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3《孟子》二则教案 语文版

发布时间:2019-05-17 13:49:5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孟子>二则》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孟子所阐述的“义”和“大丈夫之道”,懂得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2.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抉择,把握人生,慎重选择。

过程与方法

1.学习经典论说文在论证结构和方法上的独到之处。

2.感受文章语言自然流畅,节奏鲜明的特点,强化朗读背诵,积累文言词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善于联系当代,联系个人生活实际,拓展探究,更好地借鉴古人的思想精华。

【教学重难点】

1.积累文言词汇句式,理解文章思想内容。

2.感受孟子文章语言自然流畅,节奏鲜明的特点,强化朗读背诵,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工具】

教学PPT,朗读音频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质疑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趣味导入

孔子和孟子都身处乱世,但都没有仅仅追求个人的幸福。他们认为任何人都必须并且只能在社会生活中完成他自身的价值,这种以天下国家为己任、以人为中心的人文关怀,值得我们永远学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孟子〉二则》,思考关于“生”与“义”的抉择,体会“大丈夫之道”的境界。

二、知识卡片

1.作者档案

孟子(约前372—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人之一。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发展为“仁政”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孟子》一书记录了孟子及其部分弟子的言论和活动,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宋朝朱熹把《孟子》《论语》《大学》和《中庸》定为“四书”。

2.背景链接

孟子本人是一个比较高傲的人,他不肯迁就,不肯趋附权势。他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曾经在齐国任客卿,后来因为与齐王的意见不合,便决定辞去官位回家,齐王托人挽留孟子,条件是准备在都城的中心地带修建一座房子给孟子住,并送给孟子万钟粮食作为弟子们的生活费用,结果遭到孟子的严词拒绝。可见,孟子在本篇中所说的“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是由此而发的,表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气概。

3.语基积累

1)生难字

蹴(cù) 一豆gēng 为身死而不受(xiàng 食(dān

xiè) wù) 得(gǒu 耳(sàng

2)通假字

故愚有所不(通“避”,躲避)

所识穷乏者(通“德”,文中是感激的意思;通“欤”,语气助词)

为身死而不受(通“向”,从前)

3)古今异义

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古义:一种量器;今义:计时的器具或中空的响器)

亦不可以已乎(古义:代词,这;今义:表判断的动词)

羹(古义:古代一种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今义:一种粮食作物)

万钟于我何焉(古义:增加,文中指带来好处;今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

4)一词多义

非独贤者有心也(代词,这种)

亦不可以已乎(代词,这)

身死而不受(动词,为了)

宫室之美为之(动词,接受)

所识穷乏者得我(语气助词,通“欤”)

呼尔而之(动词,给)

所欲有甚生者(介词,比)

万钟我何加焉(介词,对于)

二者不可兼(动词,得到,拥有)

所识穷乏者我与(通“德”,恩惠,文中是感激的意思)

天下之广居(动词,居住)

居天下之广(名词,住所)

之人弗受(名词,道路)

行天下之大(名词,治世原则)

5)词类活用

所识穷乏者我与(名词用作动词,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由是则而有不用也(动词用作名词,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

6)特殊句式

①判断句

鱼,我所欲也(“……也”,判断句标志)

②省略句

乡为身死而不受(“为”后面省略了介词的宾语“礼义”,“受”后面省略了宾语“施舍”,全句省略了主语“我”)

三、朗读背诵

由老师范读,带领学生感受孟子行文特点,最后让学生自由读写背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检查学生上节课的预习情况,抽生朗读背诵。

注意学生的重点字词的读音,句子的停顿。

二、初步感知

1.文题探讨

“鱼我所欲也”,为编者所加,先秦文章后人多取第一句话作为标题。“鱼我所欲也”就是说:鱼是我所希望得到的。作者以鱼为喻,通过鱼和熊掌的比较,提出了“舍生取义”的观点。

“富贵不能淫”,也为编者所加。“富贵不能淫”的意思:富贵不能扰乱他的心。“淫”,意为“使昏乱、扰乱”。作者以三个排比句式“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阐释“大丈夫之道”,语言流畅有力,观点鲜明。

2.分层解读

《鱼我所欲也》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本文论点,并对论点进行分析、阐释。

第一层(开头至“舍生而取义者也”):作者先讲一个生活常理,即在鱼和熊掌不可以同时得到的情况下,一般要“舍鱼而取熊掌”,以这个生活常理为喻,自然地引出在生和义无法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的结论,这也是本文的主旨。

第二层(“生亦我所欲”至“所恶有甚于死者”):作者先从正面来讲,再从反面来申述。

第三层(“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其实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贤者”能够保有“本心”而已。

第二部分(第2~3段):运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阐述“舍义取利”就是丧失人的本心,进一步深刻论证“舍生取义”这一论点。

《富贵不能淫》

第一部分(开头至“独行其道”):写怎样行大丈夫之道和大丈夫的立身处世态度。

第二部分(最后内容):什么样的人才是“大丈夫”。

三、深层领悟

1.《鱼我所欲也》一文的论点是什么?是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论点:“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味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2.《鱼我所欲也》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进行说理?

1)用比喻论证提出论点。

文章一开头,就提出“鱼”和“熊掌”都是好吃的东西,但如果两样不能同时得到,那就舍鱼而取熊掌。接着,提出“生”和“义”两样都很贵重,如果在两样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那就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进而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2)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使读者心悦诚服。

如:文章将两类不同的人,有的能保持本心,有的则失去本心进行对比。第一部分中用假设的推理,第二部分中用前后两种不同的态度作对比,自然得出结论。   

3.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对此,你是怎样看待的?   

示例:我们每一个个体,由于身体的、技能的原因,有着不同的特长与能力,只要为社会的正义事业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个好市民。我们不能完全赞同一些人提出的“遇到暴力事件不要反抗”的理念,但这种“反抗”一定要量力而行。否则,对自己,可能是身体的损害;对家人,是失去亲人的悲伤;对国家,则是社会资源的无谓浪费。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在逞匹夫之勇,我们倡导的见义勇为,应该是巧为、智为。

4.请你联系实际,谈谈当今社会我们如何提倡孟子这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

示例: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无论发生什么变化,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是不能变的,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气节。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难、挫折,我们可以把它当作一个跳杆,挑战它,战胜它。社会上应多制作一些这种不畏险阻战胜困难的宣传片,鞭挞不良风气,形成一股正气,使浩然之气发扬光大。我们自己也应该遵守做人准则,提高品行素养,培养高尚道德情操等,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结束语】

《鱼我所欲也》先以“鱼”和“熊掌”为喻,引出“义”比生命重要,人应该保持“本心”,舍生取义的道理。然后通过正反对比,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

《富贵不能淫》写了怎么行大丈夫之道、大丈夫的立身处世态度和大丈夫的判断标准,激励人们要坚持正道,不畏强暴,做真正的“大丈夫”。

【板书设计】

鱼我所欲也

提出论点 舍鱼而取熊掌

舍生而取义也 比喻论证

逻辑推理 甚于生者,不为苟得

甚于死者,患不辟也 由因推果

莫甚于生,何不用也 舍生取义

莫甚于死,何不为也 假设推理

举例论证 正面论证,嗟来之食

反面论证,万钟俸禄 正反对比

富贵不能淫

何为大丈夫 居天下之广居

立天下之正位 坚持正道

行天下之大道

大丈夫的标准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不畏强暴

威武不能屈

沈从文的创作与艺术追求

庄锡华

将人性的表现与启蒙的追求相结合是沈从文文学思想非常突出的特点。他认为“一部伟大的作品,总是表现人性最真切的欲望”。而他有意将人性最真切的欲望归结为“对于当前黑暗社会的否认”和“对于未来光明的向往”。这就改变了梁实秋讨论人性问题时的思辨取向,将问题引向真实、具体、现实和可以操作的方面。沈从文认为,“对现实不满,对空虚必有所倾心”,梁实秋关注抽象的人性确实同他对中国现实的不满有关。不满现实但还必须立足现实,沈从文特别表现了他对社会进步的信心。他说:“每个文学作者不一定是社会改革者,不一定是思想家,但他的理想,却常常与他们殊途同归。他必具有宗教的热忱,勇于进取,超乎习惯与俗见而向前。”这样谈论文学的价值与功用,似乎不容易受到左翼方面的攻讦。

强调文学的自由本性也是沈从文文论特别应当引起我们重视的方面。他认为:“文学是用生活作为根据,凭想象生着翅膀飞到另一个世界里去的一件事情,它不缺少最宽泛的自由,能容许感情到一切现象上去散步。什么人他愿意飞到过去的世界里休息,什么人他愿意飞到未来的世界里休息,还有什么人又愿意安顿到目前的世界里:他不必为一个时代的趣味拘束到他的行动。”尽管时局动荡,民生艰难,但文学还是应当成为允许灵魂安息的一个家园。

从整个现代文学的基本格局看,沈从文似乎显得特立独行,他虽然被人列为新月派、列入京派文学考量,但我觉得,他同这些文学社团、文学流派的关系始终处在和而不同的状态。新月派注重审美、注重形式的文学倾向,对此沈从文是认同的、接受的。他的作品结构精巧、感情细腻,显示出作家锤炼的功夫。但沈从文来自底层,目睹了社会黑暗,始终保持了对底层社会中人民群众的关怀,自然地背负了对人生的一份责任。因此,沈从文的文学态度是认真的、严肃的,他反对以游戏的态度从事文学活动。

面对这位有着卓越文学成就而际遇坎坷的作家,总是难以抑制心中的感情涟漪。超思维的强制,终于不能“晾干”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景致”,笔者也因此获得了评论的自由,可以将由观照沈从文而生的怅惘转化为对一个杰出艺术家命运的历史沉思。我相信,既然他那平易的、抒情的、散文化的叙述,能够刻画出一颗坦诚的、执着的艺术灵魂,那么对他的新的解读,便用不着非借助艰深的思辨、袭用辩解开脱的俗套不可,甚至可以不必理会岁月曾经泼洒在艺术家身上的污浊。 摘自《文艺评论》)

1.下列阐述不属于沈从文文学思想范畴的一项是(3分)(  )

A.一部伟大的作品,要表现人性最真切的欲望,这种欲望就是对当前黑暗社会的否认和对未来光明的向往。

B.文学作者必须具有宗教的热忱,勇于进取,超乎习惯与俗见而向前,他的理想与社会改革者和思想家不尽相同。

C.文学以生活为根据,但又离不开想象,它可以自由驰骋,任意飞翔,其感情以一切自然与生活现象为依托。

D.文学是极富自由性的,利用文学来表达思想情感的人,其行动不必为一个时代的趣味所拘束,而可以在想象的世界里驰骋。

2.下列对沈从文文学作品特点的阐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结构精巧、感情细腻,显示出作家锤炼的功夫,且始终保持着对底层社会中人民群众的关怀。

B.关注抽象的人性,同时又对中国现实不满,因此将问题引向真实、具体、现实和可以操作的方面。

C.在整个现代文学的基本格局中,显得特立独行,与新月派、京派文学处于一种和而不同的状态。

D.一颗坦诚的、执着的艺术灵魂,是由平易的、抒情的、散文化的叙述刻画出来的,并没有借助艰深的思辨。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沈从文的文学思想能够将人性的表现与启蒙追求结合在一起,这与梁实秋讨论人性问题时的思辨不同。

B.沈从文认为,尽管文学作者与社会改革者及思想家不同,但他与他们往往有着相同的理想、热忱和勇于进取的精神。

C.沈从文的文学态度是认真的、严肃的,他反对以游戏的态度从事文学活动,这跟他来自社会底层、目睹了黑暗的社会现实有关。

D.文学是允许灵魂安息的精神家园,特别是在时局动荡、民生艰难的情况下,它成了文学家的避难所。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6题。

瓦尔特·施那夫斯奇遇记

自从随军入侵法国以来,瓦尔特·施那夫斯觉得自己处处背时不顺。他身体肥胖,走起路来很费劲,老是喘气,他那双又肥又厚的平脚板,痛得他苦不堪言。

每当夜幕降临,他裹着大衣躺在地上睡觉,这时,他总要久久地思念着留在家乡的妻子儿女。碰到好吃的东西,他总是细嚼慢咽,仔细品尝。他常这样想,人一死,世上一切良辰美景、欢快幸福岂不立即就化为乌有?

他所属的那个兵团向诺曼底进发。有一天,他奉命跟一支小分队外出侦察。田野里一切似乎都毫无动静,这些普鲁士人放心大胆地走进一个沟壑纵横的小山谷。突然,枪声大作,猛烈的火力阻挡了他们的去路,他们队伍中立即有二十来人被撂倒。一支游击队从一个巴掌大的小林子里直扑而来。

施那夫斯起初愣在那里没动,他一时不知所措,竟忘了赶快逃命。随后他才拔腿就逃,但立即又意识到自己慢得像一只乌龟。这时,他看见,在他前方六步开外有一道宽宽的地沟,上面长满荆棘并有枝叶掩盖,他猛然双脚一并,纵身往沟里一跳,正如从桥上往河里一跳那样。

有一段时间,枪声、叫喊声与呻吟声仍清晰可闻。后来,一切归于平静,寂寥无声。这个普鲁士大兵开始盘算起来:我该怎么办呢?如果回部队的话,那又要去过开战以来那种苦不堪言的生活,每天忧心忡忡,惊恐不安,疲劳难耐!

可是,到底怎么办呢?总不能老待在这条沟里,一直到战争结束。一个人每天都需要吃东西呀!他突发奇想:如果我当上俘虏就好了。此一奇想既出,他的心就兴奋地跳动起来。关在看管严密的牢狱里,有吃有住,枪弹打不着,刺刀碰不上,什么都不用害怕了。

夜幕突然降临,一片晦暗,万籁无声。他待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夜色中只要有一点轻微的陌生的声响,他都要吓得打哆嗦。正好有只兔子屁股擦到窝边发出了响声,吓得施那夫斯拔腿就逃。猫头鹰的叫声,更是把他的心撕碎了,使他感到一阵阵突如其来的恐惧。

晨光又重新照临他头上。他又开始进行守望。

一直又到了夜幕降临大地的时候,他不失时机悄悄地爬出地沟,猫着腰,胆战心惊地朝远处的城堡走去。城堡底层的窗户都透出灯光,其中有一扇窗还大大地敞开着;一阵浓浓的烧肉香从里面冲出来,钻进了他的五脏六腑,使得他呼吸急促,勇气骤增。

于是,他不假思索,戴着尖顶盔就冒冒失失出现在那个窗口。

屋里有八个仆人,正围着一张大桌子吃晚饭。突然,他们瞧见了敌人!老天爷啊!普鲁士大兵攻进城堡了!在场的人争先恐后站起来,一阵混乱。转眼间,人就跑空了,只剩下那张堆满了食物的桌子。施那夫斯则对眼前的这一幕感到莫名其妙。他迟疑了一会儿,就爬过窗台,朝那一桌食物走去。

当一群武装到头发的士兵迅速抢占了整幢房子的时候,施那夫斯正在那里呼呼大睡。五十支上膛待发的枪一齐对准了他的胸,接着,把他从头到脚捆了个结结实实。一位军服上镶着金线的胖军官,大喝一声:你被俘虏了!投降吧!施那夫斯脸上露出了微笑,他,现在的确是面带微笑,因为他确认自己终于当上了俘虏!

4.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从普通人性的角度去塑造人物,描绘出了一个贪恋安逸、畏惧死亡、在战场上思亲念人的厌战者形象。

B.小说通过施那夫斯的奇遇故事,表现了他贪恋安逸、胸无大志的性格品质,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C.小说结尾施那夫斯面带微笑,但内心却十分痛苦忧伤,他只是不想让法军看出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4299d84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86.html

《2019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3《孟子》二则教案 语文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