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阅读与写作(五)

发布时间:2019-05-16 23:25:5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八年级语文阅读与写作(五)

班级 姓名

一、短问阅读:

(一)蔷薇几度花
丁立梅
喜欢那丛蔷薇。
与我的住处隔了三四十米远,在人家的院墙上,趴着。我把它当作大自然赠予我们的花,每每在阳台上站定,目光稍一落下,便可以饱览它了。这个时节,花开了。起先只是不起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素妆,淡淡笑。眼尖的我发现了,欢喜地叫起来,呀,蔷薇开花了。我欣赏着它的点点滴滴,日子便成了蔷薇的日子,很有希望很有盼头地朝前过着。
也顺带着打量从蔷薇花旁走过的人。有些人走得匆忙,有些人走得从容;有些人只是路过,有些人却是天天来去。
看久了,有一些人,便成了老相识。譬如那个挑糖担的老人。老人着靛蓝的衣,瘦小,皮肤黑,像从旧画里走出来的人。他的糖担子,也绝对像幅旧画:担子两头各置一匾子,担头上挂副旧铜锣。老人手持一棒槌,边走边敲,当当,当当当。 惹得不少路人循了声音去寻,寻见了,脸上立即浮上笑容来。呀!一声惊呼,原来是卖灶糖的啊。
可不是么! 匾子里躺着的,正是灶糖。奶黄的,像一个大大的月亮。久远了啊,它是贫穷年代的甜。那时候,挑糖担的货郎,走村串户,诱惑着孩子们,给他们带来幸福和快乐。只要一听到铜锣响,孩子们立即飞奔进家门,拿了早早备下的破烂儿出来,是些破铜烂铁、废纸旧鞋的,换得掌心一小块的灶糖。伸出舌头,小心舔,那掌上的甜,是一丝一缕把心填满的。
现在,每日午后,老人的糖担儿,都会准时从那丛蔷薇花旁经过。不少人围过去买,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有人买的是记忆,有人买的是稀奇——这正宗的手工灶糖,少见了。
便养成了习惯,午饭后,我必跑到阳台上去站着,一半为的是看蔷薇,一半为的是等老人的铜锣敲响。当当,当当当——好,来了!等待终于落了地。有时,我也会飞奔下楼,循着他的铜锣声追去,买上五块钱的灶糖,回来慢慢吃。
跟他聊天。老头!”我这样叫他,他不生气,呵呵笑。你不要跑那么快,我追都追不上了。我跑过那丛蔷薇花,立定在他的糖担前,有些气喘吁吁地说。老人不紧不慢地回我:别处,也有人在等着买呢。
祖上就是做灶糖的。这样的营生,他从十四岁做起,一做就做了五十多年。天生的残疾,断指,两只手加起来,只有四根半指头。却因灶糖成了亲,他的女人,就是因喜吃他做的灶糖嫁给他的。他们有个女儿,女儿不做灶糖,女儿做裁缝,女儿出嫁了。
⑩“这灶糖啊,就快没了。老人说,语气里倒不见得有多愁苦。
以前怎么没见过你呢?”
以前我在别处卖的。
哦,那是甜了别处的人了。我这样一说,老人呵呵笑起来,他敲下两块灶糖给我。奶黄的月亮,缺了口。他又敲着铜锣往前去,当当,当当当。敲得人的心,蔷薇花朵般地,开了。
一日,我带了相机去拍蔷薇花。老人的糖担儿,刚好晃晃悠悠地过来了,我要求道:和这些花儿合个影吧。老人一愣,笑看我,说:长这么大,除了拍身份照,还真没拍过照片呢。他就那么挑着糖担子,站着,他的身后,满墙的花骨朵儿在欢笑。我拍好照,给他看相机屏幕上的他和蔷薇花。他看一眼,笑。复举起手上的棒槌,当当,当当当,这样敲着,慢慢走远了。我和一墙头的蔷薇花,目送着他。我想起南朝柳恽的《咏蔷薇》来:不摇香已乱,无风花自飞。诗里的蔷薇花,我自轻盈我自香,随性自然,不奢望,不强求。人生最好的状态,也当如此罢。
1.挑糖担的老人具有怎样的品性?

2.段中的记忆稀奇分别指什么?
记忆:

稀奇:
3.品味文中两处画线句,按要求答题。
(1)赏析句子。

起先只是不起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紊妆,淡淡笑。

(2)句中加点的字好在哪里?

哦,那是甜了别处的人了。

4.简析蔷薇在文中的作用。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段中写到有些人走得匆忙,有些人走得从容;有些人只是路过,有些人却是天天来
,结合下文看,挑糖担老人属于走得从容、天天来去的人。
B.第段中描写老人的糖担子,突出了一个字,暗示了老人做灶糖时间之久,也唤起
对逝去生活的回忆。
C.第段中的插叙交代老人的女儿不做灶糖了,表明老人做手工灶糖的技艺将后继无人,老人对此感到悲哀。
D.文中多处通过老人的来表现老人的心情,比如第段中老人呵呵笑起来,第13段中他看眼,笑都写出了老人的开心。

(二)大年初一没下雪

去年三十傍晚,广州火车站突然静下来。时间还早,我买了份报纸,走向车厢。车厢里没人,我选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2不知到了哪个小站,上来一个农民模样的人,牵着个小女孩,对着车票仔细核对座号,辨认清楚了,他们才坐下。整个车厢其实没几个人,你想坐哪儿都行。一看就知,他们是不常坐车的。
3男人四五十岁的样子,灰黄的脸,很深的皱纹。女孩的脸也是灰黄的,土头土脸的样子,他们坐在我对面。男人坐下去时,半哈着腰,发出一声短促的笑声,好象说:打搅了!
4这一路肯定无聊透了,你别想找一个志同道合的在火车上玩牌了,我继续看我的书。晚上,餐车送了一次面条,黏糊糊的,看着都没胃口。我拿出上车前买的江南酱鸭,要了一瓶啤酒,准备凑合着吃一顿年夜饭。

5我请对面的一起吃。男人连摆着手,说不吃,不吃。小女孩看着面包,咽了一下口水。我递过去一块面包,又撕了一只大鸭翅,笑着说:吃吧,都过年了,客气啥!我又拿出花生米、凤爪几样下酒菜,索性喝个痛快。
6我边吃边问:你们回家过年?”“……不,小孩子没看过雪,带她去看雪。
7“喔。我嘴里应着,心想中国还有这么浪漫的农民。
8没怎么说话,饭很快吃完了,酒也喝光了。男人主动收拾桌上的碎骨。小女孩突然问我:叔叔,你看见过雪吗?我很舒适地斜倚在椅背上,笑着说:见过,白的,有的人说像糖,有的人说像盐……”
9“你给我说说吧,说说吧。说着话,我想去洗手间,路过洗手池旁的过道,我看见那个男人抱着头,蹲在地上哭泣。
10在男人断断续续的哭泣中,我听到那女孩的故事。在她四岁时母亲去世了,九岁时她得了白血病,医生说今年可能是她最后一个春节了。爸爸问她想要啥,她说只想看看雪,生长在广东偏僻的山区,她从来没有见过雪。《济南的冬天》那篇文章激起了她看雪的愿望,在她的脑海中不断想象着真正冬天的模样。这个一贫如洗的父亲在大年三十晚上和她一起坐火车准备看雪。坐着这趟车去,坐着当晚的车回,再也没有多余的钱去住旅店和车上吃饭了。临走前,他们听了天气预报,说杭州今夜有一场大雪。
11我无法想象在这样一张灰黄皮肤的脸庞下有这样一颗细腻的心。
12我走到座位旁,给小女孩耐心地讲起下雪时的种种趣事。她那双黑眼睛就像在灰烬里的火星,一闪一闪的……到站了,杭州很冷,风很大,却没有雪。我拿了三百块钱给他,他死活不要。我留了一堆食品给他们。他们送我上了回家的中巴,在车旁拼命地摇着手
13在回乡的时候,最怕碰风雪天,而我希望今天赶快下雪,下得越大越好。
14一天无雪,一夜无雪。初三的晚上,一家人坐在火炉旁吃火锅,窗玻璃上响起了淅淅的声音。我突然说了声:下雪了。
1、文章标题大年初一没下雪有什么含义?


2、文中插入了一端男人哭诉的情节,这段插叙有什么作用?



3对父女俩的情感有什么变化?

2、写作:

回忆自己的生活,一定会有些事令你回味无穷。请把这些珍藏在你心底的记忆说出来,让你的同学也分享一下。请以“珍藏的记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时注意选取最有代表性的事情或生活片段来表现人物,在记叙和描写中穿插适当的抒情和议论。运用一些适当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使文章显得更加生动活泼;表达主题要鲜明。

八年级语文阅读与写作(五)答案

《蔷薇几度花》
答案 1(3)随性自然,不奢望,不强求。(每点1分,意对即可)
2(2)记忆:贫穷年代的甜(或:贫穷年代的幸福和快乐/当年孩子们用破烂换灶糖的情 ) 稀奇:少见的正宗的手工灶糖。 (每点1分,意对即可)
3(5)(1)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蔷薇花的不张扬、素雅。(3分,手法1分,表达
效果2分。意对即可) (2)一个字,赞美老人的手工灶糖给很多人带来了甜蜜和快乐。(2分,赞美老人”1分,赞美的内容要答出给别人带来甜的意思,1分。意对即 )
4(3)①作为贯串全文的线索;引出挑糖担的老人;比喻(象征)老人的品格(或:比喻 人生最好的状态)烘托老人的形象。(每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
5(3)C

《大年初一没下雪》
参考答案:

1、标题暗含为父女俩末能达到愿望而遗憾,也包含着对父女俩的命运的关心和牵挂。2、插叙的作用:交代了小姑娘的遭遇和病情。(2)交代小姑娘看雪愿望的由来。(或交代父女二人到杭州的目的。)(3)是使后来感情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3、不屑(有些轻视)——注意——关注(或感动)——担忧(或牵挂)(答对三个层次,符合题意即可)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e1e6fb2680203d8cf2f2430.html

《八年级语文下阅读与写作(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