸡胸、后罗锅、罗圈腿等一类的毛病,长大后胳膊腿都直溜溜的,体型好。

听母亲说,我小时候就是睡悠车子长大的,并且还有很多小故事。我也帮大嫂悠过侄男侄女,也曾拽着悠车绳子打过“底楼儿”。这么多年过去了,想起悠车子,自然而然就响起了那不同调门的“摇篮曲”。

过去的年代,农村妇女生的孩子多,除了家务活,给大人。孩子做的针线活儿也多。悠车子成为分担妇女们的“劳力”了。她们把孩子放在悠车子里,一边悠着,一边做针线活儿。嘴里哼着自边的摇篮曲,情不自禁地,各种情感意发之于心田。

“月儿明,风儿静,树叶遮窗棂啊。蛐蛐儿,叫铮铮,好比那琴弦声啊,琴儿声轻,调儿动听,摇篮轻摆动啊,娘的宝宝,闭上眼睛,睡那个睡在梦中啊”。这是那些有一定文化的妇女唱的。

“王二姐,坐绣楼,想起来,我的哥哥张廷秀……”这是《二人转》改编成的摇篮曲。

孩子在悠车子里睡觉,妈妈望着熟睡孩子,哼着轻柔温婉小曲,情不自禁地一种美意发自心田,做母亲的神圣与自豪溢于言表。

乡村的摇篮曲,哼来了燕飞蝈蝈叫,天上白云飘。农屋里小景,勾勒出殷实人家幸福、和谐的素描。

悠车子,已经久远时代的产物,它悠出了母亲的爱,悠出婴儿稚气的童真,悠出了一种美好的生活愿望。现在,大都是独生子女,传统哄孩子的方式发生彻底的变化,养活孩子没有吊起来的了,雇保姆,上幼儿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方式,这就是历史的进步。

悠车子,感谢你!悠香了我们祖辈人的童梦。

悠车子,记着你!让我们后代人,不忘过去,永远珍惜今天……..

【三】反穿皮袄毛朝外

“反穿皮袄毛朝外”——这是东北“四大怪”中又一怪。在很早以前的东北地区是独有的“风景”。

我国东北地区,特别是黑龙江地区,开发相对较晚,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主要从事狩猎,伐木等生产劳动。东北的冬季气候非常寒冷,哈气成霜,吐痰成钉,连不怕寒冷的狗都冻得呲牙咧嘴。为了生存,人们冬季也要到进行到深山老林里去狩猎、“倒套子”采伐木材、赶爬犁运送货物等户外生产或活动。为了抵御寒冷,人们就把兽皮披在身上御寒。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开始把兽皮进行加工鞣制,用野兽的皮毛缝制成衣服,这就是皮袄。这样不仅解决了御寒的问题,而且这种皮袄穿起来比原先披着单张兽皮更舒服,干活也方便。

刚开始的时候,人们也是把皮袄的毛朝里穿,这样也比较好看。可是,由于人们整天不是钻山,就是入林,外面的皮面经常被树枝、荆棘刮破,日久天长,就把皮袄弄得千疮百孔,里面的兽毛没有了外面皮的依附,自然也就脱落了。于是,有心人就试着把皮袄的毛朝外穿,你还别说,这样一掉个,皮袄反而更不容易刮破,还有一项更大的作用,在我们干活的时候下雨或者下雪,雨雪也就顺着皮毛滴落下来,皮袄没有被淋湿,还起到了防雨雪的作用。

随着东北地区对外交流越来越广泛,有了布匹等物资,给处在深山老林的猎人的生活带来了极大地变化。大家也知道把兽皮筒子缝上布面,毛朝里穿,是很好看的。然而,由于地域的特点,兽皮人们随时都可以获得,可是布匹、棉花,全靠山外的商人带进山里,而且价格比较昂贵。要这样做需要很多布,需要更多的兽皮、山珍等物品去跟山外的商人交换。人们觉得这样非常吃亏,很不划算。于是,干脆还是把皮袄毛朝外穿得了。久而久之,这个习惯也就不经意间保持了下来。

电视剧《林海雪原》的故事就发生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海林地区,那个山高林密,气候寒冷,加上土匪猖獗,山区的老百姓生活困难,象猎户老常,老常的女儿小常宝和李勇奇穿的外套就是毛朝外的皮袄。一方面解决了御寒问题,在深山里由于毛皮基本都是白色的,和雪的颜色一样,遇到凶猛的动物或者土匪,隐蔽在雪里,很难被发现。东北人虽然粗犷剽悍,但是,他们有着大智大慧的。

我看见毛朝外的穿皮袄是在大姐夫。姐夫是很早就参加解放军的老战士,解放过锦州,打过四平。后来复原到家乡,他从前线什么也没有带回来,唯一带回来的是那件毛朝外的皮袄。这是一个战友在牺牲前送给他的礼物。姐夫给我们讲过这个皮袄发生的许多故事,我也看见过那上面留下的血的斑点。每年的冬天,姐夫都穿它给生产队赶马车,送粪,送公粮,那件皮袄,坏了好多地方,他都没有舍得扔,求皮匠修理缝制好几次。后来,姐姐家富裕了一点,给挂了一个面,他一直穿到去世。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东北的地方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现在根本看不见穿皮袄的人了。冬季,人们穿着羽绒服冰天雪地跑,穿着貂皮坐公交,好看又环保。

远方的朋友,如果你有兴趣看一看我说的“反穿皮袄毛朝外”,也不难。明年的冬天来哈尔滨雪博会,一定让你一饱眼福。

【四】窗户纸糊在外

东北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使一年四季极致分明,春绿,夏红、秋黄、冬白,绝不含糊。本文的题目限制,咱就单说冬天吧。

南方的热空气刮到山海关就被长城挡住了,越往北温度越低,天气越冷,在“数九”的日子里,一般气温都在零下二十八度以上。最冷的极寒天气达到零下36度以上,用滴水成冰这个形容词来形容绝对不夸张,只有到过这里的人才能用身体才切身感受到。

在过去年代里,天气寒冷不说,农村住房子条件也差,都是用土坯及“垃禾辩”垒的房子,封密不好,墙体透风,再加上缺少柴火烧,屋里特别冷,外面雪是白色的,屋里的墙,上的霜也是白的,人们就生活在这个“白色世界”里。

农家垒起来的房子,窗户都是木材做的,简单得很,都是上下两厢的,下面的一扇基本固定不动,除非特殊情况可拿下来,一般不卸下来。上面的窗户扇是活的,它的两边有两个圆轴装在窗户框的两个槽里,可以让窗户扇上下转动。夏天的时候,天热了,可以用木棍把上扇支起来,也可以拿下来。窗户扇内用木条分割成几个小方块,相互垂直交错,起互相支撑及糊窗户纸用,有的是长方型或者是菱形,这要看干活的木匠手艺和审美了。老百姓管这样的窗户叫格子窗。最早的时候,玻璃是稀缺的物品,即使有卖的,一般人家也买不起,为了挡风御寒,又让屋里有光亮,人们就把纸糊在窗户上。

那么,窗户纸为什么非糊在外面,怎么不糊在里面,非得要这个一怪呢?

实践出真知,发明来自生活。东北寒冷的气候,住家室内多用火炕、火盆或者生土炉子取暖。外面严寒,屋里暖和,室内外温差很大,在这种情况下,窗户纸就成了分隔冷热空间的一个特殊隔层。如果把窗纸糊在里面,窗外所结的冰霜遇室内高温时就会融化,水就会流到窗纸在窗格的结合处聚集,窗纸遇水就容易脱落,还会造成木头窗格的腐烂。所以,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东北人通过实践,便想出了“窗户纸糊在外”的绝妙做法。这样,不仅起到了保暖,透光的作用,由于外面没有窗格子,存不住冰雪,既美观又实用。

在东北,窗户纸糊的好坏,也从外观上衡量着这个家人日子过得是否美好的一个标志。所以,糊窗户纸也是很有讲究的。

糊窗户的纸不是一般的普通纸可以代替的,它是专门用芦苇,大麻纤维等制造的,比较厚实,正面比较光滑,背面粗燥,上面有压扁的草棍,丝丝挠挠的苘麻绒,不白,但很结实。糊窗户爱粘,不爱坏,耐风吹,有弹性。

糊窗户纸都是选择在中秋节前后,这个时候,天高气爽,太阳毒,老百姓叫“秋老虎”的天气,水份容易蒸发,东西干的快。开始糊窗户纸的时候,把去年留在窗户框上旧窗户纸刮去后,抹上酱糊,然后把第一层纸糊在窗棂外面,怪就怪在这里,山海关里住的人家,窗户纸都是糊在面对屋里的这一面,东北是糊在迎风的一面。第一层纸糊好以后,在纸的上面再刷一层酱糊,然后,用“麻匹”(大麻的纤维)摆成小菱形块,最后再放一层纸,用手把上下两张纸压实,在太阳光下晒干。这时,里面的“麻匹”就起到了“纲筋”的作用,使窗户纸有了强度和抗拉力,不容易被风吹破。窗户纸干透后,下一步的工作就是“油”窗户纸了,拿一根鸡毛翎蘸黄豆油,一下挨一下地,把贴好的窗户纸油一遍,窗户纸被油过之后,就有了一些透明度,光亮多了。这样,窗户纸即透光又抗风刮,不怕雨雪打。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的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村住房改善,与之相配套的窗户也发生逐步的变化,由糊窗户纸发展到用玻璃,今天都用上了塑料钢窗的双层玻璃。人们不在为糊窗户而费力了,也没有人在说东北这地方还有这一怪了。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们在特定的环境里去想办法适应生存,创造了“怪”,这个“怪”也是历史的产物。假如,再过去几十年,后来的人,看我们今天的许多东西也许也怪……

对吧?哈哈——

【五】南北大炕对脑袋

东北是满族发祥地,东北的文化实际上就是满族的文化。

满族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性。别的咱们不说,就说盖房子和睡觉搭的炕来说,就非常有特点。满族居住的房子都是坐北面南的,一色的朝阳房子,这样的房子最大好处直接接受阳光的照射,适合北方冬天寒冷的需要。

在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东北的农村里都住泥草房。一般都是两间房,外屋地是厨房,里屋是南北炕。炕都是用土坯搭成的火炕,火炕与外屋地上的大灶台相连接,烧火做饭的烟从炕下面的炕洞子通过,于是炕就热了。

但是,在冬天里仅仅靠烧火做饭来把炕烧热了还很难,人们还要在炕的下面掏一个洞,俗称“炕洞子”,在睡觉前再烧点柴火,这样温度就相对高了一点。由于炕比较大,受热的地方不均匀,靠灶台近的炕头热度高一些,炕梢热度差一些。所以人们晚上睡觉时都愿意睡炕头,不愿意睡炕梢。但一家人谁睡炕头谁睡炕梢不是随便的,是由每人在家中的地位决定的,通常都是家里的男主人,也就是一家的老爷子睡炕头,紧挨着的是女主人了,然后才是孩子。孩子睡觉的顺序通常却是越小的越靠炕头这边,越大的越靠炕梢一边。

南北炕居住也是有一定说道的。南炕是老辈人的天下,北炕是年轻小两口的窝。一家人一日三餐都是在炕上吃,吃饭的时候炕上放一个炕桌,家里有地位辈大的人盘腿坐在最里面,女主人坐在炕沿的位置,负责给大家添饭递东西什么的,是伺候吃饭的。孩子们放学写作业或玩耍也是在炕上,来人了也是要让到炕上去坐。通常炕上都会有一个烟笸箩,里面放着烟叶、烟纸和火柴,来人了就把烟笸箩往坐在炕上的客人面前一推,说:“自己卷……”。大家都不见外,人手一只烟,吞云吐雾起来。可以说,炕是东北老百姓生活的舞台。

东北人睡觉有个习惯,都是头朝外。南炕和北炕的人睡觉时头都朝外,这样也就出现了“南北大炕对脑袋”的场景,不知道谁给总结出来这又是东北的一大“怪”。

“南北炕,头对头。白天喜,晚上愁。”这是当年农村里流传的顺口溜。

晚上愁什么,愁的是老两口和小两口。到了晚上月明星稀的时候,夜深人还不静,那时候没有什么文化生活,唯一可以消闲的就是男女那点事。年轻人火里旺,都处在“啃劲”上,南北炕一米多宽的距离,在蹑手蹑脚也能弄出来一点小动静的。

创造也是逼出来的,人们发明了挂幔帐,在南北大炕与炕沿平行的上方,从顶棚上吊下一根长竿,悬挂起幔帐。到了晚上睡觉时,南炕、北炕都把幔帐放下来。这样,一来可以避免受风着凉,二来可以起到南北炕之间的遮挡作用,这样,男女之间搞点小动作,就不用提心吊胆,怕被别人看见了。

都说眼不见心不烦,听声音不知道大家心烦不烦。南炕的父母年纪大了一点还好说,在地里劳动一天,抽上一袋旱烟,在炕沿上磕几下烟袋锅,躺下就打起了呼噜。这功夫,遇到淘气的小孙子就麻烦了,老两口刚睡着,小孙子掀看幔子喊奶奶,钻进南炕爷奶的被窝玩一会,再回到北炕去。两个老人的觉头让孙子给搅了,一时半会睡不着了。北炕的年轻人欲火难耐的肌肤之亲就等南炕打呼噜呢。终于,南炕有了呼噜声,他们才小心翼翼,不敢放从,不敢出音,压抑着情感进行着鱼水之欢。他们那里知道,南炕的呼噜声是老两口装出来的。

第二天,南炕的父母装作没有事一样,北炕的小两口也是如此。其实,大家都是心知肚明,只是隔一层幔子而已。

慢慢地,小媳妇头发白了,皱纹多了,成为了老婆婆,由北炕升到了南炕,也有了“职称”,北炕住上儿媳妇了。日子还要过,夜夜还要熬,屋里的南北大炕还得对脑袋。

难熬的岁月让妇女们淡化了羞涩,谈化了尴尬。孩子哭了,儿媳妇也不背着老公公,露出胖胖白白的双乳给孩子喂奶,也会毫无顾忌地把红肚兜和裤头凉在幔杆上。习惯了,也就自然了。

最尴尬的事情,是晚上儿媳妇和公爹脚前脚后地起夜。冬天,外面天气寒冷,家家都准备一个尿盆子放在外屋地,有的是瓦盆子,有的是铁盆子,还有的用“喂大罗”。有碰巧的时候,半夜儿媳妇上厕所,还没有尿完,公爹也懵里朦蹬也起来了,到了外屋地,碰见儿媳妇,尴尬得面红耳赤。

至于南北大炕抽烟对烟袋锅里的火,儿媳妇穿差老公公的鞋,也经常发生过。大家都当作玩笑一样,说过去就拉倒,谁也不往心里去,心里无私天地宽,咱农民兄弟就是朴实,善良,乐观。

如今,农村富裕起来了,土坯房基本没有了,两间房也很少见了,基本都是三间大瓦房,老两口和小两口基本不在一起过,即使在一起过的,也是分开东西屋住,“楚河汉界”谁也不犯谁。不但没有了南北大炕,火炕也不太多了,人们睡上了席梦思,再也看不见这个怪那个怪了。让你看到的是现代化的家居,荡漾着春风般新时代农民的笑脸。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55ed57e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57.html

《东北风情.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