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连云港各校苏教版高中语文阅读练习24-选自《闲情偶寄》、《老人与海1-2章》

发布时间:2018-10-14 05:13:3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文科练习24

板浦高中 袁春波 编拟

一、阅读材料,完成2123题。(10)

风俗之靡,犹于人心之坏,正俗必先正心。然近日人情喜读闲书,畏听庄论。有心劝世者正告则不足旁引曲譬则有余是集也纯以劝惩为心而又不标劝惩之目。名曰《闲情偶寄》者,虑人目为庄论而避之也。劝惩之语,下半居多,前数帙俱谈风雅。正论不载于始而丽于终者,冀人由雅及庄,渐入渐深,而不觉其可畏也。劝惩之意,绝不明言,或假草木昆虫之微,或借活命养生之大以寓之者,即所谓正告不足,旁引曲譬则有余也。

(选自《闲情偶寄》)

2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5)(5)

22.《闲情偶寄》一书的作者是清代的 ,号 2分)

23.作者写书的本意是什么?为什么书以《闲情偶寄》命名?它是一部什么样的书?(3分)

二、名著阅读题(15)

24.下列有关名著《老人与海》第1-2章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

A.桑提亚哥是个孤独的老人,驾着一条单薄的小船,在湾流中捕鱼。已经是第八十四天了,他却仍旧一无所获。陪伴他的,只有一个男孩曼诺林。

B.在曼诺林眼里,桑提亚哥是最好的渔夫。他们捕鱼不是为了挣钱,而是把它看作共同的爱好。

C.曼诺林和老人一起谈论捕鱼的运气、聊棒球、互相假装家徒四壁的小棚屋里有饭吃、有渔网用、有最新的报纸可以读;小男孩为运气不佳、连续84天没有捕到鱼的老人加油鼓气,赊账为他提供咖啡,为他准备捕鱼的诱饵;在他筋疲力尽归来时,给予他最真切的关心,流下最动人的泪水。

D.为了能坚持下去,老人不断地与鱼、鸟、大海对话,不断地回忆往事,并想到了曼诺林。他大声地自言自语:“那男孩要是在这儿该有多好,可以帮帮我,也见识见识这光景。”

E.在独自一人的时候自言自语,老人大概是在孩子走了之后开始自言自语的,他和孩子一起捕鱼时,通常只有在必要的情况下才说话。“要是别人听到我在自言自语,一定会以为我疯了,”想到这些,他就不再自言自语了。

25.简答题(10)

(1) 《老人与海》中小男孩曼诺林这个角色有什么作用?(5)

(2)《老人与海》有着大量的独白,独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起到什么作用?(5)

三、材料归纳分析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628题。

促进剧种融合合流

刘厚生

中国戏曲号称300余种,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特点,并不全是优点。剧种多,每个剧种的剧团少,力量分散,人员难交流,艺术易保守。有不少地方戏,语言基本一致,音乐同属一种声腔,基本剧目通用,表演样式相近,流行地区相邻。比如不少省份的采茶戏、花鼓戏、花灯戏、滩簧戏等,在我看来,是可以在一定条件成熟时进行合流的。如果仅仅因为某些极少的差异或者为了强调“我这个地方有我自己的剧种”,应该说是一种保守思想。经过一定步骤,经过实验,由少到多,某些剧种合流,其成果是,剧种少了但没有消亡,剧种的剧团多了,队伍大了,剧目丰富了,音乐表现力加强了,演员可以互通互用,小地方戏成为大地方戏。

地方戏的最高理想是成为全国性剧种,其次是成为流行较广地区的大地方戏。中小地方戏能发展为大地方戏,道路不同,一条常见的路是坚持自我,但又善于吸收外来因素,再一条可走的是剧种合流之路。我国北方地方戏,大部分是单声腔剧种。比如从山陕梆子,一直到山西四大梆子、河南梆子、河北梆子、山东梆子,都是同出梆子系统,到地方上去跟地方结合,具有了地方特色,这是一个声腔的地方变化,地方流派。长江以南和西南的剧种,大剧种大都是多声腔剧种。川剧有5个声腔,湘剧也有高腔、皮黄、昆腔。浙江婺剧6个声腔,除了昆腔、高腔,还有徽调、滩簧等,这就说明剧种与剧种的合流是有历史经验的。

我们进入了戏曲自觉的时代,怎么能设想:在封建社会的封闭环境中,剧种发展尽管是缓慢的,终还是一步步自发地分流、交流、合流,而到了现代社会我们所有剧种竟然能门禁森严互不来往?问题的根源是,各地经济建设、风土人情、交通条件都在发展变化,各个地方的地方性都在或快或慢地发展,那么地方戏的地方性还能岿然不动吗?听说,上海很多青少年已经说不好标准上海话,常常夹杂普通话。

26.为什么说“中国戏曲号称300余种,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特点,并不全是优点”?(4分)

27.作者说我们进入了“戏曲自觉的时代”,该如何理解?(5分)

28.作者认为中国戏曲发展应该走怎样的路?地方戏发展有哪些路径?(6分)


参考答案

一、阅读材料,完成2123题。(10)

21.有心劝世者/正告则不足/旁引曲譬则有余/是集也/纯以劝惩为心/而又不标劝惩之目

22.李渔,号笠翁。

23.劝善惩恶(以劝惩为心)。顾虑人们把它看作严肃的言论而避开它(虑人目为庄论而避之)。《闲情偶寄》是李渔的一部寓“庄论”于“闲情”的“闲书”。

附译文:社会上的奢侈风气,是由于人心的败坏,要纠正这种风气,一定要先端正人心。然而近些时候人们喜爱阅读闲书,怕听严肃的言论。有心劝世的人,正面劝告就显得不够,旁征隐喻就显得有余。这本书,纯粹是以劝善惩恶为本意,但又不标以劝善惩恶的题目。取名叫《闲情偶寄》的原因,就是。劝善惩恶的话,书的下半部分居多,前几篇都是谈的风雅韵事。正论不放在前面而附在后面的原因,是希冀人们能够从风雅到严肃,渐渐深入,却感觉不到它的可怕。劝善惩恶的本意,绝不明说,只是或借草木昆虫的小事,或借活命养生的大事,来寄托在里面,这就是所说的正面劝告不够,旁征隐喻有余。

二、名著阅读题(15)

24. A EA,在开始的四十天里,尚有个男孩儿陪着他。四十天之后,孩子听从父母的劝告,上了另外一条大船。E,“不过,既然我并没有发疯,就管不了那么多了,说还是要说的。”)

25 (1) 首先,作为故事里绝对主人公,老人圣地亚哥在海上捕鱼、与鲨鱼搏斗的过程就占据了这本书的大部分篇章,但一个人不可能只有英勇的一面、战斗时的一面。身而为人,谁都会软弱,会需要陪伴,需要朋友。小男孩不仅是老人的徒弟,更是同伴。其次,小男孩也是圣地亚哥人格中“童性”的体现,他的出现,让老人的人格更为丰满。一个人不可能只有僵硬的顽强,还有柔软的情感。第三,小男孩的存在,似乎也旨在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人究竟是为了谁在奋斗。对圣地亚哥来说,马诺林可以说是一种动力;而对曼诺林来说,圣地亚哥也是一个坚强的、不一般的老人。

(2) 内容:忠实地记录了桑地亚哥的内心活动,写出他在海上漂泊的这几天的心态,通过自由联想的方式,真实地再现了老人的思想与感受。 作用:首先,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写出老人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展现出他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其次,人物独白也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独白,反映出老人对现状的理智分析,也推动了情节的进一步发展,暗示老人将面临一个接一个的挑战。第三,小说中的独白还能突出中心,表达主题。

三、材料归纳分析题(15分)

26.⑴剧种多,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中国戏曲的特点;⑵每个剧种的剧团少,力量分散,人员难交流,艺术易保守,所以说“不全是优点”。

27.意思是说现代社会各地经济建设、风土人情、交通条件都在发展变化,各个地方的地方性都在或快或慢地发展,所有剧种不可能门禁森严互不来往,地方戏的地方性必然有所改变。

28.中国戏曲发展应该走兼并融合之路。(2分)地方戏的最高理想是成为全国性剧种,其次是成为流行较广地区的大地方戏。中小地方戏能发展为大地方戏,可以走两条路,一条常见的路是坚持自我,但又善于吸收外来因素;再一条可走的是剧种合流之路。(4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8f6c432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2d.html

《江苏连云港各校苏教版高中语文阅读练习24-选自《闲情偶寄》、《老人与海1-2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