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第二课堂方案

发布时间:2014-09-01 15:01:2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我们所不知道的数学

高一(15)、(16)班数学第二课堂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

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学生只注重课内知识的学习而忽略课外知识的摄取以及学生对数学王国知之甚少的现象,开设第二课堂活动日益迫切。第二课堂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激发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巩固课内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能使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更为融洽、和睦,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是当今素质教育推崇之术

二、活动目的:

1、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对数学王国中的两个国际知名奖项——菲尔兹奖和沃尔夫奖有一定的了解,对数学家丘成桐、陈省身、约翰·纳什有初步的认识,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通过欣赏电影《美丽心灵》,使学生约翰·纳什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感受他出色的数学才华并深切体会他在病魔的重压之下顽强斗争的超强意志力以及他美好情感心灵,以获得鞭策自我的动力。

三、活动时间及地点

时间:20081024日(8周星期五下午第三节课

地点:科学楼阶梯教室

四、活动形式:

讲授、观赏影片、讨论

五、参与人员:

主持人:陈宇婷

参与人高一(15)(16)班学生

六、活动流程:

第一项:

1提出问题:“数学中有无诺贝尔奖?”。由此引出数学王国中的大奖——菲尔兹奖与沃尔夫奖。

2向学生介绍菲尔兹奖与沃尔夫奖的设立与评奖条件。

3向学生介绍分别获得这两项大奖的华裔数学家丘成桐与陈省身先生。

第二项:

1、向学生介绍美国数学家约翰·纳什,包括他的成就荣誉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强调他令人敬佩之处——以坚强的毅力战胜妄想型精神分裂症,在数学领域上作出巨大贡献。

2、点明《美丽心灵》的人物原型——约翰·纳什,向学生简单介绍剧情。

3、让学生谈谈观后感。

4、教师发言作最后的课堂总结。

附:相关材料

Ⅰ课件材料

Ⅱ文字材料:

《美丽心灵》剧情简介

《美丽心灵》是一部关于一个真实天才的极富人性的剧情片。故事的原型是数学家小约翰-福布斯-纳什(Jr.John Forbes Nash)。英俊而又十分古怪的纳什早年就作出了惊人的数学发现,开始享有国际声誉。但纳什出众的直觉受到了精神分裂症的困扰,使他向学术上最高层次进军的辉煌历程发生了巨大改变。面对这个曾经击毁了许多人的挑战,纳什在深爱着的妻子艾丽西亚(Alicia)的相助下,毫不畏惧,顽强抗争。经过了几十年的艰难努力,他终于战胜了这个不幸,并于1994年获得诺贝尔奖。这是一个真人真事的传奇故事,今天纳什继续在他的领域中耕耘着。

1947年小约翰-福布斯-纳什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学习并研究数学。这个"神秘的来自西弗吉尼亚的天才"并没有上预备班的经历,也没有遗产或富足的亲戚资助他进入“常春藤盟校”(Ivy League)----但普林斯顿最具声誉的奖学金证明他确实属于普林斯顿这个团队。

这对纳什或是对普林斯顿来说是很不容易的。优雅的社会交际他根本不屑一顾,上课也提不起什么兴致。他整天沉迷着的只是一件事:寻找一个真正有创意的理论。他深信这才是他应该从事的事情。

普林斯顿的数学系竞争十分激烈,纳什的一些同学也十分乐于看到纳什的失败。但是,他们仍然十分容忍他,有意无意地怂恿他当个伟人。一个晚上他与一些同学在当地洒吧娱乐,当时他们对一个热情的金发碧眼女人的反应引发了他的灵感。当纳什观察着这些竞争对手时,常常在他脑海里酝酿的想法突然变得清晰起来。他随之撰写出了关于博奕论的论文----“竞争中的数学”----大胆地将现代经济之父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理论作出了不同的解释。这个已经被人们接受了150年的思想突然变得陈旧过时了,纳什的生活也从此发生了改变。

纳什后来获得了在麻省理工学院(MIT)进行研究和教学的工作,这可是一个众人觊觎的工作,但是他对这些并不满意。科学曾为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获胜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现在,冷战盛行,纳什渴望在这场新的冲突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他的愿望得到了实现,神秘兮兮的威廉-帕彻招募他参加一个绝密的任务,破解敌人的密码。

纳什在麻省理工学院工作的同时,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耗神的工作中。在这里,纳什受到了一种全新的挑战,但是这次的挑战却是来自光彩照人的艾丽西亚-拉迪,一个物理系学生,她向纳什引入了一个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的观念----爱情。

不久,纳什和艾丽西亚结婚了,但是他不能告诉她他正在为帕彻所从事的危险项目。这项工作稍有不慎泄了密,后果将不堪设想。纳什一直是悄悄地在干,他被这项工作深深地迷住了,并最终迷失在这些无法抵御的错觉中。经诊断,他得的是妄想型精神分裂症。

纳什的遭遇让艾丽西亚吓坏了,她挣扎在被毁天才爱的重压下。随着每一天都似乎会给他们带来新的恐怖,这对令人羡慕的伴侣已失去了当初让人羡慕的份儿。但是艾丽西亚仍然在她爱着的男人身上发现了他的超凡魅力,这也是支撑她对他承诺的源泉所在。受到她那坚贞不渝的爱情和忠诚的感动,纳什最终决定与这场被认为是只能好转、无法治愈的疾病作斗争。

谦卑的纳什目标很简单,但要实现这些目标却是难上加难。处在病魔的重压之下,他仍然被那令人兴奋的数学理论所驱使着,他决心寻找自己的恢复常态的方法。绝对是通过意志的力量,他才一如既往地继续进行着他的工作,并于1994年获得了诺贝尔奖。与此同时,他在博奕论方面颇具前瞻性的工作成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理论,而纳什也成了一个不仅拥有美好情感,并具有美丽心灵的人

诺贝尔奖有哪些的奖项

1901年起就设立的奖项包括:

物理(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负责颁发)

化学(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负责颁发)

生理学或医学(由瑞典卡罗琳医学院负责颁发)

文学(由瑞典科学院负责颁发)

和平(由挪威议会的诺贝尔委员会负责颁发)

经济学(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负责颁发)

1968年瑞典银行在其成立三百周年纪念之际增设了诺贝尔经济科学纪念奖,每年由这家银行提供与当年诺贝尔奖金相同金额的奖金,交由诺贝尔基金会统一使用。

同时诺贝尔奖将不再增设任何奖项。

1 菲尔兹奖

菲尔兹奖是为纪念加拿大数学家菲尔兹(J.C.Fields,18631932)而命名的,菲尔兹出生于加拿大渥太华,在多伦多上大学,而后在美国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博士学位。他18921902年游学欧洲,而后回到多伦多大学执教。1924年,菲尔兹作为多伦多国际数学家大会主席,成功地主持了该届大会,并在会后提议利用这次大会节余的经费设立一项国际性数学大奖。菲尔兹的建议在1932年苏黎世界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得到通过。但遗憾的是,菲尔兹已在数月前去世,临终前他捐献出一大笔钱作为奖金的一部分,并再次强调奖金的国际性。

菲尔兹奖的获得者由国际数学家联盟执委会选定,主要奖励年轻数学家的杰出成就。1974年温哥华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更明确规定该奖项只授予40岁以下的数学家。因此,于1994年证明费马大定理的英国数学家维尔斯未能获得菲尔兹奖(维尔斯1994年刚过40岁)。由于历届获奖成果的重要性,菲尔兹奖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2 沃尔夫奖

沃尔夫(R.Wolf,18871981)是一位富有的犹太工业家,曾担任古驻以色列大使,后移居以色列。1976年以其家族名义捐赠巨款创设沃尔夫奖,其中分设数学、物理、化学、医学等奖项。1978年首次颁奖,每年一次。评奖委员会由世界著名科学家组成,遵循“宁缺毋滥”的原则严格评选,允许某一奖项在该年空缺。以数学为例,在1991年、1994年就曾空缺。

沃尔夫数学奖评选条件十分苛刻,它是对候选人数学成就的综合评价,获奖者获奖时大多已是世界知名的数学家,迄今获奖者的平均年龄已超过60岁,最年轻的是证明费马大定理的英国数学家维尔斯(1996年获奖,时年43岁)。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18b7b301eb91a37f0115c20.html

《数学第二课堂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