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模式反思

发布时间:2012-03-22 10:03:5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企业理论课程论文

题目:浅议企业战略中的社会责任

姓名:张润秀

学号:MG11002023

专业:企业管理

苏联模式反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车之鉴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出现了两件大事:一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突飞猛进。这两件看似极为矛盾的大事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必然联系。五十年代有一句很流行的话:苏联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这也就是说,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要以苏联为样本,以苏联为标准。尤其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兴亡及其经验教训,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反思苏联模式,总结其“得”与“失”, 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苏联模式 中国特色 成败教训 经验借鉴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苏联是第一个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国家,也是最早宣布进入社会主义的国家。在毫无经验可以借鉴的条件下,在国际资本主义重重包围的险恶环境中,苏联共产党领导苏联人民,根据苏联的特点,创造了第一个社会主义模式。尽管它并不完善,但是它对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性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一)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建立

所谓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一般是指自20世纪20-30年代以来,苏联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逐步形成的一整套经济政治文化体制。但是这种模式不仅苏联国家采用,苏联之后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大多采用了这种模式,其范围和影响都是巨大而深远的。而事实上,它的形成、发展和灭亡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列宁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和当代社会主义制度的创始人。1921年列宁提出了新经济政策,这是关于不发达国家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新的理论观点。1924年列宁去世,新经济政策逐渐被停止实行,斯大林成为党的主要领导人。鉴于当时的苏联处于帝国主义的包围之中,迅速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建立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已成为苏联得以生存的保证。斯大林开始全盘集体化运动,到1932年基本完成了农业集体化。1936年,在《关于苏联宪法草案》的报告中宣布,苏联基本上实现了社会主义,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至此,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正式形成。

(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形成的原因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并不是偶然的,有着社会历史的、经济的和政治上的深刻根源:

一是在俄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无产阶级政党在夺取政权之后,要长期在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相对匮乏的情况下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就必然选择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来集中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从而加速工业化。

二是苏联处在国际帝国主义的重重包围之中,对国际帝国主义要做好战争准备,迫切要求全国政治、经济及其他方面的高度集中化,以便尽快把经济特别是重工业和国防工业搞上去。

三是当时苏联的国民经济结构比较简单,实行自上而下的计划管理简便易行,以国家政权为依托,运用无所不在的政治力量推动经济运行立竿见影。

四是以斯大林为首的苏共领导人教条化的对待马克思主义,在不考虑国情的条件下,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对西方国家的情况所作分析的基础上而提出的有关未来社会的原则构想,来构建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一种排斥市场机制、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体制。这些原因结合在一起,苏联模式的形成也就成为一种历史选择。

(三)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经验总结

关于苏联模式的评价,长期以来一直在学术界争论不休。一种是全盘否定苏联历史,如戈尔巴乔夫,一种则是采取辩证分析的态度,既承认苏联模式曾经取得的成就,也分析其存在的弊端。笔者认为,苏联模式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前车之鉴,就需要辩证地看待苏联模式,取其精华,去除糟粕。

苏联模式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确立了国家的政体——无产阶级专政,这在人类历上上是开天辟地的创举。首先,苏联模式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作为人类历史上崭新的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第一次成功实践;其次,苏联模式坚持了共产党在国家社会生活的核心作用和领导地位。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今天看来,仍然是无比正确的。

然而,从经济体制上看,一是所有制形式过于单一;二是部门管理体制过分集中;三是坚持严格的计划调节,反对市场机制;四是以行政手段为主管理经济,政治斗争市场干扰经济生活。从政治体制上看,一是以党代政高度集中的领导体制;二是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官僚主义严重;三是自上而下的干部委派制与终身制;四是缺少有效的民主监督体制。从文化体制上看,一是苏联模式采取中央严格的控制集中和过多的行政干预,使文化教育处于严重的封闭状态;二是经常性的党内斗争并采取阶级斗争扩大化的方式来处理,更导致意识形态的僵化和沉闷。

总之,苏联模式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一国在初次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形成的,它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也存在严重的弊病。随着时代主题从“战争与革命”向“和平与发展”的转化,面对科技的迅猛发展和资本主义表现出一定活力的严峻挑战,其弊端就愈加明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崛起

194910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被压迫了两千多年的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新中国建立之初,各项事业百废待兴。如何在人口众多的中国实现社会主义,是十分艰巨复杂的事业。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开始在反复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中找寻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尤其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空前严重挫折的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风景这边独好”,特别是成功顶住了苏东剧变的剧烈冲击,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邓小平提出的。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是从毛泽东开始的。这一探索经过了半个世纪,凝聚了几代人的心血。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始了探索的过程。建国之初,针对学习苏联过程中出现的教条主义倾向,毛泽东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564月,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问题。1957年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和1962年的《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著作中,提出了从我国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要原则和思想。这段时期,一些中央领导同志也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如刘少奇提出了关于生产资料可以作为商品流通的观点;周恩来提出了我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已经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科学技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关键性作用等观点。所有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所做出的重大的努力。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以来,中国迎来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转折。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为正确认识中国社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创造了根本的前提。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上,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自觉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深化了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心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是对中国特色主义的一大理论贡献。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主要体现在:

改革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卓著;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中国综合国力的大幅度跃升,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的社会形势,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

这些成就不仅是社会主义科学性和生命力的有力证明,也使世界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更加深入,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更加坚定。正如邓小平所说:“只要中国社会主义不垮,社会主义在世界将始终站得住。”

三、苏联模式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借鉴意义

对苏联模式的反思,自1956年党的八大前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就开始反思和借鉴苏联模式,开始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不断调整和修正农、轻、重发展的比例,并提出了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的重要思想;而针对苏联模式的弊端,邓小平更是一语破天惊,他认为“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并认真对苏联经济模式进行了反思。

认真总结苏联社会主义从兴到亡的经验教训,既是社会主义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蓬勃发展而可资借鉴的宝贵财富。正如邓小平所说的:“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那么苏联模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提供了哪些借鉴呢?

首先,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

通过前两部分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苏联模式失败的根源就在于执政党脱离苏联的国情来考虑问题,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构思生搬硬套,犯了严重的教条主义错误。

建国初期的中国,由于缺少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也曾不同程度地照搬苏联的经验,对我国的经济恢复和建设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大规模建设的开展,它的弊端也势必越来越明显。庆幸的是,中国的领导人及时地察觉并纠正了这些问题,提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不能从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找到问题的现成答案,也不存在一种完整适合的社会主义模式可供我们搬套。唯一正确的道路就是在马克思列宁的指导下,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经过自己的努力去探索一条我国条件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在实践中摸索前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也是在此:即一切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不管是“三个代表”也好,科学发展观也罢,中国历届的领导人都把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作为至高的信仰,在此指导下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其次,必须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只有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提高,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发展,才能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增强社会主义凝聚力和吸引力,坚定人们的信念。

要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就要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在这个过程中,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经济建设和阶级斗争的关系。苏联经验告诉我们,不能搞阶级斗争扩大化,将党内矛盾当作党外矛盾来处理,否则会使社会陷入混乱,影响甚至排斥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当然,又不能忽视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放弃无产阶级专政,对西方国家和国内敌对势力妥协退让,放弃政权,否则必然是葬送社会主义,重演苏联解体的悲剧。二是要有正确的发展战略。苏联的发展战略始终把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忽视轻工业和农业这些关系到百姓生死存亡的方面,致使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轻工业严重滞后,人民生活必需品长期短缺,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我国在建国初期也搞过“大跃进”等类似的严重忽视经济规律的运动,结果也是事与愿违。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制定了“三步走”的长远发展战略,是我国的经济得到了稳定、协调、健康的发展。

再次,要把社会主义社会看成是不断改革的社会,改革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恩格斯说过:“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该和任何其他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有着其历史必然性,但随着二战后国际形势的变化,新技术革命的兴起,传统的苏联体制日益僵化。斯大林之后的几代领导人不思改革,致使积弊愈重,危机日深,为苏联的演变埋下了隐患。中国共产党总结苏联的经验教训,始终坚持把改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具体制度统一起来,使我们的改革开放充满活力,改革既是一种新形式的革命,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从而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最后,共产党自身建设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

决定社会主义成败的关键是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我们的一项基本原则。因而要坚持党的领导,就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在思想、作风和制度等方面的建设。

苏联长期实行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个人崇拜、个人意志盛行,在苏共内部形成了一个“特权阶级”,贪污腐败、为了获取私利而不惜手段,将人民的利益弃之不顾,最终导致苏共党群关系解体,党内矛盾激化而不得不走上解体的道路。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来自于人民和植根于人民之中的。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党的力量之源和执政之基。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并且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从思想上、作风上严格要求自己,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人民群众中建立起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确保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社会能够朝着可持续、和谐健康、文明开放的方向全速迈进。

结语

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潮起潮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崛起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借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扎根于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洋溢着时代精神。我们之所以要反思苏联模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与时俱进,为人民服务。也正是对这些经验教训的总结汲取和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够持久保持活力,不断走向辉煌灿烂。

参考文献:

1】黄达强、石永义《共产主义理论与实践》[M].北京出版社,1987

2】朱楚钦《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M].华夏出版社,1990

3】赵明义《科学社会主义》[M].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

4】徐鸿武、 李会滨《科学社会主义》[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5】阎志民、夏文彬《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科学社会主义》[M].北京大学出版,2003

6】张斌《当代中国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5

7】桑玉成《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8】肖引《苏联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湖北社会科学,200811

9】邱观建、曹倩琴党的八大前后毛泽东对农、情、重比例关系的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610

10】谭妹冬邓小平对苏联模式的反思、突破及成就[J].前沿,20071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f6468f64693daef5ef73dd6.html

《苏联模式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