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融风险事件看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及其管理(DOC 11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从金融风险事件看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及其管理(DOC11


从金融风险事件看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及其管理
【摘要】从设计初衷和原理上,金融衍生产品首先应该是规避风险的工具,但在实践中取得的效果有时适得其反。
近年来一系列金融风险事件表明金融衍生产品可谓一把名副其实的“双刃剑”,它在制造了无数市场传奇的同时,也酿成过多次骇人听闻的巨额亏损和金融危机事件。从设计初衷和原理上,金融衍生产品首先应该是规避风险的工具,但在实践中取得的效果有时适得其反。
规避风险的工具反而招致更大的风险,是产品本身固有的问题?还是使用不当、操作失误抑或是监管不力的问题?如何认识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如何有效地进行监管,怎样才能做到既能利用它的规避风险和财务杠杆作用、理地配置金融资源,同时又能有效控制风险,是我们关心并且需要研究的问题。
一、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成因
(一)金融衍生产品的内在风险
1.衍生产品价格是基础产品价格变动的函数,因此,金融衍生产品较传统金融工具对价格变动更为敏感,风险系数比传统市场大。
2.衍生产品的交易多采用杠杆交易方式,参与者只须少量、甚至不用资金调拨,即可进行数额巨大的交易,极易产生信用风险。3.跨期交易使未来的产品价格具有不确定性。


4.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属于银行的表外业务,目前用于衡量资产和负债的金融会计制度还不足以充分记录衍生工具交易合同的当前价值,因此不易及时了解风险头寸数额。
另外现代的金融技术和市场高度的流动性,使得交易头寸随时发生巨大变化,“一些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墨迹未干,常常就已经过时了”(格林斯潘)传统的监管数据很难真实反映交易头寸的最新情况。
(二)金融衍生产品风险产生的微观主体原因
内部控制薄弱,对交易员缺乏有效的监督,是造成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内部风险管理混乱到了极点是巴林银行覆灭的主要原因。首先,巴林银行内部缺乏基本的风险防范机制,里森一人身兼清算和交易两职,缺乏制衡,很容易通过改写交易记录来掩盖风险或亏损。同时,巴林银行也缺乏一个独立的风险控制检查部门对里森所为进行监控;其次,巴林银行管理层监管不严,风险意识薄弱。在日本关西大地震之后,里森因其衍生合约保证金不足而求助于总部时,总部竟然还将数亿美元调至新加坡分行,为其提供无限制的资金支持;再者,巴林银行领导层分裂,内部各业务环节之间关系紧张,令许多知情管理人员忽视市场人士和内部审检小组多次发出的警告,以至最后导致整个巴林集团的覆没。
另外,过度的激励机制激发了交易员的冒险精神,增大了交易过程中的风险系数。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a51f93206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db.html

《从金融风险事件看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及其管理(DOC 1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