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与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知识点提要

发布时间:2011-04-12 18:42:0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

(讲授提要)

内容:

教材(《历史与现状》),第六、七章

更详细的讨论参阅:孙伯鍨、姚顺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庄福龄、孙伯鍨编,北京出版社),第二卷,第2-3章。

讨论重点

《资本论》的出版,标志着唯物主义历史观由假说变为科学地证明了的理论,实现了它的科学化和系统化。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表述(formulation of Historitical Materialism

1)《资本论》的创作史与历史唯物主义主题和方法的深化

2)社会结构理论

3)社会过程理论

4)人的解放

二、《资本论》的方法

1)辩证法:从黑格尔到马克思

2)经济科学: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到马克思

3)历史科学:从抽象到具体

方法论讨论[补充]

马克思经济思想发展的过程特征及其性质判断的依据

马克思经济思想具有一个明显的飞跃。

前科学时期

科学时期

阿尔都塞

科学的标志是什么?

1)一般问题:作为研究的标准范式,科学具有何种规定性?

2)特殊问题:在人文社会研究领域,19世纪的经济学,它的前提假设和方法论视角如何?

第六章 《资本论》中的历史唯物主义问题

第一节 《资本论》创作史与历史唯物主义主题和方法的深化

[拓展讨论:为什么再次以经济学视角梳理马克思的思想历程]

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和发展历程中,《资本论》的逻辑被视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但对于这一逻辑本身在理解上存在着极大的争论。

争论发生在三个层次上:

第一,在原理(元理论,即历史观的基本规定)上,经济决定论(即历史必然性)/主体创造性;第二国际主流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西方马克思主义

第二,在对现代社会的基本认识上,崩溃论/演化论;教条主义、非教条主义(卢森堡、西方马克思主义、斯威齐之后的经济学)、贝尔代表的后工业社会理论

第三,在哲学方法论上,“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问题。

为回答这些争论,一般都诉诸“创作史”并追溯到马克思思想的起点。不过,这种追溯,既不是假定已经完成的《资本论》是马克思思想发展的最终目标,因此在其成长历程中寻找其起源与萌芽;也不是假定马克思的中学论文是其宿命,把包括《资本论》在内的全部素材作为其必须的展开。而是基于发生学逻辑来观察马克思研究的主题与方法的实际变迁,从而为理解《资本论》的独特性提供必要的思想史前提。

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两大时期[广义政治经济学批判建立的过程]

目标:

考察: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时期——人本主义批判和历史科学分析。

阐明:唯物主义历史观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哲学前提;政治经济学批判是唯物主义历史的具体实现。

1)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前科学时期(1843年底至1845年初):人本主义批判时期。

焦点:私有制批判

特点:对现实以及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直接颠倒和否定

理论成果:异化劳动

性质:基于主体原则的人本主义伦理批判。

2)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科学时期(1845年初开始):历史科学分析时期。

标志:历史观变革,对劳动价值论和古典经济学的态度

焦点:从物质生产出发再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性质

特点:强调科学方法

核心理论成果:剩余价值理论

性质:基于客观逻辑的历史科学批判

《资本论》创作的四个阶段[狭义政治经济学批判(即《资本论》)的直接创作史]

《资本论》的直接创作,其含义是,在这过程中,唯物主义历史观不再是从外部表现为经济学批判的哲学前提,而是直接转化成为经济学研究本身的内在方法。[这也是一种科学理论的一般要求。]

这一过程也即是在历史研究中完成从人类历史一般过程的假设向特定社会历史阶段(即资产阶级社会)的过渡,它是辩证法有关具体科学的实现。具体地说,在完成从物质生产出发勾勒出历史发展基本逻辑之后,马克思必须进一步解释资产阶级社会如何受制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因此,《资本论》的完成包括一系列相互纠缠在一起的重大的理论发展:

1)对科学方法本身的提炼;

2)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即资本生产逻辑——的独特性定位;

3)围绕资本逻辑对资产阶级社会运行机制的分析。

所有这一切,基本上都是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初步完成的,而在《资本论》中具体表述的。

总体上,马克思的《资本论》创作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1)《政治经济学批判》时期;

18509月至18591月,在伦敦研究经济学开始至《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的完成。这一时期规定了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方法和观点

2)《61-63手稿》

再研究过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理论内容上的完成。

正是在这一阶段,马克思改变了原来《政治经济学批判》计划,决定以《资本论》为题单独出版相关成果,提供一个接近于“政治经济学原理”的东西。

重点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发展。

3)《资本论》的整理与第一卷出版

这一阶段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在理论内容和结构形式上的全面完成。

按照马克思的说法,研究过程转化为叙述过程,历史观点和研究方法凝结成经济学本身的理论内容和逻辑结构。

4)《资本论》续卷与晚年笔记的拓展

对资产阶级社会的全面剖析未完成,对前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与俄国革命问题。(略)

[插入讨论]从《资本论》结构的计划变迁看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目标、性质。(转入onenote

思考题:《资本论》的艰难创作史的多重意味。(考核)

《资本论》的对象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性质

1)马克思主义经济的独特性。

《资本论》的对象是什么?

首先,经济学。流行的经济学见解。

[注意:从幸福(福利)——财富;从具体的财产——经过Wealthopulence——虚拟财产,即数量化的资本;从生产力-生产效率]

斯密传统:关于财富的科学。

政治经济学提法(如西斯蒙第),谋求幸福。最大福利的手段以及更多人共享福利的方法。

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1848)概述:财富的性质及其生产和分配规律。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1890):研究财富的学问和研究人的学问。“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当然,计量化的开始,“边际革命”。

“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对活动的动力和对活动的阻力,这种动力和阻力的数量能用货币来约略地衡量。这种衡量仅指它们的数量而言。动机的质量,不论是高尚的还是卑鄙的动机,在性质上是无法衡量的。”

现代经济学

罗宾斯:经济学是一门科学,它把人类行为作为目的与可以有其它用途的稀缺资源之间的关系来研究。即稀缺与选择问题。或者稀缺资源的配置问题。

萨缪尔森:经济学研究人和社会如何作出最终抉择,在使用或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在现在或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它分析改善资源配置型式所需要的代价和可能得到的利益。

马克思。

恩格斯在评论《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时强调,政治经济学,从最广的意义上说,是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换的规律的科学。在他们看来,“经济学所研究的不是物,而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所以在本质上,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历史科学”。

阿尔都塞:生产方式。《资本论》(序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马克思在《57-58经济学手稿·导言》中,一上来就说:对象是“物质生产”。这与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理解有实质性差别:

首先: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即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并借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的对自然的占有。这是《形态》的深化,即唯物主义历史观内化到经济学研究中的开始。它必然提出资本生产的性质及其历史起源问题。

其次,生产不仅是物质财富的生产,同时也是生产关系的生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此意义上绝非“致富术”。

最后,生产条件处于永恒的变动过程中。因此反对自然性,重点在于考察特定生产关系的发生、发展和灭亡规律。

第二节 社会结构理论

社会结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矛盾运动的体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一)生产力

1)范畴的规定:

人类为了在对自然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而对自然界进行改造过程中所能支配、控制的自然力。

A 作用于自然的力;

B:自然力;

C:服从于人类目标。

解释:

1)不是一种实体,而是人对自然的能力关系和过程。这种关系和过程是客观的。因此,对自然力的利用以及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是历史进步客观标志。

EX:峨嵋山,一种小孩利用昆虫做的玩具。(动物以及人的活动)

分工(协作)——管理(知识、第四要素)

智力、文化

2)马克思与生产力崇拜。马克思的目标是在特定生产力水平上使之服务于人类自由发展需要。但是,自然的界限。今天的生态学问题。

2)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生产力的不同描述和区分

A 生产力的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

资产阶级经济学:生产物质财富的手段,

马克思:发展人类生产力,也就是发展人类天性的财富这种目的本身。

生产条件:劳动力、生产资料及其相互关系。

生产过程:通过生产(劳动)具体方式表现出来的生产力。

从质上说,是活劳动使用劳动资料从而改造劳动对象的具体方式,如农业劳动与工业劳动,它们之间的方式与效率差异

从量上说,是特定活劳动量推动生产资料的量,(斯密谈论的大头针的生产)

生产结果:已经实现的生产力。通过产品的有用性和数量,通过生产目的的实现程度体现出来。EX:大跃进。

B 生产力的哲学社会学意义和经济学意义,

经济学:量的规定性,劳动生产率。

哲学社会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社会特征和历史地位。(手推磨与蒸汽磨——人成为手段)

3)影响生产力的因素(P145

核心:

A:多种因素。推论:随着历史发展而日趋复杂。

B:层次性:直接的生产力与历史地发展起来的生产

(二)生产关系

关键:人们在他们地社会生活过程中,在他们的社会生活的生产中所处的各种关系。

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内在统一

1)狭义生产关系

2)广义生产关系

社会的经济结构及其政治形式

意识形态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85b895377232f60ddcca131.html

《资本论与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知识点提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