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宇轩昂,海纳百川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气宇轩昂,海纳百川
作者:毛康力
来源:《魅力中国》2017年第19
摘要:李唐王朝是中国漫漫历史长河里一颗璀璨之星,他的开创者李世民不仅在政治上是一位卓越的帝王,而且在音乐方面还有着很高的造诣。他用他若百姓安乐,金石自谐矣的音乐美学思想看待音乐,不迷信不自闭。他用海乃百川的胸怀包容天下优秀的曲调,将国门敞开,吸收民族音乐、外国音乐、民间音乐优良的部分并融合在一起,谱写出贞观之治音乐的繁荣昌盛。而音乐之花之所以能够茁壮成长,这与唐太宗的政治自信和政局稳定息息相关。 关键词:唐太宗;美学思想;宽广胸怀 一、唯物辩证的音乐思想
千百年来,受封建思想的许多君王与大臣都认为音乐决定着国家是否灭亡,是否昌盛。但唐太宗说道治之隆替,岂此之由,意思就是国家的兴衰其根本不会由音乐决定。三国时期的魏明帝曹睿也曾说过:兴衰在政,乐何为也?化之不明,岂钟之最!太宗的观点与此相符。据《旧唐书·音乐志》中记载,御史大夫杜淹认为前代兴亡实由乐,李世民反驳了杜淹的观点,并说道:将亡之政,其民必苦。然苦心所感,故闻之则悲耳,意思是亡国是因为民间疾苦,百姓怨声载道自然就会觉得音乐是在述说将要亡国。宰相魏徵也赞同太宗的观点,并用古人的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来证明音乐只是一种抽象的艺术,它并不能实质性主导人们的思想或是事物的发展,同样的曲调由不同的人或不同的心情来聆听时带来的是不同的感觉。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中也提到哀乐当以情感而后发,则无系于声,意思就是所谓的哀乐不过是人有悲伤情绪时听到后被定义的,而音乐本身是不具有哀愁与喜悦的。太宗的音乐美学思想还吸取了儒家的基本思想,如音声能感人。从上述观点来看,唐太宗从曹睿、嵇康和儒家的音乐思想中找到自己认可的部分,形成独特的音乐美学思想。
音乐是否影响政治呢?太宗实施礼以导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行以防其奸政策,虽然音乐不能主导事物的发展方向,但是它有着感化教人的作用,比起礼、政、刑而言,音乐显得更具有对人性的关怀作用,使仁和之道在無形之中灌輸到人们的思想中去。唐太宗还深知任何喜爱都不能过度,君子之所以能够称为君子,是因为有自控力,懂得节制。隋炀帝动用大量的人力财力来满足自己对音乐的喜爱,导致民众的不满,加快了亡国的步伐。太宗引以为戒,喜乐但不纵乐。唐太宗用唯物辩证的美学思想来看待音乐,即音乐自身虽没有让事物颠覆的功能,但可以服务于政治的,用于收拢民心。当百姓安居乐业时,音乐使民众的日常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民众的艺术修养得到提高,可以尽情的用音乐抒发自己喜悦或悲伤的情感时,才能实现真正的以人为本,国家繁荣昌盛的面貌。 二、海纳百川,兼收并蓄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fac6e6f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15.html

《气宇轩昂,海纳百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