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24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切入点推进城乡一体化

发布时间:2012-06-27 11:40:4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切入点 推进城乡一体化

中共舞钢市委书记 高永华

20111224日)

舞钢市是河南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市,近几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平顶山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进行了积极探索,特别是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纳入了城镇规划体系,并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着力增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上的战略基点作用。目前,“一个中心城四个中心镇十七个中心社区”的城镇规划体系已完成修建性规划,四个中心镇已全部启动,十七个中心社区已启动十个,城镇化率达50.9%。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主要采取“四三二”工作法。

坚持四个原则一是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原则。根据不同区域特点、人口分布、文化特色、历史底蕴、资源优势等条件,按照优先在产业基础比较好的地方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指导思想,由市住建局统一聘请清华大学规划设计院等一流规划设计单位,高起点、高标准编制中心镇中心社区建设规划。规划经市委、市政府批准后由各乡镇统一组织开发建设,决不允许在没有规划的地方建房子、决不能建没有经过设计的房子,确保了社区建设的品位和质量,基本破解了人往哪里去的难题。二是节约集约用地原则。全市190个村拥有存量建设用地7.11万亩,规划整合到十七个中心社区后占用土地3.53万亩,可节约用地3.58万亩。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把节约的用地指标一部分用于社区经济的发展,大部分可调剂到中心城区及产业集聚区,基本破解了土地哪里来和粮食怎么保的难题。三是产业为基,就业为本原则。新型农村社区是否可持续,关键要有产业来支撑。我们坚持经济发展规划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同步进行,十七个中心社区都因地制宜规划了“现代农业型、工业带动型、商贸流通型、旅游服务型”四种产业类型,靠支柱产业来实现农民充分就业,收入成倍增长的目标,彻底转变了农民的生产方式,基本破解了民生怎么办的难题。四是群众自愿,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原则。在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尊重农民意愿,不搞一刀切,不搞强迫命令,靠优美的环境、优惠的政策和优质的服务引导群众,自愿入住新型农村社区,入住群众都十分满意。

出台三项政策一是土地收益反哺政策。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对节余的土地指标形成的级差收益全部返还到乡镇用于中心镇中心社区建设,政府决不与农民争利益。二是财政奖补政策。市财政对中心镇中心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资金按照1:1进行奖补,并对农户在中心镇中心社区内购房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对土地规模经营大户进行实物奖补,连奖5年。三是项目资金集中打捆使用政策。整合各类支农、惠农资金打捆使用,集中投向中心镇中心社区,提高资金的聚合效应和使用效益。同时,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参与中心镇中心社区建设,基本破解了钱从哪里来的难题。

构建两大保障体系一是组织领导保障体系。成立了以书记、市长为组长的统筹城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把社区建设列为重点项目,实行四大班子领导分包责任制,一周一调度,一月一观摩。在已启动的中心社区成立党委或党总支,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二是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彻底解除集聚群众的后顾之忧,我们按照城市居民的保障标准,为入住中心社区的农民建立养老、医疗、住房等社会保障,构建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机制,真正让农民过上城市人的生活,实现农民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目标。

省九次党代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为我们今后的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牢牢把握“四个重在”的实践要领,科学运用“四个带动”的工作方法,坚决按照“抢抓机遇、持续求进、务实发展、积极作为”和“四个立足”、“四个着力”的工作要求,持续探索,坚定不移的走“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确保用五年时间实现三个80%的目标,即: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到80%、农村转移人口达到80%、城镇化率达到80%,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为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a7fc0eeb8f67c1cfad6b89e.html

《2011.12.24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切入点推进城乡一体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