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一方风土

发布时间:2018-11-14 09:48:5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6 一方风土

风土是一个地方特有的自然环境和风俗、习惯的总称。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不断地适应环境,形成风俗,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平泉民风淳朴,人情较厚,豪爽热情,重诺守约,处事注重面子,做事不丢面子。

平泉自古以来就是个多民族居住的地方,地处三省交界的地理位置和多民族杂居的环境,加上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平泉居民节令习俗的多元性。农时节令、居住饮食等习俗都体现了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特点。平泉地区民风民俗既受中原地区的影响,又有北方少数民族的遗风。

平泉地处中国北方地区,居住习俗具有中国北方民俗的特点。农村建房,房址多选择向阳背风、有水源的地方,开门朝南为好,以避开冬季寒冷的北风。少有开门朝东,极少朝西或朝北。村落选择一般依据山势、地形而定,称为“顺山向”。处在同一朝向、同一直线上建几处住宅,忌西高东低,如西家高东家低,则认为“压运”,过不起日子。还忌某一家建房基址前移,认为其“往前抢”,日子过得好,别家“压运”。居住忌别人家的山墙冲自己家的门窗,认为是“暗箭”,不吉利。农村民居多搭火炕,以便于取暖做饭兼顾。城镇随着住宅楼大面积开发,自建民宅逐渐减少,过去的一些习俗逐渐淡化。县城居民购买住宅楼禁忌较少,一般不愿意购买“十八层”楼房。

平泉之地,居民热情好客。宴客一般是来访亲朋、亲朋相聚、红白喜事、开业庆典以及其它名目的聚会。农村宴客,一般在家庭准备酒食待客。在城镇,饭店宴客已逐步成为主流。越来越多的酒店年节不放假,仍不能满足需求,有些酒店要提前一个月预定。待客的标准因地域、家庭条件、宴客目的而有各所不同。总的趋势是档次越来越高,每桌几百元至上千元不等。席上各式菜肴尽量合理搭配,酒水品种亦很丰富,各种档次的白酒、啤酒、红酒、果汁任君挑选、享用。

自古以来,酒是人们喜爱的一种饮料,也是表达礼仪的佳品。无论红白喜事,还是各类聚会,都离不开饮酒,民间有“无酒不成席” 的说法。饮酒不仅可以烘托气氛,也有沟通联系、增进感情的作用。民间常说,人们之间的关系“喝酒喝近了,耍钱耍远了”。伴随着饮酒宴客,一些酒礼、酒令、酒忌等逐渐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形制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

平泉待人之道,以客为尊,劝酒敬客比较普遍。客人饮酒少或未尽兴,主人会觉得慢待客人,没面子。为劝客人饮酒,尽可能地创造劝酒词,劝客人多饮酒。宴请宾客时,客人有醉意时才认为是吃好喝好,算是尽到了“地主”(主人)之谊。

宴席点菜,一般为双数,以荤素搭配、汤肴俱备最好。如经济条件有限,也尽量点几个稍贵的菜肴,以免有待客寒酸之感。私人宴客,多为主宾居上座,主人作陪,如客人较多时,女人或孩子不上桌。单位待客,一般主人居上座(买单者),主宾、陪同人员两旁依次落座。一般辈份高、职位高的宾客坐上席位置。斟酒讲究“满酒半茶”,意思是斟酒要满,斟茶要浅。倒茶最多倒七成满,盛饭可以到八成满,斟酒则以十成满为佳,以表达对客人的尊敬。年轻人给长辈或领导敬酒时,须用双手敬献。宴饮之习,一般是主人先发表简短致辞,然后本桌主要人物致辞或同饮三杯,称“前进三”。遇有结婚喜事,有时同饮四杯或六杯,取“四平八稳”或“六六大顺”之意,然后就是陪客敬酒。敬酒有时从某位开始,依次而行,轮班敬酒,这个过程叫“打同锅”。席间,为助酒兴,也玩一些赌酒小游戏以增席间气氛,主要有掷色子、“吹牛”、扑克牌猜点儿、划拳等。大部分客人尽兴后,预备主食。用主食前,还要饮一杯酒,称“圆桌酒”,一般不能免此酒。进入新世纪后,劝酒之风渐弱,人们更注重身体的健康,划拳行令等饮酒游戏比较少见。酒席宴客仪式,随着社会的进步逐渐变化。

平泉青年人仍以聘娶为主,结婚后新娘到男方家居住。城镇青年结婚,全部由过去的送亲改为接亲,农村还以送亲为主。新房附近井盖全部用红纸盖住,趋吉避凶。结婚日子,无论农历或公历,多以双日为吉,多数找人按生辰、属相等合婚,选取议定吉日。

平泉去世的汉族、回族、满族,多实行土葬。国家公职人员去世后,多火化保留骨灰,个别的也将骨灰土葬,皆木棺。回族人去世则按伊斯兰习俗遗体土葬。死亡后,多保留遗体一天,供亲戚、朋友瞻仰、祭奠。农村为节约丧葬费用,也有当天入棺埋葬的,称“走马入殓”。子女、侄、孙等戴孝,因身份不同各异。人死在外乡,遗体不进院内。人去世后,一般请阴阳先生看日子、时辰,做纸幡,烧纸钱,棺头、棺尾放置五谷囤和下水罐。人下葬后,至三天要“圆坟”,以后逢七天、三七、五七、周年、二周年、三周年,都要烧冥币、撒糕点和酒水等予以祭奠。

腊月三十称除夕。过春节从进入腊月开始准备,淘米轧面蒸豆包,做豆腐,杀猪宰羊,购置年货。腊月初八,要吃粘干饭(腊八粥),不少城乡居民在这一天食用事先腌制的大蒜,称“腊八蒜”,也作为日后佐餐的调料。春节前家家搞卫生,称为“扫房”,扫房时间一般要查黄历看扫日,否则认为不吉利。有些居民这天晚上还要捞米饭,意为扫出去的东西要再捞回来。春节前人人理发,干干净净过年,“正月剃头”妨舅舅。节前要祭祖,上坟烧纸,摆放果供,缅怀亲人。每逢春节,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贴窗花(剪纸)、倒贴“福”字、贴春联、挂挂钱、除夕守岁、吃年夜饭、包饺子、燃放鞭炮、祭祖、探亲、拜年等,必不可少。大年三十全家包饺子,看春节联欢晚会。“本命年”的人,除夕不出屋,不见星星。

正月初五以后,很多地方要组织花会,平泉有秧歌、高跷、旱船、龙灯、马叉、背歌、武会等几种形式。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也称灯节。家家门前要挂红灯笼,秧歌队晚上用各式彩灯上街表演,吃元宵必不可少。

正月二十五日为“填仓”节。有的农民向“仓神”进香。天不亮时,用灶灰在院内或场院划圆形图案,内画“十”字,交叉处放置五谷,上面压一块石头,以示仓满粮丰。满族煮玉米或高粱米饭放“仓”里,连填三日,以祈五谷丰登。

农历二月初二,认为是“龙抬头”的日子。家家要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餐庆贺。以不同食品比喻龙的各个部位,如吃豆包、馒头称为“龙蛋”,吃饺子被称为“龙耳”,吃面条被称为“龙须”,吃煎饼认为是“龙皮”,吃米饭被称为“龙籽”。这一天,人们一般要去理发,认为是“剃龙头”,将来会出人头地。

清明节上坟填土祭祀的日子,以缅怀祖先及逝去的亲人。中小学则在这天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或公墓为革命烈士扫墓。城镇居民中有的户外踏青、郊游。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也叫五月单五。家家“葫芦”(福禄),包粽子。有些年轻人晚上登山,燃篝火,野餐狂欢,有的彻夜不归。天亮前登山、采艾、折柳枝桃枝放置门口,以示吉祥。

七月七即七夕节,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这天多为阴天或下小雨,传说为牛郎、织女相会流下的眼泪。这天早上很少见到鸟鹊,传说是去天上为牛郎织女搭桥。在葡萄架下、夜深人静的时候,据说小孩能听到牛郎织女说悄悄话声。年轻人则借此日采用各种形式表达爱情。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每逢中秋,外出的人都要尽早赶回家,携带月饼、水果探望老人,吃团圆饭。晚上则要在院内桌上摆月饼、水果,全家拜月、赏月。民间有“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的说法。

农历九月初九,此日为重阳节,也称“老人节”。这一天,政府各部门要慰问老干部、老职工、老党员,举办茶话会、座谈会,宣传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

平泉有汉、满、回等20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和禁忌。回族人禁忌较多,他们忌食奇蹄、胃类动物肉,忌食动物血。忌食自死和外教人宰杀的畜禽肉。买牛羊肉忌用绳或马蔺捆上提着。忌在坟地便溺。结婚在清早送亲,忌白日送亲,忌放鞭炮。过年忌贴春联、喜字。农历除夕到正月初五忌食饺子。逢丧事或忌日,宴席盘碟必须平摆,不许摞起来。

同学们,我们平泉有个民族,这些民族居住、晏客、婚丧习俗各有特色,你能不能通过阅读相关书籍了解一下呢?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4a6208e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4a.html

《6一方风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