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每堂课起一个名字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给每堂课起一个名字
读过李镇西、王开东、铁皮鼓、余映潮等老师的课堂实录的人都会发现,他们的课堂实录有一个共同特征——都有一个能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的名字。或许,这是整理课堂实录时他们自己或者编辑加上去的,但我更愿意相信,在授课开始之前,这些名字就已经清晰地存在于授课人的心中了。这些名字彰显着授课人的教学个性:李镇西老师情感炽烈的人文关怀,王开东老师生命诗意的人性拷问,铁皮鼓老师富有深度的哲学思考,余映潮老师目标明晰的学法指导。个性鲜明的课堂教学摆脱了庸常教学的盲目性、雷同性、低效性,以其独特的教学魅力吸引着学生,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得以有效地展开,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三位目标得以真正地落实。
给每堂课起一个名字,其实就是从教什么、怎么教、教学达成的目标三个方面,给本堂课的教学做出明确的定位。一、教什么
一篇课文的内容是丰富的,然而教学课时却是有限的。在两三个课时里,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字、词、句、篇、语、修、逻、文‛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地讲,面面俱到往往面面不到。教学内容要有选择性,要根据学段目标和学生的前知识水平,从‚三千弱水‛中舀取学生需要的‚那一瓢水‛。例如,王开东老师的《见证人性的光辉和黯淡——〈窗〉教学》,王老师将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定位在引导学生对人性与兽性的深刻认识上,让学生感受到人性的崇高与壮美,同时也让学生意识到人性深处‚兽性‛的自私与卑劣,从对比中领悟到人性的高贵,从而引领学生去追寻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铁皮鼓老师的《在孝顺和爱情之间-——〈孔雀东南飞〉教学》,教学内容聚焦在对焦仲卿两难困境的思考上,主题集中,话题尖锐,师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对课文有了独特而深刻的认识和感悟。二、怎么教
怎样教,既有教学手段的选择,也有教学切入点的选择。现代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教学手段的空前繁荣,但教学手段再丰富,出需要教者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进行冷静选择,让有限的教学时间发挥最大的效率。例如,我在执教《背诵是文言文教学最有效的方法——〈赤壁赋〉教学》时,将背诵课文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让学生通过‚背‛记住学习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诵‛来理解表达课文的意蕴情思。‚一枝粉笔一本书,

一块黑板一张嘴‛的原始教学手段并没有影响教学效果。我可以自信地说,这节课绝对比那些华而不实的多媒体演示课要更有效。
教学切入点的选择比教学手段更为重要。学生课堂上的教学阅读和课下的自然阅读是有区别的,教师要通过教学阅读的指导,引导学生品出课文的‚个中三昧‛,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教学角度的选择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艺术,是教师教学个性的突出体现。例如,《祝福》一课的教学,李镇西老师选择的角度是《‚礼教‛何以‚杀人‛》,抓住文章的主题,引导学生去思考‚礼教‛对人性的戕害,从而警醒‚我们每一个人可能都是‘杀人者’‛。同样是这一课的教学,我选择的教学角度是《让每一个人都能活下去》,借助马斯洛需要理论,引导学生从生命悲剧、人性悲剧、社会悲剧、文化悲剧、启蒙悲剧等五个层次去解读课文的深意。三、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应该达成怎样的教学目标,上课前一定要明确,那种‚脚踩西瓜皮,溜到哪里算哪里‛的庸常教学注定是低效的。教学目标切忌太大、太杂,大则空乏,无法落实;杂则细琐,没有重点。简约才能丰富,才能深刻。因此,教学目标要集中,一堂课两三个,甚至就一个。例如,余映潮老师的《感知一段、精读一段、背诵一段——〈纪念白求恩〉教学》,‚感知一段——概括内容要点;精读一段——品析表达手法;背诵一段——感觉课文主旨‛。教学活动在三个目标的统率下,井然有序,扎实有效。铁皮鼓老师的《把应试进行到底——〈乌衣巷〉鉴赏训练》,把讲授诗歌鉴赏方法,训练诗歌鉴赏能力作为本课的重要目标,学生反应很不错。找到属于自己的教学方向,让我们给每堂课起一个名字。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f1db200011ca300a6c3909d.html

《给每堂课起一个名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