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暮琴声到温暖阳光

发布时间:2011-11-23 23:20:3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从日暮琴声到温暖阳光

——关于《钢琴师》的细节与音乐的串联

二战期间,一位天才的波兰犹太钢琴家,四处躲藏以免落入纳粹的魔爪。他在华沙的犹太区里饱受着饥饿的折磨和各种羞辱,整日处在死亡的威胁下。他躲过了地毯式的搜查,藏身于城市的废墟中。幸运的是他的音乐才华感动了一名德国军官,在军官的冒死保护下,钢琴家终于捱到了战争结束,迎来了自由的曙光。

影片根据波兰钢琴家瓦拉迪斯罗·斯皮曼(Wladyslaw Szpilman)的自传体小说改编。斯皮曼生于1911年,从小就显露出钢琴天赋,几年后被保送到柏林深造,1933年他的第一场个人演奏会在欧洲音乐界得到高度评价。回国后成为波兰最年轻的钢琴家之一。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作为犹太人,斯皮曼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他的父母、亲戚相继被送到集中营。他被迫开始逃亡的生活,在朋友的帮助下四处躲避,等待救援,死亡的阴影时刻相伴。直到一位热爱音乐的德国军官被他的钢琴曲打动,决定冒险保护年轻的音乐家。在他的庇护下,斯皮曼苦撑到二战结束。

电影由黑白画面开始。通过镜头不断的对人的特写展示二战开始之前人们的生活状态。《#C小调夜曲》如同流水一样把时间表现出来。镜头给主人公弹钢琴手的特写,然后出现了枪声。大家好,二战开始了。在这个略带幽怨的钢琴名曲展开了影片的第一个冲突。隆隆炮火中的《夜曲》隐喻 着之后主人公自己和家国的灾难...而在影片中部,当Wlady逃到德军 医院附近,在避难的屋子里发现了一架钢琴时,又掀起了琴盖,但是 在那个环境中不允许它发出声音,于是他手指在琴键上凌空弹着空 ——又是这首夜曲。在音乐面前。主人公展现了艺术战胜了对生命的渴望。

在《钢琴师》中的乐曲可以悲壮,只不过一定要用一种优雅的方式。城市的废墟中,面对一个随时可以结束自己生命,也结束自己演奏的德国人,不紧张是不可能的,所以那段曲子开始很慢,有些颤抖。然而,高潮很激荡,又恢复平静,结尾的音符取强有力。正如同战争,最初的不安,小心翼翼,随后的大无畏,最后,在人们的心中留下时代的强音,或者说,符号,烙印。

音乐的力量是电影中的一个象征,脆弱的生命却拥有无穷的力量,音乐是男主角在生命承受这样大的残酷经历后维持自己生命最重要的支撑。尤其是后半段,孤独的钢琴家如果没有音乐可能什么都没有了。在经历大灾时,拥有能够支撑自己生命的东西是幸运的,能够遇到德国军官那样的人是有缘分的。音乐是两人之间的纽带,它超越了种族,超越了国家,超越了战争的双方。听着钢琴乐的德国军官,可是音乐也无法救回钢琴师的家人和其他许许多多犹太人。

当军官得知自己面前这个瘦弱无助的犹太人是钢琴家时,便请他弹点什么。钢琴家略微迟疑了一阵,似乎是惊魂未定,因为这个时刻也许就是他弱小生命的最后一刻。沉着下来后,他选择了弹奏肖邦的《g小调第一叙事曲》。这是一个大义凛然的选择,他要用生命的最后一刻,表达自己对迫害者的反抗。g小调叙事曲》的开头是缓慢的引子,两手齐奏一个庄严的曲调。一开头就听到一个余音袅袅的音调,沉着而忧伤的旋律,时时发出叹息的声音构成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间不可或缺的连接桥断,从第二部分开始乐曲变得明朗、充满了温暖的气息。表现影片已经开始进入另一个阶段,主人公和所有的犹太人,所有的二战受难者一样在期待中奔向战争的胜利。

最后的结局有些遗憾却也合情合理,德国军官虽然赦免了斯皮曼,却已然为他泯灭人性的罪恶付出了代价,死于布尔什维克的战俘营中。德国军官濒死的乞求也因罪恶的累积而未能如斯皮曼一样得到赦免,波兰斯基用这一重重刻下的笔迹提醒世界:勿对残暴留残念。虽然德国军官在影片的最后为斯皮曼的自传体小说留下了个精彩的大城小爱的故事,然而影片最终的归宿依然在于反思,反思的下一步是杜绝,反思历史而杜绝错误。影片结尾斯皮曼重新坐在电台里快乐地演奏,在金色的阳光和同胞共同的温暖注视下,涅槃的不仅仅是犹太人,而且是人类文明的未来。如同海明威在《老人与海》里写道:他的希望和信心从未消失过,现在可又像微风初起时那么清新了。。

即便在最阴暗的角落,在最压抑的地方。有怜悯、希望和信念尚存,有艺术和爱支撑着人类的精神,那么属于灵魂的钢琴战曲,将被奏响。

09播音5班。邢曜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c59d50af12d2af90242e6a9.html

《从日暮琴声到温暖阳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