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对唐代艺术的发展及影响

发布时间:2018-07-01 01:28:3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佛教文化对唐代艺术的发展及影响

摘要:佛教在唐代发展到顶峰,佛教的本土化渐趋成熟,各宗派及佛学理论发展成熟,佛寺、石窟、塔等佛教建筑的大规模兴建,佛教绘画、造像、壁画等特点显异,雕刻制作水平也达到了新的高度。

关键词:唐代佛教美术 佛像 石窟 雕刻

正文

佛教从遥远而神秘的古印度传来,随着僧侣们孜孜不倦的脚步四处播撒姻缘,并将他的印记留在平原和山川。在历史上出现过的那些著名的佛塔寺院,到现在却难觅踪迹,唯有石窟中那些历尽沧桑的造像仍然细述着千年不变的主题。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强盛时期,在此时期创造出了我国古代最为辉煌的历史,对于佛教也是如此。由隋入唐以后,统治者对佛教的尊崇态度并没有改变,与唐代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及所取得的成就一样,佛教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日益壮大,最后到达顶峰的过程,这其中尤以唐太宗到武则天统治结束的一段历史时期最为重要。唐太宗时期,不仅重视对佛经的翻译工作,还重建、新建了数量众多的佛寺,同时通过联姻和通商等对外交流,扩大了佛教的影响,此时的佛教不仅作为统治者稳定民心和政局的工具,也是对外交流的一项重要内容。尤其在武则天统治时期,这位女皇帝对佛教大为推崇,佛窟的建造也因此得到极大支持而发展迅速,无论是雕刻技术还是艺术水平都有很大提高。

(一)唐代佛像风格的变化

唐代佛窟及窟中佛像雕塑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佛窟建造最为兴盛时期,社会各方面所提供的充裕条件为各地石窟的开设提供了基础,使得唐代无论从石窟开凿的范围、规模还是数量与质量上说,都是我国石窟及石窟艺术的顶峰。石窟内不仅有各式佛像,还有面积广大而精美的壁画,是多种艺术形式相互结合的精品。

唐代佛像的发展也分为几个不同时期。初唐时期,佛像风格多借鉴自北朝和隋代,所以在佛像中也反映出一些前朝的风格特点。由唐玄宗开始,唐代进入盛期,佛像风格也向着雄健、高大和生动过渡。而且受唐代以胖为美的影响,唐代佛像也转向饱满而圆润的形象,而对于佛像面部及着装的表现尤其细致,各式佛像显现出一种富丽、温和而庄严的风格。此外,与前朝的佛像相比,唐代佛像的动作和神态均更加多样和自由,佛像服装也体现了一些唐代着装的特色,呈现出向世俗化过渡的趋向。

(二)唐代石窟造诣的发展

唐代开凿的石窟以敦煌地区规模最为宏大。其中莫高窟现有的石窟中,唐代所开凿的石窟就占了总窟数的一半以上。

初唐石窟形制以殿堂式为主:覆斗顶,主室呈正方形,后壁(对窟门一壁)开一神龛,两侧一般不开龛,主室前一般有长方形前室,室外有盛饰彩画的木构连接各窟。佛像倚靠后壁,且体型巨大。

入唐以后的塑像人体比例变得协调,有很强的写实性,并渐渐脱离对后壁的倚靠,成为比较成熟的圆雕塑,而且以整铺的群像为主。

莫高窟的壁画艺术,到了盛唐便达到了艺术的巅峰。其技法之纯熟、形象之生动、境界之宏伟壮阔,都是任何时代无法比拟的。画家们更进一步通过形态、表情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一般来说佛陀形象作为崇拜的对象,保持着一贯的庄严而慈悲的外观,在菩萨的形象上则表现出不同的个性。如第172窟北壁观无量寿经变中的菩萨,她们或神情专注,听佛说法;或相互窃窃私语,而目光顾盼;或手舞足蹈作欢喜踊跃等等,不一而足。又如第217窟龛两侧的观音和大势至菩萨,穿着华丽,神情雍容,体现出唐代贵族妇女的面貌。159窟的菩萨像,如温婉的少女,无限妩媚。唐代画家往往通过对眼睛的刻画,传达出不同的表情,或沉思,或喜悦,或回眸含笑,或开心得意。一举足,一投足,俱现不同的姿态,不同的风韵。

总之,唐代的人物不仅面容、体形姿态各异,还通过人物表情的细腻刻画来反映内心的精神世界,人物表现由早期的类型化表现进入了个性化表现时期,出现了大量不朽之作。

(三)唐代雕刻技术的提高

唐代是佛教造像艺术发展的巅峰时期,雕刻艺术家们侧重于表现人物造型丰满圆润的肌体,优美健硕的身姿,具有浓厚的写实意味。佛像多水波或漩涡纹发髻,面相浑圆丰满,颈部刻出三道蚕纹线,宽肩细腰。佛身着僧支,外披袒右式偏衫,或双领下垂式袈裟,袈裟紧裹双腿,呈“曹衣出水”之式,衣裙下摆遮覆于佛座上,呈倒山字形。天龙山唐代菩萨像最富有活力,菩萨头束着唐代妇女常见的高发髻,眉眼细长,樱桃小嘴,面相丰满圆润,使人常常想起杨贵妃肥美的形象。菩萨颈戴华丽的项圈,手臂都有臂钏和手镯,双肩较宽,胸部和腹肌微微鼓起,雕刻出明显的乳房线,细腰窄臀,下身显得尤为修长。菩萨的身姿有优美的动感,整个身体扭成三道弯,显得婀娜多姿,妩媚动人。菩萨的装束尤为突出,上身斜缠着天衣,末端绕过右肩下至胸前翻出。头两侧冠带如长长的飘带一样从双肩搭下,伴随着身体的扭动而飘然下垂。这就是绘画史上常常提到的唐代吴道子“吴带当风”的典型风格。菩萨下身穿长裙,裙子紧贴着臀部和双腿,衣纹雕成“U”字形,圆形的衣褶表现出柔和的质感,如同出水芙蓉般优美。这也是绘画和雕塑家们所津津乐道的“曹衣出水”的典型风格。除了菩萨作立姿以外,还有许多胁侍菩萨像作盘坐或舒腿坐,下有仰覆高莲座,一副悠然自在的神态。在唐代以前坐姿菩萨仅见于未来要下生成佛的弥勒菩萨和表现释迦牟尼菩提树下静思的思惟菩萨,现在出现众多的坐姿菩萨,似乎表明菩萨的地位在提高。

例如天龙山唐代菩萨像雕刻就十分成功,充分表现了唐代贵妇人那种丰腴富态、雍容华贵的形象。这种既是菩萨,又似贵妇的菩萨形象,使神祇与现实更为贴近,更为世俗社会所接受。弟子身着交领袈裟或双领下垂袈裟,身体出现明显的动态。天龙山造像的雕刻手法和样式主要受到来自长安造像样式的影响。

后记:唐代是一个积极开放、进取的社会,对种种外来文化能够兼容并蓄,由此创造出经济、文化繁荣的大唐盛世。文化事业的繁荣也推动了塑画风格的发展,涌现出一批水平很高的画家和雕塑家,如吴道子、杨惠之等。这种丰腴形象是南朝萧梁张僧繇所创造出来的,而且直接影响到整个南北朝晚期的塑画风格。传世的绘画作品,墓葬中的墓室壁画和陶俑,石窟寺内雕塑壁画,都是丰腴健壮的形象。不仅如此,张僧繇的塑画风格到唐代仍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称盛唐绘画大师吴道子“是张僧繇后身也”。以塑像而享有盛名的杨惠之也师承张僧繇,而与吴道子齐名。唐代人都说:“(吴)道子画,(杨)惠之塑,夺得张僧繇神笔路。”所以说唐代塑画风格是南北朝塑画风格的继承和发展,而且更能体现唐代人的审美情趣和精神面貌。天龙山这种婀娜多姿的唐代造像形象正是继承和发展前朝塑画风格而创造出来的最佳实例。

在唐代,佛教艺术与中国其他宗教艺术因为有了更好的相互融会贯通的环境和氛围,中国唐代的艺术家们充分利用这种文化氛围,完成了外来艺术中国化、宗教艺术世俗化的转变,从而创造出中国式佛教艺术,逐渐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毋庸置疑,佛教艺术在唐代艺术中的发展是灿烂辉煌的,也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光大的。

参考文献 重庆出版社 《至尊佛陀》王其钧

敦煌文艺出版社 《佛教艺术》胡同庆 安忠义

上海古籍出版社 《游访敦煌莫高窟》张艳梅

上海古籍出版社 《敦煌艺术十讲》赵声良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787a0f804a1b0717fd5dd77.html

《佛教文化对唐代艺术的发展及影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