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山东省齐鲁名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联考历史试题

发布时间:2015-12-28 12:33:3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16届山东省齐鲁名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联考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考号、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1. 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指出,“总观国史,政制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科举竞选,三也。”钱先生所述的第一级和第三级演进分别开始于

A. 秦汉 隋唐 B. 西周 秦汉 C. 西周 隋唐 D. 秦汉 明朝

2. 李孔怀在《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中说:中国地方行政区划,自秦汉以来,基本上按山川地形的自然境界建置,元朝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的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元朝统治者如此调整地方区域的主要目的在于

A. 扩大统治区域 B. 缓和蒙汉矛盾 C. 加强控制地方 D. 发展地方经济

3. 云梦秦简《金布律》记载:“官府受钱者,千钱一畚(计量容器),以丞、令印印……钱善不善,杂实之……百姓市用钱,美恶杂之,勿敢异。”这主要反映了秦朝的半两钱

A. 铸造精细、样式精美 B. 由各级政府来维护流通信誉

C. 由各地政府掌握钱币铸造权 D. 流通广泛、币制统一

4. 牙人,旧时居于买卖双方之间,从中撮合,以获取佣金的人。宋朝时期,土地典当买卖中,在大部分的情形下,牙人都参与交易过程,并在价格磋商中起很大作用。牙人在土地买卖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说明

A. 封建经济发展程度较高 B. 宋朝商业水平较低

C. 政府改变市场管制政策 D. 商业发达导致土地兼并

5. 明王朝规定凡民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棉各半亩,十亩以上倍之,如万历《东昌府志》则言“高唐、夏津、恩县、范县宜木棉,江淮贾客列肆赍收,居人以此致富”又如兖州府郓城县,土宜木棉“五谷之利不及其半”。据以上材料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政府重视推广棉花种植 B. 棉花种植利润较为丰厚

C. 棉花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D. 民族交流促进棉花种植

6. 孔子曾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的学生曾子也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孔子与曾子的思想主张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观点最为贴切

A. 董仲舒的“三纲五常”主张 B. 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

C. 顾炎武的“经世致用”思想 D. 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

7. 董仲舒建立的新儒学体系构建了天、天子、天下之间的上下级关系,即“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有关这一理论体系的论述正确的是: ①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范畴 ②神化皇权有利于君主专制的加强 ③为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奠定基础 ④造成皇帝为所欲为不受任何限制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8.“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指水路运输费用)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此实收回利权之大端。”这是近代有人对轮船招商局评论。对该局作用理解最正确的是

A. 大大推动了中国海外贸易的发展 B. 扭转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 改变了中外贸易的入超、出超格局 D. 打破了列强控制中国水运的局面

9. 康有为在《日本变政考》中指出:“自道咸以来,已稍知变法,然收效莫睹……不知全变之道。”这里康有为批评的是

A. 中体西用 B. 君主立宪制 C. 民主共和 D. 实业救国

10. 1923年中共中央《教育宣传问题决议案》强调:“凡能与工人接触之党员当尽力用《前锋》《新青年》《向导》《社会科学讲义》等材料,使用口语,求其通俗化。”这说明中共早期报刊

A. 已经失去通达民情的作用 B. 无法完全满足大众的需求

C. 遭遇理论化与通俗性尴尬 D. 没有认识到普通民众的作用

11.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近百年来,我们盲目抄袭德、日,失败了。又盲目抄袭英、美,失败了……这正如百年前的盲目守旧一般,若明白这一点,旧的并非全该推翻,德、日、英、美也非全要不得。”据这段话,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经历了从器物制度思想的演变

②洋务运动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③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主要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旨在中国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宣传民主和科学,是辛亥革命在思想领域反封建的继续,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2. 毛泽东撰文称:“一切革命同志须知: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毛泽东这一观点可能出自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新民主主义论》

C.《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D.《论联合政府》

13. 2011年《解放军报》在纪念遵义会议76周年之际,发表了一篇题为“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的成人礼”的文章,将遵义会议视为中国共产党的成人礼主要理由是

A. 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

B. 会议开始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纲领

C. 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

D. 会议摆脱了共产国际“左”倾思想路线的干扰

14. 如果你是《共和国记忆》摄制组的编制人,需要为1965年剪辑片选取素材的话,下面可以选择的是

A. 西藏和平解放

B. 比较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C. 开始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D.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5. 毛泽东在1958年先后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十年功夫是完全可能的”。即使当时中国开发上述技术的环境还十分落后和艰苦,但不少科学家还是开始投入这些开发计划。这主要说明了

A.“两弹一星”的开展是国内外形势所需的结果

B.“大跃进”运动有利于我国国防现代化的发展

C. 我国完全有能力在短期内实现国防现代化

D. 应该发展国防高科技作为一切工作的重心

16. 学者在评述20世纪一段中国农村制度变革史时说:“在生产管理上,由‘大兵团作战’转变为‘各自作战’,农村社会实现了生活单元与生产单元的统一。”该制度变革的核心内容是

A. 建立人民公社 B.“包产到户”

C. 农业生产合作社 D.“耕者有其田”

17. 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后来在《回忆录》中这样表述,“反对接纳北京的传统投票集团已经无可挽回地瓦解了,以前支持我们的几个国家已经决定在下次表决时转向支持北京”。他在一份口述给基辛格的备忘录中又再次强调“我认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票数去阻挡,接纳的时刻比我们预料的要来得快。”这说明当时

A. 中美关系正常化已经是大势所趋 B. 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

C. 西方遏制中国的阵营开始瓦解 D. 美国反对中国加入联合国的立场改变

18. 2015710,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在俄罗斯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会议的主题是规划组织未来发展,就本组织发展重大问题及地区重要问题协调立场。这体现了我国

A. 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B.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 开展和平外交,消除国家间的冲突 D. 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重大外交活动

19. 公元前508年,雅典首席执政官克里斯提尼进一步实行改革,取消了原有的四个部落,把雅典划分为十个选区,此举的主要意义在于

A. 推动地方自治 B. 保护选民利益 C. 消除了贵族残余 D. 发展了平民政治

20文艺复兴虽然许多新成就的基础是古典文化,但是它们很快地超越了希腊、罗马影响的范畴。文艺复兴包括一些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理想和看法,使文艺复兴印上了一个独特社会的标记。总的来说,这些理想和看法中特别突出的是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这里的独特社会的含义是

A. 工商业发展及资本主义萌芽 B. 罗马天主教会势力日趋衰落

C. 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纷纷兴起 D. 人们热衷于追求理性、民主、自由

21. 恩格斯说:“在英国,谁都知道,土地贵族和(工业)资产阶级这两个阶级争夺统治的要求,是英国全部政治斗争的中心”。反映这一“要求”的史实是

A. 光荣革命 B. 1832年议会改革 C. 圈地运动 D. 英国宪章运动

22. 据《科学简史》记载,“18591124清晨,雾霭中,伦敦几家书店的门口人声鼎沸,人们争先恐后地排队购买刚出版的新书。初版1250本书在发行的当天就被销售一空。”“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宗教真理之金同那个盛装它的古老破旧的钱袋一起被丢弃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这主要是由于

A.马丁·路德提出信仰得救,“与上帝直接对话”

B.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否定生物“神创说”

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摆脱神学对科学的束缚

D.赫胥黎创立人猿同祖论,否定“上帝造人说”

23. 对于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当时中国的东方杂志1934年的一篇文章中这样评价说:“不首先改革现存的经济制度,不消去这一些的冲突与矛盾的根源……而要期待健全的复兴,那只能是痴人说梦。”结合背景理解,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 国共两党合作的大背景下,知识分子畅所欲言,建言献策

B. 罗斯福新政之初效果不明显使中国人对罗斯福新政产生怀疑

C. 作者认为只有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才能解决问题

D.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吸引了先进的中国人

24. 下图反映了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轨迹。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0世纪70年代美国国内出现严重的“滞胀问题,经济发展缓慢

B. 该图反映的是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C. 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平缓增长,国家强化干预是重要因素

D. 美国经济并未受到冷战的影响

25. 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图反映的是下列哪国的经济指标

A. 美国 B. 苏联 C. 日本 D. 中国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四个题,2613分,2713分,2812分,2912分;共50分。

26.13分)抗战胜利之际,国共两党就中国未来的前途命运进行了历史性的重庆谈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随着日本的投降,政府军队与中共军队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竞赛,双方都力争首先到达敌占区接受日军的投降,从而收取大量的敌方武器和军事装备。

(斯大林)似乎没期望中国共产党立即起而夺取政权。他好像并不在意美国在中国的调停,实际上他建议毛与蒋达成某种协定。

194511月,华盛顿已采取了一项新的政策,该政策继续支持国民政府,条件是国民政府不可使用美国武器进行内战,并且努力与中共达成协定。

国民党和共产党都相互不信任对方,因为各自是追求不同目的的革命政党。除非是在暂时的或权宜的基础上,否则两党的合作几乎是不可能的。

六个星期的谈判无疑没有取得什么进展。尽管毛泽东表面上持和解的姿态,但他并不想在那些涉及中共根本地位的基本点上让步。另一方面,国民政府凭借实力进行谈判坚拒妥协,以免自己的特权地位受到损害。蒋对毛泽东此刻愿意达成的某种和平"临时协议"毫无兴趣。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我党又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并派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三同志赴渝和蒋介石商量团结建国大计。国民党较之过去加强了它的地位,但是仍然百孔千疮,内部矛盾甚多,困难甚大。

——毛泽东《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

1)有人说“当时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国共两党之间的力量对比是最有利于双方实现某种历史性妥协的”,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中国具备走向和平的因素有哪些?(6分)

219466月全面内战爆发,《双十协定》被国民党撕毁,中国和平道路夭折。试分析其原因及教训7分)

27.13分)下面是1819世纪英国曼彻斯特和中国广州的历史概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64年,曼彻斯特兰开郡纺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1769年,曼彻斯特的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纱机,并取得专利权。

18世纪80年代英国第一家棉纺织厂在曼彻斯特诞生,加工来自亚洲、美洲等地的棉花。

1775年,阿克莱特申请到梳棉机、曲柄梳棉机、粗纺机和进料器的发明专利。

1789年,曼彻斯特纺织厂开始装备蒸汽机。

1830年,建成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

1830年,曼彻斯特的棉纺织厂达99家。

1853年,曼彻斯特由“镇”改“市”。

1885年,曼彻斯特人口为37万,1888年达到50万。

1887年,曼彻斯特开凿通海运河,1894年通航,运河长58公里。

——整理自钱乘旦等著《英国通史》

材料二

1711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广州设分公司;随后比利时、荷兰、瑞典相继在广州设办事机构。

1757年,乾隆帝下诏,只允许外国人在广州交易。

19世纪初,欧洲人在广州创办《广州纪事》、《广州市场行情》、《英华年鉴》、《中国商贸指南》、《中国丛报》等期刊。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为商埠,并允许英国在广州派驻领事。

1861年,英法在广州沙面设租界,以后陆续兴建电力厂、自来水厂、水塔、教堂、邮政局、电报局、医院、消防班、清洁队等公共事业机构,还有公共娱乐设施如沿江公园(英法各一个)、网球场等。

1862年,华侨黎先生在广州创办“万隆兴行”,经营进出口业务,是近代华侨投资之始。

1879年,华侨卫省轩在广州文昌沙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火柴厂。

1890年,华侨黄秉常在广州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电灯分公司。

1)根据材料一概括1819世纪英国曼彻斯特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广州的发展特点及原因。(6分)

3)近代中、英两国城市发展的差异很大,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3分)

28.12分)1718世纪对中国与西欧来说都是思想启蒙的重要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18世纪的欧洲掀起了“中国风”,中国的文法、典籍、儒教、建筑风格、工艺美术、绘画、瓷器技术大量传入西欧,尤以政治制度影响巨大。欧洲百科全书派的启蒙学者,通过对中国思想与政治制度的赞美,表示了他们反对神权统治下的欧洲君主政治的残暴统治。伏尔泰说:“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最美好的制度。”重农学派代表魁奈认为:中国的统治是合法的专制统治,中国皇帝是合法的专制君主……自然法则是人类立法的基础和人类行为的最高准则,所有的国家都忽略了这一点,只是中国例外。

——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17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风”的原因。(3分)

材料二 伏尔泰说:“欧洲的王族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他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像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

——摘自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概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儒学的不同态度。两者的目的在本质上有何共同之处?(3分)

材料三 17 18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3)依据材料三比较中外启蒙思想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造成明清启蒙思想缺陷性的原因。(6分)

29.(12分)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台湾煤炭资源丰富,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丰饶,主要有稻米、甘蔗、樟木等,同时台湾扼日本进出东南亚的战略要冲。日本统治者长期觊觎台湾,对台湾垂涎已久。明治维新一开始,日本在对外政策上确立了“开疆拓土”的侵略总方针。地处日本西南太平洋上的琉球和台湾成为其对外扩张的首选目标。18744月日本组织3000余人,由陆军中将西乡从道率舰队侵略台湾,并在琅峤登陆。清政府得知日军侵犯台湾消息后,一面与日军交涉,一面积极备战。日军由于不服台湾水土,士兵病死较多。日本政府考虑到不能立即军事占领台湾,于是转而用外交手段解决问题。经过一番外交斗争后,清政府与日本政府于1031签订《北京专条》,同意给日军赔款白银50万两,日军从台湾全部撤走。日本内务卿大久保利通曾欢呼此事的了结:“呜呼!此诚为古今所罕有,终生所无的大业!”

——摘编自马钰《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始末》

材料二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左宗棠向清帝上奏折,明确提出台湾须建行省主张。在奏折中称:今日之事势,以海防为要图;台湾每年出产及关税,较之广西、贵州为多;台湾孤峙大洋,为七省门户,关系全局非浅。清廷令军机大臣、六部、九卿进行讨论,他们都一致主张台湾设省。95,清廷下令台湾建省,任命刘铭传为首任台湾巡抚。

——摘编自连横《台湾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日本侵略台湾的原因,(3分)并分析清政府的做法产生了怎样的危害。(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左宗棠提出的台湾建省的理由。(3 分)

3)综合以上材料,简析清政府在台湾建省的历史意义。(4 分)

山东省部分重点中学2016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联考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由封建而跻统一”指废分封而实现国家大一统,因而第一级演进在秦汉时期。“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科举竞选”意为采取科举考试制度,始于隋唐。

【考点】分封制 科举制

2.【答案】C

【解析】“按山川地形的自然境界建置”使得地方势力凭借自然条件(大江大河和高山等)成为地方割据势力。元朝“人为的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显然是为了打破地方割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考点】行省制

3.【答案】B

【解析】材料大意为官府收税时,千个铜钱为畚,然后用县丞、县令的官印盖印封存,钱质好的和不好的存放在一起,百姓在市场上交易时,质量好坏一起通用。据此可知B符合题意。A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

【考点】秦代币制

4.【答案】A

【解析】宋朝农业经济发达,其表现之一就是土地典当买卖频繁,而牙人大量参与交易过程,则反映了宋朝商品贸易的发达,因此选AB不符合史实C和材料无关土地兼并严重的根源是封建土地私有制,而不是商业发达D项错误。

【考点】宋代商业的发展状况

5.【答案】D

【解析】明王朝规定凡民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棉各半亩,十亩以上倍之,得出A正确高唐、夏津、恩县、范县宜木棉,江淮贾客列肆赍收,居人以此致富能看出BC也正确。而D项从材料中看不出来。

【考点】明朝商品经济

6.【答案】D

【解析】首先要对材料中的信息进行解读。“见贤而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意思是:“看见有德行的人就要向他学习。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内心就要反省是否与和他一样的错误。“吾日三省吾身……”的意思是:我每天都经常地自我检讨三件事,为别人办事,是否不忠实?与朋友交往,是否不守信?学到的东西,是否没有经常地练习?可见两者都认为要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就需要时时反省,一个人只有在道德层面上进行检讨才能修身。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心学强调内心反省与此最贴近,故D正确。

【考点】孔子的思想;王阳明的思想

7.【答案】A

【解析】董仲舒的“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的思想内涵,①②正确;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儒学开始成为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③正确;皇帝作为天子既受上天的保护,也受上天的约束,④错误。

【考点】董仲舒的新儒学

8.【答案】D

【解析】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代表李鸿章创办的近代轮船航运公司,根据所学以及材料 可知,该局的创立打破了列强控制水运的局面,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不出轮船招商局推动中外贸易发展的情况以及入、出超格局,故AC两项错误;B项说法夸大了轮船招商局的作用,故B项错误。

【考点】洋务运动

9.【答案】A

【解析】结合题中关键信息“道咸”可知,时间应处于鸦片战争后,结合“稍知变法”“不知全变”两个特征可推断其与洋务派只变革器物、不触动政治体制有关,与此符合的是A项。

【考点】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

1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的文字“凡能与工人接触之党员……使用口语,求其通俗化”说明早期中共报纸由于理论性强,普通民众看不懂,故选C题干中并不能说明报纸完全丧失了大众读者,排除AB不符合材料主旨,D说法和材料反映的内容相反,故排除。

【考点】报刊的作用

11.【答案】A

【解析】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经历了器物制度思想的演变过程,故①正确。洋务运动旨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挽救清政府的统治,②正确。资产阶级维新派希望建立君主立宪制度,③错误。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和科学思想,冲击了传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④的说法正确。故答案为A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12.【答案】A

【解析】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变动失败了,强调的是国民革命需要调动农民的力量,而没有提到其他阶级,排除CBD两项均是毛泽东在抗战期间针对当时中国的革命进程发表的文章,与国民革命时期的时间信息不符。故可排除BD两项。

【考点】毛泽东思想

13.【答案】D

【解析】“成人”的意思是不再依靠外在力量或受外在因素干扰,而是有了自己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党内问题,解除了共产国际派来的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这体现了中共的成长。故选DAC没有反映材料表达的主旨,B说的是中共二大。

【考点】遵义会议

14.【答案】B

【解析】西藏和平解放是在1951年,故A 错误;到1965年,中国教育事业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故B 正确;1961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正式通过“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故C 错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在1964年,故D错误。

【考点】建国以来的科技、教育成就

15.【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1958年”“十年功夫是完全可能的”“当时中国开发上述技术的环境还十分落后和艰苦,但不少科学家从此开始投入这些开发计划”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当时我国相对落后,集中力量发展“两弹一星”是国内外形势逼迫的结果A符合题意。BCD三项说法错误。

【考点】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16.【答案】B

【解析】据材料中“由‘大兵团作战’转变为‘各自为战’”,可知已经不是集体生产了,而是单独经营,根据后面的“生活单元与生产单元的统一”,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核心内容是“包产到户”,故选B。“耕者有其田反映的是农民的土地私有制,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集体公有制,故排除DAC都是集体劳作方式,故排除。

【考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7.【答案】B

【解析】从材料可知,尼克松所说的话都是围绕中国重返联合国展开的。过去美国构筑的反对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投票集团已经瓦解,曾经持反对立场的许多国家转而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而且数目呈现不断上升趋势。所以充分说明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故选BA无法体现,C错在开始,D观点错误。

【考点】新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8.【答案】D

【解析】据材料信息“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就本组织发展重大问题及地区重要问题协调立场”可知,本题答案选D

【考点】新时期的外交政策

19.【答案】D

【解析】克里斯提尼改革取消了原有的四个部落把雅典划分为十个选区,从而清除了氏族贵族在部落中的传统势力,使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的过程中摆脱了氏族关系的束缚,进一步发展了平民的民主力量

【考点】希腊民主政治

20.【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运动。意大利工商业发达,最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成为文艺复兴的经济基础,A项正确。B项是宗教改革之后,可以排除。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纷纷兴起是19世纪中期,C项错误。D项是启蒙运动的内容,故排除。

【考点】文艺复兴

21.【答案】B

【解析】注意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工业)资产阶级”这属于工业革命时代的提法。英国在1832年进行了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获得了多数的代表席位,从而排挤了土地贵族,获得了对国家的统治权。

【考点】英国议会改革

22.【答案】B

【解析】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的创世说,使信仰产生危机。

【考点】西方近代科学体系

23.【答案】A

【解析】注意时间“1934年”,当时罗斯福政府刚刚开始实施新政,效果还不是太明显, 所以引起中国人对罗斯福新政作用的怀疑,而同期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更加重了这一怀疑,BD两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从材料看,作者要求改革现存的经济制度,据此可以推断作者认为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C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1934年处于国共对峙期间,A项表述不正确。

【考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24.【答案】A

【解析】B 选项美国经济的“黄金时代”是在二战后20年,所以B项不正确。C 70年代“滞胀”后美国适当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所以不符合。D项说法不符合事实

【考点】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

25.【答案】B

【解析】从图片中可以看出,1966—1985年各类经济指标呈现连年下降的趋势,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经历了“滞胀时代”,美囯政府通过降低税率、减少政府财政支出、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等措施,逐渐扭转经济颓势,1982 年底美囯经济开始复苏,此后经济出现持续增长,故A项错误这一时期,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进行了改革,但并未突破原有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苏联经济增长速度不断下滑,B项正确;日本经济在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腾飞,故C项错误;中国 20世纪70年代后期由于改革开放实行,经济呈现上升趋势,故D项错误。

【考点】二战后苏联经济发展

26.【考点】重庆谈判

【解析】第(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国际、国内、国共双方和人民愿望等方面分析。第(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还是从国共阶级性质和军事实力、国际方面分析。

【参考答案】

1)国际环境:美国和苏联都希望中国避免战争。(2分)国内环境:经过长期战争,人民渴望和平,战后恢复也需要和平的国内环境;(2分)中共提出和平、民主、团结口号,致力于国内和平;(2分)国民党内部矛盾重重,发动内战的时机不成熟。(2分)(答对其中的3点即得6分)

2)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1分)抗战胜利后,双方实力上升,并进行了军事部署;(1分)双方互不信任,双方互不妥协,无法达成共同遵守的协议(1分)

教训:加强交流,增进互信,对话协商,携手合作;(2分)应站在民族国家立场上,保持冷静和克制,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共同发展。(2分)

27.【考点】工业革命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鸦片战争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解析】第(1)问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分析;第二小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信息进行分析;第二小问结合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进行分析。第(3)问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答案】

1)变化:①行政级别由镇发展为市;②曼彻斯特成为英国棉纺织业的中心;③城市人口不断增加;④对外交通极大的改善。(任意2条得2分)

原因:工业革命的进行;政府的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任意2条得2分)

2)特点:①广州成为外国人在中国活动的中心;②城市的发展融入了很多西方元素;③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任意2条得2分)

原因:前期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西方列强的入侵;近代工业的产生与发展。(4分,任意2条得4分)

3)社会性质;经济发展水平;政府的政策等。(任答其中3点得3分)

28.【考点】本题考查明清之际新儒学与欧洲启蒙运动。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中外交流、启蒙思想家、中国文化特点等方面回答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一、二信息进行分析;第二小问结合启蒙运动的目的进行分析。第(3)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三信息进行分析;第二小问结合明清之际时代背景从政治、经济、思想、阶级等角度分析。

【参考答案】

1)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启蒙思想家们的理论建设要求;中国文化自身的吸引力。(3分)

2)尊崇儒学:伏尔泰认为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1分)

批判儒学:孟德斯鸠、卢梭认为儒学维护专制主义统治。(1分)

目的:批判教会神学与封建专制,发展资本主义。(1分)

3)同:主张人性解放,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1分)

异:中国启蒙思想家是修补封建专制制度,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构建资产阶级国家蓝图。(2分)

原因: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理学僵化对人们的束缚和影响;黄宗羲等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不能提出新的社会方案。(3分)

29.【考点】近代列强的侵华;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资源丰富”、“扼日本进出东南亚的战略要冲”、“确立了开疆拓土的侵略总方针”等信息回答日本侵略台湾的原因;再由“日本内务卿大久保利通曾欢呼此事的了结:‘呜呼!此诚为古今所罕有,终生所无的大业!’”,并结合随后日本发动的甲午战争和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得出清政府的做法产生的危害。

第(2)问,由材料二左宗棠上书中陈述的台湾的重要性及台湾在战略上的地位进行概括。第(3)问,综合前两问,从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行政管辖及列强对东南沿海的侵略、国家统一、两岸关系的发展等角度简析台湾建省的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

1)原因:资源丰富进出东南亚的战略要冲(战略地位重要)蓄谋已久。(3分)

危害: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软弱可欺,刺激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扩张野心。(2分)

2)巩固海防的需要;经济地位重要(或物产及关税丰厚);战略位置重要(关系七省门户)。(3 分)

3)有利于加强台湾与大陆的经济、文化联系;有利于台湾的开发和发展;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有利于加强对台湾的管辖。(4 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d2b10842e3f5727a5e962e0.html

《2016届山东省齐鲁名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联考历史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