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姓探源

发布时间:2020-07-16 06:43:5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莱芜新闻网日期:2006-3-14 8:31:07鲁中晨刊

“亓”字最早见于商周时期之甲骨金文。作为姓氏用字则晚于秦汉,始于中古时期之魏晋,直至今日。在流行至今为北宋人所编的《百家姓》中,有亓官复姓,而无单姓亓之记载。古今不少字书和姓氏典籍称,单姓亓源于复姓亓官氏。据张世国《百家姓溯源》称:“复姓亓官主要是以官职为名姓……孔子十九岁娶宋国亓官氏女,在古代亓与笄通用,为掌笄之官,亓官氏就以官名为姓,成为复姓亓官。此姓少见,后改为单姓亓。”见诸文献典籍亓姓也是较早的,如亓石,汉代阳阿侯;亓实,唐代左军副使,亓志绍,魏博大将;还有元代的亓迩笃、亓文度等。

莱芜的亓氏家族始于明代其祖亓士伯,元末明初(1333~1368)为避兵乱率四子勤、宾、全、世能从江苏淮安迁至莱芜。初居东关裴氏之家,随着战乱的逐渐平息,遂迁至方下保与汶南保居住。

据亓氏族谱记载,亓氏长支亓勤来莱后又从军返回安徽阜阳,人口过万。二支亓宾后人多数居莱,少量外迁。三支亓全后人多居平阴、东平、郓城、阳谷、梁山;四支亓世能后人多数居莱;亓氏家族总人口达十余万,已发展成为莱芜的一大世族。亓氏家族四世分门(主要在莱的世能祖后人、及宾祖后人),分别为一、二、三、四门和南三门。南三门为亓宾的后人。亓桢、亓端、亓正、亓寿、亓俊为一门;亓辉、亓雄为二门;亓浩为三门;亓林、亓升为四门。世系清楚、支派明了,不论亓氏走到哪里一说几门便知祖上是谁。

考证亓氏家族的沿革过程不难发现,亓氏家族不是迁自山西取道河北来莱,而是直接从江苏淮安而来。据《亓氏族谱》载,始祖亓士伯的父亲亓用,元朝顺帝时官居镇殿王,生三子,士祥、士伯、士玉,士伯乃丞相毛守节之婿。元末,洪(洪武)水横流,为避兵乱,由淮迁莱。亓氏家族的发源地乃古代宋国,与孔子夫人亓官氏乃出一脉,唐朝为使胡人汉化,朝廷曾下令由复姓改为单姓,过去我国复姓上百,现仅存十几复姓。莱芜亓姓从亓官复姓演化而来已勿容置疑。

亓氏家族的迁莱,不是单单的难民落荒而来,它有一定的物质作基础,以至于世族在莱迅速发展壮大,过去曾有这样的传说:“莱芜亓家,新泰徐家”,足以说明亓氏家族是个大家族。从亓氏家族的发展史看,亓氏之人除在朝廷有为官之人外,其最重要的一条是经商,过去在莱城的老街上有亓氏钱庄、酒厂、药店、酒店、客栈。其经营规模庞大。除城里外,像鲁西、坡草洼、劝礼、大官庄等亓氏后人的商业店铺、制造作坊也具有一定的数量规模,这为亓氏世族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在科举时代和儒家思想为主导意识形态的社会环境中,功名与官职一直是地方精英巩固财富和社会地位的重要资源,亓氏家族也不例外。莱邑亓氏家族以科举而成名者屡见不鲜。据《亓氏族谱》统计,明清以来,亓家获二至七品职衔者127名,八品至九品者百人以上,他们的功名全部从科举中获得,其中进士亓诗教、亓之伟、亓煦、亓玮;武进士亓健、亓士英、亓九功7人;中举者有亓才等20人;秀才200人以上。

亓诗教,字可言,号静初,一门九世长支。万历二十六年进士,先后曾任荆州、淮安二府推官、礼部给事中、都察院左令都御使、翰林院提督四夷馆太常司少卿、钦差巡抚河南提督军务、兼理河道。

亓之伟,字坦之,号超凡,二门十世长支。天启壬戌科(1622年)进士,先后任成安知县、浚县知县、户部广西清吏司主事、山西清吏司员外郎、河间知府,山西阳和兵备道、山西布政司参议、分守大同府朔州兵备道。

一、姓氏源流

亓(Qí)姓源流单纯,源出有一:

出自复姓丌官氏,为丌官姓所改。据《姓氏寻初都演化成单姓亓。源》载:“亓与笄同,掌笄官之后”。亓,古“其”字,也作“丌(古音Qí 其,今音 Jī姬)”。丌官,即亓官,原先是官名。为古代专门掌管笄礼的官(当时,笄与亓相同),笄礼是少年年至十五岁时,在头发上插笄的仪式,作为由少年正式传为成年的象征。因此,古人十分看重这个仪式和官职。在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候国都设有这个管职。丌官姓就是这种官的后代为记念先人而出现的,称丌官氏。后来,在明初朱元璋登基后的改姓运动中“丌官”复姓被改成了单姓“亓”。孔子在十九岁结婚时娶的夫人,就是丌官氏的后人。因此,亓氏和丌官氏源流一样,姓源相同。

得姓始祖:笄(丌、亓)官。春秋时,各个诸侯国都有笄官这个官职,因此亓官氏的始祖不止一人。

“亓”是古代“其”字的一种较早的写法。

“亓姓”,也就是“其姓”的另一种写法。只是后来这一写法被家族沿用下来,就成了“其姓”之后的另一姓氏。

其姓是以地名为姓,战国时齐太公后裔有其氏。但唐代时有亓志绍。

古语云:“身死国亡,为天下笑子亓慎之”

——《墨子》

亓官复姓,以官职得姓。古代亓和笄是同一个字。《姓氏寻源》载:“亓与笄同,掌笄官之后”。古时有专门掌管笄礼的官。那时少年满十五岁要行成年礼,在头发上插笄(簪子)。王族和贵族把这种仪礼看得很隆重。孔子19岁结婚娶的一个夫人就是宋国的亓官氏。她是宋国笄官的后代。春秋时,各个诸侯国都有笄官这个官职,因此亓官氏的始祖不止一人。亓官复姓,后来演化成单姓亓。

据考证,亓氏分两支,一支在安徽祁山一带定居,一支来到山东莱芜定居,他们是同根同族是一脉相承。齐姓和亓姓不是一家,只是音同,莱芜也遇到过这种情况,不宜提倡是,因为这样做的后果是混淆了血统

在山东省莱芜市北梨沟亓家祖坟里曾经有一块碑上面这么记载洪武二年自临邑迁至莱邑独树一姓自立一家这也许是单姓亓的来源目前全国大部分姓亓的祖籍是山东莱芜的

  通志氏族略:唐有亓志绍。按山东莱芜羊庄,有一亓氏墓志曰:始祖始伯,元末避乱,携子世能,由江淮辗转至山东莱芜羊庄定居元末明初,我们的始迁祖亓士伯“洪水横流而安息无所”之际,率四子勤、宾、全、世能迁莱芜,在汶水之南叔子流寓今高庄镇羊庄村定居,后人尊他为一世祖。明朝嘉靖年六世祖銮、瑾、鏊始创族谱。

第二世勤祖早年从戎后定居安徽阜阳,二世全祖移鲁西南及历城,二世宾祖后南三门、世能祖后一、二、三、四门定居莱芜,现已成为莱芜一大名门望族。

二、迁徙分布

(缺)亓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古时候亓和笄是同一个字,一本《姓氏寻源》里说:“亓与(丌)笄同,掌笄官之后” 那时少年满十五岁要行成年礼,在头发上插笄。丌官这个姓是笄官的后代以官职为姓形成的。后来,丌官姓在明初朱元璋登基后的改姓运动中,演化为单姓亓。关于亓姓的历史,在山东省莱芜市北梨沟亓家祖坟里曾经有一块碑,上面这么记载:洪武二年,自临邑迁至莱邑,独树一姓,自立一家。这也许是单姓亓的来源,目前全国大部分姓亓的祖籍是山东莱芜的。又山东莱芜羊庄,有一亓氏墓志曰:始祖始伯,元末避乱,携子世能,由江淮辗转至山东莱芜羊庄定居。故亓姓和丌官姓同源,望出陇西(今甘肃省临洮南)、天水(今甘肃省天水市)。

郡望堂号

1、郡望

据《郡望百家姓》载,亓姓望出陇西(今甘肃省临洮南)、天水(今甘肃省天水市)。

陇西郡:秦置陇西郡,治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南)。曹魏移治襄武(今陇西南)。隋唐为渭州陇西郡。

天水郡:汉天水郡治平襄(今甘肃省通渭西北)。东汉一度改为汉阳郡,移治冀县(今甘谷东南)。魏恢复天水原名。西晋移治上邦(今甘肃省天水市)。隋唐天水郡即秦州。

2、堂号

亓姓的主要堂号有:“陇西堂”、“天水堂”等。

四 历史名人

1孔子19岁结婚,娶的一个夫人就是宋国的亓官氏。她是宋国笄官的后代。

2唐代有亓姓名人亓士能。本联为“士能”二字的嵌字联。

3明代孝子亓才,字茂育,莱芜人。本联为“茂育”二字的嵌字

4明代阳和兵备亓之伟,莱芜人。天启进士,任过河间知府。

5明代河南巡抚亓诗教,莱芜人。万历末由推官入为给事中

6亓斗南:明代莱芜人,幼年丧父,母亲吕氏把他抚养成人。侍母极孝,虽7生活极为贫穷,但母亲的必须品无不毕备,历六十年如一日。

《亓氏谱(支谱)》

元末为避兵乱率子由江淮移莱讳:

廿世孙庆台根据亓氏族谱录(带*为直系)

明清——莱芜二十九进士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4b1a83d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b3.html

《亓姓探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