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清宋明理学中的几个问题

发布时间:2015-10-20 11:02:1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厘清宋明理学中的几个问题

长宁县中学校 潘明剑

宋明理学是中国儒家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它使儒学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即儒学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融合,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

课标对此课的要求是:“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这个要求,与其它课的要求没有差异。在新课程必修三中,宋明理学一课是最难讲清的一课,一个多年从事高中历史教学的老师曾说,宋明理学一课我讲不清楚。为何讲不清楚,原因是本课涉及许多哲学理论问题,宋明理学使儒学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

我认为,宋明理学中的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在教学中厘清,特别是教师要厘清。至于教学中,讲不讲,教师则根据自己的学生情况而定。

一、理学为何称为“道学”

理学,又称道学,中国宋明时期以讨论理气、心性等问题为中心的哲学思潮,特别是“以儒家思想的内容为主,同时也吸收了佛学和道教思想”。

理学称为道学的原因是儒家学者提出了“道统”思想。道统指儒家传道的脉络和系统。 “道统”一词是由朱熹首先提出的,他曾说过:“子贡虽未得道统,然其所知,似亦不在今人之后。”(《与陆子静六》,《朱文公文集》卷三十六)朱熹虽然最早将""""合在一起讲"道统"二字,但道统说的创造人却并非朱朱熹,而是唐代的儒家学者韩愈。韩愈明确提出儒家有一个始终一贯的有异于佛老的“道”。他说:“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原道》,《韩昌黎全集》卷十一)。他所说的儒者之道,即是“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同上)“道”,就是指作为儒家思想核心的“仁义道德”。他认为,千百年来,传承儒家此道者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同上)这个传承系列是朱熹所说的“道统”。道统思想为儒学复兴提供了历史依据,并“企图创立一种先王式的儒家新宗教”(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极力将儒家思想中孔孟仁义道德之说列为国家的正统学说,以抵制魏晋以外异端邪说的流传。之后的宋明理学家们,都用道统思想来论证儒家思想发展的历史性,故宋明理学又称为道学。

二、“理”与“天理”的内涵

“理”是什么?一般而论,它是指永恒存在的,宇宙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通原则。

如何理解“理”,这是许多人说不清的。其实朱熹说得很具体。他说:“且如这个扇子,此物也,便是个扇子的道理。扇子是如此做,合当如此用,此便是形而上之理。”(《朱子语类》卷六十二)在此,朱熹认为,普通的千差万别的具体的扇子,都是一般的“扇子的道理”的体现,而且抽象的“扇子的道理”要在具体的一切扇子之先。在这里,扇子的“理”是定义,具体的扇子,是物。即先有定义,再有具体事物。这是自然之“理”。

历史学家钱穆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朱子学提纲》)

上面所说的是自然科学之“理”,还有伦理方面的“理”。朱熹还认为:“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本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朱子大全》)

在伦理中,“理”表现为三纲五常。

由上可知,程朱理学,将“理”视为宇宙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通原则。

“天理”是什么?即天性,天然的本质或特性。北宋五子是理学的开创者,他们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天理”的高度,即“天理”就是忠、孝、节、义等伦理纲常的总和。

请看他们的观点。

程颢、程颐认为“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需有一理。”“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己何与焉?”“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所谓万物一体者,皆有此理。只为从那里(理)来。生生之谓易,生则一时生,皆完此理。”(《河南程氏遗书》)二程的观点表明,一物有一理,但不是说不同的物有不同的规律,而是说所有的物均只有一个“理”,即“天理”。“天理”是绝对唯一的,它超越万物之上而永存着,同时又产生和支配着万物。这个“天理”为何?“人伦”、“ 父子君臣”,即伦理纲常。

天理的核心是“仁”(“仁”是修养的最高境界),天理是万物的本原,它体现在社会上就是儒家的伦理道德,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在伦理方面,“理”与“天理”的意思一致的,所以,宋明理学家们在使用这两个概念时,没有作严格的区别,往往视为一个概念。

三、“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解

将天理与人欲对立,起于《礼记乐记》。该书说:“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泆作乱之事。”人受到外界的诱惑,忘记了天理,个人私欲膨胀,就会做违法乱纪之事。

朱熹说:“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灭人欲”,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朱子语类》)

朱熹认为天理与人欲是对立的,试为水火不容。它们为何水火不容?

这得从心性论说起。朱熹认为,人心包括性和情两个方面,性是体,情是用,如果心使情从性上发出来,这心就是道心,这情就是善的。如果心使情从气上发出来,这心就是人心,这情就不一定是善的。如果人心膨胀,情欲增多,乃至泯灭了道心,就成为恶。

性就是天理,泯灭了道心的人心,就是人欲。

天理是伦理纲常,是社会规范,是善的。人欲是超出正当要求以违反社会规范的欲望,是恶的。

在儒家思想体系中,善恶是对立。因此天理与人欲是对立的,两者水火不容。

朱熹为何强调天理与人欲的对立,他在《朱子语类》中说:“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其性,以尽其伦。”又说““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为学”。”简单的说,人被自己的私欲所蒙蔽,所以看不到自己的真实面貌,所以不能体悟到天地之理,要想体验到、找到万事万物的共同之理,就要除去人的私欲。人去除人欲后,按天理行事,人就开始学习了,人就会为善成圣,即去尽人欲是为善成圣的前提,人去除人欲,就行了天理。人欲与天理是可以转化的。

“存天理,灭人欲”被后世批判,其原因是作为官方正统儒学的理学成了明清强化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再加上修养方式上“存天理、灭人欲”的绝对化和非人性化。所以清代的戴震说:“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一般说来,绝对化与极端化的理论,常使理论走向反面。

四、理学的发展与极端

到明代,心学是理学的发展,即理学的极端。

朱熹的观点是要人们接受封建道德观念(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则主张,封建道德存在于人们心中,只要恢复就可以了。相对于宋代以来的朱子学,阳明学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将一切合法性与合理性的根源从外在的天理转化为内在的良知,以后者所代表的道德主体性取代前者的权威。虽然对朱熹而言天理亦在人心,对阳明来说良知即是天理,但毕竟前者偏向于外在的客体性,后者倾向于内在的主体性。

意思是由客观走向主观就使理学走向了极端,但我不明白为什么发展为心学就是走向极端,心学强调内心自省,克服私欲,从而回复良知,即达到理,这也不是不好啊?

五、宋明时期儒学新发展的表现

从魏晋以后,儒学正统地位备受挑战,一个重要原因是儒学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宋明理学家们,完成了建立理论体系的任务。

第一,建立融合佛老的儒学。理学家们从佛老思想中,吸取精华,从人的性命高度阐释儒学。

第二,建立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儒学。在延续了汉唐儒学的纲常政治的同时更在哲学的逻辑的(诸多中国哲学的概念)层面上提升了伦理道德信仰,是民族价值观的重建。

第三,建立思辨化的儒学。利用太极、理、气、性、情、道统等新的概念,重新解释孔孟儒学,使新的解释具有不同于孔子的信条箴言式的哲学色彩。

第四,建立复归正统的儒学。从魏晋以来的幽暗边缘化中复明道统,使儒学复归官方正统地位。

这样,通过宋明理学家们出入佛老,借鉴佛、道两家的理论思维成果,采取哲学的形式论证儒家的基本原则,形成以三教合流为特征的儒学思想体系,使儒学获得较强的理论性。

我看到一篇文章说儒学之所以受到佛老的影响,正统地位削弱,在于儒学没有追溯终极问题,也就是渊源。像道家以道为世界根本,一切来源于道,而理学家们之所以用“理”,是因为道、空这些词都被用了,所以用理。而“理就是根本,是本源,所以理学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就在于找到了“理”作为儒家思想的来源。我个人认为他说的很好,之前我一直不明白儒学为什么受到佛老的冲击,为什么说理学形成了严密的思想体系。

六、理学的影响

1、重建礼治秩序。从东汉末年以来,礼治秩序趋向式微,经过理学家对“礼”的重新诠释(如朱熹:“礼者,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也”),使“礼”在以“理”为最高范畴的伦常体系中获得了至关重要的地位,其权威性和普遍性更高层次上得以确认。礼治秩序的重建,维护了专制统治,但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精神伤害,如事亲从兄,妇女节烈等,使理学成为“压在劳动人民头上的华盖”(侯外庐语)。

2、塑造理想人格。原始儒学包括“外王”之学(客观功业)和“内圣”之学(主观自觉),历史上的秦皇、汉武们实践“外王”经世路线,取得了空前的功业,随皇权的日益强化,统治者需要近照某种特定模式塑造人们的灵魂,训练勤谨而又安分的百姓。而士人则认为,既要顺化百姓,也要教化统治者,为此理学家以正心诚意的内在“修身”视为“经世”的根本。即通过“内圣”经世路线,塑造理想人格。

其理想人格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其一,“孔颜之乐”。 孔子曾说:“饭疏事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颜回曾说:“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理学家的“孔颜之乐”,即指圣贤之乐不在外物,而在自我。其二,“民胞物与”。张载认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即百性是我的同胞,万物是我的朋友。这促使知识阶层产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从而将个人人格的形成,置于大众群体人格的完成之中。其三,“浩然正气”,它指执著于人格理想与道德信念,不为任何外来压迫所动摇。正如程颢诗言:“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即要求人们注重气节和德操。

见于此,张载庄严宣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的话,道出了理学家塑造理想人格的伟大抱负,也说出了理学家的终极目标。

我觉得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厘清,那就是理学与心学的主要区别,这是讲课时不好说清的,通过这两天备课,我个人认为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两点:一是哲学观不同,即一个客观一个主观;二是寻找理的途径不同,一个是“格物致知”,一个是“致良知”。因为哲学观不同所以通往理的途径就不同。不知是不是这样的,还请潘校给予指导。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8c90283fc4ffe473268ab3a.html

《厘清宋明理学中的几个问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