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闻报道与文学创作的区别-郑志勇

发布时间:2012-10-28 12:56:4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试论新闻报道与文学创作的内在联系

分校(站、点): 龙岩电大

学生姓名:

号: 1035001257402

指导教师:

完稿日期: 20121023

试论新闻报道与文学创作的内在联系

写作提纲…………………………………………………………………………(1

内容摘要…………………………………………………………………………(2

关键词……………………………………………………………………………(2

正文………………………………………………………………………………(2

一、绪论…………………………………………………………………………(2

二、本论…………………………………………………………………………(2

(一)文学创作介绍…………………………………………………………(2

(二)新闻学简述………………………………………………………………(3

(三)新闻与文学的密切关系…………………………………………………(4

(四)新闻与文学“混流”现象解析…………………………………………(4

三、结论…………………………………………………………………………(8

参考文献…………………………………………………………………………(8



试论新闻报道与文学创作的区别

一、绪论:

本文对新闻报道与文学创作的根本区别展开讨论,同时,就新闻(深度报道)与文学“合流”现象进行剖析,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它,评价它。

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读者阅读需求的变异,新闻(深度报道)与文学之间相互融合与渗透的现象日趋显著,这种新闻与文学“合流”的现象对于更好的传播新闻信息,展示当今时代的风貌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这种“合流”的现象也造成了一些混乱,以致笔墨官司时起。究其原因,这种新闻(深度报道)与文学“合流”的现象并不是个人意志决定的,而是由社会环境、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新闻与文学文体自身内在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

二、本论

(一)文学创作介绍

1、文学创作的发展历程

2、文学创作的的必备条件

3、文学创作的特点

(二)新闻学的特征

(三)新闻与文学的密切关系

(四)新闻与文学的差异

1本质的差异

2叙事逻辑结构差异

3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差异

4、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差异

(五)、新闻与文学“合流”解析

三、结论

新闻因素被大量运用于文学创作中,文学因素被大量运用于新闻写作中。是新闻和文学文体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分化。新闻(深度报道)与文学合流无论形成哪一种文体,都只是表现形式的变化,是新闻借鉴文学的表现手法,或文学引进新闻的写作因素。这种合流只是新闻(深度报道)与文学在在表现形式上的相互靠近、相互渗透,而非性质上的混同。其实质都是为了丰富文体自身的表现形式和内涵,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试论新闻报道与文学创作的区别

郑志勇

内容摘要

现今,各种媒体之间的竞争空前激烈。为求得生存发展空间,满足受众不同层次的需求,各媒体不断创新求变。由此,新闻报道中正发生着一场新的革命,颠覆着传统的新闻叙述模式,即把新闻事实包装成故事来讲述。形成了新闻报道与文学写作的“合流”。然而这种合流现象不是新闻与文学的合二为一,是指在新闻的写作中借助文学的叙事方式和各种文学表达技巧,来增强新闻本身的生动性、故事性和感染力,从而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使新闻更有表现力,更经得起推敲,更耐人寻味。文学向新闻靠拢是文学创作中更加注重现实和时代的热点和当下社会的需求,使文学在某种意义上也具有了时新性。

因此,看来新闻报道与文学的“合流”现象是一个值得深讨的课题,它既要求报道的时新客观性,又必需满足受众对故事情节耐人寻味的大众文化需求。



一、文学创作介绍

一)文学创作的发展历程

在中国文学史上,随着文学的发展,人们曾不断地总结文学创作的经验探讨文学创作问题。

从先秦开始,人们就逐渐注意到文学托物言志反映生活的特点。晋代陆机的《文赋》,是中国文学理论史上第一篇系统论述创作的文章,其中心内容就是“论作文之利害所由”。根据文学的实践经验,指出文学创作的难处在于“意不称物,文不逮意”,从而提出了文学创作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等问题,对“物”、“情”、“文”三者的关系进行了探索,并比较细致地论述了创作中的构思过程,奠定了研究文学创作的基础。

到了齐梁时代,《文心雕龙》中,也把创作论列为他的文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神思》篇中指出了文学创作过程中“神和物游”的思维特点;在《情采》篇中阐明了“为情而造文”的创作原则,在《物色》篇中提出了“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的艺术概括理论,《文心雕龙》中同时还涉及文学创作的其他许多方面的问题,大大地拓展了有关文学创作理论研究的领域。

此后,出现了文论、诗话、评点等,其中不乏有关文学创作的甘苦之谈和真知灼见,如清代在《原诗》中把被表现的客观事物概括为理、事、情,把作者的主观条件归纳为才、识、胆、力,对文学创作中的主客观关系问题提出了可贵的见解;明代李贽、清代金人瑞、李渔等研究了小说、戏剧的创作经验,也提出了不少精辟见解。主张主观和客观统一,崇尚物我交融,寓情于景,形神兼备,是中国文学创作理论的优良传统。

到了近代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文学创作方面人们开始探索以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为指导,并从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揭示了文学创作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了人的生产的共同规律,即“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人不仅要认识世界,而且要按照自己的目的去改造世界。文学创作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集中表现,它既要反映客观的社会生活又要表现主体的审美意识。

作为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交融和结合,文学创作无疑地要受“美的规律”的直接制约。许多杰出作家(如:鲁迅、巴金等)的实践经验也表明,文学创作要对人生进行探索,必定要在作品中反映作家对生活的审美体验,倾注他们的感情。

综上,文学创作需要正确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这个过程极为复杂,其中包含着诸如素材积累、艺术构造、语言表达等各个方面的问题。但又有一定的共同规律可循。

(二)文学创作的必备条件

文学创作首先必须体现客观的社会生活,其次文学创作还体现了主体(文学创作者)的审美意识。文学创作要对人生进行探索,必定要在作品中反映作家对生活的审美观,倾诉作者的感情和理想。这种探索和追求,说明了文学创作的特点。

在文学创作创应正确处理好创作客体(社会现实)与创作主体(主观情感)之间的关系、内容与文式的关系,在处理这些关系时包含着素材积累、艺术构思、语言表达等多方面问题。

生活是文学创作的特有途径,从事文学创作必须对生活的感受出发。他的生活积累越多,就越能培育出独特的创作思维。作者必须到社会实践中去体验生活。描写的中心是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的人,对于文学创作来说,了解工作是特有的工作,要善于在社会实践中解剖分析人的内心世界,关心和感受人的命运,设身处地体察不同的性格、心理、情绪,从实践中获得只有作者个人才能捕捉到的那种独特的感受,抓住最能代表人物性格的特征和行为。同时,要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加深对生活的理解。深入社会生活中,研究、分析各种人和各种社会现象。这是文学创作的必备条件。

(三)文学创作的特点

1、审美创造

在文学创作中,作者必须通过艺术概括对现实生活进行选择、提炼、改造然后集中虚构出新的形象。正如鲁迅所说的: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在这个过程中,第一是选取题材。作者所写的应当是他受了感动的审美对象(即社会现实),再者才是酝酿主题(即,作者本人对社会现实进行审美及艺术加工创造)。这样的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才可以算得上是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文学创作要想取得成功,不仅题材的选择要恰当,而且要有深刻的含义,主要还是在于挖掘出其他人没有觉察到的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获得独特的审美经验验

2、表达与构思

高尔基说:语言把我们的一切印象、感情和思想固定下来,它是文学的基本材料。文学就是用语言来表达的造型艺术因此,文学创作者应当在掌握语言艺术的特点和技巧的基础上,不断地对社会现实进行审美及艺术加工创造,最后创作出反应社会生活本质的文学作品。

3、形象与艺术交融

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作者形象地认识和反映生活的过程称为形象思维(或称艺术思维)。形象思维是作者认识文学创作领域中特有的表现,它构成了新的艺术形象。它不仅是对生活的审美认识,更是一种审美创造过程。当然,文学创作不只是形象思维的过程,它同样也离不开逻辑思维。这种在这种在文学创作过程中的形象思维(或称艺术思维)与逻辑思维在文学创作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的。

二、新闻学的特征

新闻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各类新闻传播活动的形成、发展和基本规律的应用性社会科学。新闻的目的是报道事实,是记者在生活中敏锐、准确抓住的新闻价值。事实第一性,报道第二性,离开了真实,新闻价值就不存在了,报道也就无法进行。现代新闻学不仅在新闻报道观念上进行了重新定位,许多焕然一新的报道方式也走向了前台。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报道观念的转变,现代新闻学要求新闻报道者要力争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对事实进行报道,要最大成对的减少新闻报道中的作者的主观意识(即,对客观的社会现实进行主观的再创造)。这也就决定了新闻最大的特征就我真实。这与作家的文学创作有着本质的区别。

三、新闻与文学的密切关系

新闻与文学两者都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尽管它们的概念界定彼此独立,但是二者在写作手法等方面又存在着共性。从叙事学角度也可以考察新闻与文学的异同以及它们二者的关系,说话人与受话人的构成要素是新闻与文学的不同之处;同时,新闻在话语结构的构建中向文学借鉴体现了二者之间的互动现象,有许多优秀新闻稿件可以做以例证。新闻文体借鉴文学的表达方式与叙事技巧,提高了新闻的可读性并丰富了新闻作品的体裁和表现力。从宏观的新闻与文学各自的发展脉络来考察文学与新闻的相互作用,也会有许多极具价值的发现。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报纸作为主流的传播媒介,对近现代文学的发展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作家作品因与报纸副刊的联姻”,获得了更为广泛的传布并产生了更强的社会影响力。五四时期的四大副刊”——《时事新报》的副刊《学灯》,北京《晨报》的副刊《晨报副镌》,上海《民国日报》的副刊《觉悟》,北京《京报》的《京报副刊》为现代文学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4、新闻学与文学的差异

1、本质差异

新闻与文学的本质差异是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而文学是虚构的,这决定了新闻与文学在表达的准确性上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新闻的目的是报道事实,是记者在生活中敏锐、准确抓住的新闻价值。事实第一性,报道第二性,离开了真实,新闻价值就不存在了,报道也就无法进行。文学是虚构的,是作者在头脑中集中、加工、提炼和创造的,它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意识和情感。它根据作者的创作需要和个性特点构建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等要素,作品中细节、数字和背景等要素都是为了达到某种特定表达效果和意境而虚构的。



  2、叙事逻辑结构差异

新闻的叙事逻辑结构,特别是消息的结构比较单一,大多是倒金字塔结构。这种结构最重要的内容体现在导语里,越往下越不重要,甚至删减下文的内容也不影响报道的效果,十分符合新闻价值对快速反应传播有效信息的要求。而文学创作的结构丰富多样,可以顺叙、倒叙、插叙、设悬等,根据表达效果的需要,运用不同逻辑结构,多线索的构建,使文章跌宕起伏、生动形象、表现力强、引人入胜。新闻作品的生动、跌宕则来源于事实过程本身细节的再现,事实本身的生动。



  3、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差异

新闻写作一般用叙述的表达方式,对事实的细节描写大多运用白描,进行简笔勾勒,而且必须是对事实过程和细节的真实描写,再现事实原貌,拒绝添油加醋。而文学创作中为了艺术效果的表达,可以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进行浓墨重彩的表达,可以渲染、烘托、反衬、虚实相生、情理结合等,没有规定限制,只要不流于累赘、拖沓。文学创作中的修辞手法,新闻有些可以借鉴,有些不可以借鉴,如夸张不能用,比喻、拟人要慎用,对偶、反问、设问和反语等适时而用。想象在文学中是允许的,但新闻写作中不能使用,新闻写作要有理有据。



  4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差异

  新闻和文学的社会功用决定新闻语言是通俗的、简洁的,文学语言是形象的、富于感情和想象力的。

首先,新闻是信息传播的工具,是实用文体。人们了解新闻是为了取得对外部事物的了解,要把信息传播得更广更远,就必须通俗易懂。文学创作主要是体现审美价值、艺术欣赏,创造一种意境,渲染一种情绪,给人以美的享受和陶冶。

其次,新闻的语言要通俗,就要尽量使用常用词,句式简短;对专业性、技术性和新概念的词语要尽可能的作解释说明。文学是通过塑造艺术形象传达情感、情绪的一种艺术门类,语言这种媒介是最自由灵活的,不受任何限制。因此,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感情,塑造怎样的艺术形象就怎样遣词造句。

再次,新闻语言是信息传播和快速交流的语言,它必须符合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现代人的阅读心理和习惯决,因此这种语言是简洁的、扼要的,删繁就简的。文学语言也要精炼,但文学语言最主要的特点还是形象性、富于情感和有想象力的。

五、新闻与文学“合流”解析

新闻(新闻深度报道)与文学在写作手法和写作技巧上相互靠近、相互渗透。这种合流特征已普遍存在。按体裁分类,属于新闻作品的有:新闻特写、通讯等,属于文学作品的有报告文学、纪实小说等。它们都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经过适当的艺术加工及时地表现出来,兼具有新闻性与文学性的特点。

 (一)、新闻(新闻深度报道)与文学“合流”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

从新闻的角度来讲,新闻与文学合流是为新闻迎合读者的需求。离开了受众,新闻工作就失去了价值。

现今,社会变革使得人们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审美观念发生变化。人们已不满足于有限的、浅层次的信息传播。受众在了解信息的基础上,有了新的信息需求,要求新闻可以提供内涵丰富、更有价值的信息,要求看到新闻背后的深沉新闻,要求新闻报道的不断拓深和流变。

其次,受众对新闻的可读性要求也提高了,不仅仅满足于短、快、多这样起码的需求性,还要求新闻作品生动、直观、具有画面感,能引人入胜,给人一种超值享受。受众的这种深层次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新体裁和深度报道的出现。

再次,随着广播、电视传媒的普及与发展,特别是第四媒体——网络的出现,对原有的信息传播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传媒竞争越来越激烈。而报刊只能以语言文字诉诸视觉,信息传播客观上受到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新闻改革便需要发挥传媒自身优势,寻求报道形式的创新,向内容的深度、广度和文字的形象、生动化方向发展,形成报道特色,否则就不足以与其它传媒展开新闻竞争。  

新闻(深度报道)与文学在生存竞争中相互吸取双方文体的优点,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对它们的需要。新闻与文学的合流,客观上反映了社会发展对文体的需求,同时也是它们适应社会发展所作出的变革。

(二)、新闻与文学“合流”是形式的合流。

    新闻与文学合流现象实质是这两种文体相互借鉴表现手法,在题材、技巧上的合流,以丰富它们自身的表现形式和内涵,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新闻界,这种合流是伴随着新闻发展而出现的,仍处于探索中,它的理论还很不完善。尽管人们认识差别较大,观点也不尽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承认在这两种文体中,文学因素可以进入新闻写作中,新闻因素也可以被运用于文学创作。

新闻与文学混流的另一面是文学创作引进新闻因素。文学克服以往脱离现实、反映现实生活不力的弱点,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迅速及时地反映现实生活。报告文学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文体。报告文学的文学品格体现在某些文学因素的介入和艺术手法的运用上,体现在语言的艺术技巧上。这与用散文笔法写新闻有异曲同工之妙。

    总之,新闻与文学混流无论是何种文学文体,都只是形式的变化,是新闻借鉴文学的表现手法,或文学引进新闻的写作因素,在表现形式上的相互靠近、相互渗透,而非性质上的混同。其实质都是为了丰富文体自身的表现形式和内涵,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三)新闻深度报道)与文学合流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当前媒介深度报道中新闻与文学的“合流”是一种趋势,不可避免,新闻报道需要艺术化、情感化的元素增加活力、表现力和感染力,在激烈的媒体竞争环境中求生存、谋发展。但是在创新报道方式的改革中一定要符合新闻本身的规律,不能操之过急,过犹不及,要多思考、把握好“合流”现象的可取之处和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真正给新闻报道写作到来新的生机。为避免在具体操作中违背新闻本质规律,应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新闻与文学的本质区别



  在深度报道的写作中,首先必须明确新闻与文学的本质区别,新闻是客观真实的,文学是可以虚构的。所谓新闻与文学的“合流”是指题材上、写作技巧上、语言表达上的合流,而不是性质上的合流。发表在媒介上的各种报道都必须具有严格的真实性,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新闻拒绝虚构,这样才能为读者提供准确、有价值的信息,获得广大读者的信赖。因此,新闻与文学的本质界限不能模糊,新闻真实的红线不能碰触。



  2、把握主观倾向性,避免客观性偏失



  在深度报道中作者应把握好自己的主观倾向性,不能造成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偏失。记者为了挖掘新闻的深度和新闻事件反映的社会意义及价值倾向引导,或多或少会注入自己的主观情感,这种个人的主观倾向会对新闻报道的效果和对受众的意识产生倾向性影响。主观性把握不到位会影响新闻事实客观性的呈现,可能产生意识形态和舆论导向错误。新闻报道中“造神运动”和“造魔运动”在新闻报道主观倾向性的舆论导向下,在不平衡、不公正、不客观的报道中形成。因此,要严格把握主观倾向性之于客观真实性的度。



  3、注意对新闻主题的提炼



  深度报道中应避免刻意追求文学的表现技巧,注意对主题的提炼。新闻借鉴文学的语言、修辞和表现手法是要为新闻服务的,而不是让文学喧宾夺主,取枝叶而失树干。要以新闻事实为主干,文学技巧为枝叶,把文学的形式和表现手法渗透进新闻事实中,使两者有机组合成一体,突出新闻价值,才能创作出新闻精品,产生凌驾于新闻价值和文学价值之上的综合社会价值。忽视文学价值的后果是导致新闻价值的弱化,忽视新闻价值的后果则会丧失文学价值之于新闻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海贵、张骏德:《新闻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27页。

2、邵培仁:《传播学导论》,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25页。

3、叶春华、连金禾:《新闻采写编评》,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15页。

4、穆青:《关于新闻改革的一点设想》,新闻业务,1982版。

5 周胜林.高级新闻写作[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95

6、王雄:《论“新新闻学”与“新闻文学”》[J],《南京大学学报》,200037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56935ec6294dd88d0d26bc7.html

《试论新闻报道与文学创作的区别-郑志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