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大合唱简介1

发布时间:2012-12-18 13:38:3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1]《黄河船夫曲》 
   你如果静心去听,你可发现一幅图画,像几十个船夫划船,画面上充满斗争的力量。歌曲有两种情绪是值得注意的:开首的紧张情绪,是船夫们渡黄河时和波涛挣扎的情形,他们唱划哟冲上前乌云遮满天……”浪花打进船,伙伴哪!睁开眼!舵手啊!拉住腕!……拼命哪!莫胆寒!”“行船好比上火线,团结一心冲上前!最后一段是比较轻快一点。在他们没有渡过黄河以前,他们充满愉快与光明。经过他们一阵大笑以后,情绪已达到安慰和安心的境地,气也可以喘一喘了。 
   
   [2]《黄河颂》 
   是用颂歌的方法写的,大都带有奔放的热情,高歌赞颂黄河之伟大、坚强。由男高音独唱,歌带悲壮,在伴奏中可以听出黄河奔流的力量! 
   
   [3]《黄河之水天上来》 
   是一首朗诵歌曲,我用三弦作伴奏,歌词的内容全由三弦表达出,不是大鼓的伴奏方法,也不是普通的京调伴奏方法。欧洲有一种歌词与伴奏独立的歌曲,由曲作者沃尔夫(Wolf)的提倡而完成。但中国歌曲用三弦来伴奏而表达歌词的内容,又可独立成一曲的,恐怕是第一次尝试。三弦的调子里,除了黄河的波浪澎湃声外,还有两个调蕴藏着:一个是《满江红》,另一个是《义勇军进行曲》。但只有一点,而没用全曲(这是由于曲调组织的关系)。 
   
   [4]《黄河对口曲》 
   是用民歌形式(用山西音调)写的,最后三段二部合唱是用甲乙的主调配合起来的。三弦和二胡代表甲乙的对唱和合唱。还有,过门比较轻松而有趣。唱的人宜用动作去帮助歌曲的传达,更觉生动。 
   
   [5]《黄水谣》 
   是齐唱的民谣式歌曲。音调比较简单,带痛苦和呻吟的表情。但与普通一般只是颓废不同,《黄水谣》里面还充满着希望和奋斗! 
   
   [6]《黄河怨》 
   代表妇女被压迫的声音,被污辱的声音。音调悲惨缠绵,是含着眼泪来唱的一首悲歌。假如唱的人没有这种感情,听众必然没有同感的,而这应是值得注意的。 
   
   [7]《保卫黄河》 
   是一首轮唱曲,从两部起至四部轮唱。每一句开头都要有力,而且要健康地、乐观地唱出。这是全用中国旋律写的。到三部至四部轮唱时,内中有龙格龙格龙,是轮唱的伴唱,唱时要唱出风格才有趣。整个是非常有力和雄伟,一起一伏,变化无穷,只是要留意不停地把旋律唱出。 
   
   [8]《怒吼吧!黄河》 
   是一首四部的大合唱,里面有二、三、四部不同声部的组合。曲调是诚恳和雄厚,但充满热血和鼓励,是《黄河》一个最重要的主调。最后两句:向着全中国受难的大众,发出战斗的警号!向着全世界劳动的人们,发出战斗的警号!要不断地唱三、四、五次,直至听众有了同感才转到结尾。最好用军号吹奏主调,用战鼓伴奏,更可表现黄河的伟大。它的怒吼启发着全世界的受难大众和劳动的人们。 
   《黄河》的做法,在中国是第一次尝试。希望爱护中国新音乐运动的群众给我一个指导,使我得了鼓励,更努力去创作。 
   (摘自《冼星海全集》) 
   
   
   5.《黄河大合唱》的诞生 
  光未然 
   
   一位朋友自北美来电话约稿,以《黄河大合唱》的诞生为题,要我为《华语快报》撰文,以配合中国伟大作曲家冼星海的这部艺术作品在香港黄河音乐节隆重上演。围绕这个题目,我早写过回忆录,要说的都说过了。而盛意难却,虽是限题限时作文,也该再试试看。我要借此机会,热烈祝贺黄河音乐节取得丰硕成果。香港文化界盛情邀请而我因事未能前往,也借此表示谢意和歉意。 
   早在1937年春天我和星海在上海结识的时候,他已经大发宏愿,要通过自己创造的音乐形象,表现我们中华民族的苦难、挣扎、奋斗,对自由幸福的追求和胜利的确信。他把这一宏愿灌注到他正在写作的《民族交响乐》中。抗战爆发了,这是全中国人民热情奔放的时代,作家艺术家更处于热情奔放的潮头。他写了很多具有长久生命力的爱国歌曲,更希望通过声乐艺术的长篇巨著以表现自己的宏愿。这说明《黄河大合唱》的诞生,符合时代的要求,符合作曲家蕴蓄已久的内在要求。

回想起来,作曲家反映时代要求的宏愿,也正是中国作家艺术家共同的心愿,我也并不例外。1938年秋冬,我和抗敌演剧第三队的同志们一起,经常在大西北的黄河两岸行军。在敌后游击根据地活动。中国雄奇的山川,游击健儿们英勇的身姿,时刻强烈地感动着我,我在心头酝酿着一个篇幅较大的朗诵诗《黄河吟》。稍后在延安治病写诗时,接受星海和演剧三队同志们的建议,改写为《黄河大合唱》的歌词。 
   现在可以补充的是,当时有两个印象,强烈地直接激发了胸中蕴蓄的诗情。一个是渡过黄河险滩时船夫们驾驶方舟(确确实实是方舟)同惊涛骇浪搏斗的情景,这已经在《黄河船夫曲》中有所表现和发挥了。当时,同舟共济的邬析零同志记录下来的船夫号子,曾经是星海作曲时的重要参考。再一个是行经山西吉县以北的壶口(虎口)看黄河激流堕入悬崖深渊形成尼亚加拉大瀑布式的壮美图景。这是著名的黄河冒烟”“陆地行舟(船过此处要在陆上绕行一段)的地方。我被这大自然的奇观惊呆了。我把当时的印象如实地写进朗诵歌曲《黄河之水天上来》(大合唱第三首)中,我说如实地写,因为确实从十里路外,可仰望它的浓烟上升,它确实摇动了地壳,冲散了天上的乌云;这里描述的历史上西北人民无尽的苦难,当时黄河两岸游击兵团、野战兵团,星罗棋布,穿插在敌人后面的奇异场面,也都是真实的。《黄河大合唱》八首歌曲的这个第三首,被写成一首朗诵歌曲,这在词曲作者都是有意的尝试。星海写道:中国歌曲用三弦来伴奏能表达歌词的内容,而又可独立自成一曲的,恐怕是第一次的尝试。(《我怎样写黄河大合唱》)我以为应当这样尝试发挥艺术的效果。 
   全国解放后,《黄河大合唱》在首都多次正式演出,都忽略了朗诵歌曲《黄河之水天上来》,我对此表示遗憾。朗诵歌曲表演时难度较大。他们怕处理不好,影响了整个演出的效果。19394月在延安首次两场演出,是由我带病朗诵的,当时伴奏条件也比较简朴。后来在延安演出,解放前在南北各大城市业余演出,都是八首歌曲一气呵成的完整演唱,并未因第三首难于处理砸了锅。现在的专业团体的高水平演唱,各方面的条件比过去强得多。我希望艺术家们克服困难,希望听到大合唱全曲的完整演出。 
   我现在还记得,19392月的一个晚上,延安交际处一个宽大窑洞里,抗战演剧第三队30位同志共度愉快的农历除夕。我应邀从二十里铺的医院赶来参加这个晚会。星海同志也应邀参加了。在明亮的煤油灯下,我站起来作了几句说明,然后很带感情地一气朗诵了全部四百多行的《黄河》歌词。同志们以期待的眼光聚精会神地谛听着。掌声刚落,星海同志霍地站起来,把歌词抓在手里,说:我有把握写好它!接着是更热烈的掌声,杂以欢呼,祝贺这诗与音乐的心灵的契合。 
   《黄河大合唱》主要是音乐艺术的成就。歌词为实现作曲家的宏愿提供了便利条件。我们痛惜天才的作曲家过早地离去!要是他活到今天——当然是80高龄了,听到他的歌声至今还在大河上下、天南海北鼓舞着炎黄子孙团结奋起振兴中华的壮志豪情,那该多好啊!要是他还活着,在他正常延续的后40年中间,他该写出多少不朽的时代乐章啊!想到这里,越发感到我们损失之大!越发激励年轻一代的有志之士,急起直追,弥补我们的重大损失,并且以超越前人的新创造,为新中国增添新的光彩! 
   (原载1985828日纽约《华语快报》) 
   
   
   6.《黄河大合唱》本事 
  光未然 
   
   黄河以其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象征着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古往今来,多少诗人为它赞颂着歌唱着。 
   在《黄河大合唱》中,展开了一幅壮大的幻想和现实的图画。 
   乌云满天,惊涛拍岸,黄河的船夫,在暴风雨中搏战,经过了千辛万苦终于到达彼岸。这象征着我们伟大的于是在高山之巅,出现了时代的歌手,他代表着祖国英勇的儿女,歌颂着黄河,并要学着他的榜样,像他一样伟大、坚强。 
   民族的诗人在亚洲巨人面前,兴起了怀古的心情。他向着黄河巨人,哭诉我们民族的灾难。他看见巨人醒来了,掀起他的怒涛,发出他的狂叫,响应着祖国满山遍野的战斗的歌声。 
   黄河东岸,沃壤千里,男女老幼自得其乐,一旦暴敌侵入,带来了疯狂的杀伤,妻离子散,一片凄凉。 
   两个流亡的老乡,在黄河边上不期而遇,他们各自诉说着自己的命运,终于一同踏上了战斗的道路。 
   然而他的妻子,一个乡村妇女,失掉了丈夫,失掉了小孩,自己也遭到野兽的蹂躏,在一个凄风苦雨之夜,偷偷地跑到黄河边上,经过一阵悲惨的哭诉,便投身到滚滚的黄河波涛之中。 
   这时在河东,河北,在万山丛中,在青纱帐里,四面八方都卷起了复仇的巨浪,中华民族优秀的儿女正在为保卫黄河、保卫祖国而战。 
   怒吼吧,黄河!向着全中国被压迫的人民,向着全世界被压迫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吧!——我们代表五万万人民为祖国的最后胜利而呐喊着。 
   (原载《黄河大合唱》,19398月重庆生活书店出版) 
   
   
   7.《黄河大合唱》的诞生 
   
   原载《东方》第45期合刊 
   
   《黄河大合唱》已经诞生60周年了。这首唱遍了全国和世界许多地方的歌,当年是怎样诞生的呢?歌词作者、诗人光未然和曲作者、音乐家冼星海是怎样共同创作了这首著名大合唱的呢?《黄河大合唱》第一任指挥邬析零同志,是光未然和冼星海的老朋友,是当年参与《黄河大合唱》创作全过程最知情的音乐家,日前《东方》杂志记者李海燕特地登门拜访了老人。下文摘自《东方》第45期合刊。 
   
   问:您什么时候认识冼星海、光未然的? 
   
   答:1935年我15岁,在上海上学。通过一位住我家并在我家包中午饭的地下党员作家的介绍,我参加了上海业余合唱队,演唱抗日歌曲,1936年,冼星海来我们合唱队教唱他写的新歌《救国军歌》,我第一次见到了冼星海。冼星海教唱《救国军歌》后,又教给大家指挥。所以,我生平第一次学指挥,就是跟冼星海学的。这是我第一次和冼星海交往。 
   1937·一三上海沦陷以后,冼星海和洪深、金山、王莹组织上海救亡演剧二队,12月到武汉。我们上海业余合唱队的救亡歌咏队也去了武汉。通过在上海相熟的盛家伦、田冲再次见到冼星海。 
   此后冼星海多次带田冲和我到几个新成立的救亡歌咏团体,并结识歌咏界负责人士。520日,冼星海又约我和田冲参加在武汉成立的中华全国歌咏界抗敌协会筹备会工作。 
   我认识光未然比认识冼星海晚一些。我到政治部第三厅接受改编、集训时,他是教务长,后来知道他是三厅中共特支成员。他向我队同志说明了返回武汉的原因和组编演剧队的意图。光未然找我们每个人谈话。他找我谈话时问我,愿不愿意继续参加,还是另有打算。我说,我愿意去鲁艺。我队同志们另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到延安去。光未然说,可以请求到西北战区去。那时,西北战区已是抗战前线和敌后,从那里正可以到延安去。三队出发时,光未然同志是以政治部西北战地文化宣传工作视察员、三厅特派员的名义参加三队领导工作的。后来知道,他是我们队党支部书记。出发后,他跟我们队一直在一起。在吕梁根据地辗转期间,我还和他为决死三纵队所属前哨剧团合作写过歌曲《前哨剧团团歌》。 
   
   问:《黄河大合唱》的词和曲是哪个先诞生的?您能谈谈他们创作《黄河大合唱》的过程吗? 
   
   答:先有了光未然的词,然后由冼星海谱的曲。 
   19391月,我们抗演三队到了延安。之前,在吕梁山游击根据地,光未然不慎坠马,左臂骨折,一到延安,他就被直接送进了延安边区医院。 
   抗演三队在延安的首次演出,获得圆满成功。掌声热烈,赞誉频频。光未然作为队里的当家人,这时已经想到告别演出时,用什么更好的节目来回报中央领导同志对我们的真挚关怀,答谢各界人士对我们的热心支持和帮助。

民族和人民突破惊涛骇浪般的重重困难,终于取得辉煌的胜利。

226日,冼星海去医院看望光未然。这一对在创作上有过沪汉两度合作,彼此心领神会、融洽无间,还曾多年在白区一起战斗过的老朋友,如今重逢在党中央所在地,其兴奋之状、欢愉之情,可想而知。 
   畅谈中,冼星海透露了再度合作的希望,倾吐渴求谱写大型音乐作品的愿望。 
   5天之后,光未然从医院回到西北旅社,带来了刚刚脱稿的《黄河大合唱》全部歌词。311日晚上,在月光映照下的西北旅社一个宽敞的窑洞里,他为大家朗诵了《黄河大合唱》歌词。那天晚上,冼星海坐在窑洞靠门边的位置上。光未然坐在靠窗户的土炕椅子上。诗人面前有一张桌子,上面那几盏油灯的火焰照亮了他手里的词稿。他首先大略说明歌词的创作动机、意图和过程,然后详细介绍《黄河大合唱》的结构。它由体裁形式相互不同的8首歌曲组成,依次为:男声合唱、男声独唱、诗朗诵、女声齐唱、男声对唱、女声独唱、轮唱、大合唱。 
   每首歌前冠有说白,它是歌曲的引子,为歌声的进入开道铺路。 
   在前后两首歌曲之间起到承前启后的衔接作用。我们从来没有听到过这样结构的歌曲,不禁为之动容。冼星海和我们一样,脸上露出惊喜兴奋之情。 
   光未然的朗诵是新体诗的朗诵,400多行的诗句,25岁的诗人一气呵成,从头朗诵到尾。我们的心随着抑扬顿挫的诗句节奏而跳动。听完最后一句向着全世界劳动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全窑洞一片安静。顷刻,掌声响彻整个窑洞。掌声中,冼星海激动地站了起来,一把将词稿抓在手里:我有把握把它谱好!我一定及时为你们赶出来!仅用了20天,冼星海的曲子就谱好了。 
   
   问:有了光未然的词,冼星海怎么谱的曲呢? 
   
   答:311日晚上,冼星海拿走了《黄河大合唱》的词,临行前,他再三叮嘱,尽快去他家详尽介绍渡河实况、壶口壮景和吕梁山根据地的战斗情况。第二天,我就去给冼星海介绍有关过黄河的情况。那天,我们俩谈的时间比较长,至少4个小时以上。交谈的中心话题是我们队在壶口渡河时的所见所闻。一说到渡河时的情景、船夫的紧张劳动、坐船人的心情感受,冼星海总是要我不厌其详地叙述描绘。我是力尽所能,有问必答。当我模仿哼唱船夫号子时,他更聚精会神地仔细倾听。可是,那是将40来个船夫自然的劳动呼声,没有唱词,没有旋律,光我一个人哼唱怎么能完满表达?于是,我边哼边解释,哼完划桨的,又学掌舵的,学完船夫的,又哼艄公的,哼完紧张的,又学松弛的,有时还得站起来比划动作;正当我忙得身上沁出汗水时,星海忽然好像有所感悟,调过头去,拿起铅笔飒飒地在纸上记下好几个动机音型。 
   大约3月底的一个晚上,我又到冼星海家,他正坐在小矮凳上,把谱纸放在膝盖上,凑着菜油灯的暗黄亮光谱写《黄河颂》。他兴奋地站起来说:你来得正好,八个歌子,我已经写好了七个。他顺手从桌子上拿起一本厚厚的用简谱写的《黄河大合唱》的总谱稿本对我说:我写得很顺利,除韵玲(冼星海的妻子)帮我划格子以外,我连写带抄一共用4天时间。就是这首《黄河颂》太难写了。我谱出了三个,但一个也不满意。今天我写了一整天的《黄河颂》,到现在还没有完成。一看到字,马上就联想起西方宗教弥撒曲。我在努力摆脱宗教颂歌的影响,我一定要新创一种既有中国民族风格特点,又能表现新的时代感情的颂歌旋律。昆曲里有些旋律带点颂的味道,但不能表现出黄河的伟大战斗气氛。他把写好的全部曲谱唱了一遍。 
   有时我们俩人合着一起唱。每唱完一段,他将我视为指挥,为我分析歌曲的感情内容,阐述他的创作意图,以及歌曲演唱处理上的一些注意之点。那一晚我们唱得不少,谈得也不少,我回到西北旅社已经是后半夜了。331日,我从冼星海手中拿到《黄河大合唱》的全部清稿。那是用白粉莲纸抄写的,由冼星海夫妇手工装订成册,小于16开本,册边整齐如刀切。打开看,字迹清晰秀丽,通本一字不涂,一字不改,每个字都在规定的位置上。

19405月,冼星海赴苏联,为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进行后期制作与配乐。……翌年,苏德战争爆发,该片制作停顿。他想经新疆回延安,却因当地军阀盛世才反共、交通中断而未成,被迫羁留于哈萨克的阿拉木图。在供应十分困难的战时条件下,他相继完成了《民族解放交响乐》(第一交响乐)、《神圣之战》(第二交响乐)、管弦乐组曲《满江红》、交响诗《阿曼该尔达》和以中国古诗为题材的独唱曲。因劳累和营养不良,他的肺病日益严重。战争结束时,他虽回到莫斯科治疗却未能愈痊,于194510月在克里姆林宫医院病逝,年仅40岁。 
   延安各界为他举行了追悼会,……199911月,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阿拉木图市的弗拉基米尔大街被命名为冼星海大街。…… 
   
   背景 
   
   冼星海是中国民族新音乐事业的先锋,一生中创作了200多首大众歌曲、4部大合唱、2部歌剧(其中一部未完成)、2部交响乐、4部交响组曲、一部交响诗、一部管弦乐狂想曲,以及许多器乐独奏、重奏曲和大量的艺术歌曲,还写了许多音乐方面的论文。 
   音乐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命运。冼星海在西方求学期间,饱受西方列强对弱小民族的歧视。回国途经伦敦时,英国海关竟不准他入境,被扣几个小时。回国后,他曾指挥上海工部局的管弦乐队演奏贝多芬《第八交响曲》,可这个乐队从指挥到演奏者却没有一个中国人。他深切体会到民族受压迫的苦难,从而走上追求革命的道路,并以音乐发出了解放的呐喊。 
   冼星海从巴黎音乐学院学成回国成了名人。国民党想利用他写颂歌,惟利是图的商人也重金收买让他写桃花窝里美人多之类的商业歌曲,他都不为之所动。他精心为进步电影《复活》、《雷雨》、《大日出》、《夜半歌声》配曲,而且为了抗日救亡不要任何报酬。…… 
   
   故事 
   
   冼星海在音乐上可谓大器晚成。他在20岁左右才开始学拉小提琴,被同事们戏谑地称为宰鸡能手”———拉小提琴像杀鸡一样难听。他刚到巴黎时,也是大部分时间用于解决温饱。后来,他遇到那里的中国留学生马思聪,并由他引见了法国巴黎歌剧院首席小提琴奥别多菲尔和音乐大师加隆。大师们钦佩他的毅力,破例免去了他每月各200法郎(约合10块银元)的学费。他根据唐朝诗人杜甫著名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而创作的奏鸣曲《风》,排上了巴黎音乐学院新作品演奏会节目单,并在电台播出,从此有了名气。 
   1934年,冼星海考入巴黎音乐学院高级作曲班,学习作曲兼学指挥。他是该班几十年来的第一个中国考生,由于衣着不够华丽,险些被法国门警所阻而不得入考场。考试后,主考老师杜卡斯代表全体评委宣布:我们决定给你荣誉奖,按照学院的传统规定,你可以自己提出物质方面的要求。冼星海只说了饭票两个字,就再也说不出话来了。 
   冼星海回国后,参加了上海学联到郊区救亡宣传的活动。国民党当局派保安队到现场阻止学生,对峙时剑拔弩张。这时,青年诗人塞克把自己写的一首诗交给冼星海。冼星海怀着满腔激愤,朗诵了两遍,倚墙只用了5分钟就写出曲谱———“枪口朝外/齐步前进/不伤老百姓/不打自己人/……”这首《救国军歌》当场在学生中唱响,随后在场的老百姓甚至连保安队的士兵也跟着唱,很多人边唱边流泪。 
   诗人光未然作词的《黄河大合唱》经他谱曲,也成了旷世千古的绝响。1939511日,在延安庆祝鲁艺成立周年晚会上,冼星海穿着灰布军装和草鞋、打着绑腿指挥《黄河大合唱》……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4e03af3770bf78a652954c9.html

《黄河大合唱简介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