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经济学中效率与公平争论的实质 - 张艺缤

发布时间:2015-11-22 14:04:3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理论界2006.10摘要: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是社会运行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重要问题,也是经济伦理学领域中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围绕效率与公平这一对矛盾,立足于功利主义探讨了福利经济学的贡献和实质,最终从认知正确性和价值合理性的相互关系出发,探讨了效率与公平争论的实质,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以期对中国社会解决效率与公平的问题有所借鉴。关键词:福利经济学;效率;公平〔中图分类号〕F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547(2006)10-0057-03□张艺缤福利经济学中效率与公平争论的实质一、从功利主义的角度看福利经济学中效率与公平福利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功利主义,具体说就是英国著名的伦理学家J・边沁和J・穆勒于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创立的西方功利主义学说。从时间上看,西方功利主义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居勒尼学派和伊壁鸠鲁学派的快乐主义从感觉论出发,把人的目的、人的行为动机归为追求快乐,他们认为:“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目的。因为我们认为幸福生活是我们天生最高的善,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终目的乃是得到快乐,而以感觉为标准来判断一切的善。”正因为他们把人的一切欲望都归结为物质刺激,所以,边沁把道德判断标准归于人的苦乐感觉,这是源于古希腊的快乐主义。同时,他认为快乐没有质的差别,只有量的差异。因此,在他的学说中,他认为快乐的大小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来计算,通过计算快乐可以确定该行为是增加还是减少当事者的幸福,从而判断该行为是善还是恶,这一点充分体现在庇古的福利经济学中。庇古认为人们之间的效用是可以用基数来衡量的,也就是福利可以从纯经济学技术角度来计算。后来的帕累托最优的效率判断标准的出现就是把这一点运用到了极至。所以,我们在福利经济学中可看到后来出现了新福利经济学的补偿理论和社会函数论的萌芽,这些都说明:功利主义在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中特别看重效率的数字指标,把结果当成了判断一切公平的标准。同时,从旧福利经济学到新福利经济学及后来的发展过程,可看到功利主义对经济制度的道德辩护。英国的著名经济学家罗宾逊夫人指出“任何一种制度都需要有一套规则,需要一套意识形态为其辩论,并且需要一种个人良知使他们去努力实行这一新规则。”功利主义的思想在西方福利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将“效率”作为一种经济体制在伦理上的合理性的根据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相吻合的。但是,在经济的发展中出现了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导致西方社会拜金主义的形成,人成为经济的奴隶。由于功利主义在某种程度上把人的经济活动都归结为欲望的满足,所以,功利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只看到了其结果的最大化,把经济学中的效率等同于人们心理意义上的效率,过重地看待了结果,从而导致收入分配结果的不平等。这种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实质上是忽视了效率的伦理含义,看重了福利的数字表达。而他们所提出的解决福利经济学中效率与公平的方法也是围绕着经济因素来进行的,对人的心理考虑总的说来是很少的。功利主义对西方经济的发展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的,只不过这种贡献是以人的自主性的缺乏和人的收入不平等这样一个客观事实为基础的。在此,我们不能忽视经济是为人类社会服务的,必须立足于人这个根本。经济只是人类所关注的一个方面,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公平这个概念。二、从道义主义的角度看福利经济学中效率与公平道义主义与功利主义在道德价值的判断是截然不同的,道义主义强调的是道德义务和责任的神圣性及履行义务和责任的重要性,强调人们道德的动机和义务在道德评价中的地位和作用。在经济领域(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上海200062)【经济研究】57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4d5280ddd3383c4ba4cd25e.html

《福利经济学中效率与公平争论的实质 - 张艺缤.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