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铸青玉案

发布时间:2015-12-03 16:59:3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立足文本,读懂词。

2.抓住意象和手法,鉴赏词。

【教学重、难点】

学会通过分析诗歌意象、手法来把握诗歌情感。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情感体验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原文: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锁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凌波:芳尘:都借指美人。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横塘路:苏州一个地名,是当时作者居住的地方。

锦瑟华年:比喻美好的青春时期。化用李商隐诗句:“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锁窗:雕花纹的窗户。 春知处:春天才知道的地方。 冉冉:形容彩云流动的样子。

蘅皋:长着芳草的水边高地。

彩笔:比喻词藻富丽的文笔。事见南朝江淹故事。

梅子黄时雨:四五月梅子黄熟,基间常阴雨连绵,俗称“黄梅雨”或“梅雨”。

【教学过程】

1.导入

介绍贺铸“貌奇丑,色青黑而有英气”其貌不扬的特点,然而他写词却写得极好,进行对比,引起学生兴趣。

2.整体把握诗歌

1)诵读,初步感知诗歌。读出了什么?

引导学生如何立足文本、抓住意象去读懂一首词。

2)学生赏析上阙,教师点拨、补充、总结。

3)教师带领学生赏析下阕,重点赏析名句“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作比较,引导学生重点掌握比喻之化虚为实的作用。】

【运用比喻的修辞,用“烟草、飞絮、黄梅雨”三个喻体来形容愁情,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写出了愁之多之广之纷繁杂乱与绵长无尽,真切地表现出词人思慕美人而不得的失意 、迷茫、凄苦的内心世界。】

4)从“言情词”角度总结全篇。

这是一支描写单相思之痛苦的精品情歌。作者用其彩笔尽吐心声,写来情思缠绵而不庸俗,悲伤而不颓废,含蓄不尽,美妙动人,深符王国维“词之言长”之意。

3.思考讨论:课本把这首词归类为言情词。然而,它只是一首单纯的言情词还是另有寄托呢?如果另有寄托,又从哪些地方体现出来?学生自由讨论、发言。

【正如古人常用香草美人来比喻明君贤臣美政,相信此词的手法和意趣与《离骚》中的“恐美人之迟暮”,与苏轼《前赤壁赋》中的“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相似。】

补充名家看法:

周汝昌:“原是贺方回退居苏州时,因看见了一位女郎,便生了倾慕之情,写出了这篇名作。这事本身并不新奇,好像也没有“重大意义”,值不得表彰。无奈它确实写来美妙动人,当世就已膺盛名,历代传为佳句。”

贺铸是一个“喜谈当世事”,“人以为近侠”,想一显身手,建立“奇功”的人,但他一生沉沦下僚。在他的诗中,常寓有对政治和身世的感慨,而这首词也是写于词人的晚年,想必此词也另有寄托。

【点拨】诗无达诂。无论是怎样的诗词,我们更应关注的是它的意象和手法,立足文本去把握其感情。有时候诗歌之美正是因为其多义性。例如,典型的李商隐的诗歌。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但是,谁能否认它们的美?我们的中国诗歌是极美极美的,作为中国人,应具备一定的诗词欣赏的素养。

4.练习【训练学生抓住诗歌意象把握诗歌感情】

如梦令·贺铸

莲叶初生南浦,两岸绿杨飞絮。向晚鲤鱼风,断送彩帆何处!凝伫、凝伫,楼外一江烟雨

注:鲤鱼风:指九月的风。

结合全词赏析“凝伫、凝伫,楼外一江烟雨”。

词人用凝伫,凝伫的叠词,形象地写出了主人公凝望时间之久和神态之痴,表现出相思之苦;楼外一江烟雨衬托出了主人公的满腹怅惘之情,如烟波之浩渺无边。

5.板书设计

意象 手法 情感

凌波 借代、用典

芳尘

青玉案 月桥花院

锁窗朱户 衬托 怅惘、失落 相思怀人之苦

飞云、蘅皋 临水怀人 政治追求之寄托?

彩笔 用典 肝肠寸断、黯然销魂

烟草 风絮 黄梅雨 愁之多、之广、之绵绵无尽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00f349431126edb6f1a10a8.html

《贺铸青玉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