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鲁迅的作品看他的希望与绝望的思想斗争

发布时间:2012-05-23 19:13:1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从鲁迅的作品看他的希望与绝望的思想斗争

人文学院 09中文一班 黄杏恩 0906010015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这句词语简单,但意蕴深厚的句子,正是概括了鲁迅思想深处最纠缠的感觉。平常人是在绝望中看到希望,而他呢,就刚好相反,他会在希望之中看到绝望之处,而在绝望的时候,又有一种神奇的推动力驱使他不在绝望里沉沦,追求新的希望。这样复杂而又崇高的内心,让很多人为之惊叹。

他的这种复杂情绪是基于看清了中国的现实的基础上的。他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偏偏没有看到中国的土地上没有名目,没有地主,没有驱逐和牢笼。但是他仍然带着“鲁迅精神”不断求索。这是最让人佩服的。对绝望的斗争在很多作品中都会有很深刻的体现。

作者在《秋夜》的开篇就把我们领到一个有两棵枣树的后院。“这上面的天空,奇怪而高”“闪闪地夹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园中那些不知名的花草就瑟缩着做着春的梦,枣树落尽了叶子,“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但是仍然用最直最长的几枝“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鬼眨着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这些意象明显就是带着象征意义。高而奇怪的天空象征中国封建专制文化及当时黑暗混乱的旧中国,而小粉红花象征耽于不现实的幻想的弱者,而枣树就是还有强烈的反抗精神的清醒的革命者。中国封建专制文化都要“离开人间而去”只留下月亮,而在革命者就仍然用他的武器要坚决地置那些落后的东西于死地,直迫天空而去,这样不免给了鲁迅一个乐观的画面,是否“光明”将要到来了呢?在这样的对峙之中“哇的一声,夜游的恶鸟飞过了。”这哇的一声,仿佛是那些助纣为虐的人的嘲笑,似乎在说,“时候还没到”,而作者似乎也又由希望中看到不足之处继而产生了失望,被自己的冷笑驱逐。但是,除了枣树的以外,还有许多乱撞的小飞虫“从窗纸的破空进来”“两三个休息在等的纸罩上喘气”。这无疑又给了鲁迅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在《希望》中,希望与绝望的对立也是非常的明显的。鲁迅引用了裴多菲的“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正因为鲁迅看到了中国封建礼教的“吃人”的本性,而愚昧的人们甘于被吃,他陷入了失望的泥潭,以至于“没有爱憎,没有哀乐,也没有颜色和声音”,但是由于对新时代的希冀和“身外的青春”的存在,他唯有用希望的盾去“肉搏”,但是盾后面也依然是空虚中的暗夜。于是,希望的盾就等于虚无,绝望依然存在,甚至更为浓重,“暗夜又在那里呢?……而我的面前又竟至于并且没有真的暗夜。”所以,希望与绝望虽然对立着,但也像不存在了。绝望与希望的消弭,一切都归于混沌,因此即使战士要斗争也像陷入了“无物之阵”。无所失,更无所得的停滞落后状态,而人们却没有停止过被“吃”的悲剧,面对一个打不败的敌人,这是绝望以上的绝望。

细读《腊叶》,有一个很关键的词语,即“病叶”。作者在文中描写道: 一片独有一点蛀孔, 镶着乌黑的花边,在红, , 绿的斑驳中, 明眸似的向人凝视。”一片病叶在“繁霜叶降, 木叶多半凋零”的深秋居然还可以“明眸似的向人凝视”。可见, 这片“ 病叶”多么富有生机, 在这里,它就是一种希望的象征。而对这象征着希望的病叶,作者的态度在文中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重视。这具体表现在他当时摘下了病叶, 夹在书里, 想“暂得保存”, 使之“不即与群叶一同飘散”。二是轻视。这具体表现在一年后作者又看见这片病叶, 但它已不复似去年的生机, 已经是“蜡黄似的躺在我的眼前”, 如同死物一般。甚至想到再过几年, 旧时的颜色在我记忆中消去, 怕连我也不知道他何以夹在书里面的原因了。前后截然相反的态度构成了一个不可调和的悖论, 即在意识层面上, 作者肯定希望的存在,保存希望; 而在潜意识层面上, 他又否定了希望的存在, 否定保存希望的价值。因为作者发现了这种希望原本是一种“虚妄的希望”, 并不真实, 当然保存这种“虚妄的希望”的行为及其付出的代价也是无意义的了。

《呐喊》《彷徨》里面的孩子形象,折射出了鲁迅对小孩的期望,并希望从他们开始为中国创造一个健康的根基。但是随着故事的发展小栓、宝儿、学程被困在“铁屋子”,慢慢走向“地狱”、“屠场”,又可以看出鲁迅在创作过程中的绝望之处,或者他并没有故意这样写,但是他作为一个理智的学者,他把现实的本来面目呈现给读者,作为他的情感的外化。“狼子村”的旧社会的陈规陋习使鲁迅遭遇了一种似乎承受不起的绝望,但是由于对民族整体生命力的渴望,鲁迅又开始了他对绝望的反抗,但是他“看到”的只是孩子的肉体死亡或者精神被“吃”,变得世俗、迂腐,于是,他大声呼救“救救孩子”。

鲁迅作为一位思想的先锋、启蒙者,他曾经把自己比喻为影子,沉默在黑暗里,消失在光明里,但是他终究没有彷徨于无地,而是一直在希望与绝望的对抗中前进,向着他心中的理想进发。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1c24d2d3169a4517723a3a1.html

《从鲁迅的作品看他的希望与绝望的思想斗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