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

发布时间:2015-03-27 15:14:1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姓名:焦潇萌 年级:城市规划 学号:1228150022

新型城镇化

摘要: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新型城镇化的概念被提出正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正处于城乡整体改革的重要时期,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成为我国在新形势下推进城乡统筹的重要战略决策。

关键词:城镇化、城乡一体、“人”的城镇化

201212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早在2003年中央党校教授谢志强就提出“新型城镇化”,由此我国开始了探讨新型城镇化的道路。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曾把“中隔的城镇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并列为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件最深刻的事情。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球1/5人口的生活品质,是中国执政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必须用改革创新的思路,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李克强也指出,中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发展还很不平衡,尤其是城乡差距量大面广,差距就是潜力,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我们推进城镇化,是要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路子,要保证粮食安全,中国的粮食要立足自身,不可能靠世界市场解决,要更加注重绿色发展,加强环保节能,还要深化改革,加强社会建设,推进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等。这些都需要国际视野和世界经验,这有利于我们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方愿与世行就城镇化开展联合研究,吸收大学、研究机构一起参与,做成双方合作的旗舰项目。13亿人的现代化和近10亿人的城镇化,在人类历史上是没有的,中国这条路走好了,不仅造福中国人民,对世界也是贡献。

然而,新型城镇化并非是在一张白纸上绘就蓝图,我们无法回避的事,过去数十年间中国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所付出的沉重代价,出现了诸多问题。旧城镇化之路的核心是运营土地。政府低价从农民手中获取土地,以土地和税收补贴方式招商引资做大经济总量,以推高房价来拉高地价进而获得更多卖地收益和房地产税收,其资金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吸引农民向城市转移的同时又通过户籍隔离来减少公共服务支出。在传统的城镇化中,城乡福利差距巨大,进城农民工作在城市而保障在农村,由此形成了候鸟式’‘钟摆式迁徙。同时,人们追求的是城镇面积越大越好,占用的土地越多越好,非集约化。许多城市发展都采用了摊煎饼式的发展规划,建成区膨胀过快、新城新区设置过多过滥、资源消耗过大、生态环境压力过重等问题也越来越凸显。旧城镇化的不完善也导致了一些问题。一是地方政府特别是省级以下地方政府,财力的增强为公共治理提供了有效资源;二是地方行政官僚体系,丰盈的土地财政为供养一个庞大而浪费严重的官僚体系提供了可能,并降低了其与民众正面冲突的风险(在土地财政较好的年份,以乱罚款、乱收费、乱摊派为内容的三乱财政有了明显收敛);三是部分腐败官员,虽然其得益为非法性质,但与土地房产相关的腐败具有一定普遍性;四是强势工业资本和房地产开发商,前者凭借土地补贴和税收优惠,在缺乏核心竞争力的情况下维持着生存甚至发展,后者则在房价一路飙升之下获取惊人暴利;五是较早成为城市身份的普通民众,他们受益于经济增长和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但只为之支付了较少的成本;六是拥有多套住房的普通民众和投机者,他们分享了房价上涨的收益,未支付或只支付了较小的成本;七是强势、受到高额补偿的拆迁户,他们享受了公共资源投入所带来的级差地租的绝大部分。而旧城镇化的结果直接影响了了些群体。一、弱势拆迁户和土地被低价征收者,他们为城市化廉价贡献了土地资源,却可能要承受高房价的负担;二、较晚进城或等待进城的人群,他们是房价泡沫引起代际不公的直接受害者;三、社会上的中低收入者,他们的收入增长乏力,但却被迫接受高房价引起的高消费物价。

而新型城镇化的要求是不断提升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内涵。与传统提法比较,新型城镇化更强调内在质量的全面提升,也就是要推动城镇化由偏重数量规模增加向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粗放式用地、用能,现在必须从思想上明确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之路的重要性;过去我们主要依靠中心城市带动,现在更应该强调城市群、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配合发展的必然性。

1978年到2011年,城镇人口从1.72亿人增加到6.9亿人,城镇化率从17.92%提升到51.27%,虽然从表面上看,中国城镇化建设已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背后潜藏的诸多矛盾、问题也日益凸显。城市急速扩张,农民被迫上楼,城乡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加剧,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越来越严重。如果不能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将会严重影响中国未来的健康发展,也会影响小康社会的顺利建成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的转变,新型城镇化的真谛,是人的城镇化,要让人在城镇中更好地生产生活。所谓人的城镇化,指的是人的无差别发展。这是新型城镇化最本质、最核心、最关键的东西。所谓人的无差别发展,其意蕴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城镇的一切应当围绕人来展开,要树立牢固的人本思想,创造良好的人本环境,倡导创新、和谐、公平、自由,形成良好的人本气氛,使城镇具有人情味,产生良好的为人服务的功能;另一方面,这里的,泛指所有人,包括过去的城里人、新转入城里的人和还在农村生活的人,要能够促进所有人的自由而全面地发展,而不能为了一部分人的利益,而损害另一部分人的福祉,不能为了城市的扩容,而付出太过昂贵的社会成本。目前生活在我国城市中的大批农民工,多数集中在累、脏、苦、差、险、毒等行业,在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参与社会活动等许多方面,更没有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权利。所以,推进新型城镇化,着眼人的无差别发展,要转变理念,矫正目前的二元化机制,实现城市财政支出和公共产品提供对所有居民无差别、全覆盖。

新型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产业结构升级、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生产方式由乡村型向城镇型转化的综合过程。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正如中央领导同志明确指出的,城镇化是我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的转变。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对于我国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战略选择。目前,我国最大的内需是城镇化、最雄厚的内需潜力在城镇化,因为城镇化既能增加投资又能拉动消费,是扩大内需的必然选择。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需要扩大内需。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应当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因。城镇化进程将不断提高居民收入,带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全方位需求,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其次,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加快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城镇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镇化和工业化是现代化的两个车轮,缺少工业化,城镇化就没有发展动力;缺少城镇化,工业化就失去发展载体。因此,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能够为工业化提供强有力的载体和支撑,为新型工业化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推进工业化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演进,实现工业经济的快速提升。同时,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可以加快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当然,推进新型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发展实践证明,只有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才能破解用地刚性需求与保护耕地硬性约束难题;只有拓宽工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空间,才能减少农村人口、推动农业规模化生产和组织化经营,才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和综合生产能力,尤其是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重要节点,这既能够促进农村扩大投资、增加消费,又能够促进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提升,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重要增长点。同时新型城镇化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突围,有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乡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逐渐统一。这样,就会出现城乡交流日益频繁、城乡经济日益融合、城乡社会日益渗透的趋势,逐步提高城乡一体化水平,有助于城乡互补机制的确立和城乡统筹体制的形成,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文明辐射农村,使城市文明和农村文明呈现一体化的趋势。

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程,首先要大力提高农村的教育水平,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城镇化的关键是人的城镇化,提升农村教育水平,就是加快推进城镇化发展水平。通过教育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思想素质,使村农居民顺利与城市文化和环境融合,以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其次要加快城镇工业化的速度,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只有通过工业的不断聚集,从而带来人口的聚集,使城镇的兴起和建设成为必要。然后要积极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制度支持。其中,一是要改革创新户籍制度。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消除体制制度障碍,改革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二元户籍制度,剔除附着在户籍关系上的种种社会经济差别,真正做到城乡居民在发展机会面前的人人平等。二是要改革创新就业制度。尽快废除现行的对农民进城务工的各种限制,打破城乡分割,促进城乡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对进城农民工就业在制度设计上,要与城市劳动力机会和权利平等。同时要改革创新公共服务制度。从统筹城乡发展额角度出发,逐渐改变城市政府只负担户籍人口、公共服务、只占有外来流动就业人员的税收,不承担流动就业人员公共服务的制度。再有就是改革创新土地制度。改革土地征用制度,把现行的强制性的行政征用行为转变为交易性行为,并提高土地征用补偿标准。最后是要较强城镇公共设施建设,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基础支持。要加快铁路、公路、航空建设,构建便捷搞笑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完善电力、通信、水利、燃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城市,加快推进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促进基础设施向周边小城镇和农村延伸。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46adb42376baf1ffd4fad25.html

《新型城镇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