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金刚经的疑惑2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我读金刚经的疑惑2
最近在读一本书,《金刚经学记》。里面既有金刚经原文,也有注释和作者的感悟。读上半部之后,我写了一篇文章叫《我读金刚经的疑惑》,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我的空间或者博客翻阅。读完下半部之后,发现还有一点点话题没有说完,所以在这里讨论一下。还是那句话“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我就是那个下士。
《金刚经》上部大概讲的是叫人不执着,不著相。不执着于某种表面形式,或者某种结果。不著相,不著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也就是说不著于某种既定的概念观念。这个不执着、不著相,并不是我的总结,是原文作者的总结。下半部如果要总结那也是一句话——诸相非相。整部金刚经讲的就是一个原理也就是——空——的原理。在金刚经里面,有很多类似的语句。比如:“微尘非微尘,是名微尘。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又比如:“第一波罗蜜,既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又比如“庄严佛土者,既非庄严,是名庄严。”等等。佛教起源于印度。印度人在所有的事物前加一个非字,否定一切事物是真实存在的,这就是空的思想。诸相非相——所有的东西,不是所有的东西。听上去显得很深奥,很费解。皈依佛教叫遁入空门。佛教讲的就是空的道理,并且在中国传承至今。我的疑惑是,印度那么落后的国家,还是两千年前,他们提出的思想真的是正确的吗?“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他否定一切,也否定过去、现在和未来。以此类推,我也可以说“苹果非苹果,是名苹果。鸭梨非鸭梨,是名鸭梨。”是啊,一个苹果放在桌上的时候,它还是个苹果。你把他拿起来

三口两口的吃下去,苹果还是苹果吗?刚才还是一个香甜的苹果,现在到哪里去了?这种解释表面有道理,其实未必。苹果即使被你吃了,它还在,只是从桌上转移到你的肚子里去了。如果按这种说法可以说得通的话。我也可以说“鱼肉非鱼肉,是名鱼肉。烟酒非烟酒,是名烟酒。那和尚们还守什么清规戒律?放开吃就好了。佛教对空的解释也是我不认同的。他们认为一切在都不是真实的存在,都是诸多因缘和合产生的幻相。物质是由分子组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是由电子、中子、质子组成,电子、中子、质子是由夸克组成。而夸克的存在只是一闪即灭的存在。因此所有的一切都是空的。我想说的是短暂的存在也是存在,曾经的存在也是存在,存在与否与时间长短无关。如果我倒过来推里,一切都是存在的。首先夸克的存在是真实的存在,所以电子、中子、质子也是真实的存在,由于电子、中子、质子的存在是真实的存在所以原子也是真实的存在,原子是真实的存在所以分子也是真实的存在,所以一切物质都是真实的存在。
佛教总是劝人不要执着,他的用心是好的。可是一个什么都不执着的人,能干什么事情?和尚自己也执着,他们执着于成佛,执着于到西方极乐世界。每天忍着不吃肉,每天忍着不做爱,还非得说自己不执着,还劝别人和他们一起不执着。
印度这个国家是一个相当落后的国家,这个民族是个不严谨的民族。一个这么落后的国家,在两千年前形成的思想传到了中国,我们还非得把他当成宝,有这个必要吗?至少我要大胆地提出质疑。
我听说印度人修飞机,他们把飞机拆开后再装上,结果发现螺丝剩

下一大把,他也不问螺丝为什么会多出来,就直接让飞机飞上天了,结果就是天天摔飞机,摔了一千多架飞机,他们也不在乎,摔了就再买呗。那么执着干嘛?这就是不执着的好处。王小明201815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dee755a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65.html

《我读金刚经的疑惑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