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

发布时间:2019-05-20 23:09:4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浅谈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

摘要:鲁迅,中国现代小说第一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从文学分析的角度来讲,他同情黑暗的病态社会中受压迫,精神被扭曲的人们,最能体现这方面的正是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他同情农民的遭遇,关心他们的命运,更重要的是从中洞察了中国农民的病态与弱点。鲁迅通过对中国农民形象的成功塑造,深刻揭示了封建卫道者的虚伪与昏晕,以及中国农民在封建社会黑暗统治下造成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清醒地分析了病态社会中农民精神的麻木、愚昧、守旧的病态人格,这些国民弱点的揭发,是为了引起人们疗治的注意,从而唤起民族的觉醒,振兴中华。所以,鲁迅笔下的这一系列农民形象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 农民形象的刻画 农民的悲剧命运 贫穷落后 精神病态 社会衰败根源 文学艺术分析 农民形象的现代社会意义

中国有句古话:“先知先觉,后知后觉,不知不觉”。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刻画的正是后者,作者用同情的眼光洞察了中国农民的弱点——愚昧、麻木、守旧、不仁慈、不争气、不觉醒,对压迫自己的黑恶势力逆来顺受,听之任之,他们麻木得以至于不觉痛苦,还要去欺负不如自己的人,从中得到安慰和乐趣。当然,鲁迅也肯定了他们优秀的一面,比如质朴、勤劳、憨厚、善良、富有同情心和责任感,但由于黑暗社会的压迫,扭曲了他们的人格,使他们成为社会的矛盾体,从他们的病态人性可以看出,封建迷信和统治对人性的摧残迫害之深,它就像一把有毒的匕首,刺在中国“母亲”的心中。

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采用了“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典型”的方法,使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典型化,深刻揭示了中国农民在精神上和肉体上受封建思想和封建伦理道德摧残之深。鲁迅以小说的文学形式提出了一个鲜明的社会问题——农民问题,这也是他的文学思想所在,下面就来详细分析下这些农民形象: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阿Q正传》,这篇小说是用对阿Q悲惨命运的描写来讲述辛亥革命时期尖锐的阶级矛盾,严重的阶级对立,同时,也在暗示着必然要进行一场彻底、深刻的革命,因为,除了这条路,他们已别无选择!正所谓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最终的胜利将属于人民!阿Q——这样一个一贫如洗的流浪雇农,它不仅在物质上一无所有,在精神生活中也贫穷至极,他无亲无故,在土谷祠里都是借住,靠给人做短工维持生活,阿Q的社会地位相当低下,无名无氏,地主赵太爷竟然说他不配姓赵,还打了阿Q一记耳光,阿Q可以被人们随便嘲弄,使他的人格严重受到摧残,已到难以容忍的地步,但他却不同于正常人,他没有丝毫反抗意识,对于自己所受的侮辱几乎和天赐的享受一般,不但没有愁苦,反而总是那么达观和得意,这是因为,阿Q的思想被一种可怕的东西控制了,那便是精神胜利法:他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从而求得安慰,从精神上战胜对方,来消除被侮辱的不愉悦,取得安慰,当然,这样的安慰和胜利在别人眼中是愚昧无知的表现,是无法被正常人接受的。

我们对阿Q做进一步的分析,如果说中国农民普遍具有忠厚、朴实的性格特征,阿Q则是个特例,前面已经提到他是流浪雇农的形象,他的地位比一般的农民还要低,更加贫穷,生活更加不稳定,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所谓的住所都是借住在土谷祠中,这样还不算糟糕,更悲惨的是在社会中,他屡遭侮辱,无力反抗,欺负他的不仅有赵太爷这样的地主阶级,还有许多是几乎和阿Q一样悲惨命运的人们,以至于阿Q可以随便被嘲弄,使他的人格受到难以容忍的伤害。

Q的自欺欺人表现得滑稽至极,阿Q与他人发生口角的时候,间或瞪着眼睛道:“我们先前——比你阔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阿Q的头上长着癞疮疤,他讳说“癞”和一切近于“赖”的音,后来推而广之,“光”也讳,“亮”也忌讳,到后来,连“灯”、“烛”都讳了,别人一旦触犯,不管有意无意,阿Q便全疤通红的发起怒来,有人喊:“亮起来了。”阿Q照例的发了怒,他怒目而视了。“原来有保险灯在这里!”他们并不怕。阿Q没有办法又想出别的话来报复:“你还不配……”其实,这是别人欺负阿Q常骂的一句话,阿Q又用这句话去骂别人,可见,不仅阿Q愚昧,他周围的人也十分愚昧,他们生活的很迷茫,没有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如行尸走肉,在生活中这样低俗的骂来骂去,以寻找生活的乐趣。

Q的自我安慰表现为:阿Q伸手去摸小尼姑剃的头皮,扭她的脸颊,被小尼姑骂:“这断子断孙的阿Q!阿Q因为贫穷找不到老婆,竟说女人是害人的东西,如果不是因为女人中国的男人大半可以做圣贤,商的灭亡与妲己有关,周的灭亡是因为褒姒,甚至秦国也被假定是因女人而亡,这种得不到,宁愿诋毁的思想和心态,使阿Q从心理上得到平衡和安慰,待到革命党人进城,到未庄来避难,阿Q在思想上已意识到要革命来改变自己不幸命运的可贵愿望,但他并未真正理解革命,只是跟着瞎起哄,热闹热闹罢了,当有的人给阿Q跪下求饶,阿Q得意极了,也不再像先前那样讨厌女人,反而变得百般挑剔,他分不清敌友,不能明辨是非,他革命的对象是与自己同命运的受剥削受压迫的劳苦大众。“愚昧”是他屡遭摧残的原因,也是他屡遭屈辱的结果。

鲁迅对阿Q人物形象的塑造,诣在打破“无声的中国”千年的沉寂,以唤发国民的反抗意识来捍卫自己和国家的尊严。

《祝福》中的祥林嫂,是鲁迅笔下最悲惨的农村妇女的形象典型,作品深刻揭示了封建礼教下人性被扭曲,封建伦理系统的严密、根深蒂固,人们对封建传统的敬畏、无奈,从物质到精神上所受的压迫,使像祥林嫂一样的人无力挣扎,从容的做了封建伦理教化的奴隶,鲁迅曾在《灯下漫笔》一文中指出:“实际上,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资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因此,鲁迅将中国人的社会性归纳为两种情况:“一 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 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时代。祥林嫂就是这样的生存者之一。

祥林嫂是旧社会贫苦农村妇女的悲剧形象,她的一生命运坎坷,在第一个丈夫去世后,她从婆婆家逃出来,经过卫老婆子的介绍,到鲁四老爷家做工,但没过多久,卫老婆子又带着祥林嫂的婆婆和一帮子人把祥林嫂绑回了家,逼她嫁给贺老六,她的婆婆把她卖出去得到一笔财礼,给二儿子娶媳妇。可见,祥林嫂的地位多么低下,祥林嫂出嫁是被抬过去的,她拼命地挣扎,嚎、骂,嗓子全哑了,最后她被小叔子擒去拜天地,她努力挣扎,一个不小心撞在了香案角上,碰破了头,最后因无力反抗而屈服,不过一年的时间,祥林嫂就为贺老六生了一个男孩,她的丈夫有力气,会手艺,她的生活因此也越来越好,但不幸的是,她的丈夫不久死于伤寒病,儿子被狼衔走了,每当她向别人倾诉自己的痛苦,不仅得不到同情,反而受到的是奚落,不幸的生活和冷酷的社会,使她对生活充满了绝望,变得越来越麻木。

祥林嫂没有因生活的不幸得到丝毫安慰,她的生活境遇大不如从前,周围的人开始嫌弃她,忌讳她,令她丧失了人格尊严,她痛苦至极,却没有任何精神上的反抗、觉悟,她已经被封建传统教化“洗了脑”,连自己都觉得自己是不干不净的人,仍然服从封建教化,为了洗清自己的“罪过”,到土地庙捐了门槛,依然无法改变她的不幸以及世俗对她的为难之境,最后悲惨的离开人世。

鲁迅的《明天》中塑造了另一个寡妇单四嫂子,她同样是年轻守寡,不同之处是没有婆婆,只有三岁的儿子,她没有像祥林嫂那样被逼再嫁,再嫁再寡,但同样受尽了封建教化的摧残,她为了养活自己三岁的儿子宝儿,不惜一切力气劳作,当宝儿生病了,她想尽一切办法求神就医,仍没能救活她的儿子,她受到了丧夫丧子的沉痛打击,生活的不幸击碎了她最后一个希望,令她感到无比绝望,她面对的是一个黑暗空虚的世界!

《离婚》中的爱姑是辛亥革命之后的农村妇女,她所处的时代比祥林嫂,单四嫂子都先进,但仍无法摆脱悲剧命运,她性格泼辣,在娘家很有地位,父兄都听她的,丈夫要离弃她,她就闹,最后请七大人调停,但七大人并没有为爱姑主持公道,而是在维护封建礼法,反而令爱姑更加委屈,爱姑虽然受了辛亥革命先进思想的影响,有反抗意识,不会任人摆布,但她见识短浅,不能认清现实,对封建统治者始终存在幻想,使她无法摆脱封建压迫,在她眼中的对头只是个别人——她的丈夫、公公,而真正的敌人是她所看不到的封建势力,她的愚昧始终无法令自己改变奴性的人格,她糊里糊涂的被压服,竟然对迫害自己的封建制度存在深深的敬畏,令她的命运更加悲惨!

鲁迅笔下的九斤老太太是一个居身于贫困封闭之地的乡下人,她固步自封,不愿接受新事物新思想,反对一切新事物,新观念,腐朽至极,她总是用“一代不如一代”这样的口头禅来衡量一切事物,蔑视一切新的东西,例如:孙女在饭前吃炒豆子她就觉得不对,当孙子生下来一个比一个轻,她就感叹:“一代不如一代”,媳妇和她争论称的问题时,她又觉得媳妇不懂规矩,仍觉得“一代不如一代”,可见,九斤老太太的顽固,受封建思想毒害之深,世界上的事物如果保持一个样子不变,社会还哪有进步和发展!

鲁迅在《故乡》这部小说中塑造了杨二嫂和闰土两个人物形象,作者对不同时代的他们分别进行描写,以时间为线索,通过前后对比讲述了农民生活日益贫困和农村经济的日益破败,反映了当时农民在精神和物质生活上的双重贫瘠。

闰土在闰月出生,因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给他起名闰土,从小他的脖子上套着一个银项圈,是父亲为保他平安在神佛面前求来的,意在用圈子把他套住,不叫他死去。少年时的闰土天真活泼,无忧自在,“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劲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他非常的聪明伶俐,喜欢捕鸟,捡贝壳,刺猹等,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闰土童年时代的活泼可爱也给作者带来许多欢乐,就在鲁迅再次回到故乡,中年的闰土令她大吃一惊“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闰土却麻木不仁,不明白自己生活艰难的原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默默忍受着生活的折磨。

年轻时的杨二嫂被称作“豆腐西施”,她不仅做的豆腐好吃,身材也很好,脸上擦着粉,但鲁迅对中年时期的杨二嫂写到:“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伶仃的圆规。”农村贫苦的生活使杨二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的贪婪自私,尖酸刻薄显出她的不自重,“豆腐西施”喜欢占小便宜,竟张口向鲁迅索要家具,还把作者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拿走了,可见杨二嫂的生意很不好,这也从侧面看出老百姓的困窘,连豆腐都买不起了,贫苦到这种地步!

鲁迅笔下皆是病态社会中不幸的人们,他笔下的农民都以悲剧命运告终,从小说中农民的悲剧命运,使人们了解到,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社会底层人民的悲惨生活,他们无法自拔,深受折磨,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刻画这些农民形象的现实意义,刻画这些农民形象的目的在于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揭示社会的黑暗统治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告诉人们要进行自我反省,在现实中看清、把握自我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0a287fffab069dc502201d4.html

《浅谈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