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与口才笔记

发布时间:2019-07-13 05:29:1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二、演讲的特性

(一)现实性与艺术性

“从本质上看,演讲是属于社会现实活动的范畴,而不属于艺术的范畴。”

演讲追求直接的现实的目的。

艺术是通过现象间接反映现实问题,而不解决现实问题。

演:不是表演,因为演讲者在台上台下都是他自己。

艺术给人形象感,演讲给人现实感。

传统观念中,演讲不是属于艺术欣赏的范畴。

现代艺术:分为欣赏艺术系统和实用艺术系统,因此演讲也是一门艺术。

(二) 综合性和鼓动性

综合性:

1. 演讲融合了多门学科中的知识

2. 综合运用了各种艺术门类的表现手段

3. 演讲是一个人思想水平、理论素养、审美情趣、表达能力等能力的综合表现

4. 演讲把多种基本要素统一起来

鼓动性:

具有目的性,所以有鼓动性,是演讲取得成功的力量之所在。

广泛性和实践性:

实践性:

1. 演讲能力不是先天就具有的,而是在后天逐渐形成的。

2. 具备了演讲知识不代表就有演讲能力,要反复练习。

第二节:演讲的构成和作用

一、 构成

1. 演讲主体(首要因素)

演讲主体指已经进入演讲状态的人。(演讲以后叫演讲者,却不再是演讲主体。)

2. 演讲受体

听众在演讲活动中的作用:

1) 能动的接受演讲信息(不同的人得到的信息也不同)

2) 对演讲产生信息反馈(途径:脸色、眼神、笑声、喊声、鼓掌、点头)

3. 演讲内容

包括演讲的主题和演讲的材料

演讲的主题:

和顺序、线索一起贯穿始终。

一篇演讲要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和社会效果,则主题

1) 要正确

2) 要集中(一篇演讲有且只能有一个主题)

3) 要鲜明(一听就能明白演讲的主题;演讲者态度和立场明确、明朗)

4) 要深刻

5) 要新颖(主题要有创意,要能讲出属于自己的思想)

4. 演讲语言

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

5. 演讲时境

(二)语调训练

1. 停顿

1)语法停顿

定义:按照标点符号所做的间歇。

章节段落的停顿要长于句末符号;

句末符号要长于逗号;

逗号要长于顿号。

2)逻辑停顿

定义:句子中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多做的停顿。

3)感情停顿(心理停顿)

定义:根据感情表达的需要所做的间歇

要深入作品内部,才能体会出哪个地方该做感情停顿。

4)生理停顿(气息停顿)

定义:在长句中间合适的地方顿一顿,换换气。

做生理停顿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合适的位子,不能破坏句子的完整性和语义的准确表达。

2. 抑扬

1)高升调:表达反问、疑问、惊异、号召、鼓动、呼唤等感情。

2降抑调:表达肯定、命令、自信、请求、悲痛等感情。

e.g 我们一定要实现四个现代化。

3)平直调:表达严肃、庄重、冷淡等感情。

e.g 少说闲话等你处理吧……

4)弯曲调:表达含蓄、幽默、讽刺、意外、夸张等感情。

e.g 好个国民党政府是个什么东西!

应该交叉使用四种语调,但是一定要自然和谐,不能忽高忽低。

3. 轻重

1)语法重音

定义:根据一句话语法结构的特点而说成重音

谓语主要动词;

定语、状语和补语;

作比喻的词语;

排比句中变化的词

2)逻辑重音

定义:为了突出或强调句子中某种有特殊含义的词语而说成重音。

3)感情重音

定义:为了表达感情的需要,在某些地方加重音量。

加重音量;

拖长音节;

一字一顿;

重音轻读

4. 语速训练

快速(大于250个音节每分钟):鼓动、责备

中速:平静的叙述、客观的介绍

慢速(小于150个音节每分钟):沉思、哀痛、失望

第二节 无声语言

一、 涵义、作用

1. 涵义:演讲者在演讲之中所运用的表情、手势、姿态等等,有的也称体态语言、形体语言、态势语言和道具语言。

2. 作用

(1) 辅助作用:辅助有声语言表情达意

(2) 表意作用:涵义都是约定俗称的;有的动作有丰富复杂的内涵;有时候可以替代有声语言,达到一定效果

(3) 控场作用

二、 要求

1. 准确

2. 自然

3. 适度:以能够辅助有声语言、充分表情达意为度;同时不能削弱感染力

4. 协调

5. 简洁

6. 富有个性:不能一味模仿他人的手势等。

三、 训练

1. 体姿

(1) 行姿:行走的姿态,包括上台和下台。

下台的毛病:慌慌张张落荒而逃、边走边挥手

正确的下台:先说谢谢再鞠躬。

(2) 站姿:毛病包括左右摇晃、倾斜身体、端肩等等。

两种站法:前进式(两脚成75度,一脚在前一脚在后)

自然式(两腿自然张开,双手自然垂下与肩同宽)

2. 手势

定义:运用手指、手掌、拳头和手臂来表达思想感情。使用频率最高,表现力最强。

(1) 类型

1 象形手势:用来模型状物。

2 指示手势:用来指明谈论的具体对象,如人称、方位、数目等等。一般不带感情色彩,只适用于视觉可以看到的范围。

3 情感手势:用于表达演讲者的喜怒哀乐等情感,是这些情感的形象化和具体化。应该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

4 象征手势

(2) 区域

1 上区:肩部以上

表示褒义,比如理想、希望、振奋的、肯定的内容。

2 中区:上区与下区之间

表示中性义,比如坦诚、平静。

3 下区:腰部以下

表示贬义,比如憎恨、鄙视。

(3) 单复式

感情强的用复式,其他的用单式。

听众多会场大的用复式,其他的用单式。

根本依据:内容的需要

(4) 常见的错误手势

1 频繁、单调、重复、多余

2 手势动作区域和表达的褒贬意义不符

3 习惯动作和下意识的动作

演讲稿中可以适当的标明要做的手势和动作。

3. 表情

嘴、眉、眼的变化

第三讲 演讲心理

第一节 演讲者心理

定义:演讲者和听者在演讲实践活动中所必然产生的心理活动和必然体验的心理过程。

包括静态心理和动态心理。

静态心理:演讲者平时所具备的心理素质。

动态心理:在演讲过程中产生的心理活动状态。

静态心理是动态心理的根据和基础;

动态心理是静态心理在演讲中的具体表现。

一、 心理素质

定义:演讲者在整个演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直接关系到演讲的成败。

比较稳定,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通过有意识的锻炼和培养得到提高。

1. 真诚正直

林肯注重培养真诚的品格:“你能在所有的时候欺瞒某些人,也能在某些时候欺瞒所有人,但是不能在所有的时候欺瞒所有的人。

2. 充满自信

承认失败的人在开始以前已被打倒。

3. 意志坚定

二、 怯场心理及其克服

1. 呼吸调节法

2. 注意调节法

3. 表情调节法

4. 暗示调节法

三、 临场应变的技法

1. 将错就错法

2. 故意转移法

3. 借题发挥法

4. 幽默缓解法

1. 开头

1) 故事法

2) 提问法

3) 逆向法

4) 介绍法

5) 引用法(引用名人名言)

论辩的技法:

(一) 立论

1. 定义正名:

下定义的公式:被定义概念=种差+属概念

强有力的论辩方法

2. 追加前提

缩小外延,丰富内涵

使不利于本方的辩题变得对本方有利

注意两点:创造更好的条件;要做到天衣无缝,做到看不到改变辩题的痕迹。

3. 演绎论证

由一般到特别

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4. 设置二难

只列出两种可能性的情况,迫使对方从中做出选择。不论对方选择哪一种,得出的结果都对其不利,从而使对方陷入进退维谷、左右两难的境地。

两个假言判断:如果p,那么q;如果非p,那么q

一个选言判断:p或者非p,所以q

纪晓岚:看书,看完了就会背了,不买;看书,不知道书好不好,也不买。

(二) 驳论

1. 驳论点:

直接反驳:不是证明什么对,而是证明什么错。

间接反驳

1) 反证法

2) 归谬法:先假定对方的观点能成立,然后以此为前提,进行合乎逻辑的引申,然后得出荒谬的结论来。比如:人中1寸能活百岁,则彭祖的人中有8寸长!

2. 驳论据:

揭露论据的虚伪性,是靠不住的。最终还是为了反驳论点。

3. 驳论证:

是论据和论点联系起来的桥梁,反驳论证即是解释其中的逻辑矛盾。

1) 循环论证。

2) 推不出。

3) 偷换概念。

思考:作为一场演讲活动的主持人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1. 口才好

2. 反应快

3. 素质高

4. 形象佳

考试:

开卷

写一篇演讲稿

有试题:充满要求和设定,比如对象。

字数不少于1200字。

左上角空白处写做作业情况3次) 参加课堂实践活动情况(点评、课堂演讲)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0fe5a4b227916888486d77f.html

《演讲与口才笔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