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时评学写作:10篇时评精析,让你弄懂议论文结构!

发布时间:2022-11-13 12:40:3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跟着时评学写作:10篇时评精析,让你弄懂议论文结构!
目录:
1.“破坏式修缮文物”该怎么破?2.培厚工匠精神的土壤
3.人民网评“社会性死亡”之一:下一个是谁?4.人民网评“社会性死亡”之二:谁是补刀者?5.请帮丁真们练出“真”功夫
6.孩子成为一个普通人,真的那么可怕吗?7.以更多“背包向前”式细节提升城市文明8.马首虽回家,文物追索仍在路上9.马拉多纳的“权力”源自哪里?
10.不让老年人“被互联网抛弃”,更显社会人文温度
观点1+1“破坏式修缮文物”该怎么破?
蒋萌来源:人民日报
河北省衡水市安济桥,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已有563年历史。当地启动安济桥修缮工程之后,有网友质疑“破坏式修缮文物”
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几百年历史的车辙印”没了——原桥面的大条石有深深的车辙印,具有沧桑古朴的历史感,换铺平整的新条石后,“新旧反差”强烈;二是“三合土改条石”——施工中发现桥的中孔上方没有原始条石,而是三合土。按照规定,应当停工,向上级文物部门申请设计变更。可是,当地没按规定办,自行补配了中孔桥面石。由此,桥梁受力会不会发生变化、影响结构安全,目前是未知数。引发质疑后,河北省文物局责令暂停施工,显然是“止损”
《文物保护法》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保养、迁移,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但不得不说,古迹“换新颜”、修缮变损毁并非个例。辽宁朝阳云接寺清代壁画被“修复”得面目全非;浙江温州平阳鳌江福星桥,由原先的五孔桥“修复”成四孔桥;一些地方的名人故居甚至被“维修性拆除”……凡此种种,令人愕然又痛心。
1/13

文物古迹频遭“修复之殇”,暴露出不少共性问题。
思想“跑偏”首当其冲。对于文物保护,一些地方“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在急功近利心态下,“维修性拆除”看似无厘头,实则是一些人不尊重历史文化、不敬畏法律法规。
“人才短缺”同样凸显。古建修复涉及建筑学、材料学、化学等多个学科,还需要宗教、文化、传统艺术等方面的修养。对待“老物件”,修复更需“慢工出细活”,技师得有工匠精神。然而,有经验的古建修复老师傅不断流失,不少年轻人不愿入行,人才“青黄不接”,一些古建修复技艺面临失传。
“修旧如新”不只是“没文化”雇佣无古建资质的施工队,大量使用现代工艺和材料,文物古迹的“老气”荡然无存,历史内涵被严重破坏。面对修复后的“卡通”古代壁画、“新潮”古代建筑,与其说“诡异”,倒不如说修复本身充斥着糊弄。
保护文物、修缮古迹无法“毕其功于一役”,而是要求“久久为功”。传承文化精髓,延续人文脉络,是责任,更是良知。

培厚工匠精神的土壤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迈向新征程,扬帆再出发,亟待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挥洒汗水、奉献智慧。
推崇工匠精神已成为社会共识。“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干一行专一行”的精益求精,“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千万锤成一器”的卓越追求……“80后”工程师陈亮刻苦攻关,把模具精度控制在1微米之内,相当于头发丝的1/60;高级技师周家荣三十年如一日研究钢丝绳,世界排名前100的大桥中,40多座使用了他们团队生产的产品;原先专业不对口的精炼师潘从明从头学起,啃下100多本化学书籍,他的发明创造了不菲的经济效益……正所谓“技可进乎道”,他们以一流的技艺,做出一流的产品,托起一流的产业。如此一流技艺,源自从99%99.99%的极致追求,源自从一天到一生的心无旁骛,映照着沉潜专注背后的钻劲和匠心。
胸怀匠心、摒除匠气,需要蓄积敢于创新的闯劲。拥抱创新,才能推动技艺发展,不断开掘新的道路。中国航发的产业工人洪家光花费5年时间,和团队终于研发出一套成熟
2/13

的航空发动机叶片滚轮精密磨削技术,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从技校毕业、从学徒做起的他,成为当之无愧的顶尖高技术人才,彰显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2016年以来,全国职工提出技术革新项目214.5万项,发明创造项目80.8万项,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事实证明,最美的风景往往出现在人迹罕至处,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潜力也蕴藏于前人未至之境。
鲜花因汗水而绽放,事业因实干而兴旺。高超娴熟的技能,精雕细刻的理念,最终要落实于奋发进取的干劲。“十三五”时期,从“嫦娥”奔月到“奋斗者”潜海,从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到京张高铁风驰电掣……大国重器、超级工程的诞生,离不开工匠们接续奋斗的实干,刻印着劳动者远望苍穹、探索深海、焊花闪烁、刀锋起舞的身影。立足岗位、奋发有为,把工匠精神倾注于一个个零件、一道道工序、一次次试验,我们就能在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征程上汇聚强大力量。
新时代呼唤工匠精神。前不久,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发出倡议书,呼吁全国各行各业的同志们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以勤学长知识、以苦练精技术、以创新求突破,努力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广大劳动者自觉弘扬工匠精神,鼓足钻劲、闯劲、干劲,攻坚克难、顽强拼搏,就一定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书写新的不凡,创造新的辉煌。

人民网评“社会性死亡”之一:下一个是谁?
行远来源:人民网
近日,因“清华学姐”的热搜占据了各大社交平台,所谓“社会性死亡”再度引发舆论热议。从想让别人“社会性死亡”到自己面临“社会性死亡”,反转就在一夜之间,既让人感慨舆论生态之复杂,也让人为此不寒而栗。
何谓“社会性死亡”,难以界定。在当下的网络语境下,“社会性死亡”已逐渐从最初的网友自嘲流行语,慢慢演变为个体遭遇网络暴力后,陷入社交往来被阻断、社会声誉被倾轧困境的一种代名词。最常见的后果是,当事人正常生活遭受极大震荡,承受“巨大的身心伤害”
一条朋友圈、一段监控视频,让“清华学姐”从假设的性骚扰“受害者”变成了真实的网络暴力受害者。在这场舆论的“狂欢”中,人们再一次真切感受到——让人“社会性
3/13

死亡”竟是如此容易。
这不是第一起发酵为公共事件的网络围观。不管是轻易相信了“梁颖被性侵”,还是被“老师体罚学生致吐血”的谣言蒙蔽,舆论轻易地就被“操控”了,是公众没有辨别能力吗?当然不是。
正如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所言,“我们人类的本质就是常常受外界各种思想、情感和习惯所影响。”按照勒庞的观点,群体总是无意识的,这种无意识支配着我们的行动。在群体中,约束着个人的责任感就消失了。如果有人在群体中说希望某个人死,再添油加醋编些细节,这个人就难以生存。互联网的发展,给了这种“无意识”无限放大的可能。
在“清华学姐”事件中,当事情从个人的朋友圈被搬运到学校匿名的BBS上之后,雪球就越滚越大,学弟的照片和个人信息被不断“人肉”出来。随着更多的“好事之徒”把事件搬运到微博、各类论坛,再经过营销号的“推波助澜”,事情失控,学姐自己最终也遭到了舆论的反噬。如果说学姐发声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那其他人的转评、传播、审判、“人肉”,则是这场“闹剧”的推手。
众所周知,人的直接经验所能感知的周边环境是极其有限的。在互联网出现之前,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几乎是人们获取大量信息的唯一有效途径。媒体对某个事件报道得越多,此事件就越容易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随着网络传播的快速发展和网民人数的迅速增多,各种社交网络平台把人类社会及其多样复杂的各个部分连成了一个新的世界,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都发生着深刻变化。一个明显的事实是,舆论表达方式更为碎片化、情绪化,每个人的随手转评,都有可能在为雪崩助力、为大火添柴。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网络围观没有问题,发表看法也无可厚非,拥有朴素的正义感更不该被苛责,但越过了道德和法律边界,利用舆论传播的便利在一旁添油加醋、煽风点火,则是极为不可取的。如若不加规制,危害的将是我们每一个人。
越来越多的案例表明,某一个“吃瓜群众”不经意间也可能会成为“群众”眼里的“瓜”如果这类事件层出不穷还不足以引起警醒,那么我们有理由发问,下一个被“社会性死亡”的人,会是谁?

请帮丁真们练出“真”功夫
4/13

作者:高毅哲来源:中国教育报
四川理塘的藏族小伙丁真一夜成名。被称作拥有“纯净面孔和清澈眼神”的他,成为全国多地的邀请对象,为此各路官方账号还亲自下场,在微博上“争”得不可开交,一时让网友忍俊不禁。
但热闹背后有隐忧。一些商业机构迅速找上门来,试图让丁真的流量变现。事实也确实如此,丁真在一些平台上开设的账号很快就大量吸粉,做的几场直播也刷爆网络。在收获巨大关注的同时,一些质疑也接踵而至:“商业的力量是不是来得太快了?如此快速变现,透支的是不是丁真形象的生命力?”此言并非杞人忧天。丁真的走红,恰恰是因为他清新脱俗的颜值和当地的环境融为一体所展现出的反商业化的气质,满足了人们在现实焦虑中的幻想。商业对丁真的迅速跟进,会很快打碎人们的迷梦,让丁真迅速遭到舆论的反噬。
不过耐人寻味的是,随着当地国企性质的旅游文化公司迅速出手,与丁真签订合同,使丁真成为一名国企员工,舆论又几乎一边倒地叫好,认为这是目前最适合丁真的结局。同样是企业签人,难道仅仅是国企,就可以打消人们的顾虑了吗?显然不是。
人们真正担忧的,是唯利是图的商业机构透支丁真,迅速消耗掉他的价值。而这家国企负责人在央视节目直播中的公开表态,则为公众许下了承诺,他们签约丁真,是为了保护他,培训他,使其具备与名气相符的实力,更好地为家乡旅游事业造福,也能更好地实现个人的前途发展。虽然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但至少这番表态,已经展现出一种对丁真个人负责任的态度。这才是公众真正叫好的所在。
移动互联时代,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尔的名言“每个人都可以成名十五分钟”真正成为现实。但沃霍尔没有经历过这个时代,他不知道十五分钟之后会怎样。“倏忽而来,倏忽而去”,移动互联看似造就群星璀璨,其中却不知几多流星。对吃瓜群众,一夜成名后又陷入沉寂的网红不过是茶余谈资,但对当事人来说,却需要亲身去品味其中苦涩。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华丽的外表一旦揭穿,口碑一落千丈,就难免付出沉重代价。更有人因顺风顺水时的前呼后拥,扭曲了对自我的认知,面临挫折时无法调整心态,导致事业和人生长久陷入低谷。
凭借一段7秒钟短视频爆红的丁真,面临的就是这样的危险。签下他的当地国企负责人直言不讳,说他“综合素质还没达到相应水平”。他被拉到成都参加一个宣传活动,结果因为“不适应成都的气候”,提前回去了,而其间流出的一些信息表明,“不适应气候”只
5/13

是一方面,他还没有做好在大众面前近距离曝光的准备,或许也是重要原因。因此,当丁真的“新单位”说他暂时不接商业活动,还拉他去读书写字,赢得所有人的赞誉,因为这是对丁真长远负责的表现,是在帮他练出真功夫。
近年来,像丁真这样的青少年草根网红,屡屡涌现。如何呵护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引导其事业发展,需要引起各方重视。如果任由商业资本野蛮收割他们带来的流量,不仅会为他们未来的人生道路埋下隐患,影响的也是整个社会的教育生态。青少年价值观念尚未成形,不谙世事,一夕成名的诱惑太大。但恰如茨威格的名言,“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社会需要可持续发展,个人也是。当他们在网络世界里享受掌声和膜拜时,需要有力量为他们保驾护航,让他们正确认识什么才是可以长久发展的底气、内功,防止他们在骤然而至的名利中迷失自己。丁真全名叫扎西丁真,汉语译为“吉祥的珍珠”,我们乐见这位帅气阳光的小伙子赢得大众广泛的喜爱,也更乐见他能实现长久发展,在保留一份纯真的同时为家乡、为自己打拼出新的天地。

孩子成为一个普通人,真的那么可怕吗?
来源:北京青年报
最近,一篇清华教授刘瑜的演讲《我的女儿正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刷屏了。在她看来,摆脱迷茫和焦虑,不妨先从“坚定地成为一个普通人”开始。在引发共鸣的同时,也收到了一些诸如“精英们劝你看开,不是真的让你看开,是让你认命”的批评。
无论是刘瑜的演讲,还是花式批评,坦白说各有各的道理,孩子教育本来就很难说是一门科学,每个人基于自己的教育背景、经济基础、所在城市、孩子天资、个性偏好,以及更玄乎的价值观,得出不同的看法都是极其正常的事情,而且注定互相难以说服,但却会相互提升焦虑。
然而,为什么我们如此反感或者恐惧孩子成为一个普通人呢?对于这个可能大而无当的问题,我只有把自己和亲友作为方法,来尝试讨论一下。
第一,几乎每个家长都有高估自己孩子天资和潜能的倾向。在我女儿的成长过程中,我不知道听到多少次“这个孩子很聪明,我们(你们)要好好培养”之类的自负评判,当然这也包括我。在这种将自家孩子当作天才的集体气氛下,你压根就不愿意接受“普通人”这个人设。
6/13

当然,会有人说,西方的教育理论不是说“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有潜能的”,然后更加拒绝“普通人”这个思维方向,认为这是一种对孩子的低估和矮化。请注意,西方教育理论可没强调“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它的立足点就是普通孩子导向的,是说我们可以在普通孩子身上发现各自的闪光点。并且,中国家长可能不会接受孩子只有一个或两个“潜能”在日常行为是总是将孩子作为“全能天才”来开发的。
第二,教育竞争参与者往往倾向于不顾自己家庭的经济实力和时间成本,几乎无节制地提高教育费用在家庭总收入中的比重。一些经济条件普通,却将大部分收入投入到教育竞争中的家长或许还很有些“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的崇高感,为了孩子接受双语教育甚至不惜卖房。同样让参赛者自我感动的是,一些家庭在教育投入上甚至对标的是比自己条件更好的家庭,人家投入3成拼教育,我们家大不了就57
成等等。如果你学过世界现
代史的话,应该会知道军备竞赛会拖垮一个国家的,何况一个家呢?
在这种白热化的竞争氛围下,许多家庭都被迫加大教育投入,结果是家庭生活质量肉眼可见的下降。这么多家庭都付出了这么大的成本,然后你告诉他们“孩子做个普通人也很好”,这怎么可以接受呢?
最荒诞的是,在你身边的大多数人都在升级军备竞赛时,恐怕“普通孩子”的概念也悄然发生了改变。嗯,别人家孩子一周六个培训班,太鸡血了,我们家的“普娃”一周只有五个班。
第三,社交媒体成为了教育竞争的放大器。我们男同胞之间常开玩笑:自己的老婆最近认识了一帮鸡血妈妈,在微信群里每天互相加压,然后就被无可挽救地迅速带坏了,然后就开始反过来指责老公昧于时势,空谈误娃,做了个甩手掌柜。
但很多爸爸不得不承认的是,自己之所以可以摆出一副“超然”的样子,归根结底未必只是妈妈天然更鸡血,而是妈妈们通过社交媒体无远弗届的密切交流掌握了大量信息,而这些信息基本都是导向“全力鸡血”的大方向。如果有一个普通家庭的父母做出鄙夷鸡血的姿态,而不是装出来的话,多半就是因为他们还没来得及“睁眼看世界”,或者说,他们还没有进入这样的社交圈子。一旦认真研究消化这些触及灵魂的鸡血文,相信我,没有一种“高冷”能真正经得起考验的。
也就是说,即使你一开始怀着放养孩子,将孩子视作“普通孩子”的田园牧歌幻梦,一旦你进入由无数鸡血父母和教育机构构成的社交媒体包围圈,你就逃无可逃。他们会告
7/13

诉你,“普通孩子论”就是不负责任,就是“精英们劝你看开,不是真的让你看开,是让你认命”
教育竞争的气氛越凝重,让孩子成为一个普通人的心理压力就越沉重,转向是大概率的事。
第四,我们惧怕孩子成为普通人,除了以上更偏向主观的因素之外,也因为现实情况就是鼓励“鸡血”和竞争的。要知道,在中国的很多城市里,不要说中小学,就连看个幼儿园简介都足以让你鸡血上身,力争上游,完全不留给你岁月静好、自我催眠的空间。如果不同学校之间确实存在差距,你不可能像鸵鸟一样无视这种差距,想要做到心如止水,这简直是拿米其林餐厅诱惑减肥者。
很多人接受的一个潜在预设是,如果在教育竞争中被甩下,变成了“普通人”,那么一个人的人生似乎从此就丧失了开放性和更多可能性,应该无奈地接受困窘和匮乏。在这种集体意识下,“普通人”的意义和价值很可能是被相对忽视的,于是乎,成为普通人的种种不快也就被自我证实了。
必须说,能否理直气壮地喊出“我希望让孩子成为一个普通人”,的确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以更多“背包向前”式细节提升城市文明
杨朝清来源:北京青年报
“您好,感谢您能排队等候上车,送您一份小礼物,您可以把背包背在胸口。”近日,浙江杭州火车东站地铁站里,一批统一着装、背包向前的站务小哥哥小姐姐,拿着定制礼物,依次送给候车乘客。戴着耳机安静候车的,自主背包向前的,站在候车区排队的,哪些乘客文明乘车了,都可以得到一份礼物。
先下后上,安静乘车,排队等候,背包向前,在地铁这样一个开放、流动的公共空间里,关乎文明的细节有很多。“背包向前”不仅有助于防范财物被盗的风险,也有助于方便他人——在客流高峰时间段地铁车厢里乘客摩肩接踵,将双肩包置于胸前或者提在手上,既有助于节省空间,也能够避免挤碰到其他乘客。
对城市文明的认识,有一个不断丰富、不断深化的过程。在武汉地铁上,从“老弱病残孕专座”“让座给有需要的人”再到“让座给更有需要的人”让座走出了“道德绑架”
8/13

的困境,变成了一种权利让渡、体谅他人的“成人之美”。面对比自己更需要座位的人们,一些市民主动让座,让城市变得更有善意、更有温暖。
高大的建筑、穿梭的车流和拥挤的人群,见证了大城市的生机和活力。在社会流动不断加速的今天,城市文明也体现在对陌生人悄无声息、“于无声处”的关心与呵护。公交司机开车灯护送夜行儿童,商家给陌生人提供免费凉茶,私家车主看见老人过马路不忍心按喇叭,交警延长绿灯时间方便行动不便的老人,房东为受疫情影响的租客减免租金……将陌生人的冷暖、饥饱、劳苦放在心上,通过一些细节来传递爱与善,让城市有了更多的人情味,让陌生人之间即使不见面也能感受到他人的善意与温暖。
背包究竟是背在前面还是后面,很多时候都不是一个问题;在地铁车厢人满为患这样一个特殊空间和特殊的场景,“背包向前”虽然打破了许多人的习惯,但却利人利己。和让座一样,“背包向前”并非道德义务,而是一种教养的体现。懂得体谅他人,愿意替他人着想,这种难能可贵的“文明自觉”,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与格调。
正如有网友评论的那样,“地铁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缩影,我们要一起参与到这场关于文明的行动中”“虽然说今年可能是最冷的冬天,但内心的温暖却可以驱赶严寒”。通过自律自制的“背包向前”,让陌生人感受到这个世界的“温柔相待”;作为一种社会联结的润滑剂和黏合剂,替他人着想有助于让这个社会从“机械团结”走向“有机团结”
与人为善,放之于公共场域,最低层次的要求就是管好自己,不给他人添麻烦,更高层次的要求就是换位思考、替他人着想,最高层次的要求就是急公好义、见义勇为。一个文明的城市,必然是一个善意涌动、温暖萦绕的城市。

马首虽回家,文物追索仍在路上张敬伟来源:北京青年报
121日,“圆明园马首铜像划拨入藏仪式”在圆明园正觉寺举行。国家文物局正式将圆明园马首铜像划拨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收藏,成为第一件回归圆明园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百年梦圆——圆明园马首铜像回归展》同期开展。
圆明园马首铜像是清代圆明园长春园西洋楼建筑群海晏堂外十二生肖兽首喷泉主要构件之一,为宫廷画家郎世宁所设计。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圆明园惨遭劫掠焚毁,马首铜像与其他11尊兽首铜像一同流失海外。
9/13

马首虽回家,但龙首、蛇首、羊首、鸡首、狗首铜像依旧下落不明。对此,新华社强调,山再高,路再难,我们愿以十年、几十年之光阴一代、几代人之努力,找到它们,接它们回家!
文物是人类历史文化的共同记忆,但也是特定时期、特定族群和特定国家的历史承载。因此,追索文物让文物回归历史原乡和文化本源,是文物保护的第一原则。正因为如此,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1970年公约)1989年中国加入该公约,中国文物追索工作日臻成熟。但是对于在国际公约生效前,历史上因战争劫掠、文化掠夺、非法贸易等原因流失的文物,如何开展追索返还,国际社会依然缺乏法律基础和普遍共识。
官方层面的文物追索,只能靠藏家的自愿奉送、爱国买家的购而捐赠等方式,让文物回归。圆明园马首,就是由爱国人士何鸿燊以6910万港元成功收回并捐赠给国家。尽管如此,马首回家也经历了漫长的13年时间。
中国是文明古国,也是文物流失大国。数据显示,鸦片战争以来,流失到海外的中国文物超过一千万件。其中国家一级、二级文物超过一百万件。这些文物中的大多数,现在都被某些西方国家的博物馆作为镇馆之宝“收藏”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到法国的卢浮宫再到美国的所谓七大中国流失文物收藏中心,皆是如此。从近代就开始侵略中国的日本,各大博物馆更是充斥中国文物,有些博物馆甚至将中国文物视为“国宝”
向这些西方顶级博物馆追索中国文物,看上去似乎不可能,除非这些博物馆主动归还。但从埃及锲而不舍的全球追索经验看,让西方国家归还劫掠文物也可以做到。据悉,埃及成功追回了三万多件被盗文物,包括多具有三千余年历史的木乃伊。埃及的做法是,首先要证明这些文物是被西方通过各种不正常手段劫掠过去的,然后通过国际法予以追索。这给中国提供了追索流失文物的经验。
至于流失民间的文物,藏家和拍卖行沾染上资本贪婪的惯性,要么私藏在手,要么待价而沽。当文物变成理财的载体或者资本的依托,文物追索就要付出更多代价。
文物追索不应成为市场赎买之路,否则被资本异化的文物,就会变成某些藏家和拍卖行利用市场规则巧取豪夺的工具。在市场经济下,文物虽然也有商品属性,但这一属性必须进行溯源认证,即其来源不能充满“血和肮脏”的“原罪”。即使经过时间的沉淀和市场轮回的多次转手,也不能将这样的文物“洗白”。漫画/陈彬
10/13


马拉多纳的“权力”源自哪里?
来源:澎湃新闻
“我感觉不舒服。
这是他留给世界的最后一句话。
他是马拉多纳,一个全世界公认的球王。即使是他的球场仇敌,也会在谈及他时用“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球员之一”这样的字眼来描述他。
全世界的球迷在怀念他,一些国家元首在怀念他,阿根廷为他哀悼三日,并将为他举行国葬,他的仇敌也在怀念他。朋友圈里,识与不识,都在读着、看着、说着、转着他的故事,属于他的传奇。
马拉多纳作为现代足球的一个象征性符号,1980年代起,借助大众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体的威力,其影响力早已超越了足球,进入到了更为广阔的社会、文化乃至政治层面。他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
晚到的互联网,等于为那些没有看过马拉多纳踢球的年轻球迷补课,让他们在远谈不上高清的画面中,见识了1980年代的激情、技巧和灵性,以及同样的对足球的疯狂。
马拉多纳在阿根廷拥有不同凡响的地位,以至于几乎所有的总统候选人都不会与他为敌,当选总统后也以得到他的签名球衣或足球为荣。这一切,都与他在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中,凭借一己之力助不被看好的阿根廷队登顶有关。
很多人拿“魔鬼与天使”的结合来形容当年的马拉多纳,尤其是对阵英格兰那场比赛的他。他用“上帝之手”打入一球,随后又在几十秒内连过五人,打入了世界杯历史上最精彩的入球。对于那粒入球,即使是他的对手、仇敌,也只有赞叹的份。
正如当时在场上与马拉多纳对阵的英格兰前锋莱因克尔说,老马进了那球后,他当时想鼓掌。
仅仅是一座世界杯冠军,就能成就马拉多纳的江湖地位吗?显然不是。1982年的马岛海战,阿根廷大败,国内政治陷入崩溃,经济低迷,人心迷惘。四年之后在球场上对英格兰的“复仇”,让马拉多纳的世界冠军身份,注入了永久的民族主义因素——这是他迄今为止在阿根廷国内被奉若神明的奥秘。
无与伦比的影响力说穿了就是一种权力。马拉多纳的影响力,来源于全球球迷,来源
11/13

于他们的关注、热爱。这种影响力,让国家总统、世界足联大佬以及其他握有实权的人侧目,他们对马拉多纳的看重,他们把马拉多纳奉为座上宾,说到底是对马拉多纳背后民意的无法忽视。
必须要承认,终其一生,马拉多纳始终没有处理好这种影响力加在他身上的重负。他在可卡因、混乱的男女关系里寻求摆脱和安慰。要知道,一个人不可能永远站在世界之巅。民意的巨大关注既可能成就前所未有的影响力,也可能成为反噬他的有形或无形的压力。“我,过去,现在,将来都是瘾君子”,也只有他,才能完全不顾后果而说出那些完全“不正确”的话。
老马走了,连同他狂放不羁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及在球场上无与伦比的灵感,他的喋喋不休,他的出言不逊,他的冒犯世界,都随风而去。他更像是我们生活于斯的这个世界的部分缩影和巨大隐喻,充满活力,也充满争议,让人迷恋,偶尔也让人“感觉不舒服”

不让老年人“被互联网抛弃”,更显社会人文温度
来源:新京报
“八旬老人独自冒雨交医保被拒收现金”的话题窜上热搜。
虽然当地官方做了澄清——事发地市医保局称可以现金支付,社区称当时只是建议代缴或手机支付,不存在拒收现金,镇政府回应称那位工作人员是在给别人讲解政策,并非与这位老人对话,但这激起的社会疑虑却是真的,那就是担心某些地方、场所的缴费方式对老人“不友好”
而无论是前两天备受关注的“94岁老人被抱起做人脸识别”事件,还是更早之前引发争议的“老人因没有手机扫健康码被公交司机拒载”事件,抑或是不时曝出的老人现金付款被拒收、医院取消线下挂号窗口等现象,都将一个现实问题抛在了公众面前——
智能化时代该怎样避免老年人成为被落下的一群人?
虽然“数字难民”的说法有些夸张,但大量老年人成为数字化浪潮下的边缘人群,却是不争事实。我国网民规模达9.40亿,其中60岁及以上的网民占10.3%。简单估算可知,2.5亿年逾60周岁(含60岁)人口中有超过六成不是网民。

这些互联网绝缘人群作为前浪中的前浪,已被贴着“数字原住民”标识的后浪拍在了
12/13

互联网沙滩上:他们不懂移动支付,不会线上挂号,不知怎么操作健康码,不知怎么在网上购物……有些老人纵然会用即时通讯软件,也是养生帖重度消费者与谣言扩散机。
互联网社会俨然隔开了一道天堑,年轻人在这头,老年人在那头。技术不断更新迭代,可有些老年人被留在了原地,沦为了掉队者。
怎么帮老年人越过数字鸿沟,成了摆在全社会面前的现实课题。
事实上,社会多方对此亦有正视:“技术发展,也该等一等老年人”的呼声,“对老年人的数字扫盲不能忽视”的提醒,早已在坊间泛起。既要在智能技术发展的当下为人工服务、线下办事渠道留下空间,也要完善适老化智能产品供给,这是从“供”“需”两侧发力,应老之所呼,解老之所需。
让技术进步的利好惠泽老年人,让老年人不被互联网浪潮给落下,能体现社会人文的温度、文明的水位,不是矫情感喟,而是应有的人文感知与文明认知,真正对老年人负责,让他们搭上“数字列车”享受其便利,而不是被其甩在后面。
可以肯定,一个善治的社会图景中,一定不会任由技术进步“抛弃”那些相对弱势者包括老年人,但一定会用“定向”关照与技术普惠,打开他们跟智能化社会的“接口”,为公共生活裹上更充分的人性化底色。
13/13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400994426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fb.html

《跟着时评学写作:10篇时评精析,让你弄懂议论文结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