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与友期行》《季札之初使》阅读练习及答案

发布时间:2019-03-12 11:26:0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后面问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乙)

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

(选自《史记·吴太伯世家》)

(注释)季札:春秋时吴国公子。徐君:徐国国君。上国:古指中原发达国家。冢:坟墓。

97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元方/时年七岁

B待君久/不至

C季札/心知之

D系之徐君冢树/而去

9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陈太丘与友________

2)系之徐君冢树而________

9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友人惭,下车引之。

2)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

100陈太丘与友期和季札挂剑的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______的传统美德;(甲)文中的元方是一个______的孩子。

【答案】

97 B

98 1)约定 2)离开

99 1)友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拉元方。

2)我当初心里已经答应要把这剑送给他了,怎么能因为徐君死了而违背自己的初衷呢!

100 诚实守信(信守承诺) 明礼知义、聪明机智、直爽率真、落落大方等

【解析】

97B.至待君\久不至。

98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距离。:约定。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9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拉。:怎么。:语气词,呢。

100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要先疏通文意,《陈太丘与友期》刻画了三个有鲜明个性的人物,说明了为人处世,应该讲礼守信的道理。乙文徐君喜欢季礼的箭,季礼就准备将箭送给他,即使徐君去世,季礼仍信守承诺。元方门外戏、一答一日、入门不顾,应对自如,宛若成人;元方批驳友人的怒斥时,则选用语气平和的答曰这类词,这对表现元方不惧怕友人的怒斥、知书达理、善于应对的性格。

【点睛】

翻译:

甲文,选自《世说新语》,刘义庆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

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乙文,出自《史记·吴太伯世家》司马迁

季札初次被派出国当大使,从北路经过徐国,他拜访了徐国的国君,看得出国君很喜欢他的佩剑,但不好意思说出来。虽然季札知道,可是季札因为还有任务,必须到其他更大的国家去,所以就没有把佩剑献出来,但心里已准备回程时将剑送给徐国的国君。等季札完成任务返回时,再到徐国,徐国的国君却已经死了。于是,他把剑解下来挂在国君坟墓旁的一棵树上,随后离去。随从问他说:徐国的国君已经死了,这把剑是要送给谁呢?季札说:不能这么说,当初我既然默许要送剑给国君,怎么可以因为他死了就不算数呢?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523b3c4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9c.html

《《陈太丘与友期行》《季札之初使》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