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体育教学原则

发布时间:2020-05-31 02:03:4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第五章 体育教学原则

第一节 体育教学原则概述

导入:请学生回答你组织一件事情要遵循原则吗?体育教学的组织需要原则吗?

学生回答:要的。

一、体育教学原则的概念与含义

(一)体育教学原则的概念

(二)体育教学原则的含义

从体育教学原则的上述概念中,我们可以了解体育教学原则具有以下三层含义:

(1)体育教学原则是众多体育教学要求中的那些最基本的内容;

(2)这些要求是最具有体育教学特征的那些性质;

(3)实施体育教学时首先必须遵循这些要求,如果不能遵循这些原则中的任何一条就不能称为好的体育教学,甚至不能称为体育教学。

(三)体育教学原则的形成

1.体育教学原则是体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自从体育成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之后,人们一直围绕着如何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目标,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而进行不断的探索。在长期的体育教学实践中,人们不断地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并探究其中的规律,久而久之,就形成今天我们提出的一系列体育教学原则。

2.体育教学原则是体育教学客观规律的反映

体育教学原则虽然都是人们制定的,但却是体育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的反映。无论是什么类型的体育教学,无论是国内国外的体育教学,都有一些共同的、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们就是依据这些客观规律来进行体育教学实践的。

3.体育教学原则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体育教学原则是根据人们对体育教学规律的认识而制定出来的,人们对于体育教学规律的认识受到人们认识水平的制约,随着人们对体育教学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全面,体育教学原则将会不断发展完善,我们不能把体育教学原则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应与时俱进地不断探讨和研究它。

教师问:体育教学对环境的要求能成为教学原则吗?可以讨论再回答。

二、一般教学原则体育教学的特点

(一)一般教学原则

一般教学原则是一般的教学条件下各门学科教学都应遵守的基本教学要求。一般教学原则指导着体育教学原则,但是,一般教学原则又不能代替体育教学原则,因为体育教学有它特殊的教学条件和教学要求。

(二)体育教学的特点

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一样,都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都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和教育活动。这是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的相同点。由于每个学科在教育中担负不同的任务,因此,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之间还存在着区别。与其他学科相比,体育教学的主要特点如下:

1.教学活动主要在身体活动中进行

掌握运动技能是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而运动技能的学习主要是在身体活动的过程中进行的。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身体活动进行练习,才能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因此身体活动性是体育教学的最主要特点。

2.体育教学具有锻炼学生身体的目的性

体育教学作为学校体育的主要环节,还担负着锻炼学生身体并增强学生体质的任务,这是与其他学科所不同的,也是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本质区别之一。

3.教学经常在相对自由的集体活动中展开

体育教学是围绕着运动技能的传授来展开的,运动技能在相对较开阔的空间和特殊的体育器械上进行,有的运动项目还是小群体组合的运动(如篮球、排球等),这使得一部分运动技能的教学不能全班一起进行,需要在小组这样的比较自由的群体条件中进行;而且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行动相对自由,运动技能学习还经常要依赖学生之间的相互观察、交流以及保护与帮助等。因此体育教学在人际交流和合作方面与其他在教室中全班进行学习的学科有很大不同。

4.体育教学组织更加复杂

体育教学主要在体育场馆进行,教学环境开放,教学空间较大,需要实施控制的因素较多,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性别、年龄、身体条件、运动技能,以及季节、气候、体育场馆、运动器材等各种不同情况来选择教学方法和组织教学,因此体育教学比教室内的教学组织更为复杂。

对体育教学特点具有明确的认识,是合理制定体育教学原则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只有对体育教学特点认识得全面、深刻,教师才能更好地把握体育教学规律,进而构建出科学的、能够对体育教学发挥指导作用的体育教学原则体系。

教师问:你认为体育教学与其他科目教学的特点最主要的区别在哪里?

三、体育教学原则的作用

(一)体育教学原则是更加明确的教学要求

体育教学原则作为体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和体育教学规律的具体体现,是对体育教学工作的最核心的要求,因为以体育教学原则来体现的教学要求具有很强的概括性、集约性,也更加生动和准确,所以体育教学原则也是更加明确的教学要求,各级教学指导单位可以依据体育教学原则向教学的实施者提出明确的要求。也可以说,体育教学原则是对体育教学工作的最基本要求,是教师进行体育教学所不能破的底线要求。

教师问:请举一项运动项目的技术教学说明明确的教学要求?

(二)体育教学原则是进行教学的工作思路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涉及的教学工作很多,有对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有对学生的调动与管理,有对教学条件的准备与优化,有对教学情景的组织与设计等等,方方面面,千头万绪。但只要教师把体育教学原则铭记在心,就会有明确的工作准则和思路。教师只要遵循了体育教学原则,他的教学工作就是正确的,就能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反之,他的工作违背了体育教学原则就会降低体育教学效果,就会劳而无功。

教师问:你们辅导其他系科的广播操有何思路?

(三)体育教学原则是观察体育教学的视角

由于体育教学原则是对体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一般来说遵循体育教学原则的教学是满足教学要求的状态,会呈现出合理的外部特征,而不遵循体育教学原则的教学是不满足教学要求的状态,会呈现出不合理的外部特征。因此,我们用各个体育教学原则作为“视角”和“焦点”,可以观察该教学的外部特征,从而来观察和评价体育教学的合理性。换句话说,体育教学原则的贯彻与否是可以从外观上进行观察的。可以观察的和评价的教学要求可以作为体育教学原则,否则就不适合作为体育教学原则。

(四)体育教学原则是评价体育教学的标准

评价体育教学也牵涉到方方面面,也有千头万绪,在实践中还经常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现象。但只要我们用公认的“体育教学原则”,来评价体育教学时,我们就会有清晰和简明的标准。

四、体育教学原则的体系

无论是一般教学原则,还是体育教学原则,一般都是由几个或十几个原则来构成的,教学原则的作用发挥也不是某个单一的教学原则所能完成的,这是因为教学涉及的因素和内容较多,归纳有困难所致。但教学原则大概都是由以下五个主要的大因素来构成的,即政治因素与要求、学科体系因素与要求、学生发展因素与要求、教法学理因素与要求、教学工作因素与要求等。

因此,我们必须建立一个概括完整、词义准确、意义明确、相互交叉少、指导性强、数量适当和便于记忆的体育教学原则体系,才能发挥体育教学原则对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以及体育教学活动各个环节的指导作用。

教师问:请举例说明多种教学原则的运用?

第二节 当前中国的基本体育教学原则

本教材以体现体育教学活动的特点和增强体育教学原则的指导意义为侧重点,结合当前中国体育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际,提出中国当前的基本体育教学原则共7项,即:合理安排身体活动量原则、注重体验运动乐趣原则、促进运动技能不断提高原则、提高运动认知和传承运动文化原则、在集体活动中进行集体教育原则、因材施教原则以及安全运动和安全教育原则。

一、合理安排身体活动量原则

(一)合理安排身体活动量原则的含义和依据

合理安排身体活动量原则,是指在体育教学中必须要体现体育教学的本质特点——身体活动性,还要使学生身体所承受的运动负荷要有效、合理,以满足学生锻炼身体和掌握运动技能的需要。

合理安排身体活动量原则是依据体育教学的本质特点和体育教学需要适宜的运动负荷的规律而提出的。

在体育教学中,无论是锻炼学生的身体,还是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都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的大肌肉群活动。科学的身体活动的过程是学生锻炼身体和掌握运动技能的基本过程。因此必须在体育教学中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身体活动量。

但是,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身体活动量也不是越大越好,而是要适宜。这个适宜是指要与体育教学的目标、体育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身体发展需要相适宜。过大的运动负荷不仅不能增强学生的体质,反而会给学生的健康造成损害;而过小的运动负荷,则难以对锻炼学生身体和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发挥作用。

(二)贯彻合理安排身体活动量原则的基本要求

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合理安排身体活动量原则的基本要求有如下几点:

1.身体活动量的安排要服从体育教学目标

说到底,合理安排身体活动量为的是实现特定的身体锻炼和技能掌握的体育教学目标,不是为运动量而运动量,身体活动量是否科学,其标准也是教学目标是否很好实现。教师既不能忽略运动量对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决定性作用,也不能忽略各种特殊课型的需要而一味地追求一律的运动量或大运动量。

教师问:活动量的指标包括哪些内容?

2.身体活动量的安排要服从学生的身体发展状况与发展需要

身体运动量的科学性既体现在学生的身体发展性,也体现在对学生身体的无伤害性,而这些都取决于学生的身体发展情况,教师要合理地安排身体活动量,就必须了解学生的身体发展各个阶段的特点,了解学生身体发展的科学原理,了解各个运动的特点等,就是我们常说的备课时要“备好学生”。

3.要通过科学的教程、教材和教法设计来合理地安排身体活动量

体育运动项目及其中的身体练习多种多样,有的运动量大,有的运动量小,有的运动强度大,有的运动强度小,因此在设计体育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到运动量的问题,要进行合理的搭配和必要的教材改造。

因为教学过程是“学习——练习——发展”的过程,教程的各个阶段有着不同的任务和特点,因此,还要根据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的特点来很好地安排运动量。

教法是调节运动量的最方便的手段,根据情况随时调整运动量和运动强度是必要的。如通过练习方法顺序的改变、分组的改变、运动强度的改变等调整运动量都是很好的方法。要因人而异地考虑运动量本育教学中考虑运动量,首先要从学生的整体情况来考虑,然后还要进行因人而异的调整,教师要根据所了解的学生身体的强弱等具体情况来因材施教地安排运动量,要把整体要求和区别对待结合起来。

教师问:用什么方法来调节运动量在体育教学中效果较好?

5.要逐步提高学生自我控制运动量和进行自主运动的能力

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加强锻炼原理和运动负荷以及运动处方等有关知识的教育,教会学生一些自我判断运动量和调整运动量的常识,以便他们在自主性的运动中能够把握好自身的运动量,并逐步学会锻炼身体的方法。

二、注重体验运动乐趣原则

(一)注重体验运动乐趣原则的含义和依据

注重体验运动乐趣原则是指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在掌握运动技能和进行身体锻炼的同时,体验运动的乐趣,以使学生喜爱运动并养成参加运动的习惯。

注重体验运动乐趣原则是依据游戏的特性和体育教学中运动情感变化的规律提出的。体验乐趣是人从事身体运动和体育比赛的重要目的,乐趣是体育的特质,通过体育的教学让学生体验到运动的乐趣,满足学生对运动乐趣的追求是必要和必须的。让学生通过体育教学体验到运动的乐趣还是现代社会对体育学科的要求。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许多不利影响,人们有必要在一生中持续参加体育锻炼以维持身心健康,体育是现代人的生活内容,而通过体育教学让学生体验运动的好处和乐趣正是终身体育的基础,因此说,让学生体验运动乐趣也是体育教学的目的。让学生体验运动乐趣还是优化体育教学的手段,因为体育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而学生只有不断地体验到运动和学习的乐趣,有了良好的成功体验,他们的学习动机才得以充分地调动和不断地维持,身心愉悦的体育学习才是高质量的体育学习。

教师问:你是如何理解“快乐教学”的?

(二)贯彻注重体验运动乐趣原则的基本要求

在体育教学中贯彻注重体验运动乐趣原则的基本要求有如下几点:

1.要正确理解和对待运动中的乐趣

每项成熟的体育运动项目都有其固有的乐趣,这些乐趣来自该项运动特有的运动和比赛特征,我们必须正确地理解和对待它们。我们既不能无视他们的存在,也不能盲目地去追求,我们要从“目标”和“手段”两个层面的含义上去深刻地理解运动中的乐趣。

2.注重“从学生的立场去理解教材”

教师和学生对运动的理解有时并不相同,教师往往从“教育”和“传授”的立场来看待教材,而学生往往从“乐趣”和•“挑战”的立场来看待教材,我们需要把两者紧密结合起来,把“体育学习”和“体验乐趣”紧密地结合起来。

教师问:你在教学能单凭学生的兴趣进行教学吗?

3.要让每个学生都能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

体育是一个与学生身体条件密切相关的文化活动,而学生们的身高、体重、运动能力由于受遗传的影响,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有一部分学生在集体的体育活动和学习中很容易体验到“劣等感”和“挫折感”。我们必须通过各种教材的加工和教法的改变(如改变比赛条件、规则等),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体验到成功,这是让学生体验运动乐趣的基本方面。

教师问:请举例说明学生通过运动得到成功体验所表现出来的有关形式?

4.要处理好体验运动乐趣与掌握运动技能的关系

在体育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掌握好运动技能,又要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享受到体育锻炼和体育学习的乐趣,二者要很好地统一起来。在体育教学内容中,既有一些趣味性很强或学生容易体验到乐趣的内容,也有一些趣味性不太强或学生不容易体验到乐趣的内容。在教学意义方面,也有教学意义很强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意义不太强的教学内容。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应该把“趣味性强和教学意义强”的教学内容作为重点。与此同时,对于“教学意义强但趣味性差”的必须要教的那些教学内容,挖掘或附加上一些乐趣的因素,使教学饶有兴趣。但是,也不要一味追求趣味化而放松了运动技能的教学,影响了教学质量。 在体育教学中,只有学好了运动技能,才能更好地体验运动的乐趣;而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则能够进一步激发学习运动技能的热情。在体育教学中,增强体质,掌握运动技能与体验运动乐趣是不可厚此薄彼的,要正确理解它们之间的相辅相成的关系,不要将它们对立起来。

教师问:你认为运动技能的掌握与提高对运动乐趣的提升有何帮助?

5.要开发多种有利于学生体验乐趣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在重视传授教学方法的同时,善于采用多种方法来帮助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如采用游戏法、挑战性练习法、让位比赛法、分组总分比赛法、领会教学法、发现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通过情节化、游戏化、竞赛化、简化、生活化、变形化、文化化等多种手法,让学生能够平等地体验到体育中的学习、运动、挑战、交流和创造的多种的乐趣。

教师问:奥运文化的组织教学怎样使学生体验乐趣?

6.体验乐趣不忘“磨炼”、体验成功不忘“失败”

“磨炼”往往是体验乐趣的必然过程,“失败”则往往是成功之母。我们在重视让学生体验运动乐趣的时候,千万不能忽视体育中的“磨炼”和那些有意义的“挫折”和“失败”,更不能一味地迁就学生的兴趣,用休闲和玩耍来代替体育运动中的乐趣。

教师问:你怎样理解运动“失败”与体验运动“成功” 关系的?

三、促进运动技能不断提高原则

(一)促进运动技能不断提高原则的含义和依据

促进运动技能不断提高的原则是指在体育教学中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提高学生的运动成绩,实现有效的体育教学。

促进运动技能不断提高原则是依据较好地掌握运动技能有利于参与终身体育的规律和体育教学条件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提出的。

掌握运动技能既是体育学科“授业”之本职,也是体育学科“解惑”的重要基础,掌握运动技能还是锻炼学生身体、发展学生运动素质的途径,更是学生体验运动乐趣和掌握体育锻炼方法的前提。因此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是体育教学的最基本要求,是判别体育教学是否有效和高质量的标准,也是判别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标准。

教师问:运动技能的提高对体育组织教学有何益处?

(二)促进运动技能不断提高原则的基本要求

在体育教学中贯彻促进运动技能不断提高原则的基本要求有如下几点:

1.要正确认识运动技能提高在体育学习中的重要意义

如前所述,掌握运动技能既是体育学科“授业”之本职,也是体育学科“解惑”的重要基础,掌握运动技能是锻炼学生身体、发展学生运动素质以及体验运动乐趣和掌握体育锻炼方法的前提。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运动技能提高在体育学习中的重要意义,认真搞好运动技能教学。千万不能在运动技能掌握上“蜻蜓点水”和“低级重复”,不能让学生在12年的教育后对运动技能一无所获。

2.要明确运动技能学习的目的,有层次地掌握运动技能

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和提高技能水平与运动员不同,主要是为了娱乐和健身,因此体育教学中的运动技能传授要树立“健康第一”和为学生终生体育服务的思想,要围绕“较好地掌握1-2项常用的运动技能”、“初步掌握多项可能参与的运动技能”、“掌握基本作为锻炼身体方法的运动”、“体验一些运动项目”等不同运动技能提高的目标,有层次和分门别类地让学生掌握他们终生体育所需要的运动技能。

3.要钻研“学理”和“教法”,提高教学质量

要让学生很好地掌握运动技能,就必须摸清运动技能掌握的规律,特别是在体育教学条件下的运动技能掌握规律。体育教学的时间相对有限、学生众多、教学场地和器材有限,这些条件与运动员训练和学生自由运动的条件相差甚远,因此我们必须研究体育教学中的技能提高途径和规律,这就是“学理”研究和根据“学理规律”的教法研究,这类研究的积淀是制订科学的体育课程以及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证。

4.要创造提高运动技能的环境和条件

要让学生很好地掌握运动技能,还必须创造良好的技能学习条件,这其中包括教师自身的运动技能水平和教学技能,也包括对场地器材的设置和教学环境优化,还包括对学生集体的组织和开展学生的相互交流、相互评价等。

教师问:举例说明创造提高运动技能的某种条件?

四、提高运动认知和传承运动文化原则

(一)提高运动认知和传承运动文化原则的含义和依据

提高运动认知和传承运动文化原则是指在体育教学中通过运动知识和运动技术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运动认知能力,提高学生对运动文化的理解,传承运动文化。提高运动认知和传承运动文化原则是依据运动实践与运动认知相互促进的规律提出的。

教师问:举例分析民族传统项目与现代体育项目的文化教育作用?

运动认知是通过各种运动体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认知方式,擅长运动的人在身体反应、神经传递方面等有突出的能力,反应快速、动作敏捷,这就是运动认知水平高的表现。运动认知的获得与提高不仅与人的学习、工作、生活密切相关,而且也与人的健康和幸福有密切关系。在学校教育中,不同的学科担负着不同认知能力的培养任务,体育教学是学生获得运动认知的最重要的场所。体育学科的价值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运动认知能力,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全面发展。运动文化是人类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这一前人创造的优秀文化,后人必须将其世代相传下去,因此,传承运动文化是体育学科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提高运动认知和传承运动文化原则的基本要求

在体育教学中贯彻提高运动认知和传承运动文化原则的基本要求有如下几点:

1.要重视体育学习中的“认知”因素,要完成“学懂”的目标

要通过体育教学,实现学生的既“会”又“懂”,“会”指的是对运动技能的掌握,“懂”指的是对运动技能掌握的原理和运动文化特征的理解。学生对运动技能掌握的原理的理解有利于他们在未来的体育锻炼实践中可以“举一反三”;而学生对运动文化特征的理解则有利于他们区别运动文化与其他文化的本质与形式,以便于更好地融人体育实践,二者都与学生的终生体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2.要重视培养运动表象和再造想像

运动表象和再造想像是学生形成动作、掌握运动技能的基础。学生头脑中的运动表象的储备越丰富,再造想像力越强,运动动作掌握得也就越迅速、越准确。由于学生对某一动作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对那个动作所形成的表象,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经常注意学生是否在形成适当的运动表象,以帮助学生获得正确的认识和知识。使学生在通过教师的示范、讲解或观看录像等,经过自己的模仿练习,形成正确而清晰的运动表象的同时,通过再造想像过程,使动作得以巩固、熟练而达到自动化。

教师问:什么叫“过电影”?举例说明。

3.要重视“发现式学习”和“问题解决式教学法”,

在体育教学中要重视“发现式学习”和“问题解决式教学法”等学习方法,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不断提高学生对运动原理、运动学习方法的理解,提高体育教学的“智育”质量,并使这种理性的认识成为学生终生体育实践的能力的一部分,虽然体育教学与其他认知类学科在教学过程上有很大的不同,但体育教师仍然要注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考虑体育教学过程,教师要事先将运动教材中的有关原理和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组成“课题串”和“问题串”来构建认知性的教学。

教师问:请五位同学对足球中踢球技术教学例举五种具体手段。

4.要开发有利于学生认知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要提高体育教学中开发认知的任务,就必须大力开发有利于学生认知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方法层面,要重视对设疑提问、问题验证、学习讨论、集体思考和集体归纳等教学方法的开发。在教学手段层面,要重视对黑板、模型、计算机课件、学习卡片等提高学生认知的教学手段的开发,从而把运动技能学习和运动认知的提高紧密地结合起来。

五、在集体活动中进行集体教育原则

(一)在集体活动中进行集体教育原则的含义和依据

在集体活动中进行集体教育原则是指在体育教学中要发挥运动集体的作用,在集体中,特别是在小群体的自主性活动中对学生进行集体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正确的集体意识和良好的集体行为。

在集体活动中进行集体教育原则是依据体育运动以集体活动形式为主、体育学习依赖体育学习集体形成的特点以及体育学习集体组成、发展和分化的规律提出的。

体育活动以竞争、协同、表现为主要特点,这些特点又都与集体活动密切相连,且许多项目与集体作用很强的小群体联系密切,有些运动的比赛就是以5-6人的小群体的形式出现的,如篮球为5人、排球为6人、小足球为5人,健美操和艺术体操有6人组合等等,因此体育运动与集体形成有着天然的联系。另一方面,体育的教学不同于教室中教学,受场地、器材和活动范围的影响,体育的学习形式也是经常以小组的形式来进行的,这使得体育学习方式也与集体形成有着内在的关联。

从体育教学目标来讲,对学生进行集体的教育既是学生社会化的要求,也是学生形成良好的集体行为参加终生体育锻炼的需要,因此,体育教学要充分发挥体育的集体教育因素,为学生未来的参与社会和参与社会体育打下基础。

(二)在集体活动中进行集体教育原则的基本要求

体育教学中贯彻在集体活动中进行集体教育原则的基本要求有如下几点:

1.分析、研究和挖掘体育活动和体育学习中的集体要素

如前所述,体育活动和体育学习中的集体要素很丰富,集体要素中的“共同的目标”、“团队的意识”、“领导核心”、“职责的分担”、“规则的建立”、“共同的活动”以及“共同的活动场所”都存在,而且都有充分的体现。体育教师应该加强对这些因素的关注和研究,把这些因素有目的、有意识地组织到学生的集体活动和体育学习中,就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行为的培养打下了基础。

教师问:请一位同学举例说明“集体学习”的一种形式?再请一位同学在这种形式上进行演变另一种形式?

2.要善于设立“集体学习”的场景

本学习的出现主要依据两个前提条件,一个是“共同学习的课题”,一个是“共同学习的平台”。

“共同学习的课题”就是每个学生都关心、都具有学习欲望的学习任务,它可能是一个要解答的难题,也可能是一个关键的技术和战术学习,也可能是需要毅力或智力的练习课题,也可能是一个关系到小群体荣誉的比赛等等。这样的课题的提出是凝聚学生集体意识和产生集体行为的关键 因素。

“共同学习的平台”就是小群体的组织构成和组织形式,但它不单是一个简单的分组,也不是几个人凑在一起的简单行为,它是建立在“共同的目标”、“团队的意识”、“领导核心”、“职责的分担”、“规则的建立”、“共同的活动”以及“共同的活动场所”等集体因素上的集体的实在体。“共同学习的平台”是学生集体意识和集体行为培养的载体和依托。

体育教学要贯彻在集体活动中进行集体教育原则,就必须通过教材研究挖掘那些有意义的、与运动技能教学联系紧密的“集体共同学习的课题”,还要通过教学组织方法的改进去有意识地形成各种有效的“集体共同学习的平台”,这样集体教育才可能落到实处。

3.要开发有助于集体学习的教学技术和手段

体育教学要贯彻在集体活动中进行集体教育原则,还必须有集体教育的技术和手段的支撑。现在国内外的体育教学中已经开发出有利于学生集体内、集体间交流的许多教学技术和手段,教学技术有:形成团队凝聚力的方法、集体讨论的形式、在全班面前的小组报告、小组内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等等;而教学手段则主要体现在组内互动的媒介——“学习卡片”的开发和运用上。这些特殊的教学技术和手段为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在集体活动中进行集体教育原则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

教师问:你会指导学生制作“学习卡片”吗? “学习卡片”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4.要处理好集体学习和个性发展之间的关系

体育教学既要贯彻在集体活动中进行集体教育原则,还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个性。学生的个性发展和集体教育本是相辅相成的。良好个性体现应是在集体的道德共识和集体的行为规范范畴内的个体创新,而集体也应是包容了各种被允许的个人思想和行动自由的群体集合。我们决不能一谈“集体教育”就否定那些合理的个性化的思想和行为,更不能一谈“个性发展”就纵容那些有悖于集体利益的不合理思想和行为的存在,要把“集体教育”和“个性发展”有机地结合在集体的活动和学习中。

六、因材施教原则

(一)因材施教原则的含义和依据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在体育教学中要贯彻“面向全体学生”的精神,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实施各不相同的、有针对性的教育,使每一个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身心健康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材施教原则是依据体育教学受制约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规律提出的。

学生身心发展在一定年龄阶段上虽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普遍性,但是由于每个学生的发展受遗传、生长环境等变因的影响,同一年龄段的学生的身心发展又表现很大的差异性,而运动方面的差异性就更为明显。因此,体育教学必须充分考虑这些个体的差异,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争取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平等的教育和充分的发展。

(二)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

体育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有如下几点:

1.要深入细致地研究和了解学生

在体育教学中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第一件事就是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的情况,为进行因材施教的教学做好准备。充分地了解和研究学生是良好教学的基础和出发点,教师可通过问卷调查、查阅资料和询问班主任等方法对学生进行细致的了解,弄清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存在的个体差异,并对这些个体差异进行全面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考虑区别对待的对策。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还要用发展的观点来对待,不能用静止的眼光看待学生。

2.要正确看待和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个体上的差异

在体育教学中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还必须正确看待和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个体上的差异。教师自己不能、也要告诉同学们不能歧视身体条件比较差的学生,同时教师也不能偏爱身体条件比较好的学生,同时要告诉同学们:人在各个方面存在个体差异是很正常的事情,特别是在身体和体育方面人的个体差异更加明显,同学们不要为这些差异而沮丧,也不能为这些差异而自满,大家都有自己的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还要告诉学生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个体间的差异,引导学生要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评价等。通过这样的活动和教育使师生在思想上共同具有正确对待个体差异的认识和行为。

3.要通过各种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创造因材施教的条件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的组织形式来因材施教,如采用各种类型的“等质分组”(按体能分组、按身高分组、按体重分组、按技能水平分组等等)的形式来进行区别对待的教学,对身体条件和运动技能有缺陷的同学要开“小灶”,给予热情关怀和照顾;对身体条件和运动技能都好的学生,也要为他们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保证全体学生都能有进步,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

4.要采用各种体育教学方法进行因材施教

因为有些体育教学的场合是不能进行“等质分组”来解决区别对待的问题的,因此还要运用各种区别对待的教学方法来因材施教,如“8秒钟赛跑”、“五分手篮球”、“目标跳远”等教学方法,都既能让每个学生拥有自己的挑战目标,去实现自己的突破,又能与强手一起同场竞技。

5.要把因材施教与统一要求结合起来

统一要求是面向多数学生,而因材施教是面向全体学生;统一要求是客观标准,而因材施教是主观评价标准;统一要求与学籍管理有关,而因材施教与学习自觉性有关,但是无论怎样讲,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都是体育教育的目标和手段,两者不可偏废。

教师问:你认为对性格不同的学生采取何种方法教学?

七、安全运动和安全教育原则的含义和依据

(一)安全运动和安全教育原则的含义和依据

安全运动与安全教育原则是指在体育教学中要使学生安全地从事运动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如何安全运动的教育。安全运动与安全教育原则是依据以剧烈身体活动和器械上身体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体育教学既是安全的难点,又是安全教育重点的规律提出的。

众所周知,体育是以角力活动、非正常体位活动、剧烈身体活动、器械上身体活动、持器械身体活动、野外活动、极限探险运动等活动构成的,因此体育是个与危险同在的文化活动,初学者在学习这些运动时危险的因素就更多一层。因此,体育教学既有确保安全的难点,又有进行安全教育的重点。体育教学的“安全运动和安全教育原则”可以说是一个一票否决性的要求,如果一堂体育课在安全活动上具有重大隐患,那么其他方面设计得再周到也是失败的。

(二)安全运动和安全教育原则的基本要求

1.对于以上这类可以预测的危险因素,体育教师在上课前必须逐一地进行思考和检点,以消除一切可以消除的潜在危险。

2.时时刻刻地对学生进行安全运动的教育

要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安全运动与安全教育原则,必须有广大同学密切配合,因此体育教师要时时刻刻地对学生进行安全运动的教育,要让每个同学都绷紧安全的这根弦,组织专门时间讲解保证安全的知识和要领,教会同学们互相帮助的技能。

3.要建立运动安全的有关安全制度和安全设备

对于一些比较危险的教材要制定严格的安全制度,限制那些危险部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对于一些比较容易发生危险的体育设施要安装必要的保护装置和必要的警示标志,警示学生在自主性学习时要注意防范危险。

4.在体育教学中要安排负责安全的小干部

教师还要充分利用体育委员和其他学生干部共同防范危险,将一双眼变成几双眼,将一张嘴变成几张嘴,将一双手变成几双手来确保全班同学的运动安全。

教师问:体育课中安全教学仅仅是指体操动作的教学吗?为什么?

第三节 坚持体育教学原则的案例分析

一、坚持体育教学原则好的案例分析

在体育教学中,常有较好地坚持体育教学原则的实例。所谓较好地坚持体育教学原则,是指能够根据体育教学规律和体育教学特点,很好地设计和实施体育教学、很好地整备体育教学的条件、实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了反映体育教学特点的基本要求和评价“好课”的基本标准要素。

这节体育课和体育教学单元体现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尊重,体现了对技术学习的重视和对技能掌握效果的重视,同时还注意了体育教学中的身体锻炼因素,对学习集体的学习和集体的思考有安排,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充分注意了对足球运动乐趣的挖掘和强化,使学生可以体验到足球运动与学习的乐趣,教学中还有许多运动认知和知识学习。这些教学的设计既体现了体育教学本身的特点,也发挥了体育教学的多方面的教育功能,而且没有明显的安全问题,这都使得这节课和单元可以形成良好的体育教学效果,因此是坚持体育教学原则较好的范例。

二、坚持体育教学原则不好的案例分析

在体育教学中,也有不少的教学不能较好地坚持体育教学原则。所谓不能较好地坚持体育教学原则,是指课和单元的设计和实施不能根据体育教学规律和体育教学特点来进行,没能很好地整备体育教学的条件和环境,教学效果不好。

教师问:你对坚持教学原则好的案例与不好的案例有何见解?这样比较是否合理?

课后小结(2003级):

通过对本章的教学,学生对体育教学原则的概念基本掌握,能够运用体育教学中的实例进行分析,对提高学生掌握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尤其是通过讨论使学生分清教学原则与具体运动项目技术教学要求的联系,从文化的角度理解体育运动技术教学的教育性。但是学生对体育教学原则的具体化、多种体育教学原则的综合运用理解还不够。在第六章体育教学模式、第七章体育教学方法、第九章体育教材化的教学当中解决这个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588c889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26.html

《第五章体育教学原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