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时期的威宁回族教育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元明清时期的威宁回族教育
马勋建马毅军
根据现有史料记载,早在元朝时期就有回回进入威宁地域,故威宁回族教育应当从元代开始。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年1273年),乌撒归附。至元十一年(1274年),置云南行省,色目人赛典赤任平章政事,治所在中庆路(今昆明)至元十三年1276年)云南行省在滇东北地区设置第一个地方行政区乌撒路,《元史·地理志四·卷六十一》载:“十三年,立乌撒路。十五年,为军民总管府。二十一年,改军民宣抚司”《元史·本纪第十五·世祖十二·卷十五》载:“二十五年,改云南乌撒宣抚司为宣慰司,兼管军民万户”辖乌蒙路、乌撒路、东川路和芒部路,并在乌撒屯田驻守,《经世大典·叙录》载:“军百十户,民八十六户”。可以看出,元朝廷在乌撒地区所设的治所,从乌撒路到乌撒宣慰司,行政级别越来越高,体现了元朝廷对乌撒地区的重视,乌撒地区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因此,在乌撒地区的治所和驻军中,当有回回官员、军士、工匠的身影。另外,赛典赤在滇东北地区设立五个驿站,站赤多为色目人,乌撒宣慰司辖地为省会中庆路经四川前往大都的必经之地,境域内当有一至二个驿站。令人遗憾的是,由于长期征战、居无定所,加之年代久远,这些元朝廷委任的回回官员,派驻的回回兵士、站赤和随军服徭役的回回工匠是否有后代在乌撒地区定居下来,目前尚无定论。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以傅友德为征南将军,

1


英、兰玉副之,率三十万大军征云南。平定乌撒后,建城于乌龙箐(今威宁)。为解决粮食问题,明廷下令官兵就地屯垦,以资军粮之不足,总共开有四十八屯。许多回回军士参加了屯垦,为稳定军心,还恩准这些回回军士与当地妇女婚配(主要是汉族),与汉族成为亲戚关系,互称亲戚边。在乌撒四十八屯中,马家屯、尚家屯、海子屯等地至今仍是回民聚居的地方。通过查阅威宁回族各家族史料,我们得知明初随傅友德大军进入乌撒的有马家屯马姓、松林马姓、下坝马姓、海子屯李姓等大家族。其中松林马姓先祖马俊、马能二公因屡立战功,得守乌撒卫之职,世居城内。马家屯是乌撒四十八屯之一,自明洪武二十八年大兴屯垦以来一直是该家族世代居住的地方,六百多年来从未间断过。
为了以文事辅助军事统治,明朝在卫所设立了一些教育机构,以加强对驻军官兵及其子弟进行政治、军事及文化教育。后来也选择部分土司、土目子女参与其中,以达到教化的目的。永乐十二年(1414年),设置乌撒军民府学。正德八年(1513年),设置乌撒卫学,其中教授一名,训导一名。有明一代,乌撒卫的回族官兵,与汉族官兵一道,主要在卫学接受教育。松林马姓世居城内,下坝回回营(在尚家屯,即今西城花园小区下面)中回族各姓官兵离卫城亦不远,拥有此便利条件,汉文化程度自然不会落后。民国苗勃然、王祖奕《威宁县志》记载,“是学也,创于明洪宣之季,居于城南,初隶滇,次隶黔,凡科甲联络,后光辉映,则有李、王、马、浦、缪、辛、石、董

2


诸君子,或以卿宪著,或以台省传,或以元魁冠一时,现以守令泽黎庶”,马姓排名仅次于汉族中的李姓和王姓两大旺族,董姓亦列入其中,说明当时回族的汉文化水平还是很高的。在明朝乌撒卫的举人名录中,有“马性和,任知县”的记载。
明朝末年,四川永宁(今叙永)宣抚司奢崇明及贵州水西(今大方一带)宣慰司安邦彦叛乱,乌撒叠遭兵燹,乌撒卫城被占八年,屯所官弁作无形消灭,乌撒各大家族(不论回汉)祖碑谱籍被销毁,主要成员遭屠戮。因此,各大家族先祖姓名有史可查,家族发展脉络清晰可见,真正有名有姓的人物记载和传承均是从明末清初开始的。由于上述原因,许多家族溯源无果,无奈中只能以此为上限。通过查阅各家族史料,我们得知明末清初迁入乌撒地区的回族大家族有尚家屯(下坝)张姓、尚家屯(下坝)撒姓、蔡家地马姓、河西马姓、杨旺桥刘姓、虎姓、冶姓、丁姓、董姓等。
一、儒学教育
清康熙五年1666年)改乌撒卫学为威宁府学;雍正七年1729年),改威宁府学为威宁州学。嘉庆四年(1799年),因州学荒废已久,重建“涌泉书院”。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迁建于老学宫,为“崇实学宫”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改为初等小学堂。清朝中期,社会安定,威宁回族经济社会发展较快,一些大家族中诞生了不少文举人、武举人。据民国苗勃然、王祖奕《威宁县志》记载,清代99名贡生中,有回族五名。据各家族史料记载,更是人才辈出:康熙年间任黄平训导的马

3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01ae23476a20029bc642d87.html

《元明清时期的威宁回族教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