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作用》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8-11-30 10:11:0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运输作用(附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植物茎中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及运输方向,说出茎中运输有机物的部位及运输方向;

  (2)在实验设计中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在分析与讨论中发展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设计茎对水分和无机盐运输的实验,使学生进一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2)在以讨论为主的学习过程中,穿插学生实验、教师演示及讲授等教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实验和观察过程中,使学生树立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了解茎的运输作用,使学生懂得保护树皮的重要意义,并使之产生爱护树木、热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情感。

〖设计思路〗

  探究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究者和发现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进一步培养科学精神和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能够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提高。

  本节课是运输作用一节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是基于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在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实验方案的设计中,通过自主选材、合作设计方案,拓宽了探究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他们的想像力。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同时,注重保护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尽情展现其新思路、新方法,把学生培养成创造性人才。通过对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实验现象和枝瘤的形成过程的观察,意在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讨论的过程中,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研究和评价,加强学生与人沟通、与人合作的能力。为了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迁移思维,学以致用,在掌握茎的运输作用的基础上,通过演示树木被伤害和破坏的现象,意在激发学生爱护树木、保卫家园的深切感情,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境保护意识,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学生具有基本的科学常识,并对生物学科有强烈的求知欲,本学期学过有关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导管和筛管的输导作用、根吸收水分、植物体的构成等知识,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前提和铺垫,学生可以用已有知识通过分析、讨论来完成此课。但学生属于-制,在初一年级学习七年级的教材过程中,有些知识尚不能表述得很清楚,需要教师的点拨和补充。生活在城市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没有看到过枝瘤的现象,不太明白其形成原因。

  本校具有必要的硬件设施,能够提供多媒体辅助教学,如演示枝瘤的形成过程。新建的实验室宽敞明亮,设备完善。另外,在实验材料采集方面,本地木本植物的枝条很好选取,只是季节原因,没有带叶片的枝条,但用这样的枝条进行实验,现象仍然很明显,只是实验需要较长时间。

〖教学过程〗

  上课伊始,我提出:夏季的树林里,空气非常湿润是什么原因呢?

  这是由于植物的叶片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结果。学生回答。

  土壤中的水分又是怎样到达叶片的呢?我追问道。

  应该是根吸收水分,由茎运输到叶的。

  我们学习过根有吸收的作用,但是茎真的有运输水分的作用吗?又是用什么部位来运输的呢?我们能不能设计实验来找到问题的答案呢!伴随着我的问题,同学们的兴趣很高并开始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了。

课前已经布置了学生采集实验材料,可以自主选择木本植物的枝条,此时,我发现学生收集的材料有杨、柳、榆、丁香、糖槭等常见的种类。

  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各组基本上有了一些设计思路。

  最先要表达看法的是小组1将一株植物放在水中,一段时间后,剪断茎的上部就有水分流出来,说明茎有运输作用!

  我还没来得及说话,一位学生立即反驳道:这样的方法并不能证明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在哪里?

  这时,同学们集思广益,马上想到使水溶液具有颜色,再观察植物的变化。

  组1同学接受了同学们的建议,完善了自己的设计方案。

  小组2在实验法中常用对照组使实验更有说服力,于是我们参考了教材的做法,将木本植物的两个枝条,一个完整,另一个剥掉树皮作对照组,同时放入染色的水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横、纵切面的变化。

  对于这种做法,同学们认为简便,易行,也具说服力!

  小组3急切地说:我们和组2的实验设置一样,但选取对照组的方法恰好相反,我们想将树皮留下,去掉中间部分。但是,因为剪断的方法会伤到树皮,于是我们小组研究用胶类的物质粘住茎底部的中央部分,但还没有最后确定用什么物质。

  看看大家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我启发性地问。

  大家七嘴八舌,有的说用万能胶,还有的说用油漆,有些同学想到了不溶于水的油脂类,有的想到了凡士林油等等。我也参与了讨论中,介绍了蜡封的方法,同时对学生的思维给予了鼓励,也建议大家对其他物质可以试一试,并及时地向学生渗透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小组4我们组的想法是用一个木本植物的枝条,将底部纵向劈切一段,分别插入不同颜色的水溶液中,过一段时间后,观察茎的上部横、纵切面的颜色变化。不仅可以知道茎是否有运输的作用,还可以观察茎有没有横向运输。

  同学们对组4的新奇想法给予了热烈的掌声,还有的同学说,可以给组4创意奖了。我也对他们进行了鼓励和赞赏。

  此时,我发现学生设计中的实验材料都是木本植物,于是提示说:我们可不可以选择草本植物来进行实验呢?

  小组5立即表示有相同的想法:我们想就地取材,选取天竺葵的带叶枝条(因光合作用实验需要,实验室中有很多的天竺葵)放入染色的水溶液中,观察叶的颜色变化。不知道是否可以!

  其他组同学都表示可以试一试。

  有同学向组5提出了更好的建议,可以将两株草本植物在不同时间放入染色的水溶液中,然后观察液体在茎内的上升情况,这样是不是使本实验更具说服力呢?

  另一位同学质疑:怎样能观察到液体在茎内的运输位置呢?

  我根据学生们的交流结果,为大家推荐了玻璃翠等茎透明度比较高的草本植物。

  在生生、师生的共同交流中,各组完善了自己的设计方案,自主选择材料并进行实验操作。我强调了实验应在温暖且光照充足的地方进行,以及定量实验的问题,因本实验需要较长时间,在本节课观察不到实验结果,于是,我叮嘱学生课后定期观察并撰写实验报告。

  这时由兴趣小组将课前按照教材的做法准备好的已染红的实物标本(杨树茎的横、纵切面,天竺葵)展示出来,使学生提前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观察。

  在学生分组观察的时候,你们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经过分析和推理,学生判断我们组观察的天竺葵的叶脉变成了红色,说明茎将红色的水溶液运输到了叶。

  运输的方向又是怎样的?我追问道。

  茎运输水分的方向是由下而上的。学生立即回答。

  另一位学生:我们组观察到两株杨树枝条的现象相同,切面上都可以看到被染红了,不仅说明茎有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作用,而且说明树皮不具有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作用!

  我及时地将新知识渗透进去,被染色的部位就是茎的木质部,也就是说木质部有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作用。学生用肉眼只能观察到木本植物的木质部,于是我展示了草本植物的横切面模式图,使学生对木质部的位置有全面的认识。

  随即,我又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杨树枝条被染色的是木质部而不是树皮呢?

  对这个问题学生表述不太清楚。

  我提示:输导组织中什么结构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呢?

  学生顿时醒悟,导管可以输导水分和无机盐,那么木质部被染色,说明导管在木质部中!

  这时学生的兴致很高,我又问道:都说水往低处流,为什么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是由下而上的呢?

  这次学生很快地回答:是蒸腾作用的结果!

  我对学生能够结合已有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而高兴。

  小结: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是在茎木质部的导管里自下而上运输的。

  我们食用的甘薯是植物的根,这个根看起来很特别,我在根的横切面上滴了碘酒,顿时变蓝了,说明里面含有什么物质呢?

  淀粉。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

  甘薯的根是不是能制造淀粉呢?我试探性地问道。

  根在地下,没有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产生淀粉!在对光合作用知识掌握的基础上,一个学生肯定地回答。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的部位主要是叶,根里含有的淀粉可能是由于茎的运输作用实现的。另一位同学补充道。

  我对这两位同学的分析给予了赞赏,接着我用多媒体演示了枝瘤的形成过程,请学生分析其形成原因,并回答问题:

  (1 为什么环割的上方出现瘤状物,而下方没有?

  (2 出现瘤状物说明了什么?

  因为学生已有分析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实验的基础,经长时间讨论,师生共同交流,学生能分析出:

  (1 有机物在茎中的运输是由上而下的。

  (2 枝瘤是有机物在树皮中运输受阻聚积的结果。

  我进行补充:营养物质多的部位细胞生长、分裂旺盛,所以会出现瘤状物。

  根据导管位于木质部中,学生可推出筛管位于树皮中。

  小结:叶制造的有机物是在茎树皮内的筛管中运输的,大部分有机物被运输的方向是自上而下的。

  “‘树怕伤皮,不怕空心这句话怎样解释?

  经过思考,一位同学很好地解释了前半句,而对于后半句,学生也有自己的看法:要看空心的程度,如果只有树皮而空心的树木,不能运输水分和无机盐,也不能维持生存!

  我很高兴学生分析问题这样透彻,并能学以致用。接着,我用多媒体表现出实际生活中破坏树木的现象(家畜啃食树皮,人为地在树木上牵拉铁丝、绳子等不文明现象),并通过拟人化的动画形式反映树木的感受。

  看了这些,你们有什么感悟吗?

  此时,学生不仅同情树木,更立志保护他们,表示要对不文明现象进行制止,如果我看见这样的现象,我会告诉人们树皮对树木的重要性,并阻止这样的行为!

  有的同学还发出感人的呼吁与倡议:树皮不仅是树木的外衣,还是树木的血管,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每一株树木!”“我们可以组成植物保护小分队对人们宣传树木的有关知识,使人们增强保护树木的意识!

〖教学反思〗

  在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探究性实验中,本节课不能完成完整的探究过程,而是比较侧重在实验方案的设计过程中对学生思维的开发,如选材的多样性,草本植物有天竺葵、玻璃翠等,木本植物有学生课前采集的杨、柳、榆、丁香、糖槭等;在水溶液的颜色选择上有红色、蓝色、黑色等。学生在分组实验设计中更是大胆创新,在参考教材的基础上,突破了教材原有的设计,出现了多种崭新的方案。可见,通过这样的探究学习,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有同学提出,植物主要通过叶片蒸腾作用促进水分吸收,没有叶片的杨树枝条为什么还能不断地吸收水分?除了叶片还有哪些部位能进行蒸腾作用?没有蒸腾作用植物会不会吸收水分?对于这一连串的问题,我首先对他较强的推理能力和积极的学习态度进行了肯定,然后给他提供了一些途径,建议他自己寻找答案。同时我内心非常高兴,本节课的探究内容虽然结束了,但学生从中又发现了新的探究课题,使探究学习得到了延续。

  本节课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在思维的碰撞中,更增强了对生物科学探究的兴趣,对此我感到无比的欣慰与自豪。但同时我也意识到,新理念、新教材对教师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及时了解生物科学的发展状况,并多与他人交流,才能有效地利用课程资源进行高质量的课堂教学。

〖教学点评〗

  教师实施新课程仅半年的时间,她便能以新课改的理念为教学指导思想设计本节课,以《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切入点,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渗透于教学策略中。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突出地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

  三维目标有机整合,体现了教学目标的整体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观价值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是一个完整的人在学习活动中实现素质建构的三个侧面,是通过学科教育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课程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亲历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如小组讨论设计实施方案,选择对照实验,预测实验结果,各小组进行交互评价,在个人智慧与集体智慧的相互交流中、辩论中,将五种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实验方案的设计得以完善。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动脑、动手、动眼、动口,在积极主动参与中去感受和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经历探究过程后,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汇报、交流,共享了研究成果,在此过程中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了探究的技能,领悟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构建了知识体系。在学习完有机物运输的相关知识后,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多媒体演示现实生活中破坏树木的现象,通过拟人化的动画形式反映树木的感受,使学生产生了爱护树木、热爱生命的情感体验,增强了保护环境的意识,使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得以体现。

  创设探究的空间,放飞了学生的思维与想像。探究问题、策略、条件的开放,能够开阔学生探究、设计的空间。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植物蒸腾作用失水为情境提出问题,导入水分和无机盐运输问题的探究。问题提出后,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异常高涨,小组展开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在自我构建中,学生张开了思维与想像的翅膀,从不同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设计中有常规的思考,也有超常的想法,在放飞思维与想象中寻找创新。如组3设计的对照实验,选择两个杨树枝条,一个枝条底部木质部用胶类物质粘住(教师引导学生可以用蜡封的方法),另一个枝条作对照。组4设计的实验方案,将枝条下端纵向切开一段,分别插入不同颜色的水溶液中,观察茎的横、纵切面上是什么颜色。教师对学生的新奇想法给予赞赏,在探究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环境。信息技术和生物学科的整合,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有利于知识的获得和保持。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探究学习提供了情境,并让学生在这些情境中进行探究、发现,帮助学生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如输导作用一课授课时间在冬季,北方冬季的气温很低,带领学生到室外亲自做枝瘤形成的实验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师运用多媒体演示枝瘤形成的过程,使学生获得有机物运输的相关知识,同时教师演示了生活中破坏树木的现象,学生谈出了自己的感悟,获得了情感体验。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01fcb89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f1.html

《《运输作用》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