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的病虫害介绍及防治办法及其全年的用药方案

发布时间:2016-06-27 11:36:5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杨梅的病虫害介绍及防治办法及其全年的用药方案

(1)杨梅癌肿病

症状:杨梅癌肿病菌主要侵害二、三年生的枝条,有时也可以发生在多年生的主干和当年生的背后梢上。发病初期病部产生小突起,乳白色,表面光滑。后逐渐增大形成肿瘤,表面粗糙或凹凸不平,木栓化,很坚硬,色泽渐变呈褐色至黑褐色。肿瘤近球形或不规则形,大小不一,小的如樱桃,大的如胡桃,最大的直径可达10cm以上。一个枝条上肿瘤的数目不等,少的1-2个,多的4-5个或更多。

发生规律:病原细菌在有病枝干的癌瘤组织内越冬,翌年春季,在病瘤表面溢出菌脓,通过雨水传播,从伤口和叶痕处侵入,潜育期一般为20-30天。枝干上老病瘤一般在4月上、中旬开始增大,在7-8月间增大最快,11月以后则基本停止扩大。村梢上当年生病瘤一般在5月下旬开始出现,以6-7月发生最多。管理粗放,地势低洼,杨梅园排水不良,以及树龄较大,树势衰弱的杨梅树发病较重。

防治措施:关键是做好保护树体和清园工作,以及适时用药防治。

1、保护树体,防止受伤:病菌主要从伤口侵入,因此在果实采收时,要尽量避免损伤枝干。由于杨梅树抗风力弱,因此在夏季有台风的地区,要做好防台工作,台风过后,应喷药保护树体,防止病菌侵入。对台风造成的断枝,要及时处理,伤口要涂波尔多浆等保护剂。在新建杨梅园时,应种植防风林。

2、做好清园工作:病菌主要在病瘤内越冬,因此在春季萌芽前,要剪除长有病瘤的小枝,对大枝干上的病瘤,可将病瘤刮除后用抗菌剂402的1:50倍液或硫酸铜1:100倍液消毒伤口,再外涂伤口保护剂。

3、适时用药防治:在抽发春梢时全面喷一次1:2:200波尔多液。在台风过境后及果实采收后也要各喷一次波尔多液。

(2)杨梅褐斑病

症状:病菌主要为害叶处一,发病初期在叶面上出现针头大小的紫红色小点,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红褐色,边缘褐色或灰褐色,直径4-8mm。后期病斑中央变成浅红褐色或灰白色,上面密生灰黑色的小粒点。病斑可相互联合成斑块,最后干枯脱落。

发生规律:杨梅褐斑病菌以子囊果在落叶或在病叶中过冬,翌年春季子囊果内的子囊孢子开始成熟。子囊孢子通过风雨传播蔓延,在5-6月间如雨水多,发病就重;土壤瘠薄、有机质含量少,树势生长衰弱,容易发病。排水不良、粘重土壤、通风透光条件差的杨梅园发病重;山脚处杨梅树的发病比山腰或山顶重。

防治措施:主要是通过改善杨梅的生长环境条件,促使杨梅健壮生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

1、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质肥料,以及施用含钾量高的肥料,以增强杨梅树体的抵抗力。实行深翻土壤,使得土壤中空气流通,促进根系活动。

2、做好清园工作:及时清扫杨梅园中的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越冬菌源。

3、适时用药防治:在杨梅抽发春梢时和果实采收后各用药1次即可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药剂可选用:1:2:200波尔多液;40%灵福超微粉剂1: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1000倍液。

(3)杨梅柏牡蛎蚧

形态特征:雌介壳:长2.7-3.1mm,宽0.75-1.1mm,最宽处近尾端,呈牡蛎形。前端略向一侧弯曲,介壳前有两个蜕皮。壳点呈黄褐色位于前端,介壳呈棕褐色。

雄介壳:长1.3-1.6mm,宽0.4-0.5mm。介壳较直,前端仅一个蜕皮,在近尾端有黄白色狭窄带,此处略下凹。

卵:长椭圆形,长0.28-0.3mm。初无色近透明,后转白色半透明米粒状,近孵化时变长扁圆形,黄色且有弱的金属光泽,后卵壳呈“V”形开裂。

若蚧:近椭圆形,初孵乳白而略黄,固定后橙黄色。

蛹:预蛹口器退化,体呈淡紫红色,成蛹,体紫红色略透明,单眼深紫黑色。蛹体长0.75-0.85mm。

发生规律:柏牡蛎蚧一年发生2代,以受精雌成虫越冬。越冬代雌成虫产卵始期是4月中旬初,产卵高峰期是5月上旬。第一代卵孵始期是5月上旬末,卵孵高峰期是6月上旬。第二代雌成虫产卵始期是7月中旬,产卵高峰期是8月上旬末、中旬初。第二代卵孵始期是7月下旬末,卵孵高峰期是8月下旬。杨梅树体受到柏牡蛎蚧为害后,造成枯枝,形如“火烧”状,甚至全树死亡,严重影响树势和产量。

防治措施:应采取加强栽培管理、剪除虫枝和第一代若虫发生高峰期用药防治的综合措施。

1、加强栽培管理:受柏牡蛎蚧为害的杨梅树,应加强根部管理,最好使用猪、羊厩灰,促进树体健康生长。

7、 除虫枝:结合修剪,剪除虫枝,减少虫口数量。

8、 适时用药防治:第一代若虫发生高峰期是用药防治的关键时间。喷布1次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2000倍?液加95%机油乳剂1:200倍液,可获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4)黑胶粉虱

发生规律:黑胶粉虱以幼虫越冬,4月上、中旬化蛹,4月下旬成虫羽化、并开始产卵。第一代幼虫发生高峰期在5月上旬。为害杨梅叶片,在叶背群集吸食汁液。受害严重的杨梅树,常造成叶片早落,树势衰弱。

防治措施:结合修剪,改善树冠内的通风透光条件,可减轻黑胶粉虱的发生。药剂防治的关键时间是第一代幼虫发生高峰期,喷布一次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2000倍?液加95%机油乳剂1:200倍液,可获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5)袋蛾

为害杨梅的袋蛾主要有大袋蛾、小袋蛾和白囊袋蛾三种。

防治措施:

1、人工摘除:幼虫和蛹均藏于袋囊中,幼虫为害初期,虫口比较集中,便于摘除,特别在冬季和早春,是捕杀越冬幼虫的好时机。

2、 保护利用天敌:蛾的天敌种类很多,因此,在平时必须注意保护利用天敌。

3、 药剂防治的关键时间,是在幼虫孵化盛期或幼虫初龄阶段,以傍晚最好,清晨次之。药剂可选用2.5%敌杀死乳油1:3000倍液。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0b83594a417866fb94a8e73.html

《杨梅的病虫害介绍及防治办法及其全年的用药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