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类电影Top50

发布时间:2014-03-14 15:24:2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NO.50《乱世佳人》(1939,美国)

 

导演:维克多·弗莱明

背景:美国南北战争

关键词:爱情 坚强女性 



美国内战的爆发彻底改变了庄园千金小姐斯嘉丽的命运,战火纷飞的乱世中,斯嘉丽追求美满爱情的愿望化为泡影,但她仍坚强的鼓励自己: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本片耗资巨大,明星阵容豪华,美工布景气势不凡,战争和历史场面宏大逼真,上映后观者如潮,并夺得8项奥斯卡大奖。《乱世佳人》的魅力贯穿整个20世纪,堪称好莱坞影史上最值得骄傲的一部旷世巨片。





NO.49《怒海争锋》(2003,美国)

 

导演:彼得·威尔

背景:拿破仑时期英法海战

关键词:海战 硬汉 



改编自著名历史小说,讲述杰克舰长和马图林医生这对个性迥异的搭档的海上冒险故事,再现了拿破仑战争时期,英法舰队惊心动魄的较量。导演彼得·威尔从原著中截取一段,创造出有血有肉的一组群像,倔强守旧的船长和慵懒的贵族医生搭档既有默契,又不乏喜感,一众配角也各具特色。影片借助大量电脑特效,再现了波澜壮阔的海战场面,是海上惊险片中的佳作。



NO.48《土地与自由》(1995,英国)

 

导演:肯·罗奇

背景:西班牙内战

关键词:独裁 民主 革命青年 



西班牙内战时期,失业的英国青年大卫加入马克思统一工人党,对抗弗朗哥暴政,为民主自由而战。负伤的他来到巴塞隆纳,但政治风向却在此刻变了,大卫发现自己已经不知为何而战,在不同的阵营间来回摇摆。影片在1996年获得多项欧洲大奖殊荣,是一部对战争和人性有着深刻反思的作品。本片常被拿来与著名作家乔治·奥威尔描述西班牙内战的《向加泰罗尼亚致敬》相提并论,两者在思想性上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处。



NO.47《天国王朝》(2005,美国)

 

导演:雷德利·斯科特

背景:中世纪十字军东征

关键词:宗教 十字军 圣城 



十二世纪的法国,青年铁匠贝里昂因缘际会成为了十字军领袖,他前往耶路撒冷,卷入了皇族的争端。穆斯林大将萨拉丁率领大军压境,贝里昂挺身而出捍卫天国王朝。导演剪辑版本的《天国王朝》是一部优质的古装史诗战争片,结合实景与电脑特效营造出数十万大军浴血交战的壮观场面,娱乐效果一流。在英雄史诗故事背后,影片对圣战意义的诠释,具有普世精神和人性价值,最终仍是宣扬和平至上。



NO.46《太阳帝国》(1987,美国)

 

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背景:二战中国战场

关键词:反战 少年 集中营 



二战爆发,日军占领上海,一心向往飞行的英国男孩吉姆被关入日军的集中营,集中营的生活满足了他对于飞机的渴望,也使他渐渐成熟,直到战后和家人团聚。导演斯皮尔伯格通过一个孩子的眼光审视这场战争,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追求,全片没有刻意渲染残酷的战争场面,但却将对于战争的尖锐批判深深印在观众心里,集中营的日军零式飞机和美国人的空中凯迪拉克,为影片注入富有童气的奇幻色彩,当时仍是童星的克里斯蒂安·贝尔演活了这个单纯的少年。



NO.45《驱魔降邪》(1968,英国)

 

导演:迈克尔·里夫斯

背景:17世纪英国内战

关键词:巫术 杀戮 



17世纪的英国,保皇党与议会之间的内斗令国民的生活混乱不堪,一个叫做马修·霍普金斯的人利用巫术让当地的村民崇信于他,而他只想借助影响力取得保皇党的信任,为此谋杀了当地的牧师,与牧师侄女订婚的理查德愤怒不已,决意展开复仇。导演迈克尔·里夫斯是一位早逝的天才,本片是26岁就告别人世的他留下的三部电影之一,虽是低成本之作,却逼真刻画出英格兰内战时期的社会状态,对埋藏人类心灵深处的邪念有着深刻探讨。





NO.44《生于七月四日》(1989,美国)

 

导演:奥利佛·斯通

背景:越南战争

关键词:反战 嬉皮士 



本片是大导演奥利佛·斯通越战三部曲的第二部,改编自真实事件。朗是一个充满爱国激情的运动员,不顾家人反对奔赴越南作战,却并未能在战场上找到向往已久的英雄气概。朗负伤回国后经过一段自暴自弃的生活,逐渐振作起来,磨炼成积极的反战斗士。斯通引导着观众以严肃的心态去对待和思考越战的历史和意义,是美国影坛一次创作勇气和道德良心的表现。全片只有十五分钟对越南战场的正面描绘,却拍出了地狱般的恐怖效果,年轻的汤姆克鲁斯有颠覆帅气形象的精彩演出。



NO.43《山丘》(1965,英国)

 

导演:西德尼·吕美特

背景:二战北非战场

关键词:战俘 虐囚 



本片是一部全男星整容的阳刚影片,讲述二战期间一处北非战俘营中,残暴的指挥官强迫命令战俘在烈日下冲锋陷阵,造成一名战俘中暑死亡,监狱势力试图掩盖这起事故,遭遇不甘被虐待的军人奋起反抗。导演西德尼·卢美特采用大量长镜头,制造了一种戏剧的连贯性和表演的生动性,使片中场景逼真可信,开放式的结尾留给人无限思考。本片是肖恩康纳利在拍摄007电影时期最成功的一次转型,也被誉为他演员生涯中最好的表演之一。





NO.42《无主之地》(2001,波黑)

 

导演:丹尼斯·塔诺维奇

背景:波黑内战

关键词:反战 黑色幽默 维和 



一部充满黑色幽默的反战片杰作,波黑内战期间,一名塞族士兵和一名克族士兵在无主之地的战壕中被地雷牵制,为了活命不得不联手求助,小小的纷争很快变成了国际性新闻,但无论是维和部队,还是媒体,都能没改变他们的悲剧命运。影片通过一个荒唐之极的处境,不动声色的讽刺了卷入这场交战的每一方,凸显了战争的荒谬,与传统的反战片大不相同。影片获得了2002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NO.41《巴顿将军》(1970,美国)

 

导演:弗兰克林·斯凡那

背景:二战

关键词:铁腕将军 传记 



本片讲述了传奇将军巴顿在二战期间毁誉参半的经历,既描述了他在北非战场大败德军的辉煌战绩,也有殴打士兵、发表不慎言论的个人污点,将巴顿塑造成一个高大雄伟,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影片最著名的是开场长达五分钟的星条旗演讲,既是高难度的反传统电影表现手法,也是主角出神入化演技的精彩展示。

NO.40《战神亨利五世》(1989,英国)

 

导演:肯尼思·布拉纳

背景:英法百年战争

关键词:史诗 莎翁戏剧 



亨利五世是15世纪在位的英格兰国王,统治期间取得了辉煌的军事成就。影片改编自莎翁经典名著,讲述年轻的亨利五世率军进攻法国,但一路上他不但要面对消沉的士气,还有自己内心的疑虑。影片具有浓厚的古典戏剧味道,将亨利五世描绘成具有领袖气质与道义良心,但带点心理阴暗的角色,甚至有一点偏执狂般的扭曲,是对莎翁原著的另一种诠释。



NO.39《陆军野战医院》(1970,美国)

 

导演:罗伯特·奥特曼

背景:朝鲜战争

关键词:群戏 讽刺 反战 



一部风格独特的反战片,讲述朝鲜战争时,前线野战医院里几个医术高明但性格古怪的医生的种种荒唐之事。全片中没有开过一枪一炮,罗伯特·阿尔特曼用写实手法加上黑色喜剧的夸张笑料借古讽今,探讨了道德、性、战争等多重话题,表面上写的是朝鲜战争,实则是对当时如火如荼的越南战争大加挖苦,在艺术性和娱乐性上均达到了很高的成就,因电影的大受欢迎,还发展成热播多年的剧集。



NO.38《萨尔瓦多》(1986,美国)

 

导演:奥利佛·斯通

背景:萨尔瓦多内战

关键词:战地记者 反战 屠杀 



理查德是一名战地记者,他来到政局动荡的萨尔瓦多寻找赚钱的摄影题材,当发现这里是个不折不扣的灾难之地时他决定离开,但此时他已经和一名当地女子坠入情网。本片是奥斯佛·斯通在政治题材上又一力作,堪称影史上最出色的表现战地记者生涯的作品,军政独裁者的残酷,革命者的激情,民主国家对外的虚伪,都在斯通的镜头下展现得淋漓尽致。



NO.37《铁血军营》(1980,美国)

 

导演:塞缪尔·富勒

背景:二战

关键词:军旅硬汉 血战四方 



这是一部硬派风格的战争片,二战初期,一支美国步枪连在中士的带领下,转战北非、意大利、法国、德国等地,与纳粹展开生死决战。整部影片一气呵成,毫无拖泥带水,导演塞缪尔富勒集中展现了各种战争场面,登陆战、偷袭战、巷战、丛林战等,娱乐性十分出色,同时也不乏人性光辉,饰演中士的好莱坞老牌硬汉李·马文演出了这个身经百战的老兵的神韵。



NO.36《黑鹰坠落》(2001,美国)

 

导演:雷德利·斯科特

背景:摩加迪沙战争

关键词:巷战 突围 



本片描述1993年摩加迪沙战争时期,一支特种部队执行缉拿任务时,黑鹰直升机遭索马里民兵火箭击落,任务演变成15小时的惨烈巷战,导致19名美军死亡。影片的拍摄得到摩洛哥政府和美国国防部的全力支持,尽可能完整和真实的再现了当时的事件原貌,其精准和翔实程度甚至使得不少人建议历史频道用此片代替相关纪录片。片中有超过100分钟的战斗场面,对武器和战术细节描述一丝不苟,丝毫不回避表现战场上的血腥场面。



NO.35《黄金时代》(1946,美国)

 

导演:威廉·惠勒

背景:二战刚刚结束

关键词:退伍军人 战争创伤 



全片通过三名退伍军人回乡后的不同遭遇,呼吁政府和社会人士应重视为国奋战的军人,在他们重新进入社会时给予关怀和尊重。影片将视角对准一般战争片没有触及的领域,从炮火散去后的平淡中挖掘战争创伤,导演和片中多名演员都是刚从战场回来的退役军人,对角色的把握十分精准传神。本片在二战结束的次年适时推出,在观众中引起热烈反响,并获得第19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大奖。



NO.34《十二金刚》(1967,美国)

 

导演:罗伯特·奥尔德里奇

背景:二战

关键词:敢死队 刺杀 



二战时期,李·马文扮演的铁血少校训练并带领十二名重罪犯组成敢死队,前去刺杀一名德军将领,敢死队以寡敌众顺利完成了目标,但自身也损伤惨重。影片节奏紧凑,战斗场面火爆刺激,全片几乎没有女性出现,之后还衍生出多部续集,但水准均不如首集。影片获得奥斯卡四项大奖,坊间传闻因为导演决意不肯剪掉片中炸死德国军官和家属的片段,未能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NO.33《战血染征袍》(1964,英国)

 

导演:赛·恩菲尔德

背景:祖鲁战争

关键词:防御固守 殖民主义 



祖鲁战争发生于1879年,是大英帝国与南非祖鲁王国之间的战争。本片讲述祖鲁战争期间,一群英军散兵游勇和伤病员组成的百余人小部队,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凭借一个小教堂和简陋的防御工事,顶住了祖鲁4000大军的轮番进攻。影片带有强烈的殖民主义色彩,但对英军和祖鲁人的战术策略和进退攻守的描述精准细致,在各方面都达到了同时代战争片的一流水准,主角配角个个性格鲜明,令人过目不忘。



NO.32《拆弹部队》(2008,美国)

 

导演:凯瑟琳·毕格罗

背景:伊拉克战争

关键词:拆弹 纪实 生死一线间 



本片由编剧兼制片人马克·鲍尔的回忆录改编而成,讲述了一组美国拆弹专家被派往巴格达执行任务,他们既要面临拆弹时的生命威胁,也要应付错综复杂的当地局势。影片采用大量手持肩扛摄影机的运动拍摄方式,颇有纪录片风格,几次拆弹场面都拍出了令人屏息的紧张感。影片背后折射出的伊拉克战争话题,引起媒体和评论界强烈反响,也顺理成章获得奥斯卡评委青睐,成为82届金像奖最大赢家。



NO.31《桂河大桥》(1957,美国/英国)

 

导演:大卫·里恩

背景:二战

关键词:战俘 修桥 反战 



史诗片导演大卫·里恩的第一部巨片,以二战时期的太平洋战场为背景,围绕着修建桂河大桥事件,描写了日本一个战俘营的故事。影片风景壮丽,结构张弛有度,尤其在刻画人物方面十分出色,片中并没有全然的正反方,来自英国、美国、日本三位不同国籍的军人形象各具特色,通过对军人原则的探讨和建桥者最后自己炸桥的情节,阐述了战争的荒谬和破坏力,被誉为影史上最深刻的战争题材电影之一,勇夺5项奥斯卡大奖。

NO.30《加里波底》(1981,澳大利亚》

 

导演:彼得·威尔

背景:一战

关键词:青年 理想 反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加里波底战役是盟军惨败的一场战役,牺牲了无数澳洲人的生命。电影《加里波底》讲述两名充满理想主义和爱国热情的青年走上战场,却遭遇理想破灭。影片反映炮火中真挚的情谊,从普通士兵的角度批判反思了荒唐可笑的战争,澳洲青年们轰轰烈烈的冒险精神在战争形势面前,只能落得幻灭的下场。本片获得当年金球奖提名和多项国际大奖,梅尔吉布森因片中的精彩表演获得澳洲电影奖影帝头衔。



NO.29《罗马不设防》(1945,意大利)

 

导演:罗伯托·罗西里尼

背景:二战

关键词:游击队 新现实主义 



影片讲述二战结束前夕,意大利地下反抗组织领袖与占领罗马的德军斗智斗勇的故事,展现了意大利游击队可歌可泣的壮烈事迹,在改革开放初期曾在我国引起巨大反响。导演罗西里尼把演出场地搬到伤痕累累的大街上,部分镜头为战争状态下偷拍完成,画面粗糙,产生强烈的真实感,片中的角色,除去个别的以外,全部是非职业演员,标志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首开先声。



NO.28《钢琴家》(2002,法国/德国/波兰/英国)

 

导演:罗曼·波兰斯基

背景:二战

关键词:集中营 屠杀 救赎 



根据波兰钢琴家瓦拉迪斯罗·斯皮曼的自传体小说改编,他从小显露出钢琴天赋,后成为波兰最年轻的钢琴家之一,德国入侵波兰后他开始逃亡生活,直到在一位热爱音乐的德国军官庇护下,苦撑到二战结束。导演波兰斯基将艺术的美丽和纳粹的血腥屠杀并置,生动还原出那个灭绝人性的杀戮之地的面貌,制造出令人心灵震颤的节奏感。影片获得无数奖项殊荣,主演阿德里安布洛迪凭借本片中的出色表演成为奥斯卡历史上最年轻的影帝。



NO.27《勇敢的心》(1995,美国)

 

导演:梅尔·吉布森

背景:13世纪苏格兰民族起义

关键词:史诗 起义 自由 



影片根据13世纪末发生在苏格兰的真实事件改编而成,男主人公威廉·华莱士因不堪英军压迫,率领村民揭竿而起,为苏格兰的自由而战。梅尔·吉布森自编自导自演的本片,气势宏伟壮阔,山脉、森林和村庄,配以凄婉的风笛声,传神的捕捉到苏格兰历史风情,刀光剑影的战争场面阳刚无比,充满了血性男儿的英雄气概,片尾华莱士牺牲前仰天高呼的一声自由,荡气回肠,是影史经典场面。



NO.26《黄金三镖客》(1966,意大利/西班牙/德国)

 

导演:赛尔乔·莱昂内

背景:美国南北战争

关键词:西部 赏金猎人 寻宝 



赛吉奥·莱昂内镖客三部曲第三部,也是公认水准最高的一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善、恶、丑三名性格各异的高超枪手趁着政局混乱,忙于寻找一批黄金。影片将意大利通心粉西部片放入大时代背景,制作严谨,气派十足,在单纯表现西部游侠故事之余,也以厚重的历史感渗透观众内心。三名主角互相利用各怀心计,激发出不少令人捧腹的笑料和张力十足的对峙,片尾三人拔枪对决的段落,展现了导演超一流的调度手段。



NO.25《卢旺达饭店》(2004,美国/英国/南非)

 

导演:特瑞·乔治

背景:卢旺达内战

关键词:屠杀 种族灭绝 救赎 



取材于1994年的卢旺达大屠杀,讲述一位卢旺达胡图族的饭店经理,不顾生命危险斡旋在屠杀者、军阀、联合国维和部队之间,设法挽救1268名图西族难民的故事,在题材和拍摄手法上近似于《辛德勒的名单》,并没有对血腥恐怖的屠杀场面进行正面描写,而是从侧面反衬情势的紧张。影片以朴实的语言,写实的手法,赞美了在疯狂年代中保护弱势群体的人道主义者,是一曲光辉的人性讴歌。



NO.24《影子部队》(1969,法国/意大利)

 

导演:让-皮埃尔·梅尔维尔

背景:二战

关键词:反抗军 纪实 



擅长黑帮警匪片的梅尔维尔以纪实的风格,描写了二战时期法国地下游击队艰苦的战斗生活,影片基调深沉,色彩凝重,没有惊险桥段,以反英雄的方式刻画几位英雄主角,表现了他们孤立无援、危机四伏的处境,被评为描写法国反抗军最真实、最具冲击力的一部电影。梅尔维尔本人和编剧乔瑟夫在二战期间均曾隶属这个影子部队,对当时的情境有十分逼真的还原。



NO.23《战火屠城》(1984,英国)

 

导演:罗兰·约菲

背景:柬埔寨内战

关键词:红色恐怖 屠杀 



1972年,《纽约时报》记者辛尼在柬埔寨采访,与柬埔寨人潘迪在战火中结下深厚友谊。红色高棉占领金边后,辛尼安全撤退,潘迪因没有护照而被捕,目睹了红色高棉暴政的他历经劫难逃出地狱,与老朋友重逢。全片令人不寒而栗的一幕是潘迪逃跑时误入人骨河,一具具骨骸堆积如山的控诉着暴政统治者的惨无人道。影片后半段几乎成为华裔演员吴汉的逃亡独角戏,吴汉也凭此角色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



NO.2248小时》(1942,英国)

 

导演:卡瓦尔康蒂·阿尔贝托

背景:二战

关键词:谍战 



这是一个谍战题材的惊险故事,德国大举入侵英国之前,空投了一批伞兵潜入英国小镇中,控制当地百姓,为德国的进攻做前期准备,小镇居民想尽办法与外界取得了联系,与赶来的英军里应外合歼灭了德国间谍。影片着眼于商业娱乐性,在巴西电影先驱卡瓦尔康蒂·阿尔贝托的掌控之下,节奏明快,叙事清晰,情节曲折,在二战如火如荼时期上映,有着鼓舞军心的积极作用。



NO.21《夺金三王》(1999,美国)

 

导演:大卫·O·拉塞尔

背景:海湾战争

关键词:荒诞 冒险 



海湾战争即将结束,三个好兄弟计划抢夺一批属于萨达姆的财宝,当他们目睹战后的伊拉克满目疮痍时,又决定救济当地的难民。本片颠覆了好莱坞主流战争片拍法,以玩笑嘲讽的口吻和夺宝冒险片的风格来包装,大量妙趣横生的动作场面、尖锐的讽刺笑料,组成了一部轻松滑稽的新时代趣味战争片。

NO.20《铁十字勋章》(1977,英国/德国/南斯拉夫)

 

导演:山姆·佩金法

背景:二战

关键词:德国视角 反战 暴力美学 



这是一部从德国人视角看二战的电影,也是美国电影大师萨姆·佩金法唯一一部战争片,他将《碧血黄沙》式的西部情结融入到了二战战场,讲述二战后期一个厌战老兵和一个一心谋取铁十字勋章的贵族军官的斗争,两人的较量反映出当时德军阵营中的两种心态。影片以极端环境下的士兵的求生意识反衬战争的残酷和毁灭性,从而凸显反战主题,动作场面充满了佩金法招牌式的真实、暴力和慢镜头下的优雅。



NO.19《野战排》(1986,美国/英国)

 

导演:奥利佛·斯通

背景:越南战争

关键词:反战 地狱战场 



奥利佛·斯通越战三部曲的第一部,也是他的成名之作。大学生泰勒前往越南前线服兵役,除了面对残酷的战斗,还要身处两位上级军官的矛盾中,最终认识到战争使人丧失人性的可怕力量。影片具有强烈的反战意识,斯通以最惨烈的方式表现出最恐怖的不是敌人,而是战友间自相残杀的主题,被认为最真实的反映越战战争的影片之一。





NO.18《斯巴达克斯》(1960,美国)

 

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

背景:古罗马斯巴达克斯起义

关键词:角斗士 奴隶起义 史诗 



公元前73年,角斗士在奴隶斯巴达克斯的领导下起义,壮大成一支奴隶大军,在罗马政府的血腥镇压下,斯巴达克斯寡不敌众,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库布里克的这部史诗巨制忠实于历史,不但有奴隶英雄与罗马军队搏杀的描述,也有罗马政权内部的权力斗争。影片的压轴大战启用了八千多名群众演员,场面十分宏伟。本片在商业和奥斯卡上的佳绩,为库布里克之后的创作开启了很大的空间,但库布里克因为与片方的矛盾,拒绝承认此片是自己的作品。



NO.17《帝国陷落》(2004,德国)

 

导演:奥利弗·西斯贝格

背景:二战

关键词:希特勒 纪实 



本片素材来源于历史学家约阿希姆费斯特的《希特勒的末日》和希特勒生前的女秘书特劳德尔·琼格的回忆录《直到最后时刻》,讲述了这个不可一世的独裁者人生中最后12天的生活。影片打破了对于希特勒战争狂人的印象,将其塑造成情感丰富的独裁暴君,叙事上冷静客观,且充满人文情怀,这引来影评家和史学家的不少非议,认为对希特勒太过人性化的描述有美化纳粹之嫌。值得一提的是,片中希特勒发飙怒斥众人的一场戏,因为众多恶搞版本的出现而风靡中文网络世界。



NO.16《西线无战事》(1930,美国)

 

导演:刘易斯·迈尔斯通

背景:一战

关键词:反战 



本片是好莱坞有声片初期的经典反战作品,讲述一战期间马恩河战役前后,一群德国少年对战争对战争态度的转变,主人公保尔和同学在老师的煽动下投身一战,但他们的英雄理想很快被恐怖的现实消磨殆尽,并对战争产生了怀疑、厌恶甚至憎恨之情。影片的故事是一战中整个西线战场的缩影,表现了与战争相比,人的生命是多么微不足道。结尾处主角爬出战壕捕捉蝴蝶,被子弹击中身亡的镜头,已成影史经典。



NO.15《萤火虫之墓》(1988,日本)

 

导演:高畑勋

背景:二战

关键词:反战 催泪 



二战中的日本,两兄妹成为战争的孤儿,因为与远房亲戚相处不来而到附近的废弃防空洞下生活,最终不堪饥饿的折磨相继死去。片中的萤火虫来自日本传统文化,象征人的灵魂。这部著名的吉卜力工作室出品的动画片,色调灰暗,气氛悲凉,情节催人泪下,具有鲜明的反战情节。漫天萤火虫的美丽画面,一针见血的控诉了战争对美好事物的无情践踏。





NO.14《猎鹿人》(1978,美国)

 

导演:迈克尔·西米诺

背景:越南战争

关键词:兄弟情谊 反战 



本片是美国影史上第一部反映越战的重要作品,以三名战友在越南战场的不同遭遇,反思了战争给普通人带来的不幸,将越战制造的心理恐惧和人性扭曲表现得淋漓尽致。影片上映时,越战还是美国人不愿触及的伤口,因此片中的一些情节如残酷的俄罗斯轮盘赌令当时的观众无法接受,并因将北越士兵描绘成毫无人性的怪兽,遭到了一些非议,但其反战思想和高超的叙事手法还是得到了一致认可。



NO.13《无耻混蛋》(2009,美国/德国)

 

导演:昆汀·塔伦蒂诺 伊莱·罗斯

背景:二战

关键词:恶搞 颠覆 暴力



影片分为五个章节,对二战历史大肆颠覆,极尽恶搞之能事,甚至提前制造了希特勒的死亡。一支号称混蛋的杂牌部队秘密潜入法国,打算在德军高级将领们看电影时实施刺杀。导演昆汀·塔伦蒂诺是好莱坞著名的玩电影高手,他以拿手的暴力美学、非线性叙事和诡异的黑色幽默彻底改写二战的历史事件,风格戏谑、夸张荒诞,大段对白混以多种语言呈现,成功制造出一部具有昆汀特色的邪典佳作。



NO.12《大幻影》(1937,法国)

 

导演:让·雷诺阿

背景:一战

关键词:战俘 逃亡 反战 



著名导演让·雷诺阿的不朽杰作,也是影史上最早的越狱片之一,在当时上映时曾招致两极化的评价,但被后世追认为传世经典。三名法国飞行员被德军击落并俘虏,他们发现有囚犯正在挖隧道逃跑,于是加入逃狱行列。片名颇有深意,暗示战争背景中,自由、平等等理想都如同不切实际的幻影,在反战、讴歌自由等主题外,影片还触及阶级话题,展现不同阶级的人们都要在战乱中遭遇不可避免的悲剧命运。



NO.11《从海底出击》(1981,德国)

 

导演:沃尔夫冈·彼德森

背景:二战

关键词:潜艇 海战 反战 



大导演沃夫冈·彼得森以这部广受好评的战争片一举成名,吹响进军好莱坞的号角。二战期间,一艘德军U型潜艇奉命出击,执行对英国舰队的袭击任务,却遭遇始料未及的命运。全片超过三小时,完整版更长达五小时,且所有故事几乎都在潜水艇这一狭小空间内展开,但在丰富流畅的镜头调度下,戏剧张力逼人,丝毫不显沉闷,海战时的气氛把握也十分到位。影片结尾出人意料,最是耐人寻味。

NO.10《大逃亡》(1963,美国)

 

导演:约翰·斯特奇斯

背景:二战

关键词:战俘 逃狱 



二战时期,一所德军战俘营内,逃狱经验丰富的美国人希尔和英国军官罗杰计划挖掘隧道,带领250人一齐逃跑,但最终获得自由的只有几个人。本片是战俘电影中的鸿篇巨制,史蒂夫·麦奎因扮演的美国战俘不懈追求自由,历经磨难从不放弃,不屈不挠的形象在此类型电影中极具代表性,其最后驾驶摩托车逃脱追击的一段场面十分经典。此外还有大量60年代巨星加盟此片,均有个性十足的演出,群戏精彩纷呈。



NO.9《阿尔及尔之战》(1966,阿尔及利亚/意大利)

 

导演:吉洛·彭特克沃

背景:阿尔及利亚民族独立战争

关键词:纪实 殖民 抗争 



1954年,法属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爆发反抗运动,随着暴乱升级,法国军队的镇压也愈加残酷,最后演变成独立战争。这部半纪录片忠实反映了这段抗争历史,粗颗粒的画面有如新闻片段,拍摄过程曾获得阿尔及利亚政府大力支持。影片立场客观中立,没有简单的美化或丑化任何一方,开创了欧洲电影批判殖民主义的先河。本片获得了威尼斯金狮奖,但在法国被禁映多年。



NO.8《全金属外壳》(1987,美国/英国)

 

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

背景:越南战争

关键词:人性摧残 反战 



库布里克通过新兵训练的过程展现了非理性的战争狂热如何摧残人的心灵,在内容和技巧上都有相当高超的造诣。影片前半段讲述一群新兵如何在魔鬼教官的带领下逐渐泯灭人性,成为杀人机器,后半段则是主人公在战争中逐渐恢复正常人性,前后心理过程演变的比照,尖锐讽刺抨击了战争的残酷与荒谬。



NO.7《拯救大兵瑞恩》(1998,美国)

 

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背景:二战

关键词:诺曼底登陆 人道主义 



二战时期诺曼底登陆前后,一支美军八人小队深入敌后,寻找生死未卜的二等兵瑞恩,并将其安全送回后方。开片长达26分钟的奥马哈滩头登陆战,以纪录式的手法拍摄,壮观宏大,血肉横飞,真正意义上再现了战场的腥风血雨,对战争惨烈程度的描绘达到了空前的效果。影片探讨了战争中的人性议题,引导观众思索以八个人的生命换取一个士兵的意义,深度挖掘了战争中的人道主义精神,是斯皮尔伯格作品在娱乐性和艺术性上的一次完美结合。



NO.6《卡萨布兰卡》(1942,美国)

 

导演:迈克尔·柯蒂斯

背景:二战

关键词:爱情 友谊



二战时期,卡萨布兰卡是欧洲逃往美国的必经之地,商人里克拥有一家夜总会,并手持宝贵的通行证,反纳粹人士维克多和妻子伊尔莎的到来,使里克陷入与伊尔莎的旧情复燃,两人面对感情和政治的矛盾难以抉择。除了丰富的情节、精彩的台词和迷人的异国情调,本片最主要的成功因素当属冷血硬汉亨弗莱·鲍嘉和瑞典美人英格丽·褒曼的出色表演,成功刻画出一对银幕上不朽的战时恋人。本片诞生于二战正值白热化程度的1942年,具有鲜明的鼓舞人心,激励战斗精神的作用,一经上映便取得卖座佳绩,并夺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大奖。



NO.5《光荣之路》(1957,美国)

 

导演:坦利·库布里克

背景:一战

关键词:逃兵 审判 反战 



大师库布里克的第一部杰作,根据一战时期法国军队中真实事件改编,一位将军下达令前线战士白白送死的错误命令,任务失败后为了掩盖错误,又下令逮捕并控告三个无辜士兵临阵脱逃,一位正直的上尉自告奋勇承担起艰巨的辩护。全片接凑紧凑,手法利落,其对战争意识和官僚主义的批判也可以延伸到更广阔的领域。剧本原本设定为大团圆结局,但为了保持影片的力度,库布里克最终选择如今的悲剧结局,成就一部反战片经典。



NO.4《炎628》(1985,前苏联)

 

导演:依莱姆·克里莫夫

背景:二战

关键词:少年 恐怖 反战 



本片是在欧美影响力最大的苏联战争电影,故事发生在苏德战争期间,主人公是一个潜入森林帮助游击队的16岁少年,开场时他还是个天真的孩子,经历法西斯军事围剿摧残后,他换上了未老先衰的恐怖面容。影片在描写德战区人民的悲惨遭遇时采用写实手法,对恐怖场面的描绘超出了以往任何一部描写德军集中营的电影,把一张稚嫩的孩子脸扭曲成皱纹密布的垂暮老人脸,将战争毁灭人性的真实面目刻画得入木三分。



NO.3《细细的红线》

 

导演:泰伦斯·马力克

背景:二战太平洋战场

关键词:反战 玄思 



息影20年的泰伦斯·马利克复出,贡献出这部节奏舒缓的意识流式战争片,延续了其作品一贯的优雅和玄思。影片开头平静安详,夹杂着主角的内心独白,有如一部摄影精致的风光片。之后抢夺阵地的战争戏则展示出商业大片的气质,马利克出色的场面调度能力,利用山野的自然环境和神出鬼没的日军,烘托出战争的残酷和恐怖。影片云集大堆明星,但因主题深奥晦涩,上映后票房并不理想,但片中对战争、死亡和生命的诘问,收获了评论界的一致好评。



NO.2《辛德勒的名单》(1993,美国)

 

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背景:二战

关键词:集中营 屠杀 拯救 反战 



大导演斯皮尔伯格真实再现了二战时期,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保护1200多名犹太人免遭纳粹杀害的历史事件。描写犹太人遭屠杀的影片在此之前也有不少,但描述德国人甘冒生命危险营救犹太人还属首次。影片情节波澜壮阔,气势悲壮,刻画出纳粹灭绝犹太人的疯狂和恐怖,使得救赎情节在对比之下尤为深刻感人。全片几乎以黑白画面组成,只有一个穿红衣服的小女孩偶然闪现几次,以及结尾犹太人走出集中营时银幕变成彩色,产生了震撼人心的非凡效果。





NO.1《现代启示录》(1979,美国)

 

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背景:越南战争

关键词:人性扭曲 恐怖杀戮 反战 



越战后期,一位美军上尉奉命沿湄公河而上,搜寻并刺杀一位脱离美军自立为王的上校,沿途他目睹种种惨绝人寰的暴行和杀戮,最后找到上校时,上校竟求一死。科波拉在《教父》系列大获成功后,改编康拉德的经典名著《黑暗之心》,拍摄了这部思想性和艺术性登峰造极的反战史诗片,在战争题材中融入对人性和现代文明的哲学思考。影片具有歌剧般华美磅礴的风格,集中体现在美军直升机伴随瓦格纳的《女武神》轰炸一段。马龙·白兰度饰演的上校在结尾出场,以带有虚幻风格的表演刻画出复杂的内心世界,震撼人心。本片被评论界公认为最深刻、最有代表性的越南战争片,占据本榜单首位,当之无愧。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602d83e5acfa1c7aa00cc8b.html

《战争类电影Top50.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