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

发布时间:2012-01-08 11:09:4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绪论

一、研究范围与对象

1、时间范畴:1917——1949 (习称“三十年”)

第一个十年(1917——1927

第二个十年(1927——1937

第三个十年(1937——1949

时间观念的发展变化——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概念仅仅只有30年,可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当代”概念已经大大超过了它。再发展下去,“现代”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仅仅是“弹指一挥间”,这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的,必须改变。

1)“上溯”说——现代文学起源于五四白话文运动,而白话文不仅是五四时期才有,可以上溯到清末白话小说、近代太平天国、诗界革命。

2)“下延”说——1949年不应作为现代文学的终点,因为许多作家还健在,还在创作,不能人为将其割裂。解放后与解放前的新民主主义文学的性质并无大异。可以下延到20世纪末——20世纪文学”,将20世纪文学归为一个整体。

2、对象范畴:文学发展的历史

1)文学发展的史实

(文化与文学运动、文艺思想斗争、文学社团、文学思潮与流派等)

2)文学作家与作品

(作家生平、思想发展、创作道路、代表作品、作品解读:思想艺术分析、文本解读等)

二、特征:

1成分的复杂、斗争的尖锐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突出特点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各种矛盾更错综复杂。中国现代文学作为社会阶级关系在文学上的反映,也呈现为成分复杂多样。如“白话文”运动,就由左、中、右实行联合的结果。但他们有不同的原则,因而随着斗争的深入,他们最终走向分化。又如“社团”的兴起,有无产阶级团体(太阳社、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等)、有开始呈现资产阶级性质后向左转的进步团体(文学研究会、创造社、语丝社、南国社等)、也有资产阶级社团(新月社、六一社等)。流派也是如此(如“鸳鸯蝴蝶派”、“山药蛋派”、“论语派”等)。

2进步文学居主导地位,占绝对优势

进步文学自“五四”起,就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所需要,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无产阶级革命影响的扩大,随着左翼文艺运动的蓬勃开展,进步文学无论在质和量的方面,都得到迅速的增长与提高(出现了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著名作家和许多享誉世界的作品)。特别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它文学朝着民族化、大众化的方向发展,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出现了赵树理、丁玲、孙犁等一大批民族化、大众化的作家和许多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作品)。

3)继往开来,既继承和保持了我国民族文学的优秀传统,又吸取了世界文学的有益成分

“五四”文学革命时期,中国现代文学走向改革开放,大量吸取世界文学的先进经验。人们不断介绍易卜生、歌德、托尔斯泰、契訶夫、高尔基等,从思想倾向到形式、结构、表现方法等,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我国作家受到民族优秀文学遗产的影响就更大。许多作家本身受中国古典文学的滋养,作品中经常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烙印(鲁迅《阿Q正传》的章回结构、戴望舒诗歌的晚唐风韵等)。

 学习方法

1)以作品为基础,以史实为线索

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各个时期,均有各自的历史特点。同一历史时期的作家,在创作上一定有不同程度的联系。因此,掌握各个时期的历史特点和文学史实,就能较好地了解同时期作家所具有的共同特点,以及创作所表现出来的类型化现象。如:“左联”的出现,就形成了左翼作家的群体,以及左翼作品的“文学是战斗的”的共同特色。虽然左翼作家各自的风格不尽相同,但是他们创作的特点却有许多相同之处。从内容到艺术形式,都可以归为同一类型,构成一个整体。

文学是由作家和作品构成的,而作品则是基础的基础。一个作家,一个群体,或一个时期,其文学成就如何,主要在创作。要了解、掌握并正确评价他们,不能人云亦云,要从具体的作品入手。

2)多读些现代文学评论的书籍和文章

现代文学教材对于作家、作品的评价,是基于人们认同和接受的观点。而文学评论的观点、角度是多种多样的,其与现代文学教材的观点相辅相成,百花齐放,共同构成了现代文学评论的绚丽色彩。多读些各种观点的现代文学评论的书籍和文章,有助于开拓视野、活跃思想,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思维能力。

更广泛更全面地了解、认识中国现代文学的价值、成就,及其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同时,在学习和借鉴中,提高自己的评论写作能力。

第一编 第一个十年的文学(1917——1927

 

第一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一)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五四文学革命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

1产生的历史条件

1)辛亥革命失败、军阀篡权、政治黑暗

2)帝国主义入侵、民族危机、经济萧条

3)思想藩篱重重、承传儒学、迷信泛滥

2、标志与内容

1《新青年》标志着思想启蒙运动的开始(19159月)

2)两面大旗:民主与科学(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二)文学革命

1、文学革命前的中国文学基础

1)晚清以来的进步文学为先导

(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林译小说等)

2)辛亥革命前后鸳鸯蝴蝶派的泛滥

(发乎情,止乎礼的言情、武侠、侦探等)

2、文学革命的理论指导及其指导思想的转变

1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八事]19171月)

“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更多着眼于形式的改良、缺乏扫荡旧文学的战斗气概

万事开头难,被陈独秀称为“首举义旗之急先锋

2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三大主义]19172月)

三个“推倒”、三个“建设”,公开高扬“文学革命”大旗

从政治、艺术、社会思想三方面提出了反对封建文学的口号

仍以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及文化作为榜样

3)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对文学革命的宣传

钱玄同:明确打击目标“桐城谬种、选学妖孽”、带头写白话文

提倡新应用文体、拼音;著名的“双簧戏”

刘半农:“文言合一”、吸收文言的优点;文章分段、标点

著名的“双簧信”、鲁迅称他“很打了几次大仗”

周作人:“人的文学”、“平民文学”;以人道主义为本

散文理论“美文”与散文创造

4李大钊《什么是新文学》(191912月)

“为社会写实的文学,不是为个人造名的文学”

必须铲除“科举的、商贾的旧毒新毒”

土壤:“宏深的思想学理,坚信的主义,优美的文艺,博爱的精神”

小结:文学革命指导思想的转变——

A、 由资产阶级文化思想指导转向无产阶级文化思想指导

B、 转变的时间:苏联十月革命后

                转变的条件: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3、文学革命的意义与局限

1动摇了封建文化的根基,为新文学运动开辟了道路,对思想革命是一个极大的鼓舞

2)大多停留在理论主张的探讨上,没有出现大批真正有力的创作

 二、对封建守旧派的斗争和新文学统一战线的分化

1、对封建守旧派的斗争

1与林纾等的斗争(1919年前后)

《论古文之不宜废》、《致蔡鹤卿太史书》、《荆生》、《妖梦》

特点:公开复古,与新文学阵营正面对垒

2)与“学衡派”的斗争(1922年)

南京东南大学梅光迪、胡先驌、吴宓等

《学衡》、鲁迅《估〈学衡〉》

特点:披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外衣,改头换面的封建守旧

3)与“甲寅派”的斗争(1925年)

封建军阀政府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章士钊为代表

《评〈新文化运动〉》、鲁迅《十四年的读经》、《再来一次》

特点:借助权势孤注一掷,新文化运动的拦路虎、封建守旧的绝唱

[联系鲁迅的著名杂文《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2、新文学阵营的分化

1)问题与主义之争

2)《新青年》与《努力周报》

3)“整理国故”与鲁迅《青年必读书》

三、新文学社团的蜂起和流派的形成

(一)社团的蜂起

1、蜂起的原因:

1)时代的要求:激烈动荡的时代要求得到迅速及时大量的反映

2)社会的基础:经受五四新思潮冲击的知识分子,在五四退潮中最容易选择文学样式来倾吐内心的苦闷

3)文学发展规律:初期文学革命理论倡导、文学尝试必然发展为大规模的文学创作

2、主要社团简介:

1文学研究会 19211月成立于北京;——“为人生”派

成员:沈雁冰、郑振铎、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等发起,冰心、朱自清、庐隐、鲁彦

文学观念:“将文艺当作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遣的时候,现在已经过去了”、“文学应该反映社会的现象,表现并讨论一些有关人生一般的问题”

成因: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

刊物:《小说月报》、《文学旬刊》、《诗》月刊等

     成绩:“问题小说”的创作;外国进步文学的译介;与鸳鸯蝴蝶派的斗争

2)创造社 19216月成立于日本东京;——“为艺术”派

成员:郭沫若、郁达夫、田汉、成仿吾、张资平等,后有冯乃超、李初梨、彭康、朱镜我等

宗旨:“我们所同的,只是本着我们内心的要求,从事于文艺活动罢了”。

尊重自我,崇天才、重神会,讲求文学的“全”和“美”

成因:双重失望,促使他们内心痛苦并超常的反抗

刊物:《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文化批判》等

成绩:浪漫主义文学的创作;“普罗文学”运动的开展

特征:前期的反封建核心力量;后期的革命文学的积极倡导者

3)新月社 1923年成立于北京;——“为艺术而艺术”派

成员:闻一多、徐志摩、胡适、梁实秋、朱湘、饶孟侃、林徽音、陈梦家、孙大雨等

文学观念:“艺术美的至高无上”、“艺术不是为人生的,人生倒是为艺术的”、“绝对的写实便是艺术的破产”、提倡反写实运动

成因:多为留学欧美的知识分子,受西方资产阶级文艺思想的影响

刊物:《〈晨报〉副刊?诗镌》、《新月》月刊

成绩:前期对“新格律诗”的倡导(新诗的“三美”理论)

特征:前期的积极反封建;后期的反对普罗文学运动、提倡“人性论”

 4)与文学研究会倾向相近的社团:语丝社、未名社等

语丝社1924年成立于北京,得名于该社团创办的《语丝》周刊。主要成员有: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刘半农、孙伏园、许钦文、章川岛等。

宗旨:“催促新的诞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竭力加以排击”

成绩:“语丝文体”的创造(幽默泼辣的侧重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任意而谈的随笔体小品文)

未名社1925年成立于北京,得名于他们创办的刊物《未名》丛刊(北大的学生为主,刊名取自北大的“未名湖”)

主要成员有:韦素园、李霁野、台静农、曹靖华、高长虹

宗旨:“率性而言,凭心立论,忠于现世,望彼将来”

成绩:乡土小说的创作、对外国(尤其是俄国)文学的译介

5)与创造社倾向相近的社团:浅草——沉钟社、湖畔诗社等

       A、浅草——沉钟社:1922年先在上海成立“浅草社”,出版《浅草》季刊、《文艺旬刊》;1929年迁到北京,另组“沉钟社”,出版《沉钟》周刊。

      主要成员:冯至、林如稷、陈翔鹤、陈炜谟

宗旨:“希望文艺上的各种主义,象雨后春笋般地萌茁”

鲁迅曾高度评价:“中国的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久的团体

B、湖畔诗社:1922年成立于杭州西子湖畔,四位年轻诗人组成。他们是:冯雪峰、应修人、潘谟华、汪静之。他们出版了自己的诗集《湖畔》、《春的歌集》,后编辑《支那二月》。

朱自清评价:“中国缺少情诗,有的只是‘忆内’、‘寄内’,或曲喻隐指之作;坦率的告白恋爱者极少,为爱情歌咏爱情的更是没有。……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的,是‘湖畔’的四个年轻人。”

F、南国社——中国现代戏剧运动的先驱

1926年成立于上海,创办了《南国》半月刊、南国艺术剧社

成员:田汉、欧阳予倩、唐槐秋、孙师毅、周信芳、徐悲鸿、吴作人、陈白尘、金焰、君里、张曙、塞克等

宗旨:“团结能与时代共痛痒之有为青年,作艺术上之革命运动”

成绩:培养了大批艺术青年,发展了中国现代艺术(含戏剧、美术、音乐等)

 

(二)流派的形成

1、现实主义:关切现实,描绘人们熟悉的人和事

(以描摹世态人情为主,在叙述中夹以议论;借助客观形象对腐败污浊的社会进行无情的抨击) 风格:稳健、冷静、态度严峻

2、浪漫主义:表现自我,强调作家自我的内心要求

(浓厚的主观抒情,不是把感情和态度渗透在对现实的描绘和剖析中,而是直抒胸臆) 风格:热烈、奔放、激情横溢

3、现代主义:借鉴西方现代派的艺术,注重艺术表现技巧、手法和形式的创新;常挖掘和表现人的潜意识

(快速的节奏,蒙太奇式的跳跃,听觉视觉嗅觉的客观化、对象化,感觉、梦幻、意象的重叠变化 风格:怪诞、晦涩、意味朦胧

四、文学革命向革命文学的转变

第二章  鲁迅(一)

 

 

 

一、生平创作道路与思想发展

(一)寻求真理的爱国主义者(18811918

1、童少年时代:(1881——1898

家庭状况:鲁迅,原名周樟寿,小名阿樟,后改名周树人。祖父周介孚,曾经担任江西金溪县知县、翰林院内阁中书等职;父亲周伯宜,秀才。可以说是封建官僚家庭。但是,由于其祖父卷入一个科场贿赂案,被捕入狱,周伯宜的秀才被革、永久取消考试资格,这应验了鲁迅太祖母的话:“这下家要败了!”(鲁迅的太祖母戴氏反对儿子周介孚做官)鲁迅因此而家道中落。

家庭中的许多事件给他留下了痛苦的记忆。如:祖父娶妾(二妻三妾),既增加了家庭矛盾,妻妾也不幸,是主奴关系。祖父下大狱后,父亲酗酒生病,脾气暴躁,鲁迅多次出入当铺和药铺。在被侮辱、受歧视的环境里,鲁迅深感世态的炎凉、社会的冷酷。作为家中的长子,他更早地承受到家庭的重压。

鲁迅受母亲的影响较深。鲁迅的母亲经历了几次重大的家庭变故:科场案的打击、丈夫的重病、亡故、儿子的夭折等,但她刚强坚毅,坚强地挺了下来,把孩子培养长大成人。鲁迅因此取母姓为笔名的姓。

鲁迅幼年时受过诗、书、经、传的教育,涉猎了这个的许多古籍,但他非常喜爱民间艺术,尤其对绘画有更深的爱好。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喜欢杂览,读了许多野史、笔记,培育了他研究历史的兴趣,一些乡邦先贤的富于反抗的思想和爱国精神对他产生了较大影响。他小时常随母亲去安桥头的外祖母家,从而熟悉农村社会,和农民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如润土、长妈妈等,鲁迅都寄以了深刻的同情。

因此,鲁迅没有走过去士大夫子弟的老路:经商或做官,他选择了到新学校去读书之路,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多学习科学技术,改革社会,报效祖国。1898年,18岁的他,告别了母亲,考取了免费的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开始了新的人生之旅。

2、南京读书与日本留学:(1898——1909

江南水师学堂是当时洋务派创办的。原以为该学校代表了当时的先进科学技术水平,却不料这学校仍然延续旧制,把过去学校的“读书——应举——做官”稍加改变,成为“读书——候补——做官”。英语等课程只是用来装点门面的。这与鲁迅的理想和要求相距甚远。只读了半年,鲁迅便转学到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路矿铁路学堂。

在这里,鲁迅接触到西方的一些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围绕着开矿,学校开设了地学(地质)、金石(矿务)、地理、算学、历史、生理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鲁迅在这里读了严复译述的《天演论》(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即进化论理论。该书中阐述的是“天道变化,不主故常”的唯物主义科学,它打破了“神造物论”,冲击了“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旧传统观念。它提出了“生存竞争”、“物竞天择”的自然规律。鲁迅由此规律就联想起,中国在竞争剧烈的世界上的命运。只有走强国之路,中华民族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他抱定“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决心。

这一年,正好发生了康有为为首的“维新变法”运动,鲁迅常常看维新派创办的《时务报》,受到“维新图强”思想的影响。

读了4年,鲁迅毕业了。在“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到外国”的流行思想影响下,他选择了出国留学之路。1902年,他考取了官费留学,东渡到日本。先进了预备学校,他积极参与海外革命党人的反清爱国运动,第二年就剪了头上的长辫子。他摄影留念,作了《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黯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其后,他撰写了《斯巴达之魂》、《说镭》、《中国地质略论》、《中国矿产志》等论文,还翻译了《月界旅行》、《地底旅行》、《北极探险记》等。他这时走的是科学救国之路。要用自己所学的“专长”,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之后,他在研究日本经济发展的历史和原因时,发现日本的“明治维新”的发端是“西方医学”。要发展国家、民族的经济,先要使国民有强健的身体。当时,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加之鲁迅父亲生病被庸医所误,这就促使他决心转向医学的学习。在弘文学院结业后,他进了仙台的医科专门学校。

在仙台,鲁迅得到了藤野先生的关怀。可是,一个偶然的事件改变了他的人生,击碎了他的美梦。课间的一个幻灯片:日军杀中国人,周围的中国人身体虽然健壮,却在麻木地当看客。鲁迅认识到:“医学并非一件要紧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改变他们的精神”,就是人们所说“改造国民性”,启蒙主义思想的表现。在群众还没有觉悟时,启蒙主义思想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这是鲁迅先生的具有决定意义的起点。

1906年,他终止了学医。回到东京,开始了自己的文学生涯。他筹办《新生》杂志,但因经济条件而中止。他并未停止,又先后写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文艺论文。鲁迅

《摩罗诗力说》:浪漫主义诗人拜仑、雪莱、莱蒙托夫、密兹凯维支、裴多菲等“精神界之战士”,他们“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不为顺世和悦之音,动吭一呼,闻者兴起,争天拒俗,而精神复深感后世人心”;“不克厥敌,战则不止”。

《文化偏至论》:“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的个性主义思想,以及反对资本主义的物质戕害、重视精神力量的作用;同时也不满习惯势力的守旧习气,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革创造。这是对封建中庸之道的否定。

1909年,他先是要办一个刊物——《新生》,因为经济原因,无法实现;他又与周作人翻译出版了《域外小说集》两集,但没有销路。他的“改变他们的精神”的文艺运动,没有得到应有的反应,再加上经济的原因,鲁迅只好提前回国。

3、回国后的第一个十年:(1909——1918

1909年鲁迅回国后,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在这期间,鲁迅经历了著名的辛亥革命。1911年,他非常兴奋地带领学生上街示威游行、宣传演说;但是,光复后的绍兴虽然“满街是白旗子”,骨子里却依旧。地主豪绅都成了革命党,革命党头目也变成了老爷。秋谨等烈士的鲜血白流了。

1911年,他发表了自己唯一的文言创作小说《怀旧》。这篇在语言上不能算现代小说的作品,其实无论作品的内容、作者的视觉、叙述的人称等诸多方面,都已经现代化了。作者在小说中对辛亥革命的过程作了概括和总结,也对封建社会旧的教育制度进行了揭露与讽刺。

鲁迅目睹社会的一切,悲愤而沉痛。他说:“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他是在苦苦思索和探求新的革命道路。

19121月,他应蔡元培的邀请,赴南京教育部任职,5月迁往北京。

19185月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止,前后10个年头,鲁迅在工作之余不断抄古书,辑录金石碑帖,校订了《后汉书》、《嵇康集》等,研究分析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为后来的学术研究、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曾经说过:“因为从旧垒中来,情形看得比较分明,反戈一击,易制强敌的死命。”他就是在此基础之上,实现了对封建礼教及家族制度的尖锐有力的揭露和批判。

(二)战斗的革命民主主义者(1918——1927

1、战斗的呐喊(1918——1924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也让鲁迅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他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并参与了《新青年》的编辑工作。

19185月,他终于发表了具有划时代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文学的形式深刻地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罪恶,这篇最激烈的战斗檄文引起了社会最广泛的注意。此后,他便“一发而不可收”,又继续写出了《药》、《孔已己》、《阿Q正传》等一系列著名作品,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深入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与此同时,他还写下了不少短小精悍的杂文,剖析社会问题,如《我之节烈观》、《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等。他谦虚地把自己的创作称为“遵命文学”,即遵“革命的前驱者的命令”。他在和封建守旧派的斗争中,写下了许多著名文章,例如,《随感录 五十七 现在的屠杀者》、《估〈学衡〉》、《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等。

由于进化论的偏颇,鲁迅当时思想显示出相当程度的复杂性:一面歌颂人民革命和新世纪的曙光,一面却对人民的力量估计不足:“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他笔下的人物,大多数是不幸而又不争的。在进化论的影响下,鲁迅把所有的斗争都归结为新与旧的斗争。

鲁迅在五四高潮期创作的小说,结集为《呐喊》。

2、十字路口的搏击(1924——1927

五四运动开始走向低潮时,鲁迅看到反封建的新文学统一战线的分化,“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同一战阵中的战友还会有这样的变化,他的进化论无法解释;封建军阀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向新文化运动发起了疯狂反扑。新的并不能完全战胜旧的。鲁迅感到非常困惑不解。他反思、探求、自我解剖,发觉进化论思想和个性主义的局限。

这期间,他苦苦探索知识分子问题,寻找正确的出路。他的《在酒楼上》、《孤独者》、《端午节》、《弟兄》、《伤逝》等,都是描写知识分子的名篇。他的探索是十分艰苦的。他把小说结集为《彷徨》,就是明证。他的《题〈彷徨〉》就写道:“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他自觉自己成了游兵散勇,但他没有气馁,仍然继续战斗。

在“女师大风潮”中,他一直站在学生一边;他又经历了“五卅惨案”、“三、一八惨案”;他写下了《无花的蔷薇》、《记念刘和珍君》、《“公理”的把戏》等著名文章。鲁迅看到,封建势力并不因为它代表“旧事物”而被代表“新生事物”的进步力量所取代、退出历史舞台,它仍然在猖狂肆虐,屠杀进步人士和革命学生。鲁迅的教育部佥事职被无故罢免,还上了军阀政府的黑名单。

19268月,鲁迅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工作之余,鲁迅更多地在进行反思和自我解剖。他不仅完成了回忆性散文《朝花夕拾》的创作,而且写下了被人称为“鲁迅的哲学”的散文诗23篇,后结集为《野草》;还整理出版了自己早期的作品集《坟》。鲁迅这时对进化论思想已经产生了巨大的疑惑,他不断回顾自己走过的曲折道路,认真总结前阶段的经验教训。

不久,北伐战争开始,节节胜利。鲁迅受到鼓舞,当即作了《少读中国书,做好事之徒》的讲演。可是,厦门大学当局对他却是“敬鬼神而远之”,使他深感寂寞。

19271月,鲁迅辞去了厦门大学的职务,受中山大学的邀请,来到当时的革命策源地——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兼文科教授。

3、伟大的转折(1927前后)

在中山大学,鲁迅与中共粤区委员会负责人陈延年、中山大学支部毕磊密切接触,读了不少党团刊物:《向导》、《人民周刊》、《少年先锋》等。受马列主义和共产党人的影响,鲁迅的思想在酝酿着发生质的飞跃。他作了如《革命时代的文学》等讲演,尤其是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夕,写下了著名的《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1927410),标志着他思想的逐渐成熟。

1927412,蒋介石发动了反革命政变。415,反动派在广州捕杀3000余人,中山大学有40多人被捕,500多人被开除,鲁迅连夜冒雨奔走营救,但最终无果。鲁迅愤然辞去一切职务,决定离开广州去上海。

鲁迅目睹了更多的血和更残酷的杀戮,也看到了更英勇的牺牲;而“同是青年,而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书告密,或则助官捕人”;自己的进化论思路彻底轰毁,接受阶级论。他愤怒地写了《可恶罪》等抨击反动派屠杀人民的滔天罪行。

1928年创造社、太阳社的青年们,因为倡导革命文学而与鲁迅发生了革命文学论争。为了论争,鲁迅先后读了一些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著作,并翻译了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卢那察尔斯基的《艺术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著作的学习,也促使了鲁迅思想的飞跃。正如鲁迅自己所说:“我有一件事要感谢创造社的,是他们‘挤’我看了几种科学的文艺论,明白了先前的文学史家们说了一大堆,还是纠缠不清的疑问。并且因此译了一本蒲力汗诺夫的《艺术论》,以救正我——还因我而及于别人——的只信进化论的偏颇。”

鲁迅思想实现飞跃的原因:

1)长期的战斗经验的积累、艰苦的探索总结

2)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认真的思想改造

3)中国共产党的影响教育

最终,完成了世界观的转变,他从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1927——1936

1、文学活动

1)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七常委之一,在成立大会上发表《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培养、带领广大青年作家反对国民党的反革命文化围剿,为他们改稿编书、写序作跋、解答疑难;先后编辑了《萌芽》、《前哨》、《十字街头》等;

2)文学创作:9本杂文集(《二心集》、《三闲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1本小说集(《故事新编》)。为了对敌斗争和批判资产阶级文艺思想,他一生共用130多个笔名,仅19331934年就用了60多个笔名。

2、政治活动

1)社会组织:他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织的“革命互济会”、“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帝反战同盟”等。他多次和文艺界同仁共同发表声明、宣言,对国民党的压迫、帝国主义的暴行提出强烈抗议和控诉。

2)与共产党的关系:1932年,陈赓将军的养伤;瞿秋白被通缉的避难;193510月红军胜利到达陕北的贺电:“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人类和中国的将来”;拥护党的抗日统一战线政策,在《答托洛茨基派的信》:“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着现在中国人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为同志,是自以为光荣的”;就连方志敏同志罹难前,无法与党中央联系,托人(被说服的看守)将自己的《可爱的中国》及给党中央的信交给鲁迅转交给党。

3、鞠躬尽瘁

频繁的战斗,紧张的工作,艰苦的生活,严重地损害了鲁迅的健康。19363月起,鲁迅的病情就不断加重。先是气喘病,后来发展到肋膜积水,最后时体重只有74斤。他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工作,直到逝世前一天还在写作。

19361019凌晨525分,鲁迅在上海寓所逝世,终年56岁。在葬仪上,上海民众在他灵柩上盖了一面大旗,上书三个字:“民族魂”。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鲁迅是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二、创作论

 

(一)《呐喊》

 

1 概述——创作于1918年至1922年,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

19238由北京新潮社出版)

1)做小说的起因: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2)标题含义:鲁迅称,呐喊几声,目的在于“慰藉那些在斗争中奔驰的勇士”,使他们无畏地前进。

3)版本情况:

初版为15篇小说(《狂人日记》、《孔已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阿Q正传》、《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不周山》)

后改版为14篇,抽掉了1篇《不周山》,改名为《补天》,于30年代收入《故事新编》。此事与革命文学论争时,和创造社的论争有关。

 

2、作品评析

1)奠基之作《狂人日记》————总纲

创作意图:“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

人物形象:狂人 A、清醒的反封建主义战士

              B、一面是迫害狂、一面是战士

              C、现实主义真实与浪漫主义象征的统一

形象内涵:A、时代社会的产物

         B、鲁迅的历史、社会、文学、美学观的产物

2)对旧知识份子的同情与批判

           ————《孔已己》、《白光》

    A、《孔已己》 人物形象特征:穷酸、迂腐     [孔已己]

                  主题内涵:批评旧教育制度、科举制度

                  艺术特点:炼字炼句、场景场面、细节刻划

    B、《白光》    情节提炼:典型化             [陈士成]

3)对农民革命性问题的探讨及辛亥革命经验教训的总结

           ——《阿Q正传》、《风波》、《故乡》

    A、《风波》 a、对辛亥革命的不理解(仅仅剪一条辫子而已)

               b、观念的陈旧(“一代不如一代”、缠脚) [九斤老太]

    B、《故乡》 a、愚昧、麻木、不堪重负(木偶人式的润土)

                b、尖酸、泼辣、势利(圆规式的杨二嫂)

    C、《阿Q正传》

           a、阿Q形象:

            处境悲惨而精神常胜(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典型性格)

            质朴而愚蠢(落后、不觉悟的破产农民形象的独特个性)

           b、阿Q精神:

               实质:

                     不敢正视失败的现实,用虚假的胜利麻醉自己

               根源:没落私有阶级的产物、

                     保守、排外、经验主义的产物

           c、现实意义:

               社会:旧中国农村社会的真实历史画卷(社会缩影、辛亥革命的深刻总结)

               文学:典型形象的卓越创造(特定环境中人类的典型)

    4)其他作品

        A、《明天》——对妇女问题的思考   [单四嫂子]

        B、《端午节》——对旧传统文化“中庸”的批判、知识分子问题的思考

[方玄绰]

        C、《药》——对“示众材料和看客”的痛心 [华老栓、夏瑜]

        D、《兔和猫》——对蛮悍者的憎恨、对弱小者的同情

                       及对传统观念的思考      [母亲、三太太]

        E、《鸭的喜剧》——对脱离现实的美好理想的揶揄 [爱罗先珂]

       

 

    (二)《彷徨》

 

1 概述——创作于1924年至1925年,鲁迅的第二部小说集

19268由北京北新书局出版)

        1)篇目(11篇):《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肥皂》、《长明灯》、《示众》、《高老夫子》、《孤独者》、《伤逝》、《弟兄》、《离婚》

        2)时代背景和心境:五四退潮期,帝国主义、封建军阀依然猖獗,新文化阵营分化。鲁迅亲眼目睹了一起参加新文化运动的人“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并且落得一个‘作家’的头衔,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

                 “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鲁迅《题〈彷徨〉》 

      2、作品评析

         1)对知识分子前进道路的探索

        A、对封建守旧知识分子的嘲讽:

          a《高老夫子》——不学无术的封建守旧——高尔础

          b《肥皂》——满腹男盗女娼的假道学——四铭

        B、对辛亥革命时期知识分子的批判

          a《在酒楼上》——理想与现实矛盾中的颓废——吕纬甫

          b《孤独者》——无力改变现实的玩世不恭的悲哀——魏连殳

         

        C、对五四时期知识分子性格弱点的剖析

          a《伤逝》——脱离社会解放的个性解放的短视——涓生、子君

          b《弟兄》——灵魂深处的自私心态的隐藏——沛君、靖甫

     2)对妇女问题的深入探讨  

          a《祝福》——夫权、族权、神权、政权对妇女的绞杀——祥林嫂

          b《离婚》——未彻底翻身的充满幻想的反抗——爱姑

     3)其他

          a《示众》——对“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的痛心——无名者

          b《幸福的家庭》——对无幸福的社会的嘲讽——

          c《长明灯》——彻底反封建孤军奋战的悲剧——疯子

 《呐喊》、《彷徨》小结

1、“表现的深切”——内容

1)反封建主义的宣言

2)辛亥革命教训的深刻总结

3)旧中国农村社会的一面镜子(含农民革命性、妇女等问题的思考)

4)知识分子前进道路的探索

2、“格式的特别”——形式

1)选材严、开掘深(环境概括、情节提炼、人物塑造等)

2)严谨的结构(单线条、多样的描写方法:场景场面、肖像细节等)

3)精炼的语言(叙述语言的简洁:白描、人物语言的个性化等)

4)深刻的讽刺(喜和悲、笑与泪的交织等)

 

(三)散文诗创作——《野草》

1 概述——创作于19249月到19264

19277月由北新书局出版

       1)篇目:除《题辞》外,共23——《秋夜》、《影的告别》、《求乞者》、《我的失恋》、《复仇》、《复仇(其二)》、《希望》、《雪》、《风筝》、《好的故事》、《过客》、《死火》、《狗的驳诘》、《失掉的好地狱》、《墓碣文》、《颓败线的颤动》、《立论》、《死后》、《这样的战士》、《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腊叶》、《淡淡的血痕中》、《一觉》。

       2)散文诗《野草》总体特征:

          A以内心抒发为主,交织着不倦的战斗和严肃的自剖

          B、象征、隐喻手法的运用,注重表现意境,含蓄而富于暗示

      2、作品赏析:

       1否定黑暗现实,向往光明理想

         

A、《好的故事》——与“昏沉的夜”对立的梦:“美的人和美的事”(故乡美丽的村野、浓浓的梦幻色彩)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自己的怅惘与失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雪》——在“朔方的雪”中对“江南的雪”的“滋润美艳之至”的回顾(景、人)

                在冷酷现实中对美好事物的憧憬

         

C、《秋夜》——两棵叶子落尽的枣树“默默地铁似的”直刺“奇怪而高”的天空;冻得“瑟缩地”做梦的小红花;为光明而扑火的小飞虫

                歌颂反抗精神,赞美为光明献身,批评不切实际的幻想

        2深入剖析旧社会的病态,批判奴才、帮凶和骑墙派

         

A、《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聪明人:给奴才以精神安慰、要其安于受压迫,实际是主子的高级奴才和帮凶

                 傻子:激进的反抗者,真正帮助奴才的人,却被奴才赶走

                 奴才:不幸而又不争,不觉悟,充满奴性

               揭示社会生活中的反常现象,启发人们对社会病态的思考

          

B、《立论》——

      梦中老师叫学生立论,要“既不谎人,也不遭打”,只有不置可否,打哈哈

    针砭庸俗圆滑的处世之道、批判折中骑墙的虚伪市侩人生哲学

C、《复仇》——

           路人们围观一对赤身裸体的青年男女,希望看到拥抱或杀戮,但青年男女却静立不动,赏鉴路人们的干枯

     对“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的憎恶、对国民性的批判

         3)自我解剖,反映自己世界观中的矛盾

A、《影的告别》——

   影子要与形体告别而独自远行,不愿徘徊于明暗之间,要么冲向光明、要么冲向黑暗,被黑暗所吞没

               心灵痛苦,不甘绝望而又找不到出路的复杂矛盾心理

B、《墓碣文》——

       生者与死者对立,死者的反常思维,欲知本味而自啮心肝,待自己成尘时,“将见我的微笑”

      剖析自己思想上曾经有过的虚无主义、悲观失望,以及剧烈的思想斗争、矛盾和苦闷

C、《这样的战士》——

        战士走进了一个“无物之阵”,无物挂着各式各样的头衔、旗帜、外套,对他一式的点头;战士终于举起投枪,掷向无物,无物却丢下外套而脱走;战士倒成了罪人,在无物之阵中老衰、寿终。

       表现改革者改革的艰难、敌手的狡猾;抒写自己的孤独、寂寞、感伤,以及作绝望的战斗的顽强、韧性、无所畏惧

 

(四)散文创作——《朝花夕拾》

1、概述——创作于19262月至11月间,19289月由北京未名社出版,列为鲁迅所编的《未名新集》之一。

集中共收了作者“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性散文10篇(除“小引”、“后记”外)。前5篇作于北京,后5篇作于厦门,连续发表于《莽原》,原题为“旧事重提”。19275月编定成集子时,改为“朝花夕拾”

篇目:《小引》、《狗••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后记》。

《朝花夕拾》散文的特征:文中所记的人和事,饱含强烈的爱憎,闪烁着社会批判的锋芒,回忆与感想、抒情与讽刺和谐地结合。

2、作品赏析:

1)作为“回忆的记事”,相当完整地反映了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

     绍兴生活:《狗••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

     南京读书:《琐记》

     日本留学:《藤野先生》

     回国工作:《范爱农》

    7篇记叙了青少年时期的鲁迅的性格特点、志趣爱好:对封建文化教育的厌倦、对非传统的神话野史的渴慕,以及他的保姆、师长、挚友的事迹,看到鲁迅成长过程中同劳动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与正直的国际友人之间的友谊。如《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长妈妈、《藤野先生》中的藤野先生。

 

2)进行反封建主义的批判,显示反封建斗争的正义性、合理性

 《二十四孝图》批判封建“愚孝”——反动和虚伪

     “老莱娱亲”、“郭巨埋儿”:自己不敢做孝子,也怕父亲做孝子

《父亲的病》批判封建“愚孝”和迷信——荒唐和残忍

      父亲临终前的叫魂: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揭露封建教育制度的罪恶——扼杀人的天性

      私塾教育内容枯燥、纪律森严、提问也成了越轨行为

 

3)记叙、议论、抒情的水乳交融

        A、记叙中穿插议论:

《父亲的病》:“陈莲河的诊金也是一元四角。但前回的名医的脸是圆而胖的,他却长而胖了:这一点颇不同。还有用药也不同,前回的名医是一个人还可以办的,这一回却是一个人有些办不妥帖了,因为他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最平常的是‘蟋蟀一对’,旁注小字道:‘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

——“似乎昆虫也要贞洁,续弦或再醮,连做药引的资格也丧失了。”

        《二十四孝图》:“我至今还记得,一个躺在父母跟前的老头子,一个抱在母亲手上的小孩子,是怎样地使我发生不同的感想呵。他们一手都拿着‘摇咕咚’。……”

——然而这东西是不该拿在老莱子手里的,他应该扶一枝拐杖。现在这模样,简直是装佯,侮辱了孩子。

        《二十四孝图》:“说明云,‘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及掘坑二尺,得黄金一釜,上云:‘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然而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家境正在坏下去,常听到父母愁柴米;祖母又老了,倘使我的父亲竟学了郭巨,那么,该埋的不正是我么?如果一丝不走样,也掘出一釜黄金来,那自然是如天之福,但是,那时我虽然年纪小,似乎也明白天下未必有这样的巧事。

        B、记叙中融入抒情:

        《藤野先生》:“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要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阿长与〈山海经〉》:“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4)紧紧围绕中心,舒卷自如,灵活多变——形散而神凝

       在记叙中,常常插入故事寓言、历史掌故、趣闻轶事、风俗习惯、神话传说、科学知识、古书记载、动物花卉等。

       《阿长与〈山海经〉》——

          ——麻烦的礼节(风俗):压岁钱、福橘、“恭喜恭喜”、人死要说“老掉了”、晒裤子的竹竿下不能钻等等;

          ——各类古书:《山海经》(神话传说)、《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动物花草和“诗经”)、《花镜》(花卉知识)、《尔雅音图》(音韵学)、《点石斋丛画》(绘画知识)、《毛诗品物图考》(诗经知识)、《诗画舫》(诗与画知识)等等;

          ——故事传说:长妈妈所知道的关于长毛的传说;

          ——动物知识:我所钟爱的隐鼠的事;

          ——趣闻轶事:长妈妈睡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

        这么错综复杂的材料,鲁迅用了自己感情的两个起伏,就有机地组织起来了:“怨恨(麻烦的礼节、睡觉姿势、切切察察)——第一次敬意(长毛的故事)——再怨恨(踩死了心爱的隐鼠)——再一次敬意(给我搞来了朝思暮想的《山海经》)——中心:对长妈妈的怀念

第三章 小说(一)

一、文学研究会的小说创作

(一)问题小说

“问题小说”指特定历史时期(五四时期)在启蒙主义的影响下,初涉世事的青年作家的社会热情和人生思考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特殊的“为人生”的文学;不是宽泛的概念,因为任何具有社会价值或社会反响的文学作品,都或多或少地涉及一些社会问题,所以,凡是思想性和社会针对性较强的小说,都可以说是问题小说。

1、谢冰心(1900——1999

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出生在福州市。她的祖父谢子修是一位教书先生,与严复是好朋友。她的父亲谢葆璋毕业于北洋水师学堂,曾在北洋水师巡洋舰副舰长、海军学校校长、军学司司长,是一位爱国军官。

在这个家庭中,她从小就受到爱国主义、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接触到许多被视为禁书的宣传品。她先在福州协和女子师范学校学习,后入北京贝满女子中学,1918年直接升入华北协和女子大学理预科;1920年併入燕京大学,成为燕大女校。

五四运动高潮时期,冰心正在大学读书。她曾积极参与一些社会活动,并在社会活动中目睹了许多社会现实的问题。凭着一股社会热情和对人生的思考,她用自己所喜爱的文学形式——小说,把它表现了出来。这就是她早期的“问题小说”。

1)《斯人独憔悴》(191910月发表于《晨报副刊》)

——受压制的青年:颖石、颖铭——反帝爱国运动的参加者,但受到父亲的制被软禁在家,只能吟颂“斯人独憔悴”的诗句(软弱性)

——横施淫威的封建家长:父亲——媚日卖国、灵魂丑恶的官僚,充满强盗逻辑:日本人夺了青岛,说与我们共管,是仁至义尽,人们反日是以怨报德,把事情闹糟(猖獗的封建势力)

——中间状态的姐姐:颖贞——不愿参加请愿,不得罪封建的父亲,而主张做所谓“切实的事情”(不敢触犯封建势力的改良主义论调)

正式开创“问题小说”的风气:只问病源,不开药方

《庄鸿的姊姊》:“中交票为什么跌落?教育费为什么拖欠?女子为什么就不必受教育?”

《秋风秋雨愁煞人》:“你以为肉体死了,是一件悲哀的事,却不知希望死了,更是悲惨的事啊!”

(淑平:病死-肉体;英云:被逼嫁-精神)

冰心立足于资产阶级的平等、自由、博爱的立场反对封建主义,她绝大多数问题小说虽有反封建意识,揭示了社会中存在着的一些矛盾,显示了社会的没落,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她提出的问题是零碎而局部的,对问题的解决的途径,是很成问题的。尤其是她对“爱的哲学”的歌唱。这和那些彻底地毫不妥协的批判封建主义的先驱们相比,是逊色得多的。

2)《超人》(19214月发表于《小说月报》124号)

——何彬:孤独恨世的“冷心肠”的超人,为避免干扰而资助碌儿医腿

——碌儿:跑街的孩子,摔伤腿无钱医治而痛苦呻吟,得何彬资助医好了腿

——事件发展:碌儿为感谢何彬,送花和留言:“我有一个母亲,她因为爱我的缘故,也很感激先生!先生也有母亲么?她一定是爱先生的。这样我的母亲先生的母亲是好朋友了。所以先生必要收母亲的朋友的儿子的东西。”

何彬由“冷”变“热”:他想到慈爱的母亲、天上的繁星、院子里的花……,他终于要回到母亲的身边。他留言给碌儿忏悔:“我这十几年来,错认了世界是虚实的,人生是无意识的,爱和怜悯都是恶德。……不错的,世界上的母亲和母亲都是好朋友,世界上的儿子和儿子也都是好朋友,都是互相牵连,不是互相遗弃的。”

评价:作者的愿望是好的,但在阶级矛盾、阶级斗争都非常尖锐复杂的社会里,这种超阶级的“世界是爱”,只不过是一种空想。

    在出版小说集《超人》的同时,冰心还出版了同样属于歌唱“爱的哲学”的小诗集《繁星》,以及后来出版的小诗集《春水》。

       1923817,冰心乘杰克逊号邮船赴美国留学(波士顿威尔斯利女子大学),从广阔浩瀚的海洋航行,到达风光旖旎的大洋彼岸,远离国内激烈动荡的斗争,冰心整日面对湖光山色,“以读书,凝想,赏明月,看朝霞为日课”。这种舒适的环境,使她写下了仍以歌唱“爱的哲学”为主题的通讯体散文《寄小读者》(起始名为《寄儿童世界的小读者》),其三大内容为“母爱”、“童贞”、“大自然”。这些作品清新秀丽,充满着浓郁亲切的感情,对国内相当多的知识分子来说,确实慰藉了他们孤寂的心情。但这些脱离现实的爱的呓语,不过是美好的幻想,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消极的影响和作用。

       192682冰心回到祖国,在母校燕京大学任教。此后,她经历了一系列的事件:大革命的风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左翼文艺运动、“九一八”事变等,她开始对自己倡导的爱的哲学产生了动摇。她说:“上海虹桥的坟园之中,数月来母亲温静的慈魂,……被不断的炮声惊碎!”(《全集自序》)她认识到:“人世间是同情带着虚伪,人世间是爱恋带着装诬。心头有说不出的虚空与寂静,心头有说不出的迷惘和糊涂。”(《往事集自序》)

      19318月,她写出了标志着她的创作和思想转折的作品《分》。

3)《分》

人物:两个刚刚从母体中诞生出来的婴儿(同一医院、同样小床、同样白衫),一对相亲相爱的好朋友

其一为教授之子——将到上层社会去享福(人生道路上铺满鲜花)

如温室里娇嫩的花朵

其一为屠户之子——将到下层社会去奋斗(没有母爱、杀猪——杀人)

如路边生命力极强的野草

主旨:在这个世界上,并非所有的儿童都能享受到母爱,生存下去的需要比情感的安慰更为重要。

    此后,冰心的作品更贴近现实,扫除“爱”的说教。她后来的小说侧重表现两方面的内容:一、描写劳动妇女,赞美她们勤劳朴实的优秀品质,如《冬儿姑娘》、《张嫂》等;二、讽刺资产阶级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精神空虚、矫揉造作,如《我们太太的客厅》等。

       1933年起,她又在清华大学兼课。1936年,她伴同丈夫吴文藻出国休假,游历欧美。抗战前夕回国。1938年到昆明,1940年抵重庆,抗战胜利后去日本,曾在东京大学讲授“中国新文学”课程。1951年回国。

解放以后,她用自己“所喜爱的文学形式”——散文,创作了大量的作品,揭开了新的一页。她这时期的作品集有《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归来以后》、《樱花赞》、《拾穗小扎》、《小桔灯》等。

2、许地山(1893——1941

    许地山,原名许赞坤,字地山,笔名落花生。祖籍福建龙溪(漳州),出生于台湾。其父许南英是筹防局统领,驻守台南。甲午战败,清朝廷割让台湾,许南英激于民族大义,毅然抗日,守卫台南。但后来战争失败,许南英抛弃家产,带领全家渡海回到故乡。后来,他被任用,到广东阳江等地做县知事。许地山跟随父亲曾在广东读书。中学毕业后,由于家境衰落,他不得不停读而自立谋生,到了漳州第二师范学校当教员。1913年(20岁),他出国到缅甸的仰光中学任教,在缅甸曾受到佛教的影响。工作了三年回国,又在漳州的华英学校当教员。

       1917年,他考入北京燕京大学学习,1920年毕业,获得文学士学位;又入燕京大学宗教学院学习,1922年获得神学士学位。后留燕京大学任教。在1923年,许地山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后转入英国牛津大学学习,研究宗教、哲学、梵文。1926年回国,途中又到印度,研究佛学。

    许地山生长在爱国者的家庭,加上家境的败落、流落异邦的生活、以及佛教的影响,他对摧残人性的黑暗社会及封建礼教产生了极大的不满。在五四期间,他积极投身于反帝爱国运动,常常置身于游行示威队伍的先锋行列,是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分子。后来,成为文学研究会的主要发起人之一。

    他早期的作品充满着反封建主义的人道主义思想,渗透着对被迫害、被侮辱的弱小者的同情,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冷酷。但也有着明显的佛教影响的痕迹。

1)早期作品:散文集《空山灵雨》、小说集《缀网劳蛛》

A、散文《落花生》——以花生作为自己人生的信条和理想

花生:有用的,不是伟大的、好看的东西

“用处固然很多;……只把果子埋在地底,等到成熟,才容人把它挖出来”;“这小小的豆不象那好看的苹果,桃子,石榴,把它们的果实悬在枝上,鲜红嫩绿的颜色,会使人一望而生羡慕的心。”

——不求闻达,不为个人名利,而求于人民有益、造福人类,

即许地山式的人道主义

B、小说《缀网劳蛛》——赞美随遇而安、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

主人公尚洁:不幸的妇女的形象(童养媳、受到婆婆虐待,为了逃避这种虐待,她只得依靠丈夫,过着没有爱情和受人毁谤的生活)

又有高尚的人道主义的怜悯心(待人友善,为跌伤的小偷包扎伤口,却被丈夫误解而刺伤,赶出家门到马来的岛上)

逆来顺受的宗教哲学和人生观(处世如蜘蛛织网,或完或缺,只能听其自然罢了,最终得到理解,回到家中)

尚洁——以宗教精神对待生活中的不幸

    由于作者早年一直研究宗教哲学,所以在他的思想中往往参杂了一些唯心的宗教哲学和宿命论思想,对改变现实缺乏足够的勇气和信心。因此,在大胆揭露社会生活的矛盾的同时,往往表现出彷徨、苦闷,采取的是妥协、逃避或自我反抗的消极方式。

尚洁的完满结局,明显的表现老庄“随遇而安”的思想和宿命论色彩,反倒证明了他手中人道主义思想武器的无力,人们无法用它来解释人生,因为这是空想。

    这就是许地山早期的世界观的矛盾,一些消极的东西使他的作品给人以一种离现实较远的飘渺感;这种矛盾使他的作品的积极意义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

    同类型的作品还有《商人妇》(林荫乔与惜官)等。惜官乐天知命、克己容人。

2)后期作品

A、《春桃》(1934年作)

主人公春桃:具有沉着勇敢的斗争毅力,有坚定的自信和切实的生活理想的劳动妇女形象。

心地善良、性格爽朗直率甚至泼辣(从不言苦)

不畏艰难困苦,靠劳动自立(被军阀冲散后,捡破烂为生)

在危难之中相互同情的劳动人民的美德(与刘向高患难与共、不抛弃已经残废的李茂)

敢于蔑视世俗礼法、积极把握自己命运的自信(不愿给洋人当佣工、处理自己和刘向高、李茂的关系)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已经脱掉了作者曾经人为地加上的宗教外衣,抛弃了消极无为和悲观失望的情绪,现实主义精神大大加强了。

作者怀着深深的同情,描写了劳动人民的苦难和不幸,表现了他们在危难中相互关爱的可贵品格和互助精神,尤其歌颂了他们勇于突破世俗礼法束缚、积极把握自己命运的斗争精神。

《春桃》模式——夏衍《上海屋檐下》(匡复、杨彩玉、林志成)、陈国凯《我应该怎么办》(李丽文、薛子君、刘亦民)、电影剧本《恶梦醒来是早晨》(一南二女)

B、《铁鱼的鳃》(1935年作)

主人公雷先生:老科学家,具有热爱科学的正直不苟的品质、诚挚的爱国主义感情乃至献身精神。

忍辱负重的爱国爱科学的追求(希望有我国自己的军舰潜艇,以普通工人的身份到外国船坞做苦工,摸清潜艇的结构,用自己少得可怜的收入买材料做成活动鳃模型)

为国家、为理想献身的壮美精神(当潜艇活动鳃模型掉入海中,他悲愤地投海殉了自己的理想)

    作品的内容与当时抗日的时代要求紧密相连,体现了许地山在自觉地用自己的笔为民族解放斗争服务,表现了他的诚挚的爱国主义思想。

许地山的早期作品始终贯穿着异域情调(缅甸、印度、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宗教氛围(主要是佛教哲学)、传奇色彩(爱情故事、悲欢离合、曲折离奇),因此是在文学研究会的现实主义作家群里倾向于浪漫主义的作家。

3、叶绍钧(1894——1988

    绍钧,名圣陶,江苏苏州人。出生于贫苦的劳动人民家庭。他从小就喜爱文学。但只读了中学。1911年他中学毕业,家里没钱供他继续升学,他便开始了小学教员的生涯。较早地挑起生活的重担,备受人间的辛酸,他对社会的黑暗、下层劳动人民的疾苦,有着切身的体验。

    由于是苏州人,他和当时的鸳鸯蝴蝶派有着地域上的联系。他的文学爱好,促使他写了一些文言作品,这些作品很自然地发表在当地文学刊物(鸳鸯蝴蝶派的刊物)上。和大多数鸳鸯蝴蝶派的作家所写的“言情”小说不同,叶绍钧的文言小说是在暴露、讽刺黑暗丑恶的社会现象,对命运悲惨的受苦人的同情,蕴涵着积极进步意义的社会内容。

    文言小说代表作有《贫女泪》、《终南捷径》。《贫女泪》写一女子云娘因家贫寒,出嫁时没有丰厚的嫁妆,而受到恶姑的歧视与欺凌,走投无路,最后只好服毒自杀。作品表现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戕害,以及对受迫害受侮辱的妇女的深切同情。《终南捷径》则写一丢官旧吏某甲,用金银买名妓,将她纳交一个父居国中高位的某公子,结果美人计成功,某甲被任命为驻沪特派员。作品揭露了官僚们的肮脏的历史和丑恶的灵魂。

    在还不属于现代小说范畴的文言小说领域,叶绍钧的起点就比较高。

    五四时期,叶绍钧开始写白话小说,他的白话小说从一开始就表现出鲜明的民主主义倾向。他创作的短篇小说结集有《隔膜》、《火灾》、《线下》、《城中》、《未厌集》等。早期代表作是题为《这也是一个人?》的问题小说。

    1)早期代表作《这也是一个人?》(1919年载《新潮》)

————后改名为《一生》————属于“问题小说”

人物:“她”——一个农家女

没有呼奴唤婢、傅粉施朱的福气,也没有受三从四德、自由平等的教训,只作为生儿育女的工具、劳动的帮佣出嫁到夫家。可是,儿子夭折,丈夫狂赌,夫家虐待,她不得不逃出去做帮工。她的婆家、娘家都追她回去,她几经周折、几次逃避,但最终被夫家强索了回去。她丈夫死了,她又被当作耕牛一样被卖掉,她的身价充了她丈夫的入殓费。这便是她所尽的最后一次的义务!

    叶绍钧以“这也是一个人?”为题,为妇女们身受的残酷压迫儿大声疾呼,要求给妇女们以做人的权利。在“问题小说”之中,这份献礼是丰厚的。

    由于叶绍钧长期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十分了解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特别是在教育领域从事多年的教育工作,他对教育界的情况更为熟悉,因此,他的小说多取材于市镇小市民和下层知识分子的生活,其中最成功的,就是他熟悉的教育界的生活。有人称他是新文学史上最早和最有成就的“教育小说家”(吴宏聪、范伯群《中国现代文学史》,武汉大学出版社)。

    他的小说创作,沿着“为人生”的路子,遵循着现实主义的原则和方法,客观地忠实地再现现实生活的图景,是最能够代表现实主义特色的作家。他充当了时代的记录员,为读者勾勒了一幅幅当时中国社会生活的真实图画,表现了他对城乡劳动人民和下层知识分子的深切同情。

    2)教育题材的小说代表作《潘先生在难中》(1924年)

A、精心安排的结构:

第一层次:军阀混战要打到让里,先生携全家逃难到上海租界。

内容:车站下车乘人力车到旅馆住下

(迂腐、主观、自私、愚昧)

第二层次:军阀打仗未到让里,先生独自回乡主持校务

内容:先回家→发通知开学→联系红十字会

(患得患失、看上司眼色行事、自私而短视)

第三层次:开学未果又传战讯,最终一场虚惊,为当地军阀歌功颂德

内容:教堂避难→题写匾额

(奴颜媚骨、麻木而良心未泯)

B、成功的典型形象:——潘先生

性格:“临虚惊而失色,暂苟安而深喜”

对国家、民族漠不关心,心目中只有自己个人小天地的利己主义;

丧失了最起码的爱国主义思想,把帝国主义看成是保护伞;

眼光短浅,心胸狭窄,没有是非观念,对军阀的罪恶麻木不仁。

作者在这里批判了那种被长期的蝇营狗苟的生活磨蚀得胸无大志、目无远见,自得而又懦怯、谦恭而又卑琐的庸俗浅薄的小市民的通病。这通病在先生身上是非常明显的。

    潘先生生动真实的个性及其思想感情,准确地体现了他那个时代、社会和所属阶层的特点,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分析:

△时代所造成:辛亥革命失败,“五四”高潮过去,中国局势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革,仍然在帝国主义列强和封建军阀的统治之下。人们对社会改革失去了信心。对于军阀混战、政局变幻无常,人们感到厌烦。于是,一些人对国家、民族、社会的命运失去了兴趣,渐渐发展为麻木的态度,甚至丧失了起码的爱国主义思想。

△地域所决定:住在边远闭塞的市镇上的人们,由于隔绝了外来的进步思想的影响,小市民习气充塞,没有是非观,没有正义感,只以利己主义的眼光来衡量一切,就导致了先生思想性格的形成。

社会地位所导致:没有集团力量支持的小有产者,无后台、无才能,在动乱的政治局面中、在个人生存竞争异常激烈的社会环境里,害怕遭遇不测的危险和灾难,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康天地,不得不患得患失、看上司的眼色行事;否则,将失去眼前的利益。这就是先生之类的人的思想特征。

茅盾指出:“要是有人问道:第一个‘十年’中反映着小市民知识分子的灰色生活的,是哪一位作家的作品呢?我的回答是叶绍钧!”

然而,茅盾又指出:“叶绍钧对于人生是抱着一个‘理想’的,……他以‘美’(自然)和‘爱’(心和心相印的了解)是人生最大的意义,而且是‘灰色’的人生转化为‘光明’的必要条件。‘美’和‘爱’就是他的对于生活的理想。”叶绍钧确实也写了一些带有“美”和“爱”虚幻色彩的作品,例如《潜隐的爱》。

    3)追求“美”和“爱”的《潜隐的爱》

人物:“伊”——年轻的寡妇,公婆不喜欢她,嫂嫂也不和她接近,她格外孤独。她只能从爱别人的孩子中得到幸福。

作品:“当肥白的小手抚伊的额角,温软的小脸庞亲伊的颧颊时,伊觉得已和他合而为一,遨游于别一个新的世界,是亲爱合快活造成的;而眼前的婆婆嫂嫂,自己冷寂阴暗的卧室,和使自己两手作酸接麻的工作,那许多造成的旧世界,早已见弃于己,而且是毁灭了,没有了。”

仿佛对儿童的爱可以抚慰一个命运悲惨的劳动妇女受伤的心灵。

评价:

期待、憧憬美和爱的世界,本来无可非议,但面对丑恶的社会现实不斗争、不反抗,只在“美”和“爱”的氛围里得到安慰,从而忘却自己身受的苦难,显然是思想的局限。

       1925年以后,“五卅”运动、第一次大革命的兴起,极大地推动着叶绍钧的创作的发展,使他的创作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他开始克服“美”和“爱”的空想,写出了不少崭新的作品。对黑暗社会的揭露和批判更见深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斗争和反抗精神。如《夜》、《抗争》、《一篇宣言》、《多收了三五斗》等,还有长篇小说《倪焕之》。

    4)标志创作思想转变的《夜》(1927年)

人物:老母亲 线索:老母亲的性格发展

事件:她带着小外孙深夜焦急地等待女儿、女婿的消息;

她的女儿、女婿(一对年轻的革命夫妻)被捕后英勇不屈、光荣牺牲;

老母亲的变化:由担心害怕,到憎恨坚强——决心“勇敢地再负一次母亲的责任”[即培养烈士的后代,报仇雪恨,将革命进行到底]

评价:

作品愤怒地控诉了新军阀镇压人民革命的血腥罪行;

怀着敬意歌颂了革命志士视死如归的英雄品质;

表现了人民群众在反动派血腥镇压面前的不屈的斗争精神。

体现了作者在思想上对人道主义的突破,现实主义和革命意识的增强

     5)成熟之作《多收了三五斗》(1933年)[]

     6)小说创作的高峰《倪焕之》(1928年)

可以视为叶绍钧小说创作的高峰,茅盾称其为:“扛鼎之作”。

内容:以倪焕之为代表,描写青年知识分子受时代潮流激荡,想有所作为的成长历程——

从埋头教育→群众运动;从乡镇→都市;从自由主义→集团主义。

反映了五四到大革命前后的十年的历史风云

人物:倪焕之、金佩璋

叶绍钧的小说朴实、冷隽、自然,结构严谨,讲究点题布局,语言纯净洗练,富有表现力。

叶绍钧除了小说之外,还创作了大量精美的诗歌、散文,并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先驱者。

                                                                                                                                                                   诗歌创作:他和朱自清、郑振铎等八人合作出版了新诗集《雪朝》

其诗歌类型大致可分为三类:

A、儿童诗:诗风质朴,充满了对人类的善良与同情

如《儿与影子》,写儿子教影子做操

B、政治抒情诗:表现自己内心的愤慨,如匕首投枪

如《太平之歌》、《五月三十日》,他大声呼喊:“是五月三十日,是五月三十日,牢牢记着不要忘!牢牢记着不要忘!”、“大家拿出一颗心来,大家牵起两只手来,我们不孤单呀,我们气方壮;心心融和为大心,手手坚持成坚障,要扑灭那恶鬼的猖狂,要洗濯出公理人道固有的辉光。”

C、抒情小诗:写景抒情、寓情于景,十分清新自然

如《小鱼》:“小鱼的嘴浮出河面,不住地开合,一个个波圈越来越大。钓竿举了,小鱼去了,但正在扩散的圈儿,也许波及无穷的远。”又如《江滨》:“一天的云彩,不是图画所能描的。暝色下了,云彩没了,但鲜明愉快的情趣,已印入我心的深处。”

                                                                                                                                                                   散文创作:无论叙事、写景、抒情,发议论、谈感想,都有着真情实

感,语言质朴、洗练,与时代、人民息息相通,是中学语文教材的常选篇目

如《藕与莼菜》、《没有秋虫的地方》、《在五月三十一日急雨中》等

▲童话创作:多取材于社会中人们常见的现象,通过新奇的构思和鲜明的艺术形象,发挥了对少年儿童的良好的教育作用

早期童话集《稻草人》(19211922

后期童话集《古代英雄的石像》(19291930

如《古代英雄的石像》——通过丰富的想象,有趣的情节,深入浅出地批判了千百年来根深蒂固的英雄史观。作品讽刺了一部分市民的盲目崇拜心理和习惯,揭露了“英雄”敌视、轻视人民群众的丑恶本质及其善变的嘴脸;并以“石像”倒下摔成大大小小的乱石被拿去铺路,揭示了人生所应采取的切实的态度。

他的童话不同于那些仅仅拾取现成民间故事、或模仿外国儿童文学作品的所谓“童话”,而是紧密联系现实。鲁迅曾称誉他的童话“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

(二)乡土小说

    鲁彦(1901——1944

    鲁彦,也作王鲁彦,原名王衡。1901年旧历11月出生于浙江镇海大碶头杨家桥的一个贫寒的店员家庭。他从小在农村,广泛地接触了农村生活。6岁时他开始读私塾,后来进入家乡的灵山小学学习。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他小学还没有毕业就辍学了。16岁时离开家到上海去当学徒。在学徒期间,正值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受新思潮的影响,他瞒着家里跑到北京,参加了由蔡元培、李大钊等创办的半工半读的“工读互助团”。他还到北京大学中文系旁听,如鲁迅的“中国小说史”课,并跟俄国盲诗人爱罗先珂学习世界语。他很用功,世界语很好,曾担任爱罗先珂的世界语助手。

    他是1923年开始文学创作的。他的早期作品有《秋夜》、《秋雨的诉苦》等,1926年结集为《柚子》出版,这是他的第一个小说集。以后,他陆续写了不少小说,出版了《黄金》、《童年的悲哀》、《小小的心》、《屋顶下》等小说集。由于他的小说描写的多半是农民、乡村知识分子、小生产者和地主,充满浓郁的农村乡土生活气息,所以被称为“乡土小说”作家。在19世纪20年代的文坛上,活跃着一批注视农村、描写农村的乡土小说作家,他们是文学研究会的蹇先艾(贵州)、许杰(浙江)、彭家煌(湖南),未名社的台静农(安徽),语丝社的冯文炳[即废名](湖北)、许钦文(浙江)等。他们共同构成了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流派——“乡土写实派”,而王鲁彦则被视为这个流派的代表作家。

    鲁彦的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1)前期:幼稚,以《柚子》为代表(1923年至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这个时期,王鲁彦作为文学研究会的成员,始终遵循现实主义的原则,对黑暗的社会进行着无情的揭露。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在《柚子》时期,我的热情使我诅咒一切,攻击一切,不愿意接近一切坏的恶的生活。”这是一个涉世未深的青年,对当时社会作出的直接反映。他着重描写日常生活,对人物进行心理分析。在阴暗的色彩里,显露出微讽。在朴素的描写里,夹杂着欧化。这表明他受到了东欧作家的影响(这时他曾翻译过《波兰小说集》、《显克微支小说集》)。

如《秋雨的诉苦》,写太空中的秋雨,洒落人间,不满于地面的肮脏,然而要躲避又不能,只好逃到地底下去。

代表作《柚子》,控诉了湖南的封建军阀草菅人命、杀人如麻的血腥罪行,但柚子似的人头的描写、谐谑的议论,采用了“玩世不恭”的口吻。因此,削弱了作品的社会意义。

鲁迅先生对他的评价是:“对专制不平,但又向自由冷笑。”

茅盾则指出,他的作品呈现出一种浓厚的“教训主义色彩”。

    2)中期:巨变,以《菊英的出嫁》、《黄金》为代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1936

    鲁彦在这个时期的作品,深入触及中国农村社会的内层,对各个阶级和阶层都作了冷峻的描写,对农村社会存在的旧习俗、陈腐观念进行了深入的揭露和有力的鞭挞,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成为“乡土文学”的典型代表。

    如《菊英的出嫁》,写浙东宗法制农村社会的古旧民俗——“冥婚”。菊英已死了十年,其母还跋山涉水为“十八”岁的阴间女儿寻找阴亲。结果找了一个同样死了十年的男子,结阴亲。她煞有介事地置办金银首饰、绫罗衣被,划出陪嫁田产,吹吹打打,举行排场的婚礼。人们真以为是结亲,只有快到近前,才发现是青轿。作品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对当时浙东的这种受封建迷信毒害而盛行的可笑又可悲的旧俗,进行了揭露与讽刺。

    如《黄金》,写农村小有产者如史伯伯,从小康之家突然中落之后,受尽周围人们的奚落和冷眼,陷于惶惶不可终日的窘境。小说反映了在帝国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及农村恶势力的逼迫之下,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迅速破产,以及在社会心理方面所自然形成的人人自危、世情浇薄的状况,并且对金钱势力、势利观念进行了深入的揭露和有力的鞭挞。这篇小说的现实主义的内涵,显示了王鲁彦乡土小说反映生活的力度。

    还如《许是不至于罢》(土财主王阿虞)、《童年的悲哀》(下流人阿成哥)等。茅盾《王鲁彦论》:“我最喜欢,并且认为思想技术都好的,只有两篇:《许是不至于罢》、《黄金》。”他特别欣赏《黄金》:“乡村小资产阶级的心理,和乡村的原始式的冷酷,表现在这篇《黄金》里的,在文坛上,似乎尚不多见。作者的描写手腕,和敏锐的感觉,至少就《黄金》而言,是值得赞赏的。”

    3)后期:成熟,以长篇小说《野火》为代表(1936年以后)

    本时期,王鲁彦的小说不仅仍然继续保持了乡土文学的特点,表现和深入挖掘农村习俗的文化意蕴,充满乡土气息,而且进一步切入农村社会的本质: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在广阔的背景上,正面描写农民自发的革命斗争,刻画了农村中农民革命者的崭新形象。

    《野火》(又名《愤怒的乡村》)。1936年在《文季月刊》连载,19375月由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

    这部长篇小说描写了我国江南乡村农民们在封建势力的压迫下的悲惨境遇,以及他们从单枪匹马到聚众结群的自发的反抗斗争。

    人物:葛生、华生(两兄弟:哥哥懦弱、弟弟刚强)

阿如老板、傅青山乡长(阴险狡猾、诡计多端)

    事件:轧米船的米灰扬、抗旱挖井、逼捐勒税欺压乡民、阿如收租打死人

围绕上述事件,展开了以华生、阿波叔为代表的农民和以阿如、傅青山为代表的封建势力之间的斗争。农民自发起来斗争,给了地主老财、反动政权以有力的打击,但最终被镇压,华生被捕。然而,一场新的斗争正在酝酿着。

王鲁彦的小说风格朴实自然,刻划细致深刻,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王鲁彦辗转于广西、湖南之间,过着贫苦的生活。1944年,在贫病交加之中他逝世于桂林,终年44岁。

二、创造社的小说创作

郁达夫(1896——1945

郁达夫,原名郁文,字达夫。1896年出生在浙江富阳的一个破落的地主家庭。他从小就很认真读书,是一个“品行方正的模范学生”。那时候,他读了不少唐诗古文,开始接触文学。后来在杭州读中学,又读了《桃花扇》、《花月痕》之类的作品。

    他的父亲死得早,是他的大哥对他起了决定性的影响。1913年,17岁的他随大哥去了日本,第二年,便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1915年,他正式到名古屋的第八高等学校学习。在这里,他读了许多外国文学作品(主要是俄国和德国作家,如:屠格涅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高尔基等。

    四年毕业以后,1918年,他又进了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学习。在这里,他开始了自己的文学创作。当时,他感染了肺结核,在日本又受到冷遇,便形成了多愁善感、嫉恶如仇、自卑自贱、神经纤弱的性格。他在《忏余集忏余独白》中写道:“我的这抒情时代是在那荒淫残酷军阀专权的岛国里过的。眼看到故国的陆沉,身受到异乡的屈辱,与夫所感所思,所经所历的一切,剔括起来没有一点不是失望,没有一处不是忧伤,同初丧了夫主的少妇一样,毫无气力,毫无勇敢,哀哀切切,悲鸣出来的,就是那一卷很惹起了许多非难的《沉沦》。”

    郁达夫的《沉沦》,出版于192110月,是中国现代第一部小说集。其包括3篇短篇小说:《沉沦》、《南迁》、《银灰色的死》。

       1、早期代表作《沉沦》(创作于19215月)

       背景:郁达夫留学日本,作为一个弱国的子民,眼看到故国的陆沉,身受到异乡的屈辱,感到万分孤独、失望、忧伤,为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而作《沉沦》。可以说,《沉沦》就是他的自叙传。

     1)内容:一留日学生的屈辱冷遇、忧郁性格、变态心理

            三部曲:追求合理人生——合理追求幻灭——终至沉沦和自戕

(沉沦者的一生、不甘沉沦又无力挣扎者的一生)

主人公:“他”——弱国子民,在异邦受到歧视、冷遇,却

渴望纯真的友谊和爱情

生性孤傲,感情脆弱,主意不坚

“同学们的眼光总象怀了恶意,射在他背脊上的样子。”

“我何苦要到日本来,我何苦要求学问。既然到了日本,那自然不得不被他们日本人轻侮的。中国呀中国你怎么不富强起来,我不能再隐忍过去了。”————日记

他绝望、厌世,从东京——————N市,进行逃避。为消闲而去公园,却又遇见日本青年男女卿卿我我,谈情说爱,勾起了他的性爱的欲望;他去偷看旅馆老板的女儿洗澡,之后又自我谴责,不甘沉沦;但在周围环境的刺激下,为了显示中国人和日本人一样也是人,有着同样的人格、权利,终于去上酒馆妓院过夜。他自己也感觉到自己已经无力自拔,不可救药,只有自杀。

“我怎么会走上那样的地方去的,我已经变了一个最下等的人了。悔也无及,悔也无及。我就在这里死了罢。”

“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

2)赏析:

              A、惊人的取材和大胆的描写

    郁达夫《〈沉沦〉自序》:“性的要求与灵肉的冲突”。

    题材的描写集中于“生的苦闷”和“性的苦闷”,真实而坦诚地自我暴露“人的情欲”、“人的性爱的追求”乃至变态的性心理、性行为——色与欲的描写,震动了当时的文坛。这种大胆暴露,体现了对封建道德的叛逆精神,使伪道学家、伪君子们“感受到作假的困难”,是对“士大夫的虚伪的一种暴风雨式的闪击”。

               B、自叙传写法和零余者形象的创造

自我的写真。抒情主人公是一个以“自我”为原型的、浸透着作者本人强烈主观色彩的文学形象。常常运用感伤的抒情,表现主人公抑郁寡欢、孤独凄清的情怀,纤敏自卑、厌世颓废的心境。

“零余者”:沾染了“时代病”的彷徨、苦闷、找不到出路的青年的典型,他自卑颓唐,多愁善感,“生则于世无补,死则于世无损”,不甘沉沦而又无力挣扎,最终走向沉沦的人。

               C积极与消极并存、精华与糟粕杂陈

作品中主人公的失望、苦闷、颓废、沉沦与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为爱欲所驱使的变态性行为与向善的认真的自我反省;为富国强兵而赴日求学与受冷遇后的后悔、埋怨;个性的多愁善感、孤独自卑与壮怀激烈、冲动激越;等等……

           怎样认识郁达夫小说中的色与欲的描写?

    总:与“黄色文艺”、“色情描写”有本质的区别

    其一,对长期以来束缚人的身心的封建伦理道德的大胆宣战和勇敢挑战

长期以来,封建礼教规定“男女授受不亲”、婚姻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视“性”为禁区;青年对爱情的追求,被礼教所限制、所束缚,否则便为越轨、淫荡。而统治者、社会上层则可以三妻四妾、花天酒地。郁达夫的小说有力地揭露了礼教的虚伪、假道学家的把戏,是充满叛逆精神的惊世骇俗之举。

    其二,探讨人的自然本性,如“灵”与“肉”、“爱”与“欲”冲突的深层奥秘

“灵”和“爱”是人类的社会思想意识,是具有社会内容的人的高尚追求,属于社会形态的精神领域的范畴;而“肉”与“欲”则是人的生命的本能,是人的生理的基本现象,是自然形态的条件反射的行为属性。“灵”、“爱”的追求受到制约而无法实现,人会进入“生的苦闷”,但人能够在理性中自我抑制;而人的本能的“肉”、“欲”的追求,却是生理的官能的萌动,表现为“性的苦闷”。它自然而生,是抑制不了的。这就造成了人的自身的基本矛盾冲突,这是人类所普遍存在的共同现象。郁达夫的小说正是表现了这个内容,即生命现象与自然现象的统一。“生的苦闷”是对社会的罪恶的揭露,“性的苦闷”则是将对社会罪恶的揭露推向更深的层次。

    其三,描写人物的性饥渴、性变态时,总与精神的折磨、严厉的自我谴责和良心的审判相结合

主人公自始至终都在进行内心的搏击。贪恶的苦闷和向善的焦躁、无法抑制的冲动和冲动后的反省、变态的行为和良心的审判,是这篇小说的主旋律。一面是宣泄,一面是自我克制,结果是灵魂的“净化”与“升华”。最终,主人公的肉体的死灭,也是精神升华的顶点。

    其四,作品不是性行为、性心理的无意义的展览,而是对纯真爱情的追求的负面效应

    作品中的人的情欲、对异性的渴望,是正常的、自然的,而不是卑鄙的、无耻的、不堪入目的。不是为表现性行为、性心理而描写性行为、性心理,即把性行为、性心理作为目的;而是通过性行为、性心理的描写,表现主人公的个性主义、性的苦闷与追求、走向沉沦不甘而挣扎的过程。放浪形骸,实际是一种变相的愤世嫉俗、畸形的反抗。

       D、不足:颓废的气息

    主人公的精神、心理都表现为消沉、厌世、委靡;虽然其内心不乏积极的追求,但追求不能实现时便自暴自弃,一步一步走向沉沦,使作品充满着颓废的气息。

       1922年,郁达夫抱着美丽的幻想、进步的勇气回到上海。恶浊的社会空气、生计问题的压迫,使他难以生存:“为饥饿所驱使,竟成了一个贩卖知识的商人。”

    他居住于栈房和贫民窟。在实际生活中他得到了感悟:必须摆脱个性解放的狭小天地,把同情投向广大劳动人民,才是唯一的出路。于是,他的创作进入了一个高潮期。这时期的代表作有《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

              2《春风沉醉的晚上》(19237月)

   1)现代文学中最早描写产业工人并歌颂他们的优秀品质的少数作品之一。

     人物:烟厂女工陈二妹——善良、纯真、具有朴素的反抗精神

     落魄的知识分子“我”——在失业、饥饿中挣扎,具有浪漫主义气质,蕴藏无限哀愁

     情节:从戒备——初步了解——友谊

        2)赏析:

        A对比、衬托手法的成功运用:

一男一女;一个知识分子个一工人;一个“不想做工而工作要强迫她做”,一个“想找一点工作,却终于找不到”;一个终日辛勤劳动,一个漫步在春风沉醉的晚上;一个是忠厚、软弱、内心灰暗,一个年轻幼稚、心灵纯洁、意志坚强。这就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B、视野的扩大、题材的突破:

突破了早期题材的知识分子圈子,刻划了产业工人的形象;改变了《沉沦》时期的个人孤独、失望、忧伤的情感的抒写,代之以积极、明朗、向上的工人形象的刻划,对工人阶级的心灵美的歌颂。郁达夫曾经自称:“《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微雪的早晨》,多少也带一点社会主义的色彩……”(《达夫自选集序》)。

                 3、《薄奠》(19248月)

    1)内容:指向剥削制度的血泪控诉书:对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抨击、对劳动人民的苦难的深切同情。可以说是《春风沉醉的晚上》的续篇。

人物:人力车夫——勤劳、善良、淳朴、坚韧而遭遇悲惨的城市劳动者

知识分子“我”——对现实社会不满、善良、正直、同情劳动人民

“我”与车夫的相识、相交;对车夫悲惨遭遇的同情;车夫的自杀及“我”为了使车夫生前愿望得以实现而买“纸车”作“微薄的祭奠”。

    2)赏析:

         A对比、衬托手法的成功运用

设想(假想)与现实(事实)的对比。

设想——车夫思想单纯,劳累后“老婆孩子热炕头”,艰苦而愉悦

现实——车夫家贫穷而不能实现最低理想,为捉襟见肘而争吵、不安

         B自叙传的记叙与议论相结合的艺术

议论——“我”向汽车中的贵人和路上的红男绿女呼喊:“猪狗!畜生!你们看什么?我的朋友,这可怜的拉车者,是为你们所逼死的呀!你们还看什么?”

    在同期他还写了许多热情洋溢的有新见解的文艺论文,如:《文学上的阶级斗争》等。1926年初,大革命掀起高潮,他受到鼓舞,投笔从戎,积极参加了广东革命政府的工作。但是,他对革命斗争的复杂性认识不足,面对革命中的阴暗面时就很快失望了。当年底回到上海,并发表了揭露广州政治黑暗的文章《广州事情》,导致他退出了创造社。

    随着革命风浪的起伏,郁达夫的政治热情也是时起时伏。“左联”成立,他立即加入,并创作反映大革命中知识青年的作品《她是一个弱女子》(后因辗转的生活未完成)。他的意图是要写出“三个意识志趣不同的女性”,一个是代表土豪资产阶级的堕落的女性,一个代表小资产阶级的犹疑不决的女性,一个代表向上的小资产阶级的奋斗的女性。

    但是,白色恐怖一严重,他就避居杭州。写了不少企慕悠闲生活的作品,如:《迟桂花》、《迟暮》、《瓢儿和尚》等,还有寄情于山水的游记散文《屐痕处处》。鲁迅先生曾作《阻郁达夫移家杭州》,劝阻他,但他未听。

       30年代中期,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受难而复仇的情绪在中国大地蔓延。郁达夫在新的历史风暴面前,创作又有了起色。这就是《出奔》(1935)。

                4、《出奔》(1935年)

   《出奔》写了大革命时期,一个革命干部被地主阶级收买利用以及后来他觉醒的过程,揭露了地主阶级的肮脏嘴脸和丑恶灵魂。不管其深度如何,作品的现实意义是明显的。主人公钱时英是充满热情的青年,参加革命,成了干部。地主董玉林利用女儿董婉珍搞“美人计”,让钱时英成了自己的女婿。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控制董村党支部。钱时英则消磨了革命意志,国民党背叛革命时,他辞去了工作和职务。当他失去了利用价值时,董玉林、董婉珍便将他一脚踢开。

钱时英最终醒悟,愤怒复仇,一把火烧死了董玉林全家。

    抗战爆发,他离开杭州到福建、湖北(武汉),参加第三厅的宣传工作,两次到前线(台儿庄、东战场)劳军。1938年应友人之约,他去了南洋,参加当地抗日文化团体。

       1942年,日军占领新加坡后,郁达夫流浪到苏门答腊,改名赵廉。为了掩护,开了“赵豫记酒厂”。但后来被迫当翻译,在抗战胜利之时,他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1945917)。(见胡愈之《郁达夫的流亡与失踪》)

    郁达夫从最初表现青年的苦闷开始,逐渐扩大到反映劳动人民的不幸,以至描写革命风暴的到来,显示了他在时代潮流推动下的思想发展。不过,这种发展是十分曲折和时起时伏的。他仰慕光明,却不能自始至终真正投身于革命;他也不断追求,但一遇低潮或斗争异常尖锐,就失望、颓唐、退缩、隐遁。这正是要求进步却又没有在斗争中很好改造世界观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共同特点和弱点。他的思想发展是螺旋式的,五四以来的积极的、落后的各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反映。他的悲剧在于:他始终未能够走上和广大革命人民相结合的道路,只是一个单枪匹马战斗的孤军奋战者。

第四章 通俗小说(一)

民国旧派小说

    一、名称的来历:民国旧派小说,又被称为:“鸳鸯蝴蝶派小说”或“礼拜六派小说”。三个名称是从不同的角度去看的结果。

       1、鸳鸯蝴蝶派小说——从内容的角度——初期其小说热衷于“言情”小说,专写才子、佳人。鲁迅《上海文艺之一瞥》:“这时新的才子+佳人小说便又流行起来,但佳人已是良家女子了,和才子相悦相恋,分拆不开,柳荫花下,象一对蝴蝶,一双鸳鸯一样。”人们常以“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来形容他们。

       2、礼拜六派小说——从刊物的角度——他们的刊物名为《礼拜六》。周瘦鹃、王纯根将他们自己的刊物定名为“礼拜六”,有两层含义。其一,据说是借美国富兰克林创办的周刊《礼拜六晚邮报》之名,因为该刊在美国的刊物中销量最大、历时最长。其二,表示自己的文学主张:游戏和消遣。他们在《出版赘言》中称:从礼拜一到礼拜五,人们都要从事工作和劳动,只有到了礼拜六和礼拜天才是闲暇休息日,可以读读小说。“买笑耗金钱,觅醉碍卫生,顾曲苦喧嚣,不若读小说之省俭而安乐也。读小说则以小银圆一枚,换得新奇小说数十篇,游倦归斋,挑灯展卷,或与良友抵掌评论,或伴爱妻并肩互读,意兴稍阑,则以其余留于明日读之。晴曦照窗,花香入座,一编在手,万虑都忘,劳瘁一周,安闲此日,不亦快哉!”

       3、民国旧派小说——从时间的角度——该流派在时间上与民国相始终。其成型于清末民初,直到四十年代还衍续不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该流派才在文学领域中消亡。此后,文学史都称它为“小说逆流”、“辛亥革命后小说之反动”。

     二、产生的原因:

       20世纪初期,由于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都市生活的畸形发展——如租界的开辟、洋场的建立等——反映买办阶级、洋场才子、官僚地主、都会市民的生活形态及其观念的文艺作品应运而生;大量描写才子佳人、宣传因果报应、章回体小说出现了。这些作品反映了沉滞猥劣的社会风气和沉渣泛起的颓败局面,成了鸳鸯蝴蝶派的早期代表。

     三、形成的过程:

        1、早期——

     1)源头之作——孙玉声的《海上繁华梦》(1903),封面标明“警世小说”,是当时上海社会生活和种种罪恶(妓院、赌场的黑幕)的记实。

    小说记叙主人公杜少牧(苏州人)到上海观光游历的亲身经历和见闻。主要为两件事:“嫖”——与妓女巫楚云、颜如玉打得火热,但这二人均是逢场作戏,而倒贴小白脸(潘少安);结果潘少安被某富商枪杀,巫楚云穷途落魄冻死街头、颜如玉则满身毒疮发疯而死。“赌”——进入赌场,险些栽大跟斗,赌棍们往往串通作弊,一富翁金子富(洋行老板)在赌场一夜之间便遭陷害而破产。

上海的繁华,就如同海上梦一般。

     2)发端之作——吴趼人的《恨海》(1908)。该小说与《孽海花》(曾朴)、《老残游记》(刘鹗)、《文明小史》(李宝嘉)并称“中国近著小说”的“四大杰作”。

[吴趼人(我佛山人),曾作《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李宝嘉,即李伯元,是《官场现形记》的作者;刘鹗,又名“洪都百炼生”。]

    《恨海》写了富家子弟陈伯和(父亲陈戟临为工部主事)与商人之女张棣华的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两人自幼同学后订婚,可由于“庚子之乱”,陈伯和送张棣华及其母离京避难,被“拳匪”冲散。张母死于荒村;棣华辗转到了上海(其父亲来寻、接);伯和也流落到上海,但他却因此消沉颓废,不思寻妻,终日沉湎于烟馆妓院。张父找到他,并将他带回家中,可他已染恶习,积习难改,自惭形秽,最终逃出而死于外地。棣华削发为尼,出家守贞完节。

    这部小说描写男女之情,细腻委婉。如未婚时的多情与矜持,恩爱与羞怯;分别时的牵挂与思念,母病、亡时的悲痛与凄恻等。但作者把“情”落在“忠孝”、“节烈”上,伦理观念十分陈旧。另外,作品对义和团采取了敌视态度,作了不正确的描述。

    然而,鸳派的刊物《小说月报》却大加赞誉:“分书十回,都四万言,洋洋洒洒,淋漓尽致,情文兼至,蕴藉风流,笔墨之妙,无以复加。”

           2、形成和发展期——

     1)形成的标志之作——徐枕亚的《玉梨魂》(1911),是鸳鸯蝴蝶派小说的“言情小说”代表作。

    这部作品描写了教书先生何梦霞与青年寡妇白梨娘的爱情悲剧故事。何梦霞出身于书香门第,就教于江南某校,借住远亲崔家,并受托督教崔家新孀白梨娘之子。在相互关照中这一对才子佳人渐入情网。但受封建礼教的束缚,白梨娘自觉有负于亡夫,企图克制、终止自己的情感,荐小姑崔筠倩给何梦霞。不料,何梦霞用情专一,非白梨娘不娶。白梨娘进退维谷,在终日惴惴不安中忧郁成疾,最终拒绝服药,自我摧残而死。何梦霞万念俱灰,投身于武昌起义,最终中弹身亡,以殉国的方式殉情了。

    该小说是才子“丰才啬遇、潦倒终身”、佳人“貌丽如花、红颜薄命”的哀情小说,这是鸳派言情小说的基本体式。小说虽然表现了一点对自由婚姻的向往,但更多地宣扬了封建伦常关系,宣传了“发乎情,止乎礼”的封建道德。

作品以“四六骈体”的方式创作的,被称为“四六句的骈俪文章”。徐枕亚自夸“有词皆艳,无字不香”。它迎合了小市民的口味,曾被青年学生、小市民争相购阅,十余年中重印30多版。

    2)其他说部:

    鸳鸯蝴蝶派的小说,人们以为成就最高的是“四大说部”——徐枕亚的《玉梨魂》(言情类代表作)、李涵秋的《广陵潮》(社会类代表作)、向恺然(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武侠类代表作)、张恨水的《啼笑因缘》(集言情、社会、武侠为一炉的作品)。

    另外,虽然40年代鸳鸯蝴蝶派已经走下坡路了,但还出现了一部产生较大影响的秦瘦鸥的《秋海棠》(和《啼笑因缘》相类似)。

    “民国旧派小说”最终走向“俗文学”的范畴,许多作家后来都溶入了新文学发展的大潮。如现代通俗小说大家、也是章回体小说大家的张恨水,就是如此。

        3、“五虎将”——鸳派代表作家

1)徐枕亚(1889——1937):《玉梨魂》、《雪鸿泪史》、《余之妻》等。

2)周瘦鹃(1895——1968):《此恨绵绵无绝期》、《爱之花》、《九华帐里》、《恨不相逢未嫁时》等。

3)包天笑(1876——1973):《碧血幕》、《琼岛仙葩》、《馨儿就学记》等。

4)李涵秋(1874——1923):《广陵潮》、《镜中人影》、《自由花范》、《近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

5)张恨水(1895——1967):《春明外史》、《金粉世家》、《新斩鬼传》、《满城风雨》、《啼笑因缘》、《大江东去》、《巴山夜雨》、《五子登科》、《八十一梦》等。

第五章   郭沫若

 

一、生平思想发展和创作道路

(一)青少年时期(1892——1926

 1、家庭情况、小学和中学读书(1892——1913):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18921116诞生于四川乐山峨眉山下的沙湾镇。由于这里是沫水和若水相交处,所以他取笔名为沫若。他的家庭是中等地主兼营商业。晚清的社会动荡变革,也直接影响到他的家庭。

       郭沫若受母亲的影响较深。这主要是来自他的外祖父——杜琢章。杜琢章曾任贵州省黄平州的州官。由于苗民起义,攻陷了城池,为尽忠避害,在城池失守后,自杀,同时让全家都殉节。当时,他的小女儿杜邀贞被奶妈带着,幸免于难,后由奶妈抚养长大。15岁时嫁到郭家。这就是郭沫若的母亲。她天资聪敏,耳濡目染,会诵许多诗词;她不仅教儿女诗词,而且常常讲述家族的历史。这促使郭沫若逐渐养成壮烈的性格、豪放的感情,影响到他日后的文学创作。

       13岁之前,郭沫若读私塾,学了《诗经》、《唐诗三百首》、《千家诗》、《诗品》等,培育了他对诗歌的兴趣。在时代潮流推动下,塾师沈焕章还给他讲授了新学课本和笔算数学。

       1905年,他考入嘉定(乐山)高等小学堂,两年以后又升入嘉定中学堂。在学堂里,他对我国古典文学有了更广泛的涉猎,如《庄子》、《楚辞》、《史记》、《文选》等;又接触了新的文学,如林译小说,受到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在小学中的撕榜风潮,给了郭沫若很大的刺激。他说:这件事对于我一生是第一个转扭点,我开始接触了人性的恶浊面。我恨之深深,我内心的叛逆性便被培植了。从乐山到成都,他用各种形式反抗专制教育,请愿罢课,参加武装斗争行列,先后三次被开除。

       辛亥革命时,他积极投入成都学生的立宪请愿运动和保路风潮。他非常崇拜邹容、徐锡麟、秋瑾和黄花岗72烈士。他是由反抗学校专制发展到反抗社会独裁的。辛亥革命的失败使他苦闷到了绝顶。

 

2、日本留学(1913——1923):

       A、实业救国的理想。1913年他怀着富国强兵的理想,到日本留学。1914年他考入东京高等学校预科,第二年转入岗山高等学校学习。他要学些近代的科学和技术,使中国富强起来。3年毕业后,他选择了医学,考入福冈的九洲帝国大学。

       外国文学和泛神论的影响。在学习期间,他读到了不少外国文学作品,如泰戈尔、歌德、海涅、惠特曼等,汲取了多方面的滋养。而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的泛神论思想,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B泛神论宣扬本体即神,神即自然,即是说,神即宇宙万物,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神,没有什么超阶级的精神力量的存在。它主张从世界本身去说明世界。这与上帝创造世界天子主宰一切等唯心主义思想是完全对立的,对反帝反封建斗争、个性解放是合拍的。同时,泛神论提倡物我无间,它将宇宙万物拟人化,正适合诗人驰骋自己的浪漫主义艺术想象。

这时的郭沫若受到五四新思潮的影响,正希望冲决一切罗网和束缚,破除一切偶像和迷信,张扬个性,否定上帝、天子的权威,又期待诗歌创作的氛围——“物我无间的诗化境界,他便接受了泛神论。但是,郭沫若的泛神论思想与斯宾诺莎的泛神论还是有所不同的。郭沫若是接受过近代科学教育的人,当然不会相信世界上都是,他说 泛神便是无神。

       C、十月革命、五四运动的影响。1917年的十月革命的成功,1919年的五四运动的爆发,都给了郭沫若以极大的鼓舞。他怀着改造社会的朦胧理想、振兴民族的巨大热情,一边学医,一边开始文学创作。

       D、组织文学社团、开始文学创作。19193月,他写出了具有反帝爱国思想的寄托式小说《牧羊哀话》。接着,又写了《凤凰涅槃》、《晨安》、《地球,我的母亲》、《匪徒颂》等著名诗篇。1919年下半年到1920年上半年,是郭沫若创作的旺盛时期。1921年他将诗作结集为《女神》出版,成为新诗歌运动的开拓者和奠基人。19217月,他发起组织了创造社

       郭沫若这时的文艺思想比较复杂。有朦胧的社会主义因素,强调文学改革社会的积极作用:文学是反抗精神的象征,是生命穷促时叫出来的一种革命反抗精神,革命,无论如何,是一切艺术之母。他在创作中彻底反抗黑暗社会,热烈追求个性解放。但是,又有泛神论和西方资产阶级唯美主义思想的影响。他认为:诗的主要成分总要算是自我表现……个性最彻底的文艺便是最有普遍性的文艺。他把诗的创作规律看着是:诗人的心境如一湾清澄的海水,宇宙万物的印象都涵映在里面。风便是直觉、灵感,大波大浪便成为雄浑的诗,小波小浪便成为冲淡的诗。他忽视了诗歌与时代、社会、生活的关系,陷入了唯心主义的纯艺术论。

       他的文艺思想对创造社有较大的影响,即强调文学创作的内心的要求、尊重自我;重视文学的时代使命,讲求文学的、艺术无目的。

19211922年间,他三次回国,希望五四后的中国有崭新的面貌,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社会进步;但他很快就失望了。国内黑暗依旧,憧憬和希望破灭。他一度陷入苦闷彷徨之中。他写下了《漂流三部曲》(歧路、炼狱、十字架)、诗集《星空》。寄希望于天上的市街,就是他思想实际的写照。

 

3、回国以后(1923——1926

       A、弃医从文。1923年,他于帝国大学医科毕业,最终弃医从文。原因是:在时代潮流的激荡下,他看到:即使做一个良医,也无法医好整个国家、民族;同时,他耳朵有了毛病(重听),不能使用听诊器,没法行医。他积极从事文学创作,创办《创造周报》、《创造日》。

       在国内风起云涌的工人运动(如二七铁路工人大罢工)的鼓舞下,他的思想有了较大变化。他创作了早期历史剧《卓文君》、《王昭君》、《聂嫈》(合集为三个叛逆的女性),歌颂妇女的觉醒与反抗,表现五四时代精神。

       B、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19244月,他曾经回到日本,翻译了日本的社会主义经济学家河上肇的著作《社会革命和社会组织》。此书较为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郭沫若称:这书的译出在我一生中形成了一个转换时期,把我从半眠状态里唤醒了的是它……

       C、现实的教育。不久,他又返回国内,并参加了江苏齐(燮元)卢(永祥)战祸的调查。他亲眼目睹了下层社会劳苦大众的悲惨生活,他说:那次调查,使我于战祸之外深深地认识了江南地方上的农村凋敝的情形和地主们的对于农民榨取的苛烈。”1925年他又在上海亲历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

这促使了他的思想的发展。他开始认识到:我从前是尊重个性、景仰自由的人,但是最近一两年之内与水平线下的悲惨社会略略有所接触,觉得在大多数人完全不自主地失掉了自由,失掉了个性的时代,有少数的人要来主张个性、主张自由,总不免有几分僭妄[超越本分,荒谬不合理]他写了《穷汉的穷谈》、《共产与共管》、《新国家的创造》等文章。他主张实行无产阶级的革命建设公产制度的国家,以求达到全人类物质上和精神上的自由解放。

       他此期间的创作有诗歌《瓶》。

 

(二)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6——1937

       1、投笔从戎。19263月,受中国共产党的推荐,他到了当时革命运动的中心——广州,任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结识了不少共产党人,直接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他不断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论述文艺问题,写了《文艺家的觉悟》、《革命与文学》等。

       7月,北伐战争爆发,他投笔从戎,担任了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副主任。随军从广州到武汉、南昌,经受了战争的考验。但不久蒋介石背叛革命,发动了“412”反革命政变。郭沫若愤怒地写下了《请看今日之蒋介石》的讨蒋檄文。接着,就参加了192781由周恩来、朱德、贺龙等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并在白色恐怖中加入中国共产党。

       起义失败以后,他到了上海,积极从事文化斗争,写了许多斗志昂扬的诗篇,出版了《前茅》、《恢复》。他在《诗的宣言》称:我的诗,便是我的宣言,我的阶级属于无产。《如火如荼的恐怖》:要杀你们就尽管杀吧!你们杀了一个要增加百个,我们身上都有孙悟空的毫毛,一吹便变成无数的新我。

       2、日本避难。1928年,郭沫若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通缉,为了他的安全,党组织劝他出国避难。2月,他流亡到日本,避难达10年之久。

在日本期间,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研究中国的历史文献。对《诗》、《书》、《易》,以及甲骨文、金文资料作了认真细致的考察、研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参与了中国社会发展形态的论争,揭示了我国古代社会由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社会发展规律,驳斥了封建买办文人的马克思主义不适用于中国我们的国情不同的谬论。

 

(三)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1937——1949

       1、抗日救亡。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郭沫若立即冒着生命危险回到祖国,投入抗日救亡的爱国运动。他先在上海主办《救亡日报》,“813”以后出任周恩来领导的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开展抗日救亡工作。

他这时的诗歌创作有《战声集》、《蜩螗集》。

       2、民主革命的斗士。1941年皖南事变之后,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白色恐怖的统治,他展开了有效的斗争:借历史来暴露、讽喻现实。他先后创作了6部历史剧:《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它们歌颂了中华民族爱国志士反侵略、反分裂、团结对敌的爱国主义精神,批判了民族斗争中的妥协主义,赞颂了高尚的民族气节。它们冲破了敌人的文网,配合了现实斗争,是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

       1945年夏,受到苏联科学院的邀请,郭沫若赴苏访问50天,写了歌颂社会主义制度、反映苏联人民革命斗争生活的《访苏纪行》。

日寇宣布投降以后,他积极投身于民族解放斗争。毛主席到重庆谈判期间,他积极配合并两次拜访毛主席。“121”惨案后,他作《祭昆明四烈士文》、《历史在大转变》等文章,愤怒控诉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作为政协代表,他于19462月参加了重庆各界举行的庆祝政治协商会议(旧政协)的成立大会,被国民党特务打伤,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较场口事件

       19465月,他由重庆到上海,后来又到南京以无党派人士身份参加南京谈判。他又写了《南京印象》一书,表现了对国民党反动当局的不满。

       194711月,由于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组织上安排他到香港避难。在香港期间,他写了一系列回忆录,如《洪波曲》、《南昌之一夜》、《涂家埠》等。194811月,他到了解放区,参加新的政治协商会议。19498月,在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上,他当选为文联主席。

 

       邓小平作的悼词中说:郭沫若同志是我国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在哲学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包括文学、艺术、哲学、历史学、考古学、金文甲骨文研究,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和外国进步文艺的翻译介绍等方面,都有重要建树。……他和鲁迅一样,是我国现代文化史上一位学识渊博、才华卓著的著名学者。他是继鲁迅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毛泽东思想领导下,我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

 

 

二、作品评析:

(一)《女神》(出版于19218月,除序诗外共56首。最早的诗写于1918年,最迟的诗写于1921年,绝大部分为1919年、1920年所作。)

1、思想内容:

    《女神》对封建藩篱进行了猛烈的冲击,表现了改造社会的强烈要求,以及追求和赞颂美好理想的无比热力,传达出五四时代精神的最强音。

1破旧立新的精神贯穿始终

       诗人歌颂反抗、破坏、创造,体现了个性解放和民族解放的迫切要求,表现了打破枷锁、创造光明自由统一欢乐的新中国的希望,反映了郭沫若的彻底革命的态度。

         A、《凤凰涅槃》

      以有关凤凰的传说为素材,借凤凰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的故事,象征着旧中国以及诗人旧我的毁灭、新中国以及诗人新我的诞生。诗中表现了把一切投入烈火、与旧世界决裂的英雄气概。这种毁弃旧我、再造新我的痛苦与欢乐,正是五四运动中人民大众彻底革命、自觉革命精神的形象写照。     

      诗人以汪洋恣肆的笔调、重叠反复的诗句,写了凤凰的更生,即经过斗争冶炼后的真正的创造和新生。它表达了诗人对五四新机运的歌颂,也是祖国和诗人自己开始觉醒的象征,洋溢着炽热的向往光明、追求理想的热情。

B、《女神之再生》

       根据古书上女娲炼石补天的记载写成,也是以神话为题材突入五四革命现实的核心,揭示反抗、破坏、创造的主题。

颛顼共工争帝,触断擎天柱不周山,天晦地冥,风声、涛声交织成罪恶的交鸣,是旧中国的写照;女神们面对浩劫而离开神龛,要去创造个新鲜的太阳照彻天内的世界,天外的世界,则是中华民族在五四高潮中的伟大的觉醒的鲜明象征。

2)饱含爱国主义思想和深情——

        五四爱国运动激起了身居异国的诗人深切的爱国热情,它眷恋祖国,颂扬祖国的新生,盼望着祖国的富强、安康。

           A、《炉中煤》

        诗人自喻为正在炉中燃烧着的煤,而把祖国比着年青的女郎,他要为心爱的人燃烧,即为祖国而献身。他称自己有火一样的心肠,庆幸自己能够重见天光,愿为祖国赴汤蹈火,因为他从时代的曙光中看到了新的希望。

B、《晨安》

        诗人以最亲切的感情、最真挚的敬意,用自豪的声音,遥向大海西岸的祖国问安,一气连喊了27晨安晨安!我年青的祖国呀!/晨安!我新生的同胞呀!/晨安!我冻结着的北方的黄河呀!/黄河呀!我望你胸中的冰块早早融化呀!/晨安!万里长城呀!/……晨安!常动不息的大海呀!/晨安!明迷恍惚的旭光呀!/晨安!诗一样涌着的白云呀!/晨安!平匀明直的丝雨呀!诗语呀!/晨安!情热一样燃着的海山呀!/晨安!梳人灵魂的晨风呀!……”

3)歌颂叛逆精神,表现与万物相结合的个性力量——

        《女神》处处都表现了鲜明的自我特色,为叛逆的自我唱出了激越的颂歌,折射出强烈的个性解放的要求,体现了狂飙突进的风格。

           A、《天狗》

         在群魔乱舞的昏暗世道中,诗人大声疾呼,要把月、日、星球、全宇宙吞了,充分表现了要冲决一切罗网、摧毁一切黑暗的英雄气概和豪迈气魄。这里的具有叛逆精神的自我形象,有着扫除一切陈腐、创造一切新生的巨大威力,是全宇宙的能的总量。他体现着强烈的时代要求和民族解放的要求。

B、《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4)对劳动和工农的景仰和颂扬——

          诗人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由衷地赞美和颂扬劳动和工农大众。体现了五四时代社会思潮劳工神圣的巨大影响和作用。

           A、《地球,我的母亲》

诗作展现的是地上乐园的景象:从黎明起,地球就象母亲一样背负着人们,哺育着人们,让人们在乐园中逍遥;宇宙的一切都是地球的化身,而地球的主宰却是工人和农民,炭坑里的工人全人类的普罗美修士田地里的农人全人类的保姆。诗歌表现了对工农的无限仰慕和崇敬;表示对劳动的热爱、要永久劳动不停

《雷峰塔下》

5)以积极向上的精神歌咏大自然——

          《太阳礼赞》、《光海》、《日出》

 

2、艺术特色:

 《女神》以诗体改革的精神,进行了彻底的自由创造。它的直抒胸臆、浪漫想象、充满泛神论色彩,呈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的特色。

1)火山爆发式的激情,狂涛巨浪般的气势

A、情感的宣泄——

   郭沫若的诗感情炽烈,气势雄浑,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凤凰涅槃》对黑暗现实的否定,用的是最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你脓血污秽着的屠场呀!你悲哀充塞着的囚牢呀!你群鬼叫号着的坟墓呀!你群魔跳梁着的地狱呀!把自己对现实的厌恶、敌视、表现得异常强烈、淋漓尽致。又如《匪徒颂》:对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宗教革命、学说革命、文艺革命、教育革命的匪徒,他高呼:万岁!万岁!万岁!毫不掩饰,赤裸裸地暴露自己的思想情感,使诗作呈现出汹涌澎湃的气势。

B、回环复迭的渲染——

 在诗作中,郭沫若常常不顾及诗的忌重复,而采用回环复迭的方式,重复的句式、反反复复的感情渲染,造成情感的叠加,形成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凤凰涅槃》:我们新鲜,我们净朗,/我们华美,我们芬芳,/一切的一,芬芳。/一的一切,芬芳。/芬芳便是你,芬芳便是我。/芬芳便是他,芬芳便是火。/火便是你。/火便是我。/火便是他。/火便是火。/翱翔!翱翔!/欢唱!欢唱!反复吟唱,欢欣鼓舞、兴奋激昂的心情跃然纸上。诗中的群鸟歌则是通过反复,揭露官僚政客、市侩文人的相同嘴脸,幽默滑稽,讽意盎然,人们不禁发出会心的微笑。

C、气势磅礴的大背景——

   郭沫若诗作的背景常常是无限广阔的宇宙,给人以气势磅礴之感,叫人惊异、使人震撼。如《天狗》中气吞日月、囊括宇宙的天狗,驰骋风云,豪情彭湃,给人以震撼天地的力量。又如《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要提起无限的太平洋把黑暗的地球推倒,这是何等巨大的力量和气势!

2)叛逆追求的化身——理想化的自我形象的创造

    《女神》把破坏、反抗、创造精神形象化,创造了一个叛逆追求的化身——理想化的自我形象。这个自我形象在诗中非常突出,它占据了宇宙中心,成了宇宙的主宰。这个自我与大自然、与日月星辰、与历史文明都化为一体。这个自我是无生死的精神和理想的化身。这个精神便是叛逆、破坏、创造,这个理想便是摧毁黑暗社会、建设光明中国。

如《凤凰涅槃》,自我形象、凤、凰、火等,都融为一体:一切的一,更生了!一的一切,更生了!我们便是他,他们便是我!我中也有你,你中也有我!我便是你!你便是我!火便是凰!凤便是火!翱翔!翱翔!欢唱!欢唱!又如《天狗》:我把日来吞了,我把月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我便是我了!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这个自我,包含了宇宙万物,成了宇宙的主宰。

自我的形象,不仅有作者的影子,又具有民族和大众的情感,他对黑暗社会、陈规陋习、旧的势力有着强烈的不满,对祖国和民族有着深切的爱,对劳动人民充满真挚的敬意。因此,这个自我,实际上是诗人自身祖国民族大众,以及人民革命的统一体,是理想化的形象。

3)借助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寄托诗人理想,表现时代精神

《女神》本着古为今用的原则,借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抒写自己的革命理想,表现自己不屈的意志、创造的精神、对理想的追求。

如《凤凰涅槃》——凤凰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的神话传说,象征祖国、民族、自我在革命中获得新生;《天狗》——用传说中的天狗吃月亮天狗吃太阳的传说,表现自己的冲决一切的叛逆精神;《女神之再生》则是融合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谴责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歌颂追求、创造光明的精神;《湘累》——借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屈原的事迹,表现自我强烈的反抗精神和爱国主义思想;《棠棣之花》——借历史故事、历史人物聂嫈的史迹,歌颂伟大的女性及爱国志士勇敢反抗强权政治、视死如归的英雄主义精神。

4)丰富的想象、奇丽的色彩

《女神》想象丰富,比拟奇丽,展现了缤纷多彩、生机勃勃的诗境,如天马行空,瑰丽多姿,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如《炉中煤》的比拟——“年青的女郎——祖国(蕴涵对祖国的爱与希望:祖国永远年轻、漂亮、充满青春的活力);炉中煤——自我(形象化的写照:赤诚、献身精神、受压抑、为新时代所鼓舞)。又如《地球,我的母亲》中的想象——脚踏实地的精神——比作地球,我的母亲!/我羡慕那一切的动物,尤其是蚯蚓——/我只不羡慕那空中的飞鸟:/他们离了你要在空中飞行。/地球,我的母亲!/我不愿在空中飞行,/我也不愿坐车,乘马,著袜,穿鞋,/我只愿赤裸着我的双脚,永远和你相亲 ;那田地里的农人——地球母亲的孝子全人类的保姆;那炭坑里的工人——地球母亲的宠子全人类的普罗美修士

还有无所顾忌的现代科技词汇的引用,如我是一切星球底光,/我是X光线的光,/我是全宇宙的Energy(能)的总量(《天狗》);哦哦,摩托车前的明灯!/你二十世纪底亚坡罗!/你也改乘了摩托车吗?/我想做个你的助手,你肯同意吗?(《日出》)

5)形式的大胆革新和新颖多姿

郭沫若说:我愿意打破一切诗的形式,来写自己能够够味的东西。(《凤凰序》)他正是这样,冲破旧格律诗的种种清规戒律,创造了完全崭新的新的诗歌艺术形式(适用于诗的新内容的新的自由形式)。

A、气势雄浑豪迈的自由体诗,是《女神》里最具特色、最能激动人心的诗体,它开一代诗风,为五四以后的新诗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它既是宽大不羁的胸怀和丰富强盛的想象力的表现,也是五四时代的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的产物)。

B、新格律诗体的运用。具有比较严谨的形式格律,音调铿锵,诗形齐整,节奏韵律鲜明和谐,有深刻而丰富的意境。如《炉中煤》等。

C、诗剧体式的借鉴。

 

3、意义与局限:

1)意义:

A、五四时代的精神号角

B、新诗歌运动的里程碑

2)局限:

A、受泛神论的影响,缺乏阶级观点

   《匪徒颂》不能区分资产阶级革命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巨炮之教训》中列宁喊出为自由而战为人道而战

    革命理想是朦胧的

B、艺术上的模仿,生活不足

 

(二)从《星空》到《恢复》

1、《星空》

1)概述:

出版于1923,共34首诗,作于192110月至192212月,这时新文化阵营分化,革命暂时进入低潮时期。郭沫若正陷入孤寂彷徨的苦闷之中。

《序诗》中,原来《女神》里的气吞日月的理想化的叛逆自我形象,已经变成了带了箭的雁鹅受了伤的勇士偃卧在这莽莽的沙场上。郭沫若几度回国,希望看到祖国的新生,但五四高潮已过,国内仍然一片黑暗。他对现实有着更深的憎恶、不满,又无可奈何;只好到大自然或超现实的空幻境界寻找暂时的解脱和安慰。他不再礼赞光芒万丈的太阳,而是仰望幽光闪烁的星空,不再是要赤裸着双脚,永远和地球母亲相亲,而是羡慕天上的街市

不过,《星空》里也有与《女神》一脉相承的,如《洪水时代》:把夏禹以四海为家、决心治理好洪水的刚毅比作近代的劳工,并号召人们效法大禹的精神去开拓这第二个洪水时代你伟大的开拓者哟,你永远是人类的夸耀!你未来的开拓者哟,如今是第二次的洪水时代了!。这表明:郭沫若这时一面是孤寂彷徨,一面也在追求探索,思想呈现为矛盾状态。

2代表作《天上的街市》

A、内容:《桃花源记》式的理想社会的描述(与现实相对照的不同)

    飘渺的空中——美丽的街市、世上没有的珍奇

                  天河浅而不甚宽广、牛郎织女可自由来往

      与丑恶社会形成鲜明的反差(对比的方法)

B、艺术:

    继承了《女神》的浪漫主义,借助神话传说,寄托自己的情怀;

    新格律诗的创造,又有相对的自由

 

2、《前茅》

1)概述:出版于1928年,包括《序诗》在内共23首诗作,大部分诗作写于1923年。当时郭沫若从日本回国,正值中国革命度过了五四以后的短暂低潮,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内工人、农民运动蓬勃兴起,他们正开始取代青年学生,成为主力军,即革命的前茅。他受到工农运动的激荡,重新燃起革命激情。

《前茅》正是一部歌颂工农为革命的前茅的诗集。他又引吭高歌。诗作与《女神》相比,显然是现实主义因素的增多、革命意识的增多。

2)代表作简述:

《黄河与扬子江对话》:号召人们要像俄国无产阶级专政一样进行流血的大革命,并断言俄国和正在革命中的中国是20世纪的两个新星,肩负着人类解放世界和平的使命。

《我们在赤光之中相见》;诗人坚信长夜纵使漫漫,终有时辰会旦,他把太阳作为与黑暗统治英勇搏斗的革命者的象征:在这黑暗如漆之中,太阳依旧在转徙,他在砥砺他犀利的金箭,要把妖魔射死。他与太阳相约:我们在赤光之中相见,表现了一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太阳没了》:追悼伟大的革命领袖列宁的诗篇。他歌颂列宁的丰功伟绩:他灼灼的光波势欲荡尽天魔,他滚滚的热流势欲决破冰垛,……无衣无业的穷困人们,受了他从天盗来的炎炎圣火。他相信世上一切的工农”“戈矛相赠开除路上的荒荆,用满腔热血换取新世界的诞生。

 

3、《恢复》

1)概述:出版于1928年,共收诗作24首,创作于19281516日的半个月中。这时,郭沫若已经经受了革命战争的考验、锻炼,成长为一名共产主义的战士。八一南昌起义失败后,他又大病一场。但是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以及疾病的折磨,都不能磨损他的意志。到了白色恐怖的上海,他大病初愈,便写下了这些斗志昂扬的诗。

2)代表作;

《如火如荼的恐怖》:要杀你们就尽管杀罢!你们杀了一个要增加百个,我们身上都有孙悟空的毫毛,一吹便变成无数个新我。

《血的幻影》:我们昨日不是还驾御着一朵红云,为什么要让它化成一片血雨飞散?我们便从那高不可测的火星天里,堕落到这深不可测的黑暗之渊。

《战取》:我已准备下一杯鲜红的寿酒,朋友,这是我的热血充满心头。酿出一片血雨腥风在这夜间,战取那新的太阳和新的宇宙!

《我想起了陈涉吴广》。诗作以古事(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起兴,写现实中农民的悲惨生活。陈涉吴广是受不过秦始皇的压迫,成为农民暴动的前驱,他们惊动了林中的虎豹惊散了秦朝的兵将他们的暴动便告了成功秦朝的江山便告了灭亡。而现实之中,北方的农民实在是可怜万状、南方农村的凋敝触目神伤。和陈涉吴广相同的是我们中国出了无数的始皇!还有那外来的帝国主义的压迫,比秦时的匈奴还要有五百万倍的嚣张。作者相信——人民一定会有主张,会像陈涉吴广那样起来暴动,——“在工人领导之下的农民暴动哟,朋友,这是我们的救星,改造全世界的力量!

 

总之,《恢复》在创作方法和艺术风格上又有新的发展,它继承了《女神》的积极浪漫主义,又发扬了《前茅》的现实主义。

《恢复》和《女神》都表现革命理想,但《女神》是通过幻想的形式、夸张的形象来表现;《恢复》则通过现实中革命者具体的情操、行为来表现。它们都表现了理想化的自我形象,但《女神》的自我形象是物我的融合、统一,而《恢复》的自我则是现实中的无产阶级革命者。

《恢复》与《前茅》相比,生活实践更丰富、世界观更成熟、战斗情绪更激昂、革命态度更坚定。

 

(三)早期历史剧《三个叛逆的女性》

1、概述:

1)、《卓文君》(19232月)——反抗封建礼教、冲破封建束缚

 卓文君——在婚姻问题上对封建礼教的叛逆(公开和家庭决裂,与司马相如出走)

主题:歌颂敢于争取幸福和自由的叛逆的女性,表现个性解放的思想

2)、《王昭君》(19237月)——反抗封建王权、维护人格尊严

 王昭君——反抗封建社会中至高无上的王权的叛逆(宁作玉碎,不作瓦全的品格,当廷谴责封建帝王、自愿出嫁匈奴的骇世惊俗的举动)

主题:歌颂敢于向封建王权进行挑战的伟大的叛逆女性,表现彻底的反封建思想。

3)、《聂嫈》(19256月)——反对强权政治、忘我牺牲精神

聂嫈——反抗强秦的侵略、吞并,反对分裂投降的叛逆(支持弟弟的斗争,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精神)

主题:歌颂不为弱小而屈从强权,为伸张正义而英勇牺牲的伟大的爱国主义叛逆女性

 

2、艺术特色:

1古为今用的现实主义原则:

不是为了再现历史人物而去写历史人物,而是通过历史人物的塑造,配合现实斗争,表现时代精神,为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服务。

对封建礼教的斗争、对封建王权的否定、与强权政治的搏击,都是五四时代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核心内容,人们可以从剧中得到启示、受到教益。

2不拘泥于成说的革新创造:

不照搬历史史实,对人物和情节大胆加以改造,重新发掘历史人物的思想精神面貌,力求对历史作出新的解释,使之与时代息息相通。

如:卓文——“私奔淫奔)与公开决裂、离家出走

    王昭君——悲悲切切与大义凛然;被动派遣与主动请嫁;指责汉元帝的荒淫无耻

3)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郭沫若善于将人物放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去表现,使人物形象的个性得到更有力的刻画,性格更鲜明、更突出

如:卓文——父亲逼她寻死、公公骂她有伤风化(主宰自己的命运)

    王昭君——毛延寿索贿、汉元帝犹豫、豪华宫廷与荒凉异域(毅然抉择)

    聂嫈——奸相侠累、韩侯与弟弟聂政、生与死(为正义而作为)

 

(四)40年代的历史剧

1、概述:

1)《屈原》(1942年)[屈原一生的悲剧故事]

         爱国力量与妥协投降派的斗争

2)《棠棣之花》(1942年)[《聂嫈》的扩写]

         反强权、反投降、主联合、主团结

3)《虎符》(1942年)[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

         反侵略、反奴役、反压迫

4)《孔雀胆》(1943年)[大理总管段功与阿盖公主的爱情悲剧故事]

         歌颂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

5)《南冠草》(1944年)[夏完淳起兵复明、以身殉国的故事]

         歌颂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

6)《筑》[又名《高渐离》]1946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的故事]

         反抗封建专制、独裁的统治

2、艺术成就:

1)现实性和战斗性的主题(延续了前期剧作古为今用的原则)

2)壮美的悲剧精神

A、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悲剧事件(正义和真理的被压迫)

B、不屈的斗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人物{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

C、饱含悲戚与颂扬的英雄主义基调

3)激越的浪漫主义诗情

      A、诗化的语言:既有直接的诗歌的引用——《橘颂》

                     又有诗情浓郁的大段独白——《雷电颂》

(深刻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丰富了人物的情感,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B、诗化的人物:诗美的人格、道义美的化身、诗人的气质

如:婵娟——以自己的生命写了一首感人至深的诗篇《橘颂》

 

附:《橘颂》:

 

(五)小说;

1、寄托小说——牧羊哀话》

      子爵闵崇华——闵佩荑——尹子英——尹石虎——李夫人

     “把排日的感情移到了朝鲜人的心里

2、自叙小说——《漂流三部曲》(歧路、炼狱、十字架)

               《残春》(意识流)

第六章     新诗(一)

一、白话诗运动

诗歌自古以来就是文学的正宗,五四新文学运动把诗歌的改革放在首要地位。胡适:自然发展的趋势被守旧所阻碍时,必须以有意的鼓吹来促进,这本身就是一种革命。诗歌改革是文学革命的先锋。

对旧的艺术的不满,对新的艺术的追求,是诗歌发展的内部规律。白话诗运动的产生,正是基于文学自身发展规律的产物。

1胡适(1891——1962)的《尝试集》

1)简介:

胡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封建官僚家庭出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骨干,资产阶级文学的代表人物。曾在美国留学,入哥伦比亚大学,受学于杜威(实用主义者)的门下。他不仅是文学革命的急先锋,第一个发表文学革命的理论文章《文学改良刍议》,而且是第一个写新诗的人。他自称是文学的实验主义。他有意用白话突破旧体诗的格律,显示了对新诗的探索,是最初的十分幼稚的尝试。

他最早的新诗尝试是在1916年。在《新青年》上最早发表新诗(二卷六号有白话诗8[19172]、三卷四号有白话词4[19176])。后来,他将1916年到1920年所作的新诗结集出版,取名为《尝试集》。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新诗集。

《尝试集》(19203月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192210月刊行经胡适增删的增订四版)。胡适曾得到新文学阵营同人的支持,有传说:康白情为他 改诗;鲁迅、周作人、俞平伯为他删诗;钱玄同为他写序;陈独秀、杨杏佛与他论诗。由此可见,《尝试集》可以说是时代的产物。

 

2)代表作简析:

A、《蝴蝶》(原名《朋友》):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发表于19172月《新青年》26]

     ——受到意象派的影响,用意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一说写实,朋友要回国,自己孤独寂寞;一说自己主张文学革命,得不到支持的孤寂感)

B、《人力车夫》:“‘车子!车子!’/车来如飞。/客看车夫,忽然心中酸悲。/客问车夫:你今年几岁?拉车拉了多少时?’/车夫答客:今年十六,拉过三年车了,你老别多疑。’/客告车夫:你年纪太小,我不坐你车。我坐你车,心中掺凄。’/车夫告客:我半日没有生意,又寒又饥。你老的好心肠,饱不了我的饿肚皮。我年纪小拉车,警察还不管,你老又是谁?’/客人点头上车,说:拉到内务部西!’”

                         [发表于19181月《新青年》41]

    ——为打破旧体诗的格律而走向散文化,也透露了底层社会的不幸,表现了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同情和怜悯,朱自清称赞:这也是时代精神之一,至今还为新诗特色之一。

C、《老鸦》               [发表于19182月《新青年》42]

 ——反传统的思想意识:老鸦本是传统观念中的不吉利、不吉祥之物;个性解放思想的体现:独立自主、不依附于人的精神的宣扬。

D、《鸽子》               [发表于19181月《新青年》41]

    ——鸽子自由游戏的画面,传达出诗人自由飞翔的无限乐趣,体现了五四时代冲决一切的自由精神;以及乐观主义精神

E、《威权》:威权坐在山顶上,/指挥一班铁索锁着的奴隶替他开矿。/他说:你们谁敢倔强?/我要把你们怎么样就怎么样!’/奴隶们做了一万年的工,头颈上的铁索渐渐的磨断了。/他们说:等到铁索断时,/我们要造反了!’/奴隶们同心合力,/一锄一锄的掘到山脚底。/山脚底挖空了,/威权倒撞下来,活活的跌死!   八年六月十一夜。是夜陈独秀在北京被捕;半夜后,某报馆电话来,说日本东京有大罢工举动。”          [作于1919611]

   ——对反动统治者的反抗叛逆之声,其中的乐观、自信和愤愤不平,达到了胡适诗作中思想的极限。胡适称,这是他新诗进化的最高一步

胡适的诗歌留下了新诗开拓者的足迹,但他的白话诗的尝试,艺术上还是比较粗糙的。人们喻其为放脚体,即仍然含有旧诗的痕迹。

 

2沈尹默(1883——1971)的诗

沈尹默,中国现代书法家。祖籍浙江吴兴,出生于陕西兴安。曾留学日本,1907年回国,在杭州高等学校等学校任教。后来受蔡元培的邀请,在北京大学任教。他积极支持文学革命,是陈独秀的得力助手。北社选编《新诗年选》的编者评论《诗坛略记》称:胡适的所谓新诗,当时还不成什么体裁第一首散文诗,而具备新诗美德的是沈尹默的《月夜》其诗作散见于《新青年》,未出过专集。在五四白话诗运动中,他的诗作产生过比较大的影响,有开拓性的贡献。

1919年,受到封建军阀的压迫,蔡元培被迫取消北京大学的文科学长制,将陈独秀解职。《新青年》也被迫移到上海编印出版。第二年,沈尹默便东渡日本游学,也就停止了新诗的创作。

1)《月夜》:霜风呼呼地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        [发表于19181月《新青年》41]

——现代最早的象征诗。从时代的个性解放精神的角度看,它体现了个性论者的独立而不依附于人的精神特征。

 2)《人力车夫》:日光淡淡,白云悠悠,风吹薄冰,河水不流。/出门去,雇人力车。街上行人,往来很多;车马纷纷,不知干些什么。/人力车上人,个个穿棉衣,个个袖手坐,还觉风吹来,身上冷不过。/车夫单衣已破,他却汗珠儿颗颗往下堕。”            [发表于19181月《新青年》41]

 ——诗歌以鲜明的对照,揭露旧社会的贫富不均,慨叹人间的不平,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人道主义的同情。无论思想或艺术,都大大超过了同期发表的胡适的《人力车夫》。

3)《三弦》:中午时候,火一样的太阳,没法去遮拦,让他直晒在长街上。静悄悄少人行路;只有悠悠风来,吹动路旁杨树。/谁家破大门里,半院子绿茸茸细草,都浮着闪闪的金光。旁边有一段低低土墙,挡住了个弹三弦的人,却不能隔断那三弦鼓荡的声浪。/门外坐着一个穿破衣裳的老年人,双手抱着头,他不声不响。”          [发表于19188月《新青年》52]

——采用寓情于景、侧面烘托等艺术手法,借助于视觉、听觉形象,描绘了一幅富有浓郁诗意的图画。画面由远到近(远景、中景、近景)、由淡到浓,层层推进。晦暗凄凉的人间景色,暗示了社会的萧疏衰败,人生的悲惨痛苦,流露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还有双声叠韵的字词的运用,读来抑扬顿挫,如同听到三弦的鼓荡,具有音韵的美。

他还有《生机》、《鸽子》等知名的作品。

 

3、刘半农(1891——1934)的《扬鞭集》、《瓦釜集》

刘半农,名复,字半农。江苏江阴人。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塾师的家庭。少年时天资聪敏,读了不少古书,能够吟诗作对。因不满社会的黑暗,曾经参加革命军,投身于辛亥革命。但军队中的旧习气和混杂现象,又使他离开了军队,到上海闯荡。他曾任《中华日报》和中华书局的编辑。《新青年》创刊后,他认识了陈独秀,便加入了新文学阵营,投入了新文学运动。

他的《我之文学改良观》、与钱玄同的双簧信在文学革命中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他的诗歌创作也是非常突出的,是新诗的三位开拓者(胡适、刘半农、沈尹默)之一。由于他的诗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下层劳动人民的疾苦,同时,又汲取民歌的养料,具有民歌的特色,所以得到了平民诗人的美誉。他的创作集为《扬鞭集》,而收集整理的江阴民歌集为《瓦釜集》。

1920年,他赴欧洲留学,从事音韵学的研究,此后,他便渐渐离开了文学革命的活动。30年代,他在学术界地位显赫,便逐渐倒退、落伍,转向复古。曾作《半农杂文》、《半农杂文二集》。1934年,他去内蒙作方言调查时,染上了恶疾,不治而逝。

鲁迅《忆刘半农君》就曾写道:他是《新青年》里的一个战士。他活泼、勇敢,很打了几次大仗。……我爱十年前的半农,而憎恶他的后几年。……我愿以愤火照出他的战绩,免使一群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

1《相隔一层纸》:屋子里拢着炉火,/老爷吩咐开窗买水果,/天气不冷火太热,/别任它烤坏了我。’/屋子外躺着一个叫花子,/咬紧了牙齿对着北风喊要死/可怜屋外与屋里,/相隔只有一张白纸!

       [作于191710月,发表于19181月《新青年》41]

     ——揭露黑暗社会中贫富不均、尖锐对立的现象,鲜明地表现了对社会的不满、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语言朴实自然、古诗意蕴的借鉴、对比手法的运用

2)《学徒苦》:学徒苦!/学徒进店,为学行贾。/主翁不授珠算,但曰孺子当习勤苦!’/朝命扫地开门,暮命卧地守户;/暇当执炊,兼锄园圃!/主妇有儿,曰孺子为我抱抚。’/呱呱儿啼,主妇震怒,/拍案顿足,辱及学徒父母!/自晨至午,东买酒浆,西买青菜豆腐。/一日三餐,学徒侍食进脯。/客来奉茶;主翁倦时,命开烟铺!/复令前门应主顾,后门洗缶涤壶!/奔走终日,不敢言苦!/足底鞋穿,夜深含泪自补!/主妇复惜灯油,申申咒诅!//食则残羹不饱;夏则无衣,冬衣败絮!/腊月主人食糕,学徒操持臼杵!/夏日主人剖瓜乘凉,学徒灶下烧煮!/学徒虽无过,塌头下如雨。/学徒病,叱曰孺子贪惰,敢诳语!’//清清河流,鉴别发缕。/学徒淘米河边,照见面色如土!/学徒自念,生我者,亦父母!’”   [作于19182月,发表于19184月《新青年》44]

——展现了旧社会学徒生活的悲惨,对旧社会作了血泪的控诉,也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带有明显的古乐府诗的意味

3)《教我如何不想她》: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啊!/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月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啊!/这般蜜也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她?//水面落花慢慢流,/水底鱼儿慢慢游。/啊!/燕子你说些什么话?/教我如何不想她?//桔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里烧。/啊!西天还有些儿残霞,/教我如何不想她?” [作于1920年伦敦]

——爱情诗、怀人诗,其实是思念故土的爱国诗篇。四节诗分别通过白天、黑夜、暮春、深冬的不同场景,反复咏叹对祖国的思念。诗情画意中跳动着赤子之心。感情真挚深沉,音韵和谐,节奏优美,回环往复,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后经赵元任谱曲,成为传世的抒情经典歌曲)

他还有《铁匠》、《敲冰》、《一个小农家的暮》等影响较大的作品。

     

4、刘大白(1880——1932)的《旧梦》、《邮吻》

刘大白,原姓金,辛亥革命后改姓刘,名靖裔,字大白,别号白屋。浙江绍兴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古文的底蕴深厚早年有一定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思想,曾经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二次革命后,曾逃亡日本。1916年回国。五四时期,他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任教。他积极投入新文化运动,把文言文称为鬼话文、把白话文称为人话文

《旧梦》是他五四时期的诗作合集,收了他1923年以前的作品。这些作品和刘半农的作品相仿,属于现实主义之作,表同情于社会下层的劳苦大众,有着积极的思想内容,也借鉴了民间歌谣的艺术特点。

 1)《卖布谣》

    其一:嫂嫂织布,哥哥卖布。卖布买米,有饭落肚。//嫂嫂织布,哥哥卖布。弟弟裤破,没布补裤。//嫂嫂织布,哥哥卖布。是谁买布,前村财主。//土布粗,洋布细。洋布便宜,财主欢喜。土布没人要,饿倒哥哥嫂嫂。

    其二:布机轧轧,雄鸡哑哑。布长夜短,心乱如麻。四更落机,五更赶路;空肚出门,上城卖布。上城卖布,城门难过。放过洋货,捺住土货。//没钱完捐,夺布充公。夺布犹可,押人太凶!//‘饶我饶我,拘留所里坐坐!

               [作于1920531,后收入《旧梦》]

 ——揭露在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下,旧中国城乡市场洋货充斥,农村手工业纷纷破产加之贪官污吏、地主豪绅的敲诈剥削、巧取豪夺,农村社会是民不聊生。诗作有着强烈的反帝反封建色彩。

——作品以歌谣方式,句式整齐,语言通俗晓畅,节奏鲜明和谐。

2)《田主来》:一声田主来,爸爸眉头皱不开。一声田主到,妈妈心头毕剥跳。爸爸忙扫地,妈妈忙上灶:米在桶,酒在坛,鱼在盆,肉在篮;照例要租鸡,没有怎么办?——本来预备两只鸡:一只被贼偷,一只遭狗咬;另买又没钱,真真不得了!——阿二来!和你商量好不好?外婆给你那只老婆鸡,养到三年也太老,不如借给我,明年还你一只雄鸡能报晓!妈妈泪一揩,阿二唇一翘:譬如贼偷和狗咬,凭他楦得大肚饱。别说什么借和还,雄鸡雌鸡都不要。勤的饿,惰的饱,世间那里有公道!辛苦种了一年田,田主偏来当债讨。大斗重秤十足一,额外浮收还说少。更添阿二一只鸡,也不值得再计较!贼是暗地偷,狗是背地咬,都是乘人不见到。怎象财主凶得很,明吞暗抢真强盗!妈妈手乱摇:阿二别懊恼!小心田主听见了,明年田脚都难保!’”

              [作于1921228,后收入《旧梦》]

——描写佃户在田主上门收租逼债时的惊慌、恐惧,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农民残酷的经济剥削,反映了农村中的尖锐的阶级斗争。

——学习民间歌谣中的叙事手法,选材典型,描写细致,接近口语,尤其是借孩子的口对封建地主作了愤怒的控诉,产生了较强的艺术效果。

 

1928年,他被当时的教育部长蒋梦麟看中,曾担任教育部常务次长。由于对官场的厌倦,1930年辞职。《邮吻》是作者思想改变、日趋保守的情况下完成的,是《旧梦》以后的作品。集中的诗作大都呈现为灰色的情调,原来的思想光泽都不见了。再也找不到反映人民疾苦的现实主义诗篇。

如《泪痕》(三十七):明明镜在花前,为甚花又在镜里?/明明水在月下,为甚月又在水中?/明明人在梦里,为甚我又在梦中人底梦里?

——消极的人生之谜的思索:迷惘、悲哀

又如《是谁把》:是谁把心里相思,种成红豆?/待我来碾豆成尘,看还有相思没有?/是谁把空中明月,捻得如钩?待我来抟钩作镜,看永久团圆能否?

——对传统的表现人生的意象,作自我的情绪化(孤寂、颓废)的揶揄、嘲弄。

 

他还有《白屋文话》、《白屋诗话》、《旧诗新话》等创作。

 

5康白情(1898——1945)的《草儿》

康白情,字洪章,四川省安岳县人。他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参加了新潮社少年中国学会,曾担任《少年中国》月刊的首届编辑副主任,成为五四时期的活跃人物。他的诗作不少,19223月结集为《草儿》出版(后来又经增删,更名为《草儿在前集》再版)。

但是,他毕业后于1920年秋去美国留学。不久,思想发生大转变:参加恐怖组织K、自组新中国党(自任党魁),回国后倾力写旧体诗,还出版了旧体诗集《河上集》。1934年前后,到四川军阀刘湘手下任职,染上抽大烟的恶习。之后,颓唐、堕落,为人们所淡忘。

1)《草儿》

草儿
      诗人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农耕图。朱自清称他以写景胜

写牛,实际上是写人。诗歌揭示了旧中国广大农民的悲惨命运,反动统治者对广大农民实施软硬兼施的统治手段,把农民推向苦难的深渊。农民吃的是,受的却是鞭挞之苦。

2)《和平的春里》

 “遍江北底野色都绿了。/柳也绿了。/麦子也绿了。/细草也绿了。/水也绿了。/鸭尾巴也绿了。/茅屋盖上也绿了。/穷人的饿眼儿也绿了。/和平的春里远燃着几团野火。

题目是,却并未让人感受到春意的温暖。穷人饿得眼睛发绿,形象地说明了他们在饥饿线上挣扎的悲惨命运。诗句逐层深入,一步一步揭示主题。

、新月派的新诗

1、闻一多(1899——1946)的《红烛》、《死水》

闻一多,原名家骅,又名亦多。湖北浠水人。新月社早期的积极活动者和艺术思想的主要领导者,又是新格律诗的主要倡导者。

他出身于名门望族、书香门第。从小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尤其受晚唐李商隐的影响(感时伤事、华艳浓丽的风格)。他1913年考入清华学校,受了9年的美式教育。1922年到美国留学,学习了3年的绘画、文学、戏剧。他深受唯美主义思想的影响。他渴求美的诗境,但现实生活时时刻刻把我从诗境拉到尘境来(给臧克家的信)。在国外受到的民族歧视,国内军阀的罪恶统治,都激起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

1922年赴美留学前后,他写了不少新诗,后结集为《红烛》,于19239月由泰东图书局出版。

1)《红烛》——自由体诗

相当部分的诗是在美国创作的爱国思乡之作,也有一些充满感伤情绪的抒怀诗。一方面,表现对理想的追求、抒发对祖国的热爱、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展示自己反抗、斗争、不惜牺牲的高尚情操;一方面,却又在痛苦地回顾,流露悲伤哀怨的消沉情绪。

 

A、代表作《红烛》——以红烛自喻,显示了矛盾的二重性(既心火发光、创造光明;又灰心流泪、莫问收获)

 

B、代表作《忆菊》——赞美如花的祖国”——海外赤子的乡恋

 横溢的炽情化作了千姿百态的秋菊,缤纷的花雨中幻现了壮丽灿烂的祖国

闻一多自称:《忆菊》具有最繁缛的作风,义山济慈的影响都在这里。

    (《忆菊》、《孤雁》、《太阳吟》合为三部曲:游子的一出远乡梦)

 

在艺术的道路上,他并不满足于仅仅追求自由的新诗;对于那些只要自由而忽略诗的艺术的做法,更不赞同。他认为诗歌应该有诗歌的艺术规律——“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这种新体式为新格律诗

1925年,闻一多回国。他看到了祖国的千疮百孔,看到了人民的悲惨命运,也受到了大革命风暴的激荡。他开始了新格律诗的创作。这就是他的第二部诗集《死水》。

2)《死水》——新格律诗

诗集中的作品大多为第一次大革命前后创作。它记录了一个爱国的知识分子在大革命风暴时代的思想感情。相对《红烛》而言,它标志着诗人已跨入成年时期。诗作无论是内容或艺术形式,都走向独创性的成熟。虽然这时他年未满三十,却已经是知名教授,心情近乎中年,有了更多的忧虑。他对祖国的命运、人民的疾苦有了更多的关心,更多地关注到下层人民的生活。在艺术形式的创造上,他有了很大的发展,其新格律诗的探索,已经卓有成效。

 

A、代表作《死水》——一沟绝望的死水象征腐朽丑恶的旧中国,倾泻了自己对反动统治者的无比愤怒和强烈诅咒,表现了他的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情怀。诗作显示了他对新格律诗的成功探索,它诗形严谨,诗节整饬,光怪陆离的丑恶图画,美丑相对的强烈反衬,色彩奇艳,四个音尺构成的沉重而有规律的节奏。

闻一多自称:这首诗是我第一次在音节上最满意的试验

 

B、代表作《发现》——一首震撼人心的爱国绝唱。他从美国心急火燎地归来,发现自己如花的祖国的美梦破灭了,眼前竟然如同噩梦一般。他血泪交迸地倾吐自己幻灭的痛苦。震愕、恐怖、失望,无法忍受的失重感,聚集成一股激流,喷涌而出,形成暴风雨式的抒情气势,震撼人们的心灵。诗作比拟奇特而准确,情感反差对比强烈。

 

C、代表作《一句话》——震撼中华、激动人心的预言。面对烽烟弥漫、支离破碎的旧中国的现状,诗人痛心、震惊、幻灭,但爱国的真挚深切的情感,却又使他执著地渴望并坚信:中国一定会新生!诗作诗情蕴藉深厚,如火山爆发,以比拟、夸张、反问、暗示等手法,给人于无声处听惊雷之感。

附原诗: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点得着火。/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暴一声:/‘咱们的中国!’//这话教我今天怎么说?/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暴一声:/‘咱们的中国!’”

 

闻一多的代表诗作还有《洗衣歌》、《我要回来》等。他在给臧克家的信里曾说:我只觉得自己是座没有爆发的火山,火烧得我痛。……炸开禁锢我的地壳,从而放射出光和热。朱自清在悼念闻一多的诗作中写道:你是一团火,照见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了新中国。

闻一多曾于1927年春赴武汉参加大革命的宣传工作,但“412”之后就退隐回来,度过了十几年的书斋生活,专门从事古典文学的研究,如《诗经》、《楚辞》、《唐诗》等。后来,通过抗战的现实教育、革命浪潮的推动,他最终走上了人民民主革命斗争的道路,并站在了斗争的前列。我们所熟知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就是很好的例子,他最终被国民党反动派暗杀。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就说过: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赞誉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2、徐志摩(1896——1931)的诗

徐志摩,原名槱森,小字幼申。浙江海宁硖石人。出身于资本家兼封建官僚地主家庭。父亲徐申如是当地的商会会长。徐志摩从小生活优裕,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在北京大学读完大学后,父亲把他送到美国,先后在克拉克大学学习银行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政治学。1920年又到英国的剑桥大学学习。所以,他深受西方唯美主义的影响。1922年回国,先后在北京、上海等地的大学任教。

19241925年,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来华,徐志摩担任泰戈尔的翻译,随后又陪同泰戈尔漫游欧洲。期间,1925年徐志摩去过苏联(前),但他回来以后就公开表示了对十月革命的不满。

徐志摩是五四以后有较大影响的诗人之一,新月派的主要领导人和艺术思想的指导者,是中国现代资产阶级文学的代表人物。茅盾曾经称他是中国的布尔乔亚开山同时又是末代的诗人。他是一个很复杂的诗人。他以资产阶级的眼光看待中国社会,所以对中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不满,也从人道主义的角度同情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然而,他却赞美富家的善心与博爱、沉溺于流萤与花香的自由,以及表现理想不能实现时的怅惘、悲哀。

人们对他褒贬不一。誉者谓:天才诗人,毁者谓:中国最坏的诗人

徐志摩的思想和创作可以以1928年初主编《新月》月刊为界。

1)前期:基本上是积极向上的反封建倾向,即: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反对封建主义,追求理想的光明,谴责军阀统治的罪恶,表同情于社会下层的劳动人民。诗作是沿着自由体的白话新诗向新格律诗的轨迹发展。

A、代表作《为要寻一个明星》

原作:我骑着一匹拐腿的瞎马,/向着黑夜里加鞭;——/向着黑夜里加鞭,/我骑着一匹拐腿的瞎马!//我冲入这黑绵绵的昏夜,/为要寻一个明星:——/为要寻一个明星,/我冲入这黑绵绵的荒野。//累坏,累坏了我跨下的牲口,/那明星还不出现;/那明星还不出现,/累坏,累坏了马鞍上的身手。//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荒野里倒着一只牲口,/黑夜里躺着一具尸首,——/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

——对黑暗社会的厌倦,把它比作黑绵绵的昏夜黑绵绵的荒野。他要寻找光明(一个明星)而不断加鞭,表现了不见光明不停息的姿态。然而正是由于他的资产阶级立场,决定了他的短视,他迷惘而不知光明之所在。面对强大的封建势力,他悲观失望,对未来既有一定的信心,又有希望的实现是漫长过程的感觉,以及自己也许是看不到光明的悲哀。

 

B、代表作《雪花的快乐》

——雪花欢快地在半空中慢舞,追求着自己的理想境界。它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爱、美的追求。作品构思新颖圆熟,意境优美,节奏轻快,呈现出浓郁的诗情画意。

 

C、《决断》

原作(节选):要恋爱,/要自由,要解脱——/这小刀子,/许是你我的天国!/可是不死,/就得跑,远远的跑!/谁耐烦/在这猪圈里牢骚?

——表现个性解放的思想和精神,对自由恋爱的追求,对封建礼教的反抗,态度的坚决。

前期的其他代表作品还有如《先生!先生!》、《叫化活该》、《大帅》、《落叶小唱》等。

 

2)后期:蒋介石背叛革命,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反革命政变之后,许多资产阶级文人都纷纷倒向反动政权。徐志摩也急遽右转。他率领新月派,很快站到了革命的对立面。《新月》月刊创刊后,高扬人性论的旗帜,与左翼文学运动对垒。徐志摩则大骂革命和左翼作家,表现出思想的彻底堕落。

A、攻击革命和左翼文学的诗作——

《秋虫》:黄金才是人们的新宠,/她占了白天又霸住梦!/爱情像白天里的星星,/她早就回避,早没了影。/还有廉耻也告了长假,/她躲在沙漠地里住家;/花尽着开可结不成果,/思想被主义奸污得苦!/到那天人道真灭了种,/我再来打——打革命的钟!

《西窗》(节选):正如狐狸精对着月光吞吐他的命珠,/他们也是在月光勾引潮汐时/学得他们的职业秘密。/ 青年的血,尤其是滚沸过的心血,是可口的——/他们借用普罗列塔利亚的瓢匙,/在彼此请呀请的舀着喝。

B、充满颓废色彩的绝望的哀歌——

《生活》:阴沉,黑暗,毒蛇似的蜿蜒,/生活逼成了一条甬道:/一度陷入,你只可向前,/手扪索着冷壁的粘潮,//在妖魔的脏腑内挣扎,/头顶不见一线的天光,/这魂魄,在恐怖的压迫下,/除了消灭更有什么愿望?

——人生进入了一个死胡同,弥漫着颓废与绝望,是对死的颂扬:可怕的绝望的意境

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生活如烟似梦,黯淡而悲哀,是诗人迷惘惆怅的痛苦的再现

C、低级庸俗的男女调情的无聊之作——

《别拧我,疼》:“‘别拧我,疼,’——/你说,微锁着眉心。//,一个精圆的半吐,/在舌尖上溜——转。//一双眼也在说话,/睛光里漾起/心泉的秘密。///洒开了,/轻纱的网。//‘你在哪里?’/‘让我们死,你说。

——纯粹的男女性爱的描写,无意义的性心理、性行为的展示和呈现

《深夜》:深夜里,街角上,/梦一样的镫芒。//烟雾迷裹着树!/怪得人错走了路?//‘你害苦了我——冤家!’/她哭,他——不答话。//晓风轻摇着树尖:/掉了,早秋的红艳。

——虽然似乎未明确点明是男女之间性冲动、性行为,但实际上给人的感觉是一览无遗,真可谓不堪入目

 

徐志摩总共出版了四本诗集:前期——《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后期——《猛虎集》、《云游》。此外,他还写了不是散文,出版了散文集《落叶》、《自剖》、《巴黎的鳞爪》、《秋》等。还有书信集《爱眉小扎》、小说集《轮盘》。193111月,他由南京搭乘军用飞机赴北京时,因飞机失事而亡。

徐志摩的诗章法整饬,音调铿锵,词句绚丽多彩,形式富于变化。在艺术上有着较好的借鉴意义。不过,对其诗作中的消沉感伤情调的消极影响,要注意加以排除。

代表他艺术成就的,是那些并无明显社会内容的抒情诗,如《再别康桥》、《沙扬娜拉》等。

A、《再别康桥》——徐志摩:从性灵暖处来的诗句

——表现对母校的赞美与留恋,又自谦而有意识压抑心中感情波澜的微妙心境。艺术上是新格律诗的典范之作。音乐美:轻盈的节奏;绘画美:美妙的形象(比喻);建筑美:规律而有变化的诗形。

B、《沙扬娜拉》

——日本女郎道别时美妙形态的艺术写照。美的比喻,飘逸的韵致,难忘的瞬间,形、声兼备的描绘,深长的情味。诗行蕴藏着温情的激流,眷念化作了绵绵的旋律,曲终人不见,但余韵悠长。

三、现代派的创作

李金发,又名李淑良,曾用名金发、肩阔、兰帝、弹丸等。广东梅县人,1900年生。在家乡梅县高小毕业后,便到了香港罗马书院学习,受到英式教育。1917年到上海求学,1918年入留法预备班1919年到法国留学。先是在第戎美术专门学校,后入巴黎艺术学院雕塑科。1920年开始写诗歌,19232月编成第一本诗集《微雨》,接着仅过了两个月又编成第二本《食客与凶年》,再过6个月,再写成《为幸福而歌》。

[出版时间:《微雨》192511;《为幸福而歌》1926;《食客与凶年》1927]

19256月回国,在上海美术专门学校任教。

1927年,蔡元培担任中央大学院院长,聘李金发为大学院秘书。1928年,他又到蔡元培创建的杭州国立艺术院任教。后来又到广州市立美术学校当校长。抗日战争期间,由于广州沦陷,他曾经逃到越南,之后又回到广东韶关。1942年到重庆。1944年后担任外事工作,到伊朗、伊拉克任过二等秘书、代办。解放以后,他没有回国,而是去了美国,定居纽约,云游世界。

19761225,他因心脏病突发而去世。

李金发属于现代派,写象征诗,在神秘朦胧中歌唱自己的哀伤与悲苦。

《弃妇》表面是写一个被遗弃妇女的痛苦与悲哀:被人羞辱与憎恶,她只能淡漠地对待一切——生与死、鲜血之急流枯骨之沉睡。第二节写内心的孤独与哀戚:只能靠一根小草与上帝相通。第三、四节改用第三人称,对妇女作直接的描述:内心隐忧、动作迟缓而沉重,时光如此之慢。她虽生犹死,痛苦而麻木。

弃妇的形象只是一种人生命运的象征:悲苦、孤寂的人生,充满不平与愤慨。作者认为:人生不过是彷徨于死亡者墓边的弃妇。悲伤痛苦而无人理解,也无法改变。

诗歌注重感官形象:夕阳、灰烬、烟突、游鸦、海啸、舟子之歌等。这些表面看来没有联系,但联类无穷。它由特殊(弃妇)到普遍(人生命运),形成暗示。

朱自清:他多远取喻在普通人以为不同的事物中看出同来发现事物之间的新关系。

另一首《律》:月儿装上面幕,/桐叶带了愁容,/我张耳细听,/知道来的是秋天。//树儿这样消瘦,/你以为是我攀摘了/他的叶子么?在诗歌中,作者首先是把自己的感情色彩涂到了自然景物上,人们常见的月儿如同蒙上了淡淡的面纱,桐叶也失去了往日的生机而锁眉含愁,是萧瑟的秋风告诉诗人秋天的来临吧?第二节则用设问的句式,进一步暗示了自己的心境和思绪——更深沉的哲理的思考。不是自己攀摘了如人般的消瘦的树儿的枝叶,是不可抗拒的大自然的规律——“。一年四季总有萧瑟之秋,人的一生总有消瘦之暮年;这是自然之律,也是人生之律。诗人的暗示,造就了自然与人生的和谐的交感与默契。耐人咀嚼,启人深思,兴味无穷。

闻一多:赤裸了便无暗示之可言,而诗的文字哪能丢掉暗示呢?

唐弢则说,李金发以雕塑的艺术引入诗中,别有一种浑成的感觉金发文字颇多疵病,其诗亦然,然欣赏能力极高,则长处也。

朱自清:他的诗没有寻常的章法,一部分一部分可以懂,合起来却没有意思。他要表现的不是意思而是感觉或情感;仿佛大大小小红红绿绿一串珠子,他却藏那串儿,你得自己穿着瞧。(《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

第七章   散文(一)

一、朱自清(1898——1948)的抒情散文

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出生于江苏东海。祖父和父亲都做过小官。5岁时迁居扬州,所以他一直自称是扬州人。他幼年读私塾,后进入中学学习。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第二年进本科学哲学。1920年毕业,先后在杭州、上海、温州、宁波等地任教。

他的创作是从诗歌开始的,还在大学读书时就写诗了。他很讲求诗歌艺术,不留任何雕琢痕迹。他的诗作清新流畅、凝练优美,主要表现一个有正义感、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正直知识分子不畏黑暗势力、对光明的追求。

如《光明》、《赠AS》、《送韩伯画往俄国》、《北河沿的路灯》等。他早期的诗作主要收在《雪朝》第一集(文学研究会8人合集)中,另一部分则在他自己的诗文集《踪迹》里。

1923年起,朱自清开始由诗歌转入散文创作。他的散文按照内容的分类,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一)有强烈政治色彩、表现深刻社会内容的作品:社会现实、人生意义

1、《生命的价格——七毛钱》 [生命市场上一个小女孩被兄嫂廉价出卖的悲惨事实。作品推测这女孩的命运:任任转卖获高额利润的商品、被榨取劳动力的牲畜、给富人发泄兽欲的工具,死神是她最后的买主。作家发出严正的质问:这是谁之罪呢?谁之责呢?向旧社会提出了强烈的控诉。]

2、《白种人——上帝的骄子》 [写自己在公共汽车上遭到一个小白人的白眼事,联系起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欺压、歧视的事实,揭露了民族压迫之下的殖民统治的现实,表达了自己强烈的愤懑之情。]

3、《执政府大屠杀记》 [记载自己亲眼目睹的“318”惨案的事实,控诉并谴责封建军阀惨无人道的血腥屠杀的滔天罪行]

(二)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的抒情写景的作品:身边琐事、个人见闻

1、抒情为主的作品——

1)《背影》[捕捉生活中特定情境的最富有表现力的细节,充分刻画父子之间的骨肉至情。表现了社会中小有产者、知识分子孤寂没落的悲惨境遇,暗示出整个社会的腐朽、没落、灰暗。]

2)《给亡妇》[悼念亡妻,回顾妻对自己和儿女的关怀体贴,以及她的慈爱、温顺、贤良,倾诉自己对亡妻的刻骨思念及感激、痛惜和告慰之情。]

另还有《冬日》[叙写父子、朋友、夫妻之间的亲情、友情、爱情的温暖]等。

2、写景为主的作品——

1)《荷塘月色》 [以深夜观赏荷塘月色之美,表现自己对现实的厌倦及在自然中寻求解脱的心情]

2)《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与俞平伯同游秦淮河,记夏夜泛舟秦淮河的见闻与感受。秦淮的绰约风姿、如梦如幻的境界,浓浓夜色、汩汩浆声,引人发思古之幽情。]

另还有如《绿》、《春》等脍炙人口的作品。

 

朱自清的散文感情真挚、情景交融、诗画合一、意境含蓄蕴藉,同时构思精巧、语言清新隽永,被称为白话美文,显示了白话文运动的威力,尽了向旧文学示威的作用。

 

二、周作人(1885——1967)的小品散文

周作人,原名周櫆寿,曾用名周遐寿,字启明,号知堂。鲁迅的二弟。

其经历与鲁迅相仿:私塾——百草园,家道中落时去舅舅家避难,与鲁迅的寄人篱下的感受不同,——“颇愉快。读书好杂学,发现仍旧便是道学家,往往假多真少。除名著《儒林外史》、《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聊斋志异》、《镜花缘》等外,还有许多笔记小品:风物地志、年谱日记、家训尺牍、野史笔记、农书草本、乡贤著述、佛经圣教……

在鲁迅的帮助下,19019月入江南水师学堂;1906年去日本,学习土木工程。他常常听章太炎讲学,和鲁迅一起搞文学活动,曾与鲁迅共同翻译出版《域外小说集》(鲁迅译俄国文学作品,他译英国、匈牙利、波兰、日本等国家的文学作品)。

19118月携妻子羽太信子回国,在绍兴任教。19177月应蔡元培之邀,任北京大学文科教授兼国史编纂员。

他积极投入五四新文化运动,于191812月发表《人的文学》,表明了他的个人本位主义的人道主义思想。正是在这个基点上,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文学创作。

1918年他开始创作新诗,其代表作品有《小河》(19191月)、《过去的生命》(19194月)、《歧路》(19214月)等,均收入文学研究会的八人合集《雪朝》。尤其是《歧路》,代表了他早期的思想。

他对散文创作的理论倡导及散文创作几乎与诗歌同步。在理论上,他发表了《美文》,提出现代美文(即艺术性散文)的概念,要求大家都来写叙事的、抒情的、或很多两者夹杂的现代散文。为散文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周作人的散文属于小品散文。这类散文显然受到了英国的随笔、中国的序、记、说等小品的影响。他主要的创作收在散文集《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谈龙集》、《谈虎集》等集中。

 

周作人的散文按照内容来划分,主要为两类:

 1浮躁凌厉之作——五四期间充满反封建思想的作品:

   代表作品《前门遇马队记》、《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女子学院的火》等。

(以《前门遇马队记》为例说明他的这类散文

      ——对封建专制统治不满,但少用色彩浓烈、音响强烈的词语,有从容大度之态

 2平和冲淡之作——以日常生活琐事为题材、作平易亲切叙述的作品:如吃茶、饮酒、乡土风物、生活情趣、往事逸闻……

   代表作品《北京的茶食》、《乌蓬船》、《故乡的野菜》、《娱园》等

(以几篇不同角度的作品,透视其总体的艺术风格

——如同屈膝谈心,舒徐自在,上下古今,旁征博引,感情真挚,无雕琢做作的痕迹,略带幽默轻松之感

 

1923年以后,他的思想开始走下坡路。他发表《寻路的人》作了自我表白:没有寻到路,只知道路的终点是死。在1927“412”之后,他的思想大转变,成了隐士帮闲。如1928年作《闭户读书论》,后来与林语堂一起,提倡闲适幽默,逃避现实,成为论语派的主力。鲁迅曾指出:帮闲就是帮凶

抗战以后,1939年遇刺未伤,害怕而出任北京大学图书馆长、文学院长,后接任伪华北政府委员会委员,兼华北教育总署督办等伪职。194211月发表《中国的思想问题》,把儒家的仁恕之道和日寇的共荣共存相联系,说二者都是圣人之用心,顺应物理人情,显示出汉奸嘴脸。

抗战胜利(1945年),他被捕入狱,直到1949年出狱。接受人民政府对他的教育改造。写回忆录《鲁迅的故家》、《鲁迅小说里的人物》、《鲁迅的青年时代》、《知堂回想录》等,以及作翻译的工作。

 

第八章   戏剧(一)

一、话剧运动兴起的过程

1、新剧(文明戏)

   我国的戏剧是由曲演变而来,所以称为戏曲。戏曲由折子戏构成,而每个折子的唱段则由曲(包括宫调、曲牌、正文、衬字等)组成。其基本程式是念、唱、做、打。与国外的话剧是不同的艺术种类。中国戏曲是虚拟的象征主义,国外的话剧则是写实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系,讲求的是进入角色——四面墙,即自觉成为戏剧中的人物;中国的戏曲体系则明显地表现为艺术的创造。中国戏曲基本上都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属于消遣式艺术品;而西方话剧多为现实剧,有较强的社会现实意义。因此,引进新的艺术形式,改革传统的戏曲艺术,便成为当时的时尚。

1906年,中国留日学生组织成立了戏剧团体春柳社。首先举起了引进话剧艺术的旗帜。他们于19072月,就在东京演出西方话剧《茶花女》、《黑奴吁天录》等。 

人们把这种适应现代文明的需要,以言语、动作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新的戏剧形式,称之为文明新剧

文明新剧又叫文明戏,深受人们的欢迎。其特点为:反映社会现实,追踪社会热点,幽默、晓畅、新鲜。不过,文明戏的艺术是比较粗糙而低级的。其为幕表制,没有剧本,演员上台现编词,往往牛头不对马嘴,令人捧腹。但它对黑暗现实的揭露,对军阀统治的抨击、控诉,有相当积极的社会意义。所以,文明新剧后来也逐渐遭到军阀政府的重压而走下坡路了。

2、爱美剧(AMATEUR)即:业余演出

3、话剧

二、五四时期的话剧作家、作品                                                               

1、胡适的《终身大事》(19166[田亚梅、陈先生]

2、欧阳予倩的《泼妇》(1922[陈慎之、素心]

《屏风后》(1929[康扶持、康无垢]

3、田汉的《咖啡店之一夜》(1920[白秋英、李乾卿]

         《获虎之夜》(1922[魏福生、魏莲姑、黄大傻]

         《名优之死》(1929[刘振声、刘凤仙、杨大爷]

4、丁西林的《一只蚂蜂》(1923[吉老太太、吉先生、余小姐]

           《压迫》(1925[男房客、房东太太、女房客]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4d5ded676a20029bd642d5c.html

《现代文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