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术表现上论《挪威的森林》之东西文化的融合

发布时间:2013-01-11 19:41:5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 . 文学界

摘要:在日本当代作家中,村上春树是个不同凡响的存在,其

代表作《挪威的森林》自一九八七年在日本出版以来已销出七百万

册。《挪威的森林》这部作品受到如此欢迎的原因究竟在什么地方

呢? 想必读者是被其艺术魅力所深深折服。本文从艺术表现手法上

论述《挪威的森林》所展现的东西文化的完美融合。

关键词:村上春树;艺术表现;融合

中图分类号:I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1106-0010-02

村上春树在日本当代作家中独树一帜。短短数年时间,他的作

品便风行日本, 各大出版社竞相出版他的专集、杂志为他设立专

号,书店专门开出柜台售卖他的作品,他每写作推出一本新书,销

量少则数万,多达上百万册,其代表作《挪威的森林》自一九八七年

在日本出版以来已销出七百万册,甚至出现“村上春树现象”。村上

春树及其作品为什么会受到如此欢迎呢? 这与村上春树兼容并蓄,

汲取西方的艺术特色并很好的和日式传统文学和主流文学相结

合,形成自身的艺术魅力不无关系。

1 西化艺术特色的体现

《挪威的森林》是不折不扣的现实主义小说。20 世纪以来欧美

现实主义作家越来越淡化情节,更注意人物心态发展变化的描写,

而不是情节的曲折。在结构上借鉴西方“意识流”的创作手法,突破

时空的连贯性, 主要以人物思想感情的发展或作者创作的需求作

为线索,展开叙述。《挪威的森林》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小说中有

许许多多日常生活的片断,但并不显得杂乱无章。小说文字清丽雅

致,笔触自然流畅,颇有电影画面的效果。小说中的人物背景十分

简单,没有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人物平面化、符号化。全书凸显都

市人焦灼、空虚的内心世界,迷乱、脆弱的生存状态,这种状态在作

者举重若轻的叙述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作者用双线平行叙事结构来推进整个故事的情节。双线一

“阴”一“阳”,作品中“阴”线的代表人物———直子,她是渡边童年时

候的玩伴木月的恋人。高中时代,由于木月的无端自杀,直子对生

活、自己的前途与周围社会产生了极强的抵触和恐惧感,她二十岁

生日的晚上与渡边发生性关系之后,变得沉默寡言,后来住进疗养

院,数月后选择自杀告别人世。直子在潜意识里设置了一道自己与

外界的屏障,并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想被任何人打扰。正是

由于直子丝毫不与外界交流,她的内心世界纯洁得如透明的冰雪

一样。主人公渡边作为对现实世界极其失望与极端不满的年轻人

代表,对没有争斗,没有欺骗,人人坦白真诚相待的世界非常向往。

作品中“阳”线的代表人物———绿子,从她的名字中已经透露

出生命的气息。她“全身迸发出无限活力和蓬勃生机,简直就像刚

刚迎着春光蹦跳到世界上来的一头小鹿”。她对“民歌小组”和医院

病态环境的喜剧性捉弄, 回忆口吻中倒叙出的年少时省下买乳罩

的钱而去购置炊具的经历,与“我”在家中晾衣台和雨中商店平台

的两次现实色彩浓郁的接吻,均给人春光盎然的感觉,是作者笔下

灰色现世中惟一的亮色。每当“我”沉浸于直子的非现实性阴影时,

绿子可以把“我”拉出来;每当“我”对嘈杂的现实感到厌恶之时,绿

子又让“我”感到现实的珍贵,感到在行走在呼吸在跳动。绿子用她

那顽强面对残酷生活的态度与精神感召着“我”,让“我”不至于沉

沦于生活的苦海之中。绿子是渡边现实化的精神寄托和感情慰藉,

她象征了渡边心中真实的世界。作者许多对社会的看法也体现在

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身上。

《挪威的森林》的语言也独树一帜,具有一种奇异独特的魔力

并不时闪现出轻松幽默,。“由于无风,日丸旗俨然元老院议员长袍

的下摆, 垂头丧气的裹在旗杆上一动不动”“玲子……把我从上到

下打量了好半天,我真担心她马上从衣袋里掏出卷尺,动手测量我

身体各部位的尺寸” ,“洗脸时间惊人的长,我真怀疑他是不是把满

口的牙一颗一颗拔下来刷洗一遍” ,“啊, 你家里人都上哪里去了,

今天? ”我问。“ 妈妈在坟里,两年前死的。”“喜欢我喜欢到什么程

度? ”绿子问。“整个世界森林里的老虎全都熔化成黄油。”

书中以大量的西方音乐和著作作为背景。如风靡60 年代的甲

壳虫乐队唱出了名闻世界的曲子《Norwegian Wood》,就是小说书

名的来源。直子最喜欢的亨利·马歇尼的收有《宝贝儿》的唱片;

子最喜欢的勃拉姆斯的第四交响曲; 直子20 岁生日时渡边放的唱

片第一张是《佩珀军士寂寞的心俱乐部乐队》;最后是威尔·埃文斯

的《献给戴维的华尔兹》、渡边在绿子家里,绿子提及自己曾唱过一

首《七水仙》的歌,后来她又自我陶醉地唱了《柠檬树》、《粉扑》、《五

百英里》、《花落何处》、《快划哟米歇尔》; 玲子用吉他弹奏了巴赫的

赋格曲,组曲中的小品,又为直子弹了甲克虫乐队的《米歇尔》、《寂

寂无人》、《茱丽娅》《挪威的森林》, 后来又弹了几首勃萨诺巴舞曲;

玲子打口哨悠扬地吹着《骄傲的玛莉》; 收音机里的歌布莱德·舒

特·安德烈斯的歌———《飞转的车轮》,奶油的《白房间》,西蒙和加

丰凯尔乐队演唱的电影《毕业生》主题歌(应该是the sound of silence

。店里的女孩儿说,如果玲子肯弹甲壳虫爵士乐的《太阳从这

里升起》,冰镇牛奶可算店里请客。玲子伸出拇指,做出OK 的表

示。随即边哼歌词边弹《太阳从这里升起》;玲子一面看书一面听

作者简介:陈思(1984-)女,安徽芜湖人,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教师,本科,主要从事日语教学工作

从艺术表现上论《挪威的森林》之东西文化的融合

陈思

(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文学评论

10

文学界. .

立体声短波中勃拉姆斯的钢琴协奏曲;玲子吹着口哨,模仿第三

乐章刚有大提琴出现的旋律;“布克·霍斯和彪姆。”玲子回忆教

女孩钢琴时,提到“有时我也模仿爵士钢琴教她,告诉她这是巴顿·

帕维尔洛,这是塞罗尼亚斯·蒙克。”玲子讲完同性恋女孩经历之后

弹起《并非终曲》和《伊帕内马的少女》,之后弹了伯克拉库,弹了列

农、麦卡特尼的曲子。书中提及的小说:《魔山》德国?托马斯·曼;《了

不起的盖茨比》美弗朗西斯·司各特·菲茨杰拉德;《麦田里的守望

者》美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在轮下》德赫尔曼·黑塞。

2 日本传统文化的继承

从《源氏物语》到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日本的小说一直

笼罩着冰凉的“物哀”气氛,日本人认为假如要摆脱这令人感伤的

人生,去追求那与神同在的永恒境界,就要突破道德、生死和人所

无法忍受的一切极限。《挪威的森林》中说道:“死并非生的对立面,

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从一些译作中得知日语“悲哀”这个词同

“美”是相同的。因此读者能在伤感的气氛中得到美的享受。村上小

说中无处不在的孤独、寂寞、无奈何达观情境说到底是与此一脉相

承的,乃其悲悯与拯救一时的基石。

《挪威的森林》小说中的情调的经营、细节的描摹、对话的氛

围、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关注和展示仍然是日本式的。日本文学最主

要的传统特点就是优美细腻柔曼婉约,善于用小场景、小道具、小

情节来点化传达丰富多变、微妙细腻、空漠渺茫的或直感性或瞬间

性心理感受、情趣和意绪,营造韵味绵长的感伤的艺术情境。在村

上笔下,这样的情境、韵致、氛围所在皆是、而且经营得出神入化、

曲尽其妙。作者自己也说过:“我的确非常喜欢日常生活中无所谓

的细节性风景, 非常喜欢观察各种各样的人是怎样通过这些细节

同世界发生关系、以及这些无关紧要的琐事是怎么样第一成立的,

对此非常有兴趣。”

村上的小说统一百多年前的日本近代文学巨匠夏目漱石的作

品颇有相通之处。文艺评论家加藤典洋河岛森路子都有这样的看

法。外国甚至有人认为村上乃当代的夏目漱石。村上本人一次接受

杂志采访时也说自己尽管一直不看日本小说, 但夏目漱石的作品

集看完了,认为其文体十分本分自然。我大致比较了一下,觉得两

人之间至少有三方面比较接近。意识态度的认真与坦诚,俩人都认

真思考人生、思考社会,思考艺术;不伪善、不矫情、不声嘶力竭、不

故弄玄虚;二是笔致的幽默于机警,都富于理性的、智性的、带有文

人没得幽默感; 三是描写对象大多是城市里的小人物尤其中青年

知识分子,都以传达其孤独、无奈、迷茫、充满失落感的心态见长。

而且俩人同是游离于文坛主流而独树一帜、别开生面的孤独甚至

孤傲的作家。

3 东西文化的融合

东西方文化并存与融合是《挪》这部小说最显著的特征。小说

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作者塑造了“我”、直子、绿子、木月、永泽、“敢

死队”等一群日本年轻人的形象。主人公“我”以“任何事都不过多

思考”为原则,整日无所事事。经常空虚难耐的到酒吧寻找女孩睡

觉,而睡过后又后悔和自责,感到更加空虚,有着近似于病态的空

虚感。主人公自我封闭,快乐时不与人分享,痛苦时不与人分担。在

他看似坚强的外壳下是难以掩饰的灵魂深处的空虚。鄙视庸俗、虚

伪的世道,向往精神自由,缺乏明确具体的理想,对现实采取逃避

态度,在矛盾和无奈中挣扎,主人公身上明显体现了西方20 世纪

中“跨掉的一代”的某些特征。

“海潮的清香,遥远的汽笛,女孩肌体的感触,洗发香波的气

味,傍晚的和风,缥缈的憧憬,以及夏日的梦境......”这些组成了村上

春树的世界。读村上的作品,给人一种微妙的,无以名之的感受,贴

己而朦胧,撩人又莫名,让读者在喧闹的都市生活包围之中无时无

刻不感受着这个东方作者的审美情趣。尽管“我”的生活方式是消

极的,但“我”也一样向往自由的生活,向往东方哲学“我”身上明显

的也具有日本传统文化精神。《挪》被称作“百分之百恋爱小说”。但

是当你深入其中,读完这本书的时候。就会深深的感受到这部小说

中的思想基调是多么虚无和孤独感, 就如同多少年来日本一代一

代的作家小说的感情基调一样。

参考文献:

[1]《日本文学史》叶渭渠、唐月梅著.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

[2]20 世纪外国文学史》郑克鲁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3]《村上春树和他的作品》林少华著.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

文学评论

11__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101b3e3998fcc22bcd10d29.html

《从艺术表现上论《挪威的森林》之东西文化的融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