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菊花意象

发布时间:2014-04-29 22:31:2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菊花意象
作者:张 波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5年第08

        当露结霜凝、百花摇落、色殒香消之际,惟有菊花含苞吐蕊,菲然独秀,芬芳着落寞黯淡的时光。自古及今,文人骚客乃至仁人志士,无不对菊寄情抒怀,咏唱不绝。因而,充满魅力的菊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传统文化。《礼记·月令》篇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季秋之月,鞠()有黄华。菊花不仅有飘逸的清雅、华润多姿的外观,幽幽袭人的清香,而且具有凌寒傲霜的内质,其风姿神采,成为温文尔雅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早在战国时期,屈原就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离骚》)。从此历代的文人墨客们写尽了菊花的幽香、风姿、异质、奇态,潇潇洒洒地装点出一个风骨无限的菊花世界。菊花成了古诗词中一道极其亮丽的风景线。中国古典诗歌的菊花意象,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自从陶渊明对菊花给予了特别的关爱之后,历代文人便对菊花的高风亮节、高尚情操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赞誉。东晋诗人陶渊明,在担任彭泽县令时,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解绶还乡,隐耕田园,劳动之余,他特别喜爱菊花,认为菊花品格高尚,不逢迎风雅,敢于傲雪凌霜。陶渊明用菊花的清雅倔强,来操守自己的君子之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陶渊明采菊东篱,在闲适与宁静中偶然抬起头见到南山,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达到了王国维所说的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无我之境。这种自然、平和、超逸的境界,犹如千年陈酒,能让人品味出无限韵味,人们从中获得的文化快感涌动于心底千余年,这是中国文化人生存意义上的美学观。于是,陶渊明被戴上隐逸之宗的桂冠,菊花也被称为花之隐逸者。菊花的品性,已经和陶渊明的人格交融为一,正如明俞大猷《秋日山行》所说: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因此,菊花有陶菊之雅称,陶菊象征着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岸骨气。陶渊明与陶菊成为印在人们心里美的意象。此句一出,菊花俨然成了渊明先生之化身。菊中有他,他中有菊,几乎叫人分不出彼此来。他在《和郭主簿》一诗中写道: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诗人高度赞赏霜下杰,以这菊花的品格和气质自励,后人因陶渊明有此不慕荣利、志存隐逸的品格,尊称他为靖节先生。陶渊明爱菊一生,在《饮酒》诗中写道:

        秋菊有佳色, 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天生一副傲骨的菊花,是诗人隐居中最好的伴侣。与菊花在一起,他暂时淡忘了对世情的烦恼。唐朝诗人元稹在他的《菊花》诗中也赞颂了陶渊明的爱菊情愫: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诗中将自己爱菊和陶渊明爱菊并提,表明了自己情操的高洁。明代沈周的《菊》诗:

        老我爱种菊,自然宜野心。秋风吹破屋,贫亦有黄金。

        这首诗中的菊花意象就秉承陶诗而来。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借菊咏志,写下了他敢于摧毁封建王朝黑暗统治的豪情壮志的《菊花》诗: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是黄金甲。

        黄巢的这种政治抱负,在他的另一首《题菊花》诗中也表现了出来: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黄巢早年热衷于求取功名,考了几次进士均名落孙山。功名未就,胸中块垒郁结,便借诗歌将一肚子的牢骚发泄了出来。他的《题菊花》诗就直接显示了造反之心,弥满着金刚怒目之气。他用菊花暗喻广大受苦人民,表示自己要率领他们直捣长安,推翻腐朽的晚唐统治。这两首诗跟所有以前咏菊者不同的地方是,黄巢并没有把菊花比拟作节操清高、孤标傲世之人,而是把菊花比作不向恶势力屈服而斗志旺盛的人,比作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读了使人自然而然的产生一种昂扬的气概。

        南宋爱国诗人郑思肖的诗中也有一种凛然傲骨。郑思肖在南宋亡后,隐居苏州,但时时不忘故国。他在《画菊》一诗中托物言志: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76cd95f0b4e767f5acfce6e.html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菊花意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