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心的菩提》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5-24 16:31:3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心的菩提》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第一篇:《心的菩提》读书笔记

相信每个人都被感情伤害过,不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还记得曾经有人问我,什么感情对我来说最重要,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亲情,她说那是因为我还没有尝试过爱情的甜,我说是吧!心里却想着难道亲情、友情就不甜?难到爱情就不苦了?

后来想想,其实我们不管选择什么都没有错,因为我们遇到的人不同,经过的事不同,感到的情不同,受过的伤不同,所以我们的感情观念自然也不同,但这,并不能贬低任何一种感情的价值。

我不愿去评论一段感情的好坏,在我看来,感情像茶,爱喝的人说他甜,不爱喝的人说它苦,但茶就是茶,它并没有改变,而我,不愿意做哪些不懂茶却故意装作懂茶的人,除非,这段感情我亲身经历过,我懂它的滋味。

有些人在情感道路上跌过一次就爬不起来了,有些人会为之动容,说他重感情,有的人则鄙视他,说他懦弱没骨气。我呢?则介于两者之间,就如林清玄说的:心若寒冷,则结成冰,可以割裂皮肉,甚至冻结世界。心若燥热,则化成烟气消逝,不能再觅,甚至烫伤自己,燃烧世界。所以,我选择顺其自然。

看着那些在感情道路上迷茫、徘徊的人,我想去拉他一把,却又制止了自己,因为我知道,谁也救不了他,除了他自己。他在打仗,和自己打仗,他在挣扎,在苦和痛的边缘挣扎。我可怜他,因为他的痴情世间少有,本应幸福的人,现在却如此狼狈;但又讨厌他,因为可怜之人必有可怜之处,他本可以让自己活的快乐,茫茫情海,这也许只是一个小小的挫折,他又何必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感情本是自由的,谁也限制不了,或许,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所以,我们不要刻意去改变它。也许,放开一段感情,便是给自己一段重生。有的茶是苦的,但也不要嫌弃它,毕竟它给了你如何品茶的经验,也许下一秒,你会觉得它变甜了,茶不会苦一辈子,但总要苦一阵子!

让锦瑟发声,让飞花落下,让春蚕吐丝,让蜡烛流泪,让时光的河流轻轻流过生命里伤心的渡口吧!

第二篇:心的菩提读书报告

《心的菩提》读书心得交流

林清玄的《心的菩提》,不同于其他作者的一些作品,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菩提”本是佛家语,是觉悟、智慧的意思,即人忽如睡醒,豁然开悟,突入彻悟途径,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等。这本书就像一条静远流深的的小溪,就像一面映照着人世的镜子,字里行间透露着清雅和娓娓道来的散淡以及那种充满禅意的心境,含蓄内敛的语句,平淡而隽永。

第一次接触林清玄的散文,是在我儿子的高考模拟卷中以原文阅读的形式出现,当时,就被文章清净淡泊的意境所吸引。

作者简介:林清玄,台湾高雄人,著名散文作家。8岁立志成为作家,17岁正式发表作品,就受到文坛瞩目。32岁遇见佛法,入山修行。35岁出山,四处参学,写成的“身心安顿系列”,是90年代的畅销作品。40岁完成“菩提系列””,畅销数百万册,是当代具有影响力的书。50岁完成“人生寓言系列”三百篇,被称为青少年最佳读本。52岁完成写作奥秘三部曲:《林泉》、《清歌》和《玄想》。他从文学到佛学,悲智双运,情境粮容,不断创造新局,自成一家之言。他的文字魅力风靡华人世界。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

内容简介:菩提系列原书共有十册,这些作品写于80——90年代,是作者写作生涯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其思想和风格形成的代表作。本书是作者菩提系列散文精选集。菩提喻指佛教中觉悟的境界。面对世事纷乱,人心迷惘,作者以自己的切身体验和思考,将佛理修养化作美好心情,把读者的心灯点燃。文章内容寓意深刻,文字精练优美,风格清新隽永。追求超凡脱俗,淡泊清净,充满着禅境的喜悦,引领着人们进入一种质朴寻常、自主尊严的精神境界。

心得评论:作品清净淡泊,语句含蓄内敛,就像一面镜子映照着人世,不断地观照、感悟,不断丰富自我。“菩提”本是佛家语。读林清玄的散文最大的感受就是恬淡自然,就像品一杯绿茶,幽香而致远。《心 1

的菩提》讲了许多故事。一个个的小故事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能让你浮躁的心灵变得平静如水,让自己的内心充满宁静和温暖。

一、我读《生命的化妆》

《生命的化妆》是我喜欢的一篇文章。化妆一直是我们渴望改变长相的一个聪明而又无奈的选择。希望在各种瓶瓶罐罐中青春美丽常驻。文中说“化妆有三个境界,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他说最高的化妆就是无妆。”我们一直刻意改变着自己的外表,原来那是最苍白无力的改变,有时光鲜的外表下也许并不美丽,我们需要脸上的化妆,但我们更需要的是精神和生命的化妆,女人唯有智慧和知识让自己青春永驻。唯有多读书,多思考,学会欣赏,学会接近自然,让自己的心灵时常敏感着,清静着,方能让自己呈现给世人一个平和的表相,一个自然的表相。

二、我读《云水》

《云水》一文说及云水僧,名为云水,意一为这游方行脚的僧人如行云流水,自在无碍。二为他们如云在天,如水在瓶,自然地生活着。“云水”的意象竟如此有意思,它呈显了一个人从心灵到生活无可比拟的自由与高洁。云水本身就有禅的本质:自由自在、单纯朴素、身心调柔、流动无滞。它们的生活简单朴素,接近了最真实的生命。他们从容面对生活,行云流水的心灵世界都是我们现代人急切需要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它让我们明了我们除了一个叫“身体”的东西,还有一个叫做“心”的东西存在。云和水才是心的实相,身体只不过是云的影子和水的浮沤。

身为人师,除了让自己拥有云水的心灵空间外,更主要是怎样让孩子们也拥有一个如云水的空间,明了自我教育是最好的教育。唯有让孩子们面对学习从容了,自由了,无碍了,他们就会发挥自己最好的潜力,以最好的状态进入学习和生活。

三、我读《送一轮明月给他》

《送一轮明月给他》令人难以忘怀。文章语言简约,意蕴隽永。禅师以其独特的行动和语言,唤醒了小偷沉酣的良知,照亮了小偷幽

暗的心灵,也享受了成功的悦乐——“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禅师了了片言,却饱蕴了极其深刻的育人之理、护生之道,也给从事教育工作的我们一些启示:送一轮明月给我们的学生吧!尊重,宽容你的学生,你将收获更大。

四、我读《柔软心》

最让我感动的是《柔软心》,“在人间寻求智慧也不是那样难的。最重要的是,是我们自己的柔软的心,柔软到我们看到一朵花中的一片花瓣落下,都使我们动容颤抖,如悉它的意义。 唯其柔软,我们才能敏感;唯其柔软,我们才能包容;唯其柔软,我们才能精致;也唯其柔软,我们才能超拔自我,在受伤的时候甚至能包容我们的伤口。 软心是大悲心的芽苗,柔软心也是菩提心的种子,柔软心是我们在俗世中生活,还能时时感知自我清明的泉源。 那最美的花瓣是柔软的,那最绿的草原是柔软的,那最广大的海是柔软的,那无边的天空是柔软的,那在天空自在飞翔的云,最是柔软!”

作为人师,拥有一颗柔软心是何其重要。我们要用这样的心去对待每一个孩子那一颗颗水晶般的心灵,去宽容,去爱护。我们心的柔软,可以比花瓣更美,比摹更绿,比海洋更广,比天空更无边,比云还要自在,柔软是最有力量,也是最恒常的。具有柔软心的人,即使面对的是草木,也能将心比心,也能与草木至诚地相见。

在林先生清澈如水的文字间,渗透着对人生,对灵魂一次次不懈的苦索和对生命本身质疑的广博情愫。他说:“在一壶茶里,每一片茶叶都不重要,因为少了一片仍然是一壶茶。但是,每一片茶叶也非常重要,因为每一滴水的芬芳,都有每一片茶叶的生命本质。”合上《心的菩提》一书,闭眼深思,什么是菩提?菩提就是觉悟,心里的觉悟。我宁静,所以我快乐。我认定,如果要做春蚕,也不要到死都吐着幽怨的丝;如果要做蜡烛,也不要永远流着悲伤的泪。守望这方净土,今生今世,我无怨无悔!

第三篇:心的菩提

《心的菩提》读后感

神农架林区实验小学周相桂

歌德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当我第一次读《心田上的百合花》就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文章语句优美,富有人生哲理,读后给人深深的启迪,文中的第一株百合背负了多少讥笑和讽刺而得到果实。那么,我想人生旅途就是这样,莫过于充满荆棘,变幻莫测。人生都必须经历困难和挫折,经受考验,才能雨过天晴,散发出更加灿烂更加美好的光彩!从此我也记住了作者的名字——林清玄。今年暑假里计划买几本好书来读一读,在当当网上搜索发现林清玄菩提系列的书,心里十分渴望读到这些书,立刻邮购了这一套书,书自落户我家就一直放在床头陪伴我。其中最喜欢读的是《心的菩提》《情的菩提》,每当愤怒时、烦恼时、沮丧时、闲暇时我都会拿来读一读,柔美的文字如一阵清风佛过我的心灵,给我带来宁静与沉醉。

菩提就喻指佛教中觉悟的境界。面对世事纷扰,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也常常怀疑自己对职业的选择,工作压力大,而且待遇又差,导致内心迷惘,陷入身心疲惫、浮躁、颓废之中。林清玄以他优美、清醒的文笔结合自身的体验和思考,将佛理修养化作美好心情,把我的心灯点燃。读完后,觉得每篇文章内容寓意深刻,文字精练优美,风格清新隽永。他的语言朴素、浅显,但注重对思想、生活的感悟,追求超凡脱俗,淡泊清静,充满禅境的喜悦,我十分喜欢这些作品。这些好的书籍引领我找到方向,带我一个中年人进入淡定、淡然、丰富、质朴的精神境界。

最有趣的是读《猫头鹰人》一文,讲述一个卖猫头鹰人的长相发生变化,由一个普通的人变成了猫头鹰的长相。作者和朋友谈起猫头鹰人长相变异的故事,朋友说:“其实,变得不只是卖鹰的人,你对人的观照也改变了。卖鹰者的长相本来就是那样子,只是习气和生活的濡染改变了他的神色与气质罢了。”听了朋友的话,作者说:“卖猫头鹰的人每天面对猫头鹰,就像照镜子,我们面对自己俗恶和习气,何尝不是在照镜子呢?”读到到这里,引起我的深思,难怪人们常说,环境会塑造人,也会改变一个人。在生活中,每当我走进社会与人交流,别人总会对我说:“一看就知道你是老师。”我不知道,是不是老师的职业让我们拥有了一个共同的“长相”吗?那么,这个“长相”是不是受孩子和社会的认可?也许,孩子们就是我们的镜子,要常常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长相”与昨日的不同,才能做到为人师表。

当然,人的长相可以化妆,让你的外表变得永远美丽。一个进入中年的女人,我渴望年轻,渴望美丽,渴望青春永驻。静静的夜晚,躺在床上翻到林先生的《生命的化妆》一文,当时我想化妆一直是我们每个女人渴望改变长相的一个聪明而又无奈的选择。于是,细心品读,文中作者带着好奇心访问著名的女化妆师,交谈中作者把化妆归纳为三个境界:三流的

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可是,作者心中最大的疑惑是化妆的最高境界究竟是什么?女化妆师告诉作者最高境界就是两个字“自然”。这几句话让我对化妆有了更深的领悟,原来表相的美都不是独立自存的,一定有它深刻的内涵。那么,改变一个人表相气质的最好方法,不是在表相上下功夫,一定要从内在里改变。也就是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需要脸上的化妆,但我们更需要的是精神和生命的化妆,用智慧和知识让自己青春永驻,书籍是我们女人最好的化妆品。唯有多读书,多思考,学会欣赏,走进大自然,让自己的心灵时常敏感着,清静着。看看自己素面朝天,一个年近半百的女人没有一套化妆品,不懂化妆知识,也有不自信的时候。要是与作者讲的三种境界对照,至少可以算是生命的化妆吧!因为我最大的爱好就是闲下来读自己喜欢的书,尽管记忆力减退,记不住了,可是书籍愉悦我的心灵。对文字情有独钟,文字的诱惑常常激励我写日志、写游记、常常写心情文字。除此外还喜欢外出旅游,拍照片,这些爱好都成为我的高级护肤品。

最让我感动的是读《柔软心》一文,作者说:“具有柔软心的人,即使面对的是草木,也能将心比心,也能与草木至诚相见。”最重要的是,使我们自己的柔软心,柔软到我们看到一朵花中的一片花瓣落下,都使我们动容颤抖,如悉它的意义。 唯其柔软,我们才能和谐;唯其柔软,我们才能宽容;唯其柔软,我们才能单纯;也唯其柔软,我们才能超越自我,在受伤的时候甚至能包容我们的伤口。 软心是包容心的芽苗,柔软心也是菩提心的种子,柔软心是我们在俗世中生活,还能时时感知自我清明的泉源。 那最美的花瓣是柔软的,那最绿的草原是柔软的,那最广大的海洋是柔软的,那无边的天空是柔软的,那在天空自在飞翔的云,最是柔软!”

作为人师,拥有一颗柔软心是何其重要。我们要用这样的心去对待每一个孩子那一颗稚嫩的心灵,去宽容,去呵护。我们心的柔软,可以比花瓣更美,比森林更绿,比大海更广,比天空更无边,比云还要自在,柔软是最有力量的,也是最永恒的。合上《心的菩提》一书,闭眼深思,什么是菩提?菩提就是觉悟,心里的觉悟。我宁静,我淡定,所以我快乐。

是啊,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林清玄的《心的菩提》给了我许多启迪和感悟,在此,我把这本书也推荐给同行朋友们,相信大家也会喜欢。

第四篇:《心的菩提》演讲稿

《心的菩提》

读了林清玄的许多作品,他的《心的菩提》是我最喜欢的,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华丽选美的词藻,没有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就像一条静远流深的的小溪,就像一面映照着人世的镜子,字里行间透露着清雅和娓娓道来的散淡以及那种充满(请关注)禅意的心境,含蓄内敛的语句,平淡而隽永。

曾读到《心的菩提》中有这样一篇描写化妆的文章——“化妆有三个境界,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师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这是我最喜欢的文字,如此简单的三句话不仅揭示了化妆的三种境界,更突出了人生的三种境界。我们需要脸上的化妆,但是更需要精神和生命的化妆,用智慧和知识让自己青春永驻。唯有多读书,多思考,学会欣赏,学会接近自然,让自己青春永驻,让自己的心灵敏锐而清净,用自信作为最好的化妆品,将自己妆点为最美丽的人。

曾读到《心的菩提》中有这样一篇《柔软心》,“在人间寻求智慧也不是那样难的。最重要的是,使我们自己的柔软的心,柔软到我们看到一朵花中的一片花瓣落下,都使我们动容颤抖,如悉它的意义。唯其柔软,我们才能敏感;唯其柔软,我们才能包容;唯其柔软,我们才能精致;也唯其柔软,我们才能超拔自我,在受伤的时候甚至能包容我们的伤口。柔软心是大悲心的芽苗,柔软心也是菩提心的种子,柔软心是我们在俗世中生活,还能时时感知自我清明的泉源。 那最

美的花瓣是柔软的,那最绿的草原是柔软的,那最广大的海是柔软的,那无边的天空是柔软的,那在天空自在飞翔的云,最是柔软!”

这样一段富有深意的话语,告诉我们拥要拥有一颗柔软心,若我们每个人都有如此水晶般的心灵,去宽容,去爱护彼此,那么世间将变得多么美好。人人都有一颗柔软心,只是有些人那颗柔软的心还没有得到启发。柔软心使欲念的火气温和,甚至消散,当欲念之火消散了,那便是菩提。

读林清玄的书,总会有一种难以名状的触动,那些或宁静或激昂的文字,给予我太多太多。 不得不说,林清玄的文字是值得去捧一盏清茶细细品味的。在我们紧张的学习之余,静下心来,读读林清玄的《心的菩提》,品品这清净淡泊的文字,为繁杂的心灵找一处安静的栖息地,在如水的文字中,使心灵得到净化,在睿智的表达中,找寻心底的知音。

若能菩提,若得菩提,《心的菩提》。

第五篇:心的菩提读后感

《心的菩提》读后感

林先生以自己的切身经历,切身感想着笔而写,对人生的思考、领悟以及内心的美好都化作一篇篇清新、哲理的文章,这些文章淡雅、智慧、简朴,使人们尘封已久或蒙蔽已久的心灵在自然流淌的语言中受到启迪、感化与洗礼。

《佛鼓》中写到先生住在佛寺里,佛寺里的木鱼分为两种,一种是整条挺直的鱼,与一般鱼没有两样,挂在库堂,用粥饭时击之,另一种是圆形的鱼,连鱼鳞也是圆形,放在佛案,诵经时敲之。这两种不同形的鱼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眼睛奇大,与身体不成比例,有的木鱼,鱼眼大如拳头。我不能明白为何鱼有这么大的眼睛,或者为什么是木鱼,不是木虎、木狗或木鸟?问了寺里的法师。法师说:“鱼是永远不闭眼睛的,昼夜长醒,用木鱼做法器是为了警醒那些昏惰的人,尤其是叫修行的人志心于道,昼夜长醒。”

与佛结缘,是因家人皆为信徒。林清玄老师的文字,有着淡雅的意蕴。他有一颗佛心,慈悲而明净,如同温柔延展的莲花一般。于细微之中见佛理,以凡间俗事说慈悲。这是我所欢喜的文字,有精致的姿态。品读他的文字,如同是冬日于屋中品茗一盏铁观音,清香袭人,温暖弥漫。

林清玄说:“心若能持平,清静入水,装在圆的或方的容器里,甚至在溪流大孩子中,又有什么损伤呢?水可以包容一切,也可以被一切包容,因为水性永远不二??”哦,原来是人心变了,或者说是:失其本心。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变得越来越滋润。人们不用自己辛苦的下地耕种,布网打渔,这门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可是,事物总有两面性,富贵奢侈的思想,渐渐地使人们脱离了本心。他们开始为了能更好地享受而努力挣钱,钱,似乎成了这个世界上最抢手的东西,但它确实只是一种价值符号,本身分文不值,可笑啊!人们在忙忙碌碌中,只为了寻找自己用血汗钱换来的,也许只有一瞬间的快乐,这又是何苦呢,何必呢?

林清玄老师说,人人都有一颗柔软心,只是有些人尚未得到启发。柔软心使欲念的火气温和,甚至消散,当欲念之火消散了,就是菩提。

很多时候,我们被自己的妄执所缠缚,无法挣脱,因而痛苦不堪。若愿得菩提,则须手刃我执,须历过那痛彻心扉的割与舍,才见清明。

柔软心是莲花,因慈悲为水,智慧为泥而开放。

若能菩提,若得菩提,要有多好。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f7c96b699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67.html

《最新《心的菩提》读书笔记(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