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道经诵读方法:恭熟忘合灵

发布时间:2020-05-23 17:16:2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恭熟忘合灵

时间上没有捷径可超,方法上也没有捷径可寻,最好的方法就是熟读,关于读书的方法就五个字:恭熟忘合灵。这五个字是熊春锦老师教导学生学习道德经的五字心诀,道德经是在易经的基础上人类又一次文化巅峰的总结,二者虽二实一,故学习方法也是通用的,愿易友们能够有所领悟。

颂经,是道德修养的一项重要内容。古往今来的修证者,对《德道经》的学习,在方法上曾经有一个理气方法与理形方法高度协调统一的阶段,理气方法中最珍贵的莫过于心法。但是长期以来,失去心法的普通颂经方法,解读《德道经》和其它经文的方法,是难以真正的造就真人,难以造就圣人,甚至连贤人也难以造就。今天先介绍一下颂经的五字心诀,正确地掌握好心诀和心法才能获得真实不虚的功效。



心身恭敬礼圆明

在颂经的过程中首先是一个字。这个字的关键作用,是能够启动经文中的光,经文中的炁,经文中的理,经文中的法,与经文当中的场相连接、相贯 通、相融合。心与经合一,身与经合一,经与人不可离开的一种状态。《德道经》是一个巨大的宝殿,只有这个字,才能开启宝殿之门。这个恭就是一把开门 而入的宝匙。

是指的心恭身恭恭敬。诚信,信德无疑,礼德圆明,是恭的基础。没有这个恭敬心, 没有敬畏心,没有处下之心,没有顶礼之心,就无法连通道德的能量场,也不可能打开经文的宝殿,进而登堂入室。这个还包涵了一种清静,身心的清静,要 将自己的心和身调节到一种清静的状态,空明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才能灵悟,才能相溶,才能接受,才能展开。因为在颂念的过程中,只有将心这个道德场、身 这个道德场,都调节到接近《德道经》的场性,做到这个,才能打开这个门。所以说这个字,不仅仅是在心灵上的一种恭敬心,而且还含有及时调 整自己的心身清静,使之符合《德道经》的纯洁、圣洁状态。我们在颂念之前先把心身内部清理清理,将调形、调心、调息这三调运用好,进入整体性、和谐性的 松、静、自然状态,也是为了更好地达到和实现这个,达到这个。古人还要求沐浴更衣,焚香而颂,连身体表面的清净也作为一种要求,可见这个字的严肃性和重要性。

当这个调整完了以后,才能说心即《德道经》,身即道德场。心中有了《德道经》,再颂起来那不就相应了吗?身即道德场,那么《德道经》的能量不就存在了吗? 那么太上心头坐不就很自然的出现了吗?离开了炼己调节心和身这个前提,那么这个就是盲目的,是虚,是假,这叫不恭不敬。其实 这是很简单的一种现象。就像我们在泥巴地里干了活,双手脏兮兮的,拿一块蛋糕来非常干净,洁白的蛋糕送到你面前了,人们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去把手擦一擦、弄 一弄、拍一拍,才把这块蛋糕接过来。当然认真的时候,吃之前肯定要先洗洗手。这个道理是相通的。所以这个的实践不要把她小看了,她是一把钥匙,是每 一部经文的钥匙。

没有这个字,难以打开任何经文的门户。不在这个的统领之下把身心调节到符合经文的场性状态,那就难 以进入其中,难以打开,难以接受和承载其中的能量。当然,在字内容上可以更加广泛的展开来讲,所需要做到的内容的确太多。但是证道不离两个字。也就在这两个字上放下有为,树立无为;放下有欲,树立无欲,就这么简单几个字就概括了。但在实践时却是一个滴水穿石的功夫。 通过这个,我们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好了,能够接近无为;找那个,心静身静;用一个净,心净身净。在这样的状态下,这个才算是掌握了,并且 调节好了。那么打开任何经文的场性之门,也就容易出现和实践。

这个字放在恭熟忘合灵五个字的首位,她确实是首要的,是一把打开任何经文宝殿大门的金钥匙。要挂在脖子上,常常使用它。



寻声找音熟中生

。第二个字是。颂经文一定要读熟、念熟、诵熟。这个里面还有个寻声找音的问题, 也是一种技术。,记熟了,念熟了,诵熟了之后,才能寻声找音。但是在边记边熟的过程当中同样要注意寻声,找准。因为颂经不是一般的技 术,这个里就是一个特殊的技术。我们的声从哪儿来?是从我们口腔舌头的运动,喉咙声带的震动,口腔气流的震荡而来。那么声又出自于哪里呢?出自于大 脑,并且通过颅底的神经传导这些信息到达喉、口、舌。心能不能直接颂呢?心不能直接颂。心是通过这种后天的颂而经过迷走神经相应。由于迷走神经也是从颅底 穿出,与舌咽神相邻,容易产生谐振而传入心中。所以,当你注意到了这其中天人秘密的时候,返观到心的时候,如果心调得理想,就会出现一种特殊的,叫心音。经中的能量光和这种音的频谱,最容易合一地产生谐振,在胸腔里边震荡,就产生一股股的热流,再产生一种波,既震荡了自己,也震荡了身外的场。这 种波不断地扩大散发出来,而不是像普通状态的说话,只是口腔里说而心里没有相印。

的基础之上,我们还要注意寻声找 寻声是指在颂念某一段经文的时候,或者整篇经文的时候,关注一下你的大脑,关注一下口腔舌头的运动,注意她产生的这个和震荡体内的。这个声是它发出来的。那么要找的这个是什么呢?是一种震荡聚合在我们体内产生变化的一种波,叫音波,或者叫声波。有些字的音我们发 的时候,你不寻找它,这个震荡产生了也很弱微,需要强化提升,不然只是在口里面直来直去,不易引起内环境的共鸣。

《德道经》第四 十六章里为什么要说音声相和?这个字可是太重要了!字可以说是颂经的人天秘密之一。颂经的音波震荡,是一种相溶相会,是彼此不分,这样才能形成最好的音乐、乐曲。颂经之声,我们拿敲击大钟作一个比 喻。中国的古钟是依据来设计和应用的。木锤敲击钟的外壁所产生的是声,而钟内空腔体里边所产生的是音,这个声和音相和,就使钟声悠扬悦耳,震撼心 灵。西洋的钟则不同,它敲击的是钟的内壁,声和音混在一起发出来,给人心灵的感觉和作用力迥然不同。这个例子我们要把她整体结合起来想,要主动去寻音,主 动去找空内的音,就在你的腔子里找。胸腔是有空间的,颅脑腔和腹腔也是有空间的,道之所用不离这个空、虚、中,把这个把握住了,那真是处处都是妙。

同的声,能产生不同的音。有的人颂的时候就是第三声不行,还非得要用第四声;有的人用第四声不行,还非得用第一声。每个字基本上是四种声,我们要找准它。 哪一种发声方式容易产生震荡的音,就找出那个音加以科学的、合理的应用。文字当中哪一个字对自己作用最强,你就把握好那一个字。当然,每一段文章里每一字 都会引起或强或弱的震荡,但是毕竟有主有次。而且我们这个,能引起声频震荡的这个,也存在着某些字先出来,某些字后出来的现象和状态。如果你 连主要的、先出来的这一个都没有抓住,你怎么使后面还没有出来的字突然展开出来呢?其实有时候我们就是当面错过,没有发现,非得量级很强的时候你才能感觉 到:噢!这个字震荡了心灵,这是我的真音,找着了。

但是为什么不能主动去找呢?主动去找不就事半功倍了吗。所以这个寻声找音是在的基础上的一种深化,非常重要。这个过程不论是我们自己在念颂,还 是在跟读的过程中,都要注意在记熟、念熟、诵熟、背熟了的基础之上,主动去寻声找音、众妙之门的天音、音符。当然,还是要大家重视,没有哪能 抓住妙呢?有的人在那里念了,念出名堂了没有?没有。所以不论是自己颂经,还是跟读颂,还是听师讲经,都要想一下中国的古钟,注意力不在钟外的声,而是要 放在钟内的空上,放在这个空中所产生的音上;把握住在你的腔子里,在你的空心中所产生的上。有了这个音,那才是颂经。



真声真音心中听

讲经时的真正音声相和。听讲经时,如果讲经的师有道,他所发出的声音中必然有光音,你在自己心中觅着了共振点,寻着了这个同频的窍,自然也就容易掂花一笑 了。不寻不觅,不敞开心身,不主动地使心中的音源谐震点与老师的音相合,那就容易昏沉。听的都是后天的内容,无为的光和音也就捕捉不住,当面错过,效果也 就不理想。

自己颂经的原理也是同一道理。想一想,老师发出的声和音,含有道光德能的音你都难以入心相和,那么自己念时的低能量场,作用力当然就更不容易显现出来。

人跟我汇报说:老师,我念了一百零八遍了,不知道怎么样?他倒反而问,我不知道怎么样?不知道效果如何?为什么要问我呢,为什么不问自己呢?为什么有的同 学只念了一个来月,甚至学习《德道经》以后只念了几天就找着了天音,找着了心音,进入了众妙之门呢?差距在哪里,思悟了没有?光是羡慕人家是不行的。《德 道经》的实践就是要落实到每个人的心里,每个人的身中。看到人家的进步,看到人家的神奇,那是别人的,那是别人的道,别人的德,不是你自己的。自己的德要 自己放下心来在身内环境中去务实求证,光睁着眼睛看外边不行,光竖着耳朵听外面也不行。你垂帘内观,闭耳内听,去掌握自己的声,寻自己的音,这样才能与进 步快的人相媲美,这不就近了吗?找着了你就相近了,这是技术,是方法,必须要掌握。

掌握了这些技术和方法,还要思索,要有悟性, 而不要仅仅执着于我颂了多少遍。告诉你们,真正具有心音的人,哪怕一声佛号,哪怕一声经咒,足以惊天动地,胜过于一般普通人颂一万遍经文!为什么呢?因为 他通过他的真声、真音,开启的是高维空间的场,调动的是高维空间的能量;道光德能产生的作用远远胜于我们无恭无敬、不状态下,在没有找到真声 真音的状态下,转来转去颂多少日子的效果。颂的遍数多,其实也只是一种督促,是一种自我鞭策。在没有进入那种状态之前,必须要遵循这个遍数,用这个遍数 去敲开你寻找真声真音的门户。但是老抱着遍数不放,而不主动地去寻声找音,难道一辈子就老死在念颂的遍数之中吗?这种状态也就太可怜了,也 就跟世俗中盲修瞎炼的人无异。



忘颂忘声无为境

。颂经心诀的第三个字是掌握好了以后,一定要什么呢?首先第一步是忘声忘声的出现一定是在出现的过程中,再忘记这个。每个对颂经有真实体悟的人都有这样的感悟: 口里在颂这个字,声也在发出,但是突然之间心里面的震荡开始了,就好像口腔里的这个声没有经过大脑似的,只是关注到了胸腔里震荡的那个音波,胸腔正中心有 一团团的光,或者是所读相应的字释放出这个光波,而出现了忘声的状态,这时声音你就不在乎了。实际上还是在念,但是念的时候已经理解了这 个能量的震荡为主宰,而口腔的声处在辅助的状态。如果这个状态稳定了以后,口里的声就不再出现,也就是说停止了口的颂念。但是还是在继续着心的颂念,一团 团的音、光、能在心里震荡,在扩散,再传导到全身。我们同学当中不是就有例证吗?有人颂的时候就感觉到里面的字出现了,口里虽然还在颂,但是《道德经》中 的一段段文字却出现在中脉上,出现在任脉、督脉上,而且随着颂的状态在流动,在传输,在运转。这就是忘声状态下的一种真性的出现。

这个声音忘记了,口腔和大脑思维把 它忘了,那么天音也就涌现了,出现了。当然在这种状态中,她有左右变化、晃动的过程,要把握好,可别又把自己拉回到嘴里边在颂,脑袋里好像不知道,那 怎么会出现?不要去想这个问题。你一思、一想,马上又会退到口在念,脑袋里在思维,而把胸腔里面的真音丢失了。所以要善于把握这种忘声。当然这样在语 言上、文字上教大家是教不熟的,非得要每个人自己去实践,去体悟。就是开关得自然一点,转过来就成功了。深化下去忘声

这个忘声你能深化了,你就能忘记你的身体。身形都忘了,只有光流在运转,只有光团在放射,只有光波在震荡,这时候才是稳定的真音,也就是《德道经》所讲的 最完美的音声相和。在这个相和中,更深层次的变化就会紧接着发生。所以这个字,虽然只是忘记在念颂什么,关键是忘声。这个声波的传导方 向,历史来源已经全部都忘记了,内部紧接着出现的就是天音;这个天音震荡的特点,流动的方向方位,各人都不相同。不要我一说别人证出来《德道经》的文字在 任督二脉上转,你就马上生起妄念——我的怎么不转呢?你想转着试一试,转不了!这是模仿不了的。

声后字出现的位置各人不同,有的人是在中脉上出现,比如道,可道;有的人在颂字的时候,字就突然放大,无边无际;颂可道的时 候,字沉到海底了;但是有的人这个字又上升到了天门。这怎么能够模仿呢,模仿了就是执、偏执了,就是有为的后天,而不是无为的先天状态。所以 只能讲忘声忘声后出现的现象必然是天音。在没有出现天音状态下你去妄思、妄想,都是不可能真实达到忘声而出现天音的。



音声相合天音中

忘声是在忘掉身体、忘掉我心后出现的,这三忘都出现以后,音声相合,融混在道光之中,也就很自然地出现。这就是第四个字

是声音和心音相合,是天音合之于心,合之于身;是整个心身与道光德能,道德的能量场,在声音这个领域同频了,频率一致了,就像有句成语中所说的敲钟罄 一样。这句成语说的是古时候有一个庙里有一口大钟,距离这个大钟很远的地方有一户人家,家里拜天地君亲师的供台上有一个罄,每当那个庙里敲钟的时候, 他家里这个罄就会发出自鸣声。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按现代科学解释就是这个钟的频率和罄的频率是相同的。我们把这个例子用到这个字上,不也就是 这个意思。经文中所潜在、所携带的巨大道德能量,在音声相和中,就会明显地透发出来,以炁或光的形式,直接作用于我们的心身。道的音,道的能 量,与我们形身这个小环境出现了敲钟罄响的现象。天音合于心声,天音促进我们凡身内环境的变化,经文的光音与体内的光音高度和谐地统一为一体了。这种 光音天不仅能在心身之内扩大和深化,能够渗透五脏,还可以扩展深入到六腑三腔,四肢末稍。而且还可以与体外空间中的光音天谐振,而神驰其中。在这种状态 下,如果这种能够稳定,能够保持,能够深化,能够全面展开这种状态时,也就自然诞生了。

。是指进入众妙之 后在无为中的变化,是灵悟、感应、自然作用力的变化现象;是一种对道的体悟、感知。灵,包含着我们所讲过的,弦前微妙徼,跨弦通灵妙,微妙、玄妙、奇 妙、神妙、仙妙,不同层次,不同广度,不同深度的众妙,都在这个之中。这其中的变化不用深谈,说多了大家可能产生追求心,模仿意,反而有障碍力。

因为前面几道关口不突破,的关口不破,这个基础达不到要求,那么寻声找音就会常常找不准。冥冥当中会有人帮助你找准这个音,找准这个声。那么是 谁来帮你呢?就是通过来达到这个目的的,才能实现找准声、寻准音。证道不离心身,要符合道德的标准自然恭敬。这个德,这个恭敬心,在内环 境的调节好了,礼德光明自然就会显现。没有这个光明心,做不到这个,那么第二步的深化,寻声找音就难以实现,更不容易达到第三步的忘声、 忘心,忘身,音声相和。对我们颂经人来说,如果没有这个,没有这个,忘、合、灵也就遥遥无期。只有把的基础打好,才能出现忘声而合真,以至于达



这五个字说起来简单,理解起来也不容易,要整体把握住,环环相扣。不要只是单纯注意现在的这个结果, 只等收获,那就成了守株待兔。关键是重视真正做到了,这个也就不难了。只是掌握灵机的一点感觉,一点动念。今天点破 了颂经的人天之密,把这个心法告诉你们了,也是缘法所致,上天的慈悲。大家要珍惜,要认真实践。莫将轻易得,视作等闲观。如果不能真心诚意地实践它,那就 是暴殄天物,罪过大焉!得这个诀以后你们再去试,我相信只要正确把握修心炼己,诚信道德,礼敬自然,把第一步、第二步真正把握住的人,运用好 这个心诀,再与《光音观心》颂的心法相结合,诀与法紧密合一,水乳交融。那么也就会自然出现了。

今天对颂经心诀, 暂时解释这么多。下面请大家跟着《道德经》第一段的颂读体会一下。对于已经比较、已经比较的人来说,请你注意内观自己的心,就在胸腔中央去观 这个字,寻这个,找这个。当然不可能每一个字都观清楚,主要是抓住观出来的那个字,哪个字出来你就随哪个字,也就是随观,随着她的出现而 观,而不是想着她出现而观。这个字特别重要,实践一下这个对全面产生的出现,去感悟体悟一下。有的同学可以体会一下忘声,如何 ?其实有时候确实是在那一刹那间你证得了,就得到了,只要你巩固她,她就发展了。

好,我就不再啰嗦了,边放音乐边带着大家读这第一章。大家边观边体会,暂时不要求大家的



光音观心颂经法

《光音观心》念颂方法,是恭、熟、忘、合、灵五字颂经心诀中,配合《德道经》颂念以及其它相关经文颂念的第一种方法,是天人合一的颂念方法。有助于清退心阴,阳性转换心场和身场,进入光音天环境状态中实践。

一、本方法需要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三调,将形体、心意、呼吸调整到符合传统道德文化学习方法中的特定状态中。心身的松、静、自然是实践的前提。

二、光音观心颂,学习实践的关键,仍然是一个字。只有恭才能连通天地人三才;只有恭才能开启心扉,净化心灵,进入徼妙之境。三调后,要注意调整恭敬心。心身保持中和、安祥、愉悦。

三、 观想。连通天、人、地,依据我是一金针,连通天地心,天炁下降,地炁生升,无人无我,一片光明的心法存想,运用自己的日月星三光(日月星三光指左、右 眼以及眉心的第三眼)外观内照,观天德之光下降,地慈之炁生升,人在光中,光在人中,沐浴在天德地慈的光炁之中。并且观天心高密度更亮的小光柱从大光 柱中央,直插百会,抵于会阴,形成光中光柱,强化天人合一连通的路径。

四、观师默像。内视胸腔,在心场区(指胸腔中央,双乳之 间)内观想老子形象。再反复颂念:太上心头座,内外皆光明;观心可得道,经引归道真。颂念七次,强化观想成像。缓缓将所观的老子形象逐步放大,与自己 的整个肉身合一,将心与身与师宝紧密合一,太上即我,我即太上,师我无分。

五、观想胸腔中央心场区现出一本《德道经》,光明无量,道光德炁弥沦整个内天地,照亮全身。

六、此时观心中蓝色封皮的《德道经》展开,是繁体竖排版本,字形较大。显现出第一章的文字内容。

七、 此时开始慢速念颂《德道经》第一章。逐字颂念。每颂一字时,观想字形稍微升起扩大,乳化成光,充满整个胸腔,扩散全身。每颂一字时都注意寻音而同频共振, 觅光而朗照心身,依照恭熟忘合灵的心诀进行念颂。当启动灵悟以后,则顺其自然而颂念,观其光音而颂念。

本《光音观心》颂,一般规律而言,开始的第一阶段,每颂一字时,此字会在胸腔中放大而冲开心场,净化心场。第二阶段会出现在中脉上上升或者下降,上升时会 直达颅脑之中,将心场与大脑中的通道打通,使其没有滞碍阻塞,并且使心场与脑场向道德的场性全面转化。继而会逐字下降海底,将内天地中的天、心、地连接成 一体,有的人会在阴跷出现明显的徼妙变化。对于中脉基本修通者而言,有的人也可能同时出现某些字上升,某些字下降,经字整体性地在中脉内及时上升和下降。 第三阶段一般会出现字的光音沿着督脉或任脉升降,以及顺转(沿任脉上升督脉下降)或者逆运(从督脉上升任脉下降)。任督两脉通畅者,其运动规律会具有独特 性。最后都会出现光音分布振荡全身,进入光音天环境状态之中。

一部分人,由于心场和身场开启性、通透性不佳,或者因为身场的门窗**位开启受限,道路经络细小阻滞。在修持此法时,不易按照一般规律和普通规律出现感应 和反应。出现特殊的一些感应和反应,都属于正常现象。应当依照恭熟忘合灵的五字心诀,将突破心场作为关键进行修持,完成心场的真实道德转换。心为身 君,心的道德场性置换是最根本的转换,心窍开则百窍通,心扉开则阳我立而真我出,内天地的道德场则固若金汤。

如此逐字念颂,逐字观经字的光音。将心和身整体溶入经文之中,经人合一,人即是经,经即是人;人在经光之中,光音在人心身之中。则易于出现徼和妙,自然地 进入众妙之门。如果进入恍兮愡兮状态,则保持这种状态,不粘不脱,不持盈,勿揣锐,保持无为之境,观心身变化之妙。

如果未进入无为观妙状态,则可反复如此念颂第一章,舍心舍身与道经师三宝同频共振,能量合一。在颂和观的过程中,注意身感体悟其中某一字产生的徼和妙,正觉捕捉灵感灵悟。



本颂念方法,主要以第一章为主。其它章节也可以应用这一方法。但仍应以在第一章用此方法取得明显确实的无为验证以后,再进入其它章节或其它经文中实践。不宜好高骛远,浅尝辄止。愿您心扉大开,真我君临内天下,观心得道。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a4d0bc5df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a6.html

《德道经诵读方法:恭熟忘合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