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启示

发布时间:2020-05-06 01:10:2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启示

  导语:未来的我们变成什么样,我们都不知道,但我们有能力改造自己。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最新【1】  最近看了本书名字叫〈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是一本关于都市身,心,灵修行的书。看后很受启发。这本书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小我,什么是真我。所谓的小我,就是受外界的一切而影响的自己,什么是外界的一切呢,也就是说金钱,名利,地位,权势,以及一切身边发生的事情,包括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自己的虚荣,这些都是小我的表现,小我会被身体里的潜意识所控制,也就是说时候有些事情你会不由自主的去想,去争。而做到了也未必就会得到真正的快乐,即使是快乐,也是来自外界的,一旦外界的让你感觉快乐的源头不在了,自己会很痛苦的。而身体里的那个真我呢?那个真我不会随着一切的改变而改变,甚至于有一天我们离开了,这个真我也不会消失!而通常能做到真我的人我想是没有吧!
  书中讲解我们人类一生所追求的东西,也不过五个字就可以表达,哪五个字呢?那就是爱!喜悦!和平!为什么我们这么努力还追求不到自己想要的幸福?真我和爱,喜悦,和平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这什么我们会远离真我呢?光是角色扮演就能遮挡我们原来的面目吗?
  其实书中就是用五个同心圆来解释的,在最中间的圆里写上真我,爱,喜悦,和平!然后在最外面的一个圆上写着角分扮演,身份认认同,里面第二个写着思想,第三个写着情绪,第四个写着身体!上面还写到身份认同--觉察!思想---检视,情绪----臣服,身体---联结。
  什么是身份认同----觉察呢?我自己以为书中说的就是要觉察外界的一切,不要被现实中的一切干扰了自己。思想---检视!也就是说当你对什么事情产生思想的时候,不要就想着负面的,那样会干扰你正常的思想,凡事要多考虑,也许会得到另外一种结果。情绪---臣服,也就是说当一件事情发生的时候,不管有多么的让人难以接受,发生了就是发生了,无法改变的,所以要学会臣服,臣服,不是让我们做软弱的人,不是一种屈服,而是要学会接受!当你真正放开的时候。你就会觉得一切都是另一种结局!身体---联结,我们要学着和自己的身体联结,当真正想一件事情的时候,如果和身体联结了,那是一种难以想象的能量!如果真的能做到这几点了,也许会活出真我吧!
  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内在的投射,就像镜子一样的反映你的内在,当外境有任何东西触动你的时候,记得要往内看,看看自己哪个方又被触碰了,看看自己有哪此阴影还没有整理好。不要浪费能量在那些外在的,不可改变,不可抗拒的东西上。先在内在层面做一个调和整理,然后再集中精力去应会付外在可以改变的部分。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我们很多人都习惯戴上了很多面具,每天每天都在不停地更换着,最后失落了真实的自己,当哪一天,我们逐渐的把目光从外界世界转向我们的内心世界时,我们会可悲地发现,其实我们很多人都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更糟的是。我们是自己思想和情感的奴隶,它时刻束缚着我们,使我们生活在了不快乐中……
  记得,每个发生在你身上的事件都是一个礼物,只是有的礼物包装得很难看,让我们心怀怨恨或是心存恐惧。所以,它可以是一个灾难,也可以是一个礼物。如果你能带着信心,给它一点时间,耐心,细心地拆开这个惨不忍睹的外壳包装,你会享受到它内在蕴含着丰盛美好,而且是精心为你量身打造的礼物!只想说一句,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这本书读了之后让我受益颇深,以前我总是说自己的心态有多么的好,其不然,我的心态没有自己想的那么好,我会为外界的事或喜或悲的,而且有些事情我没有真正的看开,也没有学会放下,对思想方面,更是不会考虑,对于以发生的事情不会学着接受,更别得什么与身体联结了!我要试着看开看淡一切,学着清心,静心,修心,做个小小的真我!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最新【2】  最近看了张德芬的畅销书——《遇见未知的自己》。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先看了作者写的序——你想要的人生,文章以一位都市白领阶层的女性为主角,经由每天都可能遭遇的种种事件,逐渐把眼光从外在的世界转向我们内在的世界,进而发现我们大多数人竟然都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更糟的是我们是自己思想和情绪的奴隶。一个不经意的机会下遇到一位老者,老者就像一位智者,女主人公在这位老者的指引下,改善内在的状态,进而改变了外在的世界,最终寻得内心的平和,就像春蚕破茧而出,迎风飞扬。
  在书中我看到很多熟悉的观点,也看到很多耳目一新的观点。我挺喜欢这本书,应该说我喜欢这类书——“心灵鸡汤”类的励志书籍,读的时候总有一种热情澎湃的感觉,给人带来一场心灵之旅。其实我知道就算我不能像若菱那样真正地从思想、情绪和身体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但读完后就有一种如浴春风的感觉,思绪不再是剪不断,理还乱。在读这本书前我就明白了这样的一个道理:生命来无影去无踪,无法臆测也难以捉摸,无论身处力争上游的快跑阶段,或逢人生变故减速慢行的彷徨时刻,或是看尽千山万水绚丽归于平淡的踌躇关头,都会遇到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但却从来没有去深究人为什么会有那些情绪,那就好比是知道了机器是怎样运转却不知道原理。读了这本书后,知道了人喜怒哀乐的源头,知道了我们要什么,我觉得书里说的很正确,人类所追求的东西,像权利、财富、健康,最终的目的还是追求喜悦和内心的和平。书里展开了很多人生的课题和智慧,在这里我们见证了这些智慧的正要性和实用性。
  令我印象深刻的一点是,书中一直在强调寻找真实的自我,确实我相信大多数人对于“我是谁”这个问题的回答都停留在名字这个代号上。我也是这样认为的,我很少去认识真我是怎样的。事实上,每当我想去想这个问题的时候,内心是茫然的,就连自己也不知道真正的自己是怎样的,我发现认清自我也是一件很难的事,像书中所说那有一个很长的过程。外在环境影响着我们的内心世界,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让我们容易失落真实的自我,人所以受苦的根源就是来自于不清楚自己是谁,而盲目的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在我读书的城市,那是一个节奏步伐都很快的城市,稍不留神就会被落下,那里交通格外拥挤,速食店到处都是,人人都生活在名利角逐战中。那是一个躁动的城市,真的是:忙碌,忙碌,每个人都忙碌;追求,追求,每个人都追求。为了生活,为了梦想,我们每个人天天都在演戏,扮演好员工,好朋友,好妻子,好媳妇,好父母,甚至是好人!有些是心甘情愿的,能够从中获得快乐,然而在不愿意的时候,为了演好这些戏份,我们每个人都要因时因地地戴上一些面具,正是这些面具遮住了真实的自我。当然还有我们那种小我的虚荣心也会让我们失落自我。然而也不是说生活在这样的社会就很难找找到真我了,书中介绍了一些实用性和灵性的生活指南,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我们周围朋友,同事来初步认识自我,因为我们周围吸引来的人和事物,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带着一定的能量震动和我们的震动频率相近。
  虽然这本书我只看了两遍,还没完全融会贯通,也没进行什么具体的实践,但我真的体会到了她能净化心灵,安抚浮躁,悲观和欲望,她将深奥的人生哲理简单叙述,将修行理念溶于其中,比起禅宗佛学等等思想显得有些粗浅,但更好让人感悟理解。她教会我,当我在面对生活中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时,唯有保持关照内心并惜福感恩的心态,一切的真相才会自动还原、水落石出。
  心境决定人生,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有太多的盲点无法透析,有太多的情绪无法调节,我们蜂拥着学最热门的技能、找最赚钱的工作、报考最时髦的学科……我们总是希望以最快捷的手段实现我们的梦想。但生活永远不会和我们想象的一样,所以我们要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来舒缓残酷的现实带来的坏情绪,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改掉惰性与私心,珍惜时间和理想,告别庸俗、浮躁,坚持信念,永远追求,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经常审视自己,自己给自己上课,自己给自己打分,寻求真我,解放自我。有时间休闲时不妨静下心来认真读书,读一些关乎身心灵成长的书,修心,养心,正心。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最新【3】  这本书采用了小说的形式,阐述的却是心灵修为的内容。因为是小说,所以通俗易懂,不过也为之牺牲略去了部分更为关键的原理性细节。不过总体来说,这还是一本值得认真阅读的读物。
  作者的核心思想是,从童年期起,我们就一点点失去了与真我的连接,因此很难感到真正的、来自于内心深处的爱、喜悦、和平——这三件事物,是人类一切追求的终极目标。并且,人们往往容易将快乐与喜悦相混淆:快乐取决于外在条件,一旦令你快乐的情境不复存在,快乐也会随之消失。例如,如果你没有中500万乐透奖,你就不会快乐;在你中500万乐透奖以后一年过去,情境也在发生改变,你的快乐也会逐步消失。而喜悦不取决于外在条件,是从内心深处产生的。
  为什么要去追求真我呢?作者认为,我们的意识仅占据1%,而99%的部分是潜意识。因此,潜意识基本上主宰了我们的生活,而不是我们自己。即,我们很难感知与控制自我,而是真我始终在主宰着我们的命运。真我其实也就是克里希那穆提所说的“实相”:所有的一切都是能量的震动,观察者(我们)又会影响被观察者(外在的世界),因而我们的潜意识,创造了我们所遇的世界。当你对某一类的人或是他们的行为,待别有意见、特别看不顺眼的时候,就是一种自我的投射行为,也是一种逃避策略。所谓投射,作者解释道,「什么是投射呢?比方说,我从小就被教导我应该是一个聪明的人,我也自认为我很聪明,所以我压抑、否认了自己不聪明的地方。于是,我看到不聪明的人的时候,他提醒了我内在不想面对的部分,所以我特别讨厌不聪明的人,对他们没有耐心。」
  我们有的时候,可以幸运地感知到我们的潜意识。例如,梦就是意识通往潜意识的一个桥梁。我们在梦中所见、所遇、所感、所作为,其实是潜意识的作用。
  接近真我,需要突破4层界限。第一层是身体。事实上,如果我们不关注自己的身体,很有可能会其很大的阻碍作用。其中之一是“胜肽”的可怕魔力。当我们在身体层面或是大脑层面产生某种情绪感受时,我们的下丘脑会分泌出相对应的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就属于胜肽。它会随血液流动并为细胞上的感受器所接受,久而久之,感受器就会对某种胜肽有了特定的胃口和需求。因此,如果不断重复做某件事,在生理层次上某些神经细胞之间就会建立起长期并且固定的关系。例如,如果爱生气的人很久没有生气,他的细胞就会让其有生理的需求去发脾气,如同一种瘾头一样。
  突破身体的限制,需要我们去关注身体。运动是个很好的方式,无论是怎样的运动,健走、跑步、游泳、瑜伽甚至是静坐,只要能够让你关注到自己的呼吸,关注到身体的运动动作本身,就是很好的将身体与真我相连接的方式。
  第二层是情绪。我们很容易回避、压抑自己的情绪,这个和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和训诫有关。长辈为了省事,总会通过抑制或者转移的方式,让孩子会避开负面情绪,因此长大之后的承认也学会了用替代品来逃避情绪,例如各种瘾头、工作狂等。有些人每天把时间排得满满的,就是不愿意去面对自己。
  突破情绪的限制,需要臣服——臣服于事实,那些已经发生的事实。凡是你抗拒的,都会持续。不再和老天或者他人所决定的事实相抗争;承认是已经发生的事;接纳客观的当下。作者认为,「臣服的好处就是,当你接纳了当下,不徒然浪费力气去抗争的时候,事情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转机出现,你才发现原来的挣扎真的是白费力气。而且,正因为你把能量充分关注于眼前的事物上,有的时候你会发现更好的解决之道,帮助你脱离眼前的困境,或是你不喜欢的情境。」
  第三层是思想。我们往往忽略去观察自己的思想,因而一股脑地不加选择地信任、顺服于自己的思想。特别是负面思想,会是一种背景音乐般的存在,在意识层面反复播放;而被我们所忽略了其真实性。有些思想,是我们一直铸就因而忘却了实相的——比如,「自己的价值是自己给的,不能把这个权力拱手让给他人。」许多人在发生了事情的时候,总会批判自我、虐待自我,因为他们试图在这些事情上寻找与证明自我的价值。在潜意识层面,他们充满「无价值」感,老是觉得自己不够好。然而,自己并不是这些事情;自己的价值是自己给的;而不是他人或者其他事物。突破思想,正是需要自己去检视自己的想法。
  第四层是身份认同。很多人认为工作、家庭、社会地位、财富等就等同于自己;这就屏蔽了真我。例如,老人提醒若菱,「我不是我的婚姻,我的真我不会因为别人的眼光、我婚姻的状态而有所改变。」
  这本书也阐述了和很多其他心理学著作类似的观点。比如如何对待亲密关系中的另一方——你可以把你知道的,你认为对的、正确的东西和他们分享,但是背后不要设定一个预期的结果。(比方说:你一定要听我的,要不然)这样的话,对方比较能够接受。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720c23b00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24.html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启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