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2-07-10 15:17:2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试论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摘要:佛教作为一种世界性的宗教,它的存在与发展对整个人类精神和气质以及对整个人类文化都产生了长远而巨大的影响就中国而言,佛教传入近两千年以来,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融合中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佛教以其基本教义,对中国人的思想形态、文学艺术、语言习惯、生活方式等各个领域都产生深远影响,构成了中华民族集儒、佛、道为一体的精神气质

关键词佛教 中国传统文化 影响

一、佛教的传入及其教义

1、佛教传入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法号为释迦牟尼。在我国,佛教又叫“释教”,人们称和尚为“释子”。佛教最初传入中国时,人们把它当做一种神灵,类似神话里的老子和黄帝。

佛教初传入中国内地的确切时间,历史上很难考证,一般认为在西汉哀帝时。东汉以来,佛教被看作黄老道术的一种,曹魏早期佛教受到了限制。但到了魏国中期,这种禁令便松弛下来。魏少帝嘉平(249~254)以后,昙柯迦罗、康僧铠、昙谛等僧人又先后来到洛阳,从事译经和传教活动。东吴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它的佛教是由南下和北上两路传入的。东吴佛教的开创,在中国宗教发展史中意义重大。佛教从东吴一开始,便与江南学风之间有了微妙的联系,与儒学靠拢的倾向也很明显。例如佛教“五戒”与儒家“五常”有着对应的关系:仁是不杀生、义是不偷盗、礼是不邪淫、智是不饮酒、信是不妄语。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东晋“佛儒合明”、北朝的“洞窟佛光”、南朝四百八十寺,发展到唐代时期,可谓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唐太宗对佛教虽不热心,但他有许多扶植、利用佛教的表现。如我们今天还津津乐道的“十三棍僧救唐王”以及“唐僧取经”。 随后的宋王朝总结了历史上灭佛和崇佛两方面的教训,一方面适当扶持佛教, “以儒治国,以佛治心”;另一方面又注意对佛教加以约束和限制,使其不致脱离政权的束缚。宋代佛家世俗化加剧,在思想领域体现为“三教合一”思想和对君主权威的信奉;在庙宇管理上体现为“五山十刹”的划分。在金、元两代藏传佛教盛行,明太祖鉴于元崇奉喇嘛教的流弊,转而支持汉地传统佛教,因此喇嘛教在内地渐衰。但随着满清入关,藏传佛教再次兴盛。

2、佛教教义

佛教的意义和最高真理是其“四谛”,谛就是真理的意思。四谛即苦、集、灭、道。苦谛是说世间存在的一切皆是种种痛苦的表现;集谛是说明痛苦的原因或根据;灭谛指出消灭痛苦的方向是超脱生死轮回;道谛标明消灭痛苦,超脱轮回,证得涅的途径与方法

佛教所说人生之苦,有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取蕴,而前四者为根本四苦。它认为众生万物,都是无始无终的生命之流中的现象,而世界万物一切存在,都是因缘所生:过去的积累是因,现在是果,现在的积累是因,将来为果,因果重重,相续无尽。既然我们看到宇宙人生是这样无始无终,我们就能够把心量放到无量无边的大,而与真如世界相契合,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破除一切偏执。只有破除法(客观)我(主观)两执,才能领会人生的真谛,达到“无我”的佛的境界,从而获得精神的大自在、大欢喜,道家所说的逍遥游,儒家所说的随心所欲则是相通相似的人生境界。

二、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佛教自东汉后期传入中国后,经过一千多年的传播和融合,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作为一种外来文化,佛教有其自身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它又与中华传统文化相互相影响,改变着中华文化的内涵,对中国传统哲学、文学、语言、艺术与民俗有着深刻的影响。

1、佛教对中国哲学的影响

佛教是一种宗教,也是一种文化,包含了很深的哲学思想。自从佛教传来中国,中国的传统思想观念,如宇宙观、人生观、道德观等便不断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佛教的一些概念、意识、理论、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逐步进入中国人的头脑。在经过长期的冲突和磨合以后,逐渐与中国原有的思想相融合,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一部分。

例如中国传统哲学注重以家长制的血缘关系为依据的伦理道德准则的论证,重视以治国安民为出发点的天人关系的考察,对人和一切生命的本源、对宇宙本体,虽也有涉及,但论证不深入,也不统一。虽重视敬神祭祖,“神道设教”,但对灵魂和死后的世界,缺乏神学论证。提出了性善、性恶等人性论和从凡至圣的说教,然而对心理的分析论证却比较粗糙。佛教的传入,以其庞杂的大小乘的宗教教义和哲学理论,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刺激和启发作用,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论证方法,从大的方面说,佛教理论中的时空无限、体用相即、心性净染(善恶)以及对心理作的细密分析,对心在解脱成圣中的决定作用的论证等,都对中国哲学的丰富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佛教的将宇宙本体(真如、实相、法性)与心性(佛性、真觉本心)相沟通的“理”概念的提出,禅宗的“即心是佛”、“识心见性”的解脱论,直接推动了宋明理学的形成与发展。宋明理学关于天理和性、夭地之性和气质之性的理论,以及主静、主敬的修身方法,都直接受到了佛教的影响。

2、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深入到文学的各个领域。从文学理论到具体的创作技巧,从体裁文体到具体的创作内容,到处可见。

首先,许多佛典本身就是伟大的文学作品,如《维摩诘经》等,本身就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次,佛教中国诗文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五万余首唐诗,平均每十首就有一篇关于佛教的,尤其是佛教中的禅宗。其中王维、韦应物、魏源、李叔同的诗中都有佛学的痕迹。以王维为例。维,字摩诘,即源自于《维摩诘经》。作为一名山水田园派诗人,他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用了大量的“空”字,因为佛教所言一切皆空。如诗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寒空法云地,秋色静居人”;再次,佛教对我国的小说也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就有佛学的理念:孙悟空无论上天还是入海,甚至自称齐天大圣,但也逃不开如来佛的手掌;世间有菩萨、有投胎、有地域、有饿鬼。又如《红楼梦》中开篇就是一个僧人和一个道士的对话,贾宝玉最终出家,荣华富贵一切皆空;另外逻辑学一个源头——因明学就是来自佛学。

3、佛教对中国语言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语言的发展也有直接的影响一方面表现在汉语词汇上:汉语词汇有三分之一取自佛教或受佛教影响。像一些取自于佛教的词语,如刹那,在佛学本意是人产生坏想法的时间;世界,佛学本意是指过去现在未来称“世”,上下八方成“界”;天花乱坠,本是指乔达摩悉达多的讲法,得到众人的信服,甚至连顽固的石头都已经点头了;瞎子摸象,佛学是指众生被愚痴所障,不了解宇宙的真相;五体投地,本是佛教的一种礼仪。类似的词汇不胜枚举。受佛教影响的词语也很多,比如,“解脱”一词最早出自《史记》,本意是消减、开脱。后来随着佛教的传入,被注入了新的含义,即摆脱苦恼,得到自在。

另一方面,在汉语音韵方面,也可以看出佛教的影响。佛教文化是汉语文化的渊源之一,它推动了汉语语言方法论的变化。南朝时在佛教梵声的影响下,把字音的声调高低分为平上去入四声,用于诗的格律,推动了音韵学的发展和格律诗的产生。在注音方式上,古代学者将东汉以来盛行的直音改为反切,也可能与梵语拼音的影响有关

4、佛教对中国艺术的影响

在中国古老的艺术长河中,佛教的影响同样是不可否认的。无论是在建筑、绘画、雕刻艺术方面,还是在音乐、舞蹈、戏剧艺术方面,都渗透着佛教的影响。

比如在建筑方面,佛教的传入大大增加了我国建筑艺术的光辉。据《后汉书·襄楷传》记载,延熹九年(166年),襄楷上谏桓帝曰:“闻宫中立黄老浮屠之祠。”这是我国关于寺庙的最早记载。从此,我国的建筑样式加入了印度的建筑风格。从唐朝诗人杜牧的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中可知,当时就金陵这个地方就有四百八十寺之多。而建筑寺庙者除了有僧侣,还有帝王和个人。建寺的缘由有的是为人祈福,有的是人民为帝王所造,有的寺庙则是作为居住地。我们还可以从《洛阳伽蓝记》记载永宁寺的盛景中窥探当时寺庙的壮丽辉煌。

在绘画方面,印度佛画的传入,对我国绘画的内容、形式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刺激并扩大了中国人物画的表现题材,出现了描摹历代帝王像、孔子像、老子像的绘画品种;佛画创作运用的具有明显立体感效果的晕染法,给中国绘画带来了新的技法;佛教壁画的流行,促使我国佛道寺观迅速发展等。

而在音乐方面,佛教音乐称为“梵叹”。《高僧传》说:“咏经则称为转读,歌赞则号为梵唤。昔诸天赞叹,皆以韵入弦管”。佛教为扩大影响,在做大的法事活动中经常伴之以音乐。南朝齐朝萧子良曾招致名僧,“造经贝新声”。北方寺院也盛行佛曲,在《洛阳伽蓝记》中有“梵乐法音,耻动天地”的记载。隋唐宫庭中设置“七部乐”和“九部乐”,西凉乐有舞曲《于闻佛曲》,天竺乐有舞曲《天曲》。明清时佛教音乐自成体系,有整理的管乐曲谱和歌曲。因此,在中国音乐史上佛教音乐也占有一席之地。

除此之外,佛教在雕刻、舞蹈、戏剧等方面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随着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中国艺术中佛教的因素处处可见。

5、佛教对中国民俗的影响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逐渐流行于民间。一方面,佛教里有许多节日,随着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融合,这些节日也慢慢越出了佛教寺庙的高墙,与中国的民俗节日相结合,走进人们的世俗生活,成为民间普遍的岁时风俗。如佛诞节、盂兰盆节、佛成道节等。另一方面,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影响了我国人民的传统信仰,给中国人的本土信仰增添了新鲜的色彩。“家家观世音,处处弥勒佛”景象充分说明了佛教信仰已融入了佛教的世俗生活。佛教的交易深入人心,如因果报应、六道轮回等与中国原有的灵魂观念相结合,对中国的丧葬习俗产生了重大影响。佛教以慈悲为怀、不杀生的思想亦使民间形成了放生的习俗

6、佛教对中国科学发展的影响

中华民族是一个富于创造性的民族,在科技方面为人类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而佛教在向中国的传播中,为我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些贡献也是多学科、多领域的。例如天文、地理、数学、医学等。特别是在天文历算和医学方面,如唐代的高僧一行,是中国古代天文历算史上的伟大代表之一;佛教的传入,也带来了南亚地区的医药知识,推动了我国医药的发展。

参考文献:

薛克翘 佛教与中国文化 昆仑出版社 2006年版 第149页

张文立 向世陵 空境——佛学与中国文化 人民出版社 第334页

王莹 佛教与中国文化浅析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0年4月 第5卷第4期

张惠民 浅说中国佛教文化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 第21卷 

杨曾文 佛教对中国历史文化有哪些影响·知识之窗 第38页

李晓琴 佛教与中国文化 社会科学家·历史纵横 2006年3月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c96a5f804a1b0717fd5dd84.html

《试论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