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 - 家 - 中的女性形象

发布时间:2012-09-24 09:52:2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文学界..摘要:女性主义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批评方法已经具有了独特且系统的理论建构体系。随着女性主义文学的兴起,也让文学界开始关注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元素。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深受西方女性主义的影响,使现代文学大师的巴金也在其作品中透露出对于女性权利的关注以及对女性美好品质的赞美。本文即从巴金最具代表作的作品《家》中分析作家对女性主义的关注,以及在女权主义的冲击下如何处理与传统文化中“贤妻良母”意识的矛盾冲突。关键词:女性主义;家;巴金;女性形象中图分类号:I0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11(2011)06-0043-02在传统文化的视野下,女性一直被看做是男性的附庸,无论是在文学还是现实生活中,在两性关系里,女性都是无法超越男性的。在传统的伦理道德下,“牺牲”仿佛就是女性的代名词,想要维护男权的统治或是家庭的正常秩序,就要求女性放弃对个人价值的追求。《圣经》中对女性起源的表述即是男性的肋骨,《圣经》作为西方思想的起源更是从根本上决定了女性隶属于男性的特征。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从1840年开始了长达两个世纪的女性权利论争,作为“他者”的女性已经开始意识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并且将其运用至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中国的女性主义意识发起较晚,而且基本上是受西方女权主义的影响。真正属于中国自己的女性主义文学批判则是在现当代文学发展较为成熟之后才产生的。中国古代女性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我们说作家的作品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应,那么他的道德观,婚姻观也是深受社会环境的影响的。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女性地位已在不断的提高,这给作家的创作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巴金作为受新文化熏陶的作家,“男女平等,女性解放”的思想也在逐步侵入他的创作思想之中。加上巴金本身对于这个世界充满了激情与爱,所以,对于女性的关爱和女性美德的赞扬也逐渐在其创作中展开。从“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中我们不难看出,基本上每个女性都是美好而充满希望的象征。提到巴金笔下的女性形象就不得不谈一下巴金的女性观。巴金深受女性主义者爱玛·高德曼的影响,高德曼认为女性在追求个性解放的同时也应扮演好贤妻良母的角色,经济独立和幸福婚姻的双赢是成功女性必须具备的条件,所以巴金笔下的主要女性都拥有这两方面的特点,只是始终偏向于某一方面。在巴金的《家》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以鸣凤,梅芬和瑞珏这三个女性为代表的家庭女人对男性的绝对尊敬与服从成为了当时封建统治和礼法制度不可或缺的基石。大多评论家将她们的死都归根到是整个封建制度,封建思想和封建迷信的迫害,但是如果从传统女性形象角度来分析就不难看出,其实在她们身上已经有着深深的烙印,就是对“贤妻良母”这一理想女性形象的追求。鸣凤对觉慧是纯粹甚至为其最终牺牲的爱,虽然她没有嫁为觉慧的妻,但是在她骨子里却是很深的贤妻良母的审美文化心理。她坚持不做别人的小老婆,在临死时依然坚定的信仰自己对觉慧的唯一的爱,但是现实不容许她做出反抗,作为高家的“奴隶”,她只有听之任之的权利,她刚烈的性子使她最终选择自我了结,这就是心理的束缚。她无法摆脱自己对于理想婚姻的向往,虽然时刻紧记自己与觉慧的身份悬殊,但还是义无反顾的付出了爱。在鸣凤的内心深处,已经隐约意识到女性应当具有和男性同等的地位,反应在婚姻中即是作为觉慧名正言顺的妻子同他平行而坐,然而命运的安排促使她终身只能是以被奴役的形象服侍男子,封建思想的束缚使她的希望都变成妄想。而梅芬的形象也集中体现在对觉新的付出上。他们虽然因为家长牌桌上的矛盾而无缘结为夫妻,而他们各自婚后的生活却更是其悲剧性所在。梅芬嫁过去不久丈夫就亡,因为婆家人的奚落回到母亲身边,却已是一个活死人了。几乎从一开始她就失去了女性独立与拥有幸福婚姻的可能。“你们都有明天,我哪儿还有明天呢?我只有昨天。昨天的事固然很使人伤痛,但是只有它可以安慰我。”梅芬首先就自己放弃了自己的余生,抱着一份枯死的回忆过活无疑是件令人惋惜的事。她一路逆来顺受,接受母亲的安排,甚至没有让母亲明白自己对于觉新的感情如此之深,最后只有一个吐血而亡的结局。她也无法放弃对过去的一切向往,即使明白现实已成定局还是摆脱不了这个束缚。瑞珏是个温柔敦厚,心地善良的妻子,对于觉新这个素未谋面的丈夫她也接受家族的安排,婚后她让觉新体会到了婚姻的幸福。在家里她总是礼待下人,对于儿子海臣更是付出所有心血。可以说她几乎延续了古代贤妻良母的一切品质,具有女性最本质也是最美好的性格。将丈夫和儿子看做生命的唯一,她明白觉新的无奈,她包容丈夫与其他女人的一段刻苦铭心的爱情,对梅芬的感情也发自内心,作为一个女人,她能爱屋及乌;作为一个妻子,她能牺牲自我。对于觉新的软弱她没有抱怨而是接受家长的迷信安排,最后也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所以,“在男性文化空间里妻子是一个符号,一个用以显示男性权威的参照物,也是一个任劳任怨为丈夫奉献一生的牺牲者。”可以说瑞珏生命的全部意义都在家庭上,这也是她造成她悲剧人生的内部原因。一个女人如果将自己生命中的一切都付诸在一个软弱的男人身上,必会失去自己追求独立,追求幸福的权利。瑞珏这样的女性正是女性主义所要反对的形象。虽然她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显得单纯而可贵,但是她并没有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女性个体而生活,而是事事以夫为先,她既是封建社会家族礼教的牺牲品,也是男权制下的牺牲者。巴金对于这个“贤妻良母”的典型赋予了极其悲剧性的结局,说明作家在探讨女性出路的道路上已经逐渐偏向女性主义的主张,即追求自我解放,追求女性的价值。(下转第55页)作者简介:王潇霄(1988-)女,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研究方向:英美文学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家》中的女性形象王潇霄(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00)文学评论43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14fc25677232f60ddcca12b.html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 - 家 - 中的女性形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