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水平测试试卷九年级语文

发布时间:2018-02-15 09:41:5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山市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水平测试试卷

九年级语文

说明:1.全卷共8页,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学校、班级、考号、姓名。

3.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一、 (24)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浊酒一杯家万里,口口口口口口口。(《渔家傲·秋思》)(1分)

(2)参差荇菜,左右笔之。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关雎》)(2分)

(3)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口口口口口口口。(《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1分)

(4)《出师表》中,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前,诸葛亮的志趣是: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2分)

(5)补充默写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分)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

(1)这是ruì zhì( )的微笑。这微笑,我再说一遍,就是伏尔泰。

(2)我来了,雷电不xuān rǎng( ).风也不拥挤。

(3)过不一会儿,暴风南就xiē sī dǐ lǐ( )地开始了。

(4)盖此辈皆是chuī máo qiǘ cī( )之人。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悬崖对面是万丈瀑布,飞流直下,气吞斗牛,轰隆隆冲入深渊下的水潭之中。

B.他没有完全明白所引文章的基本主张,只不过断章取义地加以引用罢了。

C.她犯了一个无与伦比的错误:为了孩子能考上名优幼儿园,她竟然给两岁的儿子报了五个特长班。

D.这个老人80多岁了,在生活中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总是做到言行相顾。

4.下列句子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国家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加强名著阅读,就是力求改变目前很多学生除了教科书和教辅书几乎不怎么读书,不喜欢也不会读书,更不会读完整的书。(在句子最后面加上“的现状”)

B.虽然电影《战狼2》票房成绩创造了新纪录,但吴京认为电影中的各种极限尝试就是他最大的财富。 (将“就是”改为“才是”)

C.发扬传统节日的深厚内涵,让过节成为更多人期待的学习和休闲方式,传统文化才能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丰富我们的心灵世界。(将“发扬”改为“发掘”)

D.能否对网络具有反思和批判性态度、负责任地使用交互性媒体与互联网信息技术,不仅关系到公民个人的网络权益,也关系国家与社会的网络安全与健康发展。(将“不仅”改为“虽然”)

5.请仿照下面的句子,为学校宣传栏“文明”专题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句。(4分)

文明素养犹如春日里的缕缕暖阳,可以融化冷漠的冰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46分)

(一)(10)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倚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日: “小惠未犏,民弗从也。”公日: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日: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日: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 “未可。”齐人三鼓。刿日: “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日: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3分)

(1)肉食者( ) (2)小惠未( ) (3)望其旗( )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详略得当,紧扣“论”字选材和剪裁,详写曹刿对战前准备、战后经验总结的言论,略写具体作战情况,突出曹刿的远谋。

B.曹刿认为进攻和追击的时机分别是“辙乱旗靡”和“彼竭我盈”之时。

C.从“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中表现了曹刿沉着、冷静、谨慎的特点。

D.本文说明只有取信于民和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把握好时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二)(9分)

房玄龄

玄龄明达政事,辅以文学,夙夜尽心,惟恐一物失所;用法宽平,闻人有善若已有之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与杜如晦引拔士类,常如不及。至于台阁规模,皆二人所定。上每与玄龄谋事,必日:“非如晦不能决。”及如晦至,卒用玄龄之策。盖玄龄善谋,如晦能断故也。二人深相得,同心徇国,故唐世称贤相,推房、杜焉。玄龄虽蒙宠待,或以事被谴,辄累日诣朝堂,稽颡请罪,恐惧若无所容。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每与玄龄谋事/书谏寡人者 B.及如晦/色愈恭,礼愈

C.如晦能断也/公问其 D.卒用玄龄之勋十二转

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3分)

11. 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房玄龄被称为“贤相”? (3)

(三)(10)

懂得尊重,才有温度

李洪兴

①最近,在一档节目中,主持人董卿为了便于和96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交谈,在3分钟内跪蹲3次。这种采访的姿态,被网友们称赞。不少人说“这一跪,跪出了素养”。素养何在?正在“尊重”。

②尊重,这一应成为常识的文明素质,值得不断重申。无论生活,还是工作,很多人都会遇到各种困扰,如半夜时分电话响个不停,未打招呼就被人找上门,甚至是朋友在公共场合与你“勾肩搭背”。有些可能是工作中的紧急任务,有些可能是朋友间的“情不自禁”,但难免也会让人有一些被打扰的不适,一些不被尊重的不快。

③每个人都希望被尊重,这是人之常情。不过何为尊重,如何尊重,却还需细细思量。一部纪录片中,家长和孩子的争执,也让人反思尊重的问题:儿子算错了数学题,一旁辅导的爸爸就会大声吼,孩子被吓得错误不断。很多人会认为, “子敬父”是家长和孩子之间唯一的尊重方向,但其实父子交流,同样也是两个主体间的对话。对待晚辈如能平视、对等,遇到问题才能有效沟通,不至于让事情变得更糟。不只是家长,很多人或许都需要

补上“尊重的教育”这一课,以独立人格平等互动,岂不是更可贵?

④的确,尊重常被我们挂在嘴边,但未必见于行动。而在公共领域,有些言行已经不仅不是尊重,更可说是轻慢了。前不久有段视频,很多人排队去摸“霍去病”石碑,据说每天都有上千人,因为相信摸一下真的可以“去病”。摸碑效果的真假显然不难判断,暂且放下基本认知能力不说,不管出于什么心理,仅是把手伸向石碑的一瞬间,对历史、对文化的尊重,就消失殆尽了。

⑤呼唤类似的尊重,或许还需要长久的拉锯。以文物为例,“请勿触摸”“请勿拍照”早成规矩,可是一旦兴致来了,手就不听使唤。而实际上,尊重文物不妨让它“静静地美”。如果还有更深层尊重的话,那就如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所说,是给文物以“尊严”。这不仅是最大可能地修复文物、展示文物,像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讲述的一样,而且是在创意与服务中让观众最大程度地理解文物、感受文化。

⑥不管是具体的人、细微的事还是陈列的物,给彼此一个舒适的空间、给对方一个合理的距离,才是真正的尊重。很多时候,之所以尊敬少了、轻佻多了,或许只是少了点同理之心。看不到他人的辛劳,才会打“连环夺命call”;不顾及朋友的感受,才会太把自己当回事,始终认为“你的就是我的”;而视代代传承的文脉为玩物,才只会把书画当纸张、把碑刻当石头。无论是“敬”还是“重”,都是诉诸人类情感并培养情操的过程,敬

人者会自重,自重者更要敬人,懂尊重的“人设”才能立得住。

⑦单个的人是弱小的,所以才需要文化把不同的个体黏合在一起。而互相之间的尊重,正是“人类黏合剂”中最为重要的成分,是有序社会交往的基础。一位教育哲学家曾说过,人和人之间应该是“我与你”而不是“我与他”的关系。这就是说,对他人不要抱着一种“第三人称”的冷漠,而应该有“第二人称”一样面对面的温度。尤需记住,彼此弯腰致敬时头不会相撞,才是合适的距离,也才有真正的尊重。

(选自《人民日报》2017092905版)

12.下面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头写主持人董卿采访96岁高龄翻译家的事,目的是引出本文的论题“尊重”,进而进入对中心论点的论述。

B.本文主要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说理,列举了许多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更充分有力地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C.第④段写到某视频里很多人排队去摸”霍去病”石碑的事,从反面论证了“对历史、对文化的尊重已消失殆尽”的观点。

D.文章告诉我们,尊重是有序社会交往的基础,应成为常识的文明素质,值得不断重申,因为“懂得尊重,才有温度”。

13.下列与本文所说的“尊重”含义不符的一项是( )3分)

A.法国前总统奥朗德到故宫参观,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决定:不让总统的车队进入宫内,而他则在午门前亲自迎接总统,随后并肩步行进入故宫参观。

B.新东方创始人之一徐小平,对小儿子迷上了烹饪很不悦,但很快说服了自己,不应以自己的好恶来决定孩子的人生,转而支持他。

C.钱钟书先生住院时请护工陪护,但晚上即使伤口疼得要命,他也忍着不叫,生怕影响到护工休息。

D.大钢琴家李斯特,原谅假冒他的学生之名的姑娘,并收她为徒弟。

14.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如何才能做到真正尊重别人?(4分)

(四)(17)

最后的微笑

王培静

①华老师已经是胃癌晚期,通过两次大手术和六期化疗,她的身心经受了极大地创伤,她自知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日子不多了。

她是省师范大学的教授,几十年来,从她手中毕业的学生成千上万,有的成了相当级别的领导,有的当上了上市公司的老总,有的移居国外发展。她的许多学生在得知她重病在身的消息后,从全国各地和国外回来看她,见到这么多学生,知道他们都很记挂她,她也着实感动过。

③但说过、哭过之后,没学生在场的时候,她脸上时常显露出些许的失望。

④有一天,妈妈打着吊针,轻声长叹了一口气。小倩赶紧握住妈妈另一只没打针的手说:“妈妈,您心里有话,还是说出来吧。”妈妈示意小倩把床摇起来了些,小倩重新握紧了妈妈的手。

⑤“我心里老是想,我教了这几十年书,带了这么多学生,虽然事业都发展得不错,可仔细想想,没一个还在干教育专业的,包括你在内。想起这事,我心里就有点不舒服。是我的人生观有问题,还是你们学生的人生观出了问题,我教书育人,教育我的学生也教书育人,应该是没有错呀。可我带了这么多学教育的学生,没一个干我这行的,我怀疑,这是不是我的一种失败。”

⑥“妈妈,您想多了,不管您的学生现在在干什么.当官也好,做事业也好,只要有出息,只要没人进监狱,就算您的成功。”“妈妈,既然你这样说,我想好了,我辞职不在机关干了,我去考教师资格证,我要去教学,干您的老本行。”

⑦“你真的这么想?”妈妈好像一下子有了精神,声调也提高了不小。小倩使劲点了下头,妈妈脸上浮现出了笑容,母女俩的目光对视着,继而都笑了。小倩心里想,好久没有看到过妈妈的笑容了。

⑧小倩忙向校友群和同学群里发了个微信,说明了妈妈的情况,让大家帮忙寻找有没有还在教育系统里的妈妈的学生。可几天后,有人提供的几个线索都被否决了。她从网络上搜索,什么情况也没搜索到,看着妈妈越来越虚弱的身体,小倩不免有些失望。

⑨大概是半个月后的一天,有人敲病房的门。小倩去开门,一个农民打扮的中年人站在门口,胆怯地小声问: “华老师是住在这个病房里吗?”

⑩“你是?”“我是她的学生张小柱,我现在的名字叫张育仁。”

“张小柱?你是贵州安顺的那个同学张小柱?”“华老师,是我,您还记得我?”那中年男人进来一下子跪在了病床前。

“怎么不记得?你的普通话说的不好,同学们都笑话你。虽然你在班上学习不是最好的,但你学习刻苦,从来没有旷过课,挂过科。小柱,快,快起来。”华老师努力想坐起来,但一直没有成功。

小倩说:“妈,您身体太虚弱了,还是躺着吧。”小柱起来,坐在病房边拉着华老师的手说:“华老师,我可能是您的学生中,最没出息的一个。”

“你现在从事什么职业?生活上有问题吗?”“老师,我毕业后就回了老家的大山里教书,我现在是我们家乡一所希望中学的校长。”

“真的?太好了。”华老师眼睛里闪出了光芒,她示意女儿,自己要坐起来说话。

“华老师,得知您得了重病,我想我一定要来看看您。我上学时向您借过两次钱,我一定要亲手还给您。”“那点钱,不值得一提了。”

“华老师,我给您带来了两个礼物,这是我的全国优秀教师证书,这是我二十多年来写下的《教学心得》,想请您指点后出版。”“太好了,小柱,不,育仁,我为有你这么一个好学生,感到高兴和自豪。我答应你,你的书稿我会认真看的。”这一刻,华老师像打了强心剂,声调高了,说话也有了底气。最重要的是,她的脸上浮现出了久违的笑容。

最后的这段日子,华老师过的很舒心,她身心的痛苦好像一下子减轻了许乡,嘴里有时还哼上了歌曲。一个月后,华老师安详地走了,身边放着她给育仁精心编辑和核对过的那部书稿。

(选自《2016中国年度微型小说》,有删改)

15. 随着情节的发展,华老师的心情也随之发生变化,请用简明语言概括出来,填写下表。(4分)

情节

心情

1)学生纷纷回来看她

2)与女儿谈心事

3)学生张小柱来探病

4)华老师最后的日子

16.分析文章第②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4分)

17.赏析文中第⑩和⑤段画横线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分)

(1)那中年男人进来一下子在了病床前。

(2) 华老师眼睛里出了光芒,她示意女儿,自己要坐起来说话。

18. 结合全文内容,说说标题“最后的微笑”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5分)

三、 (50)

19.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50分)

题目一:“邂逅”主要是指偶然的、不期待的相遇。人生中有很多的邂逅,或许是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朋友之间,又或许是陌生人之间,每一次邂逅都可能有特定的故事,特定的情谊和感悟……请以“邂逅”为题,把你成长路途上最 难忘的那次邂逅写出来。

题目二:放下包袱,才能轻装前行;放下不幸,才能发现生活的美好;放下自卑,才能绽放自信的笑脸;放下胆怯,才能展露无限的潜能……放下身上背负的重压,一个人才能更好的前行。请以“放下才能前行”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恰当运用本学期学到的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联想和想象等写作技巧表情达意。写真实的或虚构的故事,叙事完整又有波澜,人物描写有血有肉,有大胆合理的想象,有独特的体验和感悟。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不少于500字。

附加题(10分)

(A)他要我交出的第二件东西是那两根中空的铁柱之一,他指的是我的袖珍手枪。我把枪拔出来,按照他的要求,尽可能清楚地向他说明了枪的用途。因为皮囊收得紧,其中的火药也幸运地没有被海水浸湿(所有谨慎的航海家都会特别小心以免火药被海水浸湿这种不愉怏的事情发生);我装上火药,并且事先告诉皇帝不要害怕,然后向空中放了一枪。他们这一次所受的惊吓,大大超过了刚才看见我腰刀时的惊吓,几百人倒地,好像被震死了一样,就是皇帝,虽然依旧站着没有倒下,却也半天不能恢复常态。我像交出腰刀那样,交出了两把手枪以及弹药包……结果是我的腰刀、手枪和弹药包被车送进了皇帝的御库,其它的物件全都归还给了我。

(B)我谨将这一主意献给陛下,略表寸心,来报答他多次给我的恩典和庇护。

国王对我描述的那些可怕的机器以及我提出的建议大为震惊。他很惊异,像我这么一只无能而卑贱的昆虫(这是他的说法),竟怀有如此非人道的念头,说起来还这么随随便便,似乎我对自己所描绘的那些毁灭性的机器所造成的流血和破毁这样普通的结果丝毫都无动于衷。他说,原先发明这种机器的人一定是恶魔天才,人类公敌。关于他本人,他坚决表示,虽然很少有什么东西能比艺术或自然界的新发现更使他感到愉快,但他还是宁可失去半壁河山,也不愿听到这样一件秘密。他命令我,如果我还想保住一命,就不要再提这事了。

1.选文中的“我”是_______________ ,选段(B)是“我”在_____________国的经历。(2分)

2.选段(A)和选段(B)的经历发生在两个不同的国家.这两个国家的国王了解“我”所说的手枪、火药等武器的途径和结果有什么不同?(4分)

3.结合选文和全书内容,简要说说(A)(B)选段里的国王分别是怎样的人?(4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783a7e9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cd.html

《中山市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水平测试试卷九年级语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