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栖居在大地上 - 评周华诚的《风吹稻花十里香》

发布时间:2020-11-16 17:17:1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灵魂栖居在大地上——评周华诚的《风吹稻花十里香》

高维生

【期刊名称】《文学教育(上)》

【年(卷),期】2019(000)001

【总页数】1页(P18)

【作 者】高维生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教科文艺

2019.01学教育五联这个小村庄, 不过是地图 上一个小小的地方, 因为 “父亲的 水稻田” 活动, 聚集一群共同志趣 的朋友。他们不是来此处度清闲, 每个人心中装着炽热的心, 回归自 然的激情, 促使踏上一次寻找的长 旅。在喧闹的城市中, 读周华诚的 文字,犹如身处稻浪翻滚的大地 上。水稻是人类重要的粮食作物之 一,耕种与食用的历史都相当悠 久。稻子是最令人动情的植物, 吸 收泥土的精华,用稻粒的文字书 写,不会有俗气, 不会有媚气。风吹 稻田, 稻子摇曳, 把喜悦和美好的 等待传播。周华诚写得美, 不是狭 义上的美, 而是一种大美, 同时肩 负着责任和崇高的理想。 当人站在大地上, 面对无边的 稻田, 汉字一般排列, 向天边伸展。 水中的稻子燎起激情的火海, 涌动 旺盛的生机。触摸一簇稻子, 感受 叶茎中的脉搏跳动, 它让人产生美 好的想象, 等待收获的季节。 大地是作家的亲人, 在这里人 摆脱焦虑,清除藏在身体里的杂 念。自由和快乐, 使人有了感荡心 志的欢乐, 把人灌醉, 从心中流出 长歌。记忆是连续的图像, 是人们的 经历, 一系列的行动, 由一个个画 面形成。如同人的指纹, 印在纸上 一样停留在记忆中, 随着时间的流 动。一张纸, 每个人在上面书写, 不 同的地点, 不同的体裁, 其结果不 会一样。 “我们还是应该知道, 饭从 何来, 衣从何来; 我们还是应该知 道,俯身向着大地辛勤劳作是何种 滋味。即便有一天, 科技进步到所 有农事都可以交给机器人去完成, 我们也依然应该记住:辛苦是什 么,汗水是什么; 播种时的希冀是 什么, 收获时的喜悦是什么; 以及, 稻叶割在手上的痛与痒是什么, 蜻 蜓振翅飞舞, 蝉声不息鸣唱又是什 么……” 作为个体的人, 要求独立 的人格和尊严。坚守心灵的阵地,拒绝被群众秩序同化, 成为生活机 器上的一个齿轮,或一枚螺丝钉。 当一个人, 融入我们的时候, 个人 消失。他要表现的是自己, 与冰冷 无情的机器不是一套体系,不兼 容。自然产生矛盾的冲突, 为了争 取自由, 就要反抗斗争。 作家不是表演障眼术的花招, 身手灵巧的技术, 散文是心灵凝结 的晶体, 天然的质朴, 闪耀着思想 的光芒, 更接近于散文的本质。散 文面对神祇的天空和大地, 不局限 于个人的小天地。 “我们每一个人, 内心都有一片水稻田。我们在那里 挥洒汗水与欢笑,收获成功和喜 悦。我们的青春, 在这些广袤的田 野之上, 蓬勃生长。” 当散文失去穹顶的精神支柱, 沦落为大众文化的娱乐品, 散文就 失去意义。语言的媚俗化, 泡沫堆 的形容词, 一拔拔地扑来。写作追 求服饰般时尚的潮流, 献媚市场的 需求, 丢失真实的东西。 作家不是复制语言, 而是寻找 未能进入集体记忆被遗忘的痕迹。 这些断片, 经过情感的缝缀, 恢复 覆盖的历史。情感发出召唤的声 音,撞开大脑中贮存记忆的大门, 一幅幅图像站立起来。 周华诚是大地的孩子, 有着虔 诚的信仰,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 热爱不需要打上标签, 披挂时尚的 名牌。心真诚了, 做任何事情不会 背叛, 出卖自己的灵魂。简朴的生 活,是一个大课题, 内含丰富的内 容。一年四季写下的文字, 记叙大 地上的植物,需要的不仅耐心, 而 是执著的勇气和爱。精神的元气是散文最根本、 最重要的气, 是它活动的原动力。散 文是一个人的心灵史,绝非是作 文。作在字面上是多音字, 是指从 事某种活动, 也做假装或装出的意 思。很多的写作者缺少人生的况 味,严重的流失精神的钙质, 骨头 只是空壳。芝麻粒般大小的功利, 他们会不惜代价,丧失自己的人 格,弯曲双腿下跪。钱买断人的心灵,投机分子凭嗅觉, 寻找所需要 的目标, 利用一切手段, 如同利用 市场出现的价差, 进行买卖从中获 得利润的交易。雅克 · 德里达指出: “精神的思 想栖息在诗人的灵魂之中, 它们在 那里就是在家中,就是在其故土, 就是本土的。诗人给予灵魂而非给 予生命。他是赋予灵魂者, 不是游 戏的推动者或领导者, 而是那激发 灵魂者。” 精神是一棵大树, 根植在 作家灵魂的土地上,吮吸营养, 才 能茁壮成长。散文注重个人的经验和内心 感知,质朴的叙述。 他不是用大白话 说出来,而是用文学的利剑, 指出社 会的矛盾面。 这就需要卓绝的眼光, 还有赴汤蹈火的勇气, 以及对世界 的爱。人们更多的是关注眼前的事 物,对大地变得陌生, 甚至远离。即 使背着行囊来到, 也是游玩, 成为 高雅的消费过程。文字将思想和情感凝固, 镌刻 在纸上。好文字不可能因为时间遭 受损害,它比大理石的纪念碑, 存 在得还要长久, 但有一个前提的条 件,它必须是经典。某一时段, 同一意象, 或同一 组意,总是出现在作家的创作中, 这几个简单的意象,形成意象群。 这个意象群反映作家在生理、 心 理,以及社会经历上的变化和波 动,并以此形成作家的创作风格。 周华诚的 《风吹稻花十里香》 , 每一个字中,潜伏丰富的内容, 恰 似成熟的稻粒, 掰开稻粒, 漫着自 然的清香, 不是人为的喷撒。草木 的滋味, 稻子独有的气息, 贯穿在 作家的生命中。劳动与快乐, 让作 家成为一个大地上真正的人。 高维生, 著名散文家, 出版散文集、 诗 集三十余种, 主编 “大散文” “独立文丛” 等 书系, 现居山东滨州。新 作 快 评 新 作 快 评高维生灵 魂 栖 居 在 大 地 上———评周华诚的 《 风吹稻花十里香 》018五联这个小村庄, 不过是地图上一个小小的地方, 因为 “父亲的水稻田” 活动, 聚集一群共同志趣的朋友。他们不是来此处度清闲,每个人心中装着炽热的心, 回归自然的激情, 促使踏上一次寻找的长旅。在喧闹的城市中, 读周华诚的文字,犹如身处稻浪翻滚的大地上。水稻是人类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耕种与食用的历史都相当悠久。稻子是最令人动情的植物, 吸收泥土的精华,用稻粒的文字书写,不会有俗气, 不会有媚气。风吹稻田, 稻子摇曳, 把喜悦和美好的等待传播。周华诚写得美, 不是狭义上的美, 而是一种大美, 同时肩负着责任和崇高的理想。当人站在大地上, 面对无边的稻田, 汉字一般排列, 向天边伸展。水中的稻子燎起激情的火海, 涌动旺盛的生机。触摸一簇稻子, 感受叶茎中的脉搏跳动, 它让人产生美好的想象, 等待收获的季节。大地是作家的亲人, 在这里人摆脱焦虑,清除藏在身体里的杂念。自由和快乐, 使人有了感荡心志的欢乐, 把人灌醉, 从心中流出长歌。记忆是连续的图像, 是人们的经历, 一系列的行动, 由一个个画面形成。如同人的指纹, 印在纸上一样停留在记忆中, 随着时间的流动。一张纸, 每个人在上面书写, 不同的地点, 不同的体裁, 其结果不会一样。 “我们还是应该知道, 饭从何来, 衣从何来; 我们还是应该知道,俯身向着大地辛勤劳作是何种滋味。即便有一天, 科技进步到所有农事都可以交给机器人去完成,我们也依然应该记住:辛苦是什么,汗水是什么; 播种时的希冀是什么, 收获时的喜悦是什么; 以及,稻叶割在手上的痛与痒是什么, 蜻蜓振翅飞舞, 蝉声不息鸣唱又是什么……” 作为个体的人, 要求独立的人格和尊严。坚守心灵的阵地,拒绝被群众秩序同化, 成为生活机器上的一个齿轮,或一枚螺丝钉。当一个人, 融入我们的时候, 个人消失。他要表现的是自己, 与冰冷无情的机器不是一套体系,不兼容。自然产生矛盾的冲突, 为了争取自由, 就要反抗斗争。作家不是表演障眼术的花招,身手灵巧的技术, 散文是心灵凝结的晶体, 天然的质朴, 闪耀着思想的光芒, 更接近于散文的本质。散文面对神祇的天空和大地, 不局限于个人的小天地。 “我们每一个人,内心都有一片水稻田。我们在那里挥洒汗水与欢笑,收获成功和喜悦。我们的青春, 在这些广袤的田野之上, 蓬勃生长。”当散文失去穹顶的精神支柱,沦落为大众文化的娱乐品, 散文就失去意义。语言的媚俗化, 泡沫堆的形容词, 一拔拔地扑来。写作追求服饰般时尚的潮流, 献媚市场的需求, 丢失真实的东西。作家不是复制语言, 而是寻找未能进入集体记忆被遗忘的痕迹。这些断片, 经过情感的缝缀, 恢复覆盖的历史。情感发出召唤的声音,撞开大脑中贮存记忆的大门,一幅幅图像站立起来。周华诚是大地的孩子, 有着虔诚的信仰,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热爱不需要打上标签, 披挂时尚的名牌。心真诚了, 做任何事情不会背叛, 出卖自己的灵魂。简朴的生活,是一个大课题, 内含丰富的内容。一年四季写下的文字, 记叙大地上的植物,需要的不仅耐心, 而是执著的勇气和爱。重要的气, 是它活动的原动力。散文是一个人的心灵史,绝非是作文。作在字面上是多音字, 是指从事某种活动, 也做假装或装出的意思。很多的写作者缺少人生的况味,严重的流失精神的钙质, 骨头只是空壳。芝麻粒般大小的功利,他们会不惜代价,丧失自己的人格,投机分子凭嗅觉, 寻找所需要的目标, 利用一切手段, 如同利用市场出现的价差, 进行买卖从中获得利润的交易。雅克 · 德里达指出: “精神的思想栖息在诗人的灵魂之中, 它们在那里就是在家中,就是在其故土,就是本土的。诗人给予灵魂而非给予生命。他是赋予灵魂者, 不是游戏的推动者或领导者, 而是那激发灵魂者。” 精神是一棵大树, 根植在作家灵魂的土地上,吮吸营养, 才能茁壮成长。散文注重个人的经验和内心感知,质朴的叙述。 他不是用大白话说出来,而是用文学的利剑, 指出社会的矛盾面。 这就需要卓绝的眼光,还有赴汤蹈火的勇气, 以及对世界的爱。人们更多的是关注眼前的事物,对大地变得陌生, 甚至远离。即使背着行囊来到, 也是游玩, 成为高雅的消费过程。文字将思想和情感凝固, 镌刻在纸上。好文字不可能因为时间遭受损害,它比大理石的纪念碑, 存在得还要长久, 但有一个前提的条件,某一时段, 同一意象, 或同一组意,总是出现在作家的创作中,这几个简单的意象,形成意象群。这个意象群反映作家在生理、 心理,以及社会经历上的变化和波动,并以此形成作家的创作风格。周华诚的 《风吹稻花十里香》 ,每一个字中,潜伏丰富的内容, 恰似成熟的稻粒, 掰开稻粒, 漫着自然的清香, 不是人为的喷撒。草木的滋味, 稻子独有的气息, 贯穿在作家的生命中。劳动与快乐, 让作家成为一个大地上真正的人。高维生, 著名散文家, 出版散文集、 诗集三十余种, 主编 “大散文” “独立文丛” 等书系, 现居山东滨州。新作快 评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f76d63269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8d.html

《灵魂栖居在大地上 - 评周华诚的《风吹稻花十里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