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纳里·奥康纳国内外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2023-02-20 11:45:1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732017JOURNALOFUNIVERSITYOFJINAN(SocialScienceEdition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27No.32017•文学研究•弗兰纳里•奥康纳国内外研究述评(齐250353[]广[关]弗美国文学[中]1109[文]A[文]1671-3842(201703-0154-04弗兰纳里•奥康纳,是与卡尔森•麦卡勒斯、尤多拉•威尔蒂、凯瑟琳•安波特、卡洛琳•戈登等女作家同时代的“哥特女王”尽管生命短暂、作品有限,但其卓越的才智却使她成为美国南方文学史上大师级的经典作家,因此,国内外对奥康纳的研究热度只增不减。本文就弗兰纳里•奥康纳的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综述,简要梳理出自2050年代至今奥康纳研究的整体发展态势及走向,找到不足、提出建议,以期对日后的研究有所裨益。弗兰纳里•奥康纳(1925-1964是当代美国南方女作家,美国文学的重要代言人生共著有两部长篇小说:《智血》1952年与《暴力夺取》1960年及两部短篇小说合集:《好人难寻》(1955年和《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1965年。1957年获欧•亨利短篇小说奖,其《短篇小说全集》在她去世之后的1972年获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奖,被网络读者誉为“史上最好的美国国家图书奖之一奥康纳的作品多创作于二战期间,常带有美国南方哥特式作品的传统写作色彩,同时又具有鲜明的个人创新性。其短篇小说的哥特文体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对暴力死亡、怪诞畸人和可怖环境的细致描写。奥康纳的作品充满了夸张离奇的写作,她曾坦言道:“有着基督教信仰的作家将在现实生活中发现许多让他们反感、厌恶的畸形和扭曲,作家的使命就是放大这些畸形,使本已对这些激情麻木的观众能够看到它们。因此作家可能不得不采取更加激烈的手段……你必须通过‘使你的观众看到;对于那些听觉不灵的人,你得大声叫喊;而对于那些快失明者,只能图画得大大的、令人吃惊的。®她将宗教信仰、道德伦理、南方区域背景及个人经历巧妙地融为一体,描绘了一幅独特的社会生活画卷,激发读者去发现和感触残酷现实中的荒诞性。虽然奥康纳留世的作品不多,仅有两部长篇小说和31篇短篇小说,但其在美国南方作家中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82年美国设立了弗兰纳里•奥康纳短篇小说奖。其手稿被她曾就读的[作]朱①0ConnorFlannery.MysteryandManners,ed.SallyandRobertFitzgerald.NewYorkFarrar,StrausandGiroux,1970:33-34.154
弗兰纳里•奥康纳国内外研究述评母校美国佐治亚大学永久收藏。1992年奥康纳被评选为“全美历史上最佳十位女作家之一”①。评论界及研究团体对奥康纳作品从不消减的研究兴趣,也使20世纪最为耀眼的作家之1988年奥康纳的《短篇小说全集》出版,她成为美国第一位作品被公认为是经典的女作家。以奥康纳为研究课题的硕士和博士论文也涌现了出来。本世纪,美国对奥康纳的研究一直处于上升阶段,形成了自2080年代以来的第二次“奥康纳研究热”以奥康纳为主题的各种研讨会也不断在各地举行。尽管这一时期的文学研究一直处于低谷阶段。对奥康纳的研究开始于1952至1955年此间,奥康纳的第一部小说《智血》和短篇小说集《人难寻》先后出版。当时相关的评论文章只能在热销杂志、通讯刊物或报纸上才能读到,评论也是褒贬不一,有的认可她怪诞恐怖的哥特风格写作、有的却批判她身为女性作家却没有女权意识。直2050年代末,学术界才开始关注奥康纳的作品。1958年批评》杂志开设了一期特刊,门探讨奥康纳的作品。著名文学评论家艾伦•泰德就奥康纳审视美国南方生活的细微、独特且深入的视角进行了特别评论,并在此专刊中给予了奥康纳以高度评价,认为奥康纳简朴的写作风格、古怪的语法、单一的句式都是她用来洞悉笔下人物的独特手段,虽然视角有限、但别有深意®康纳将南方独有的地域风格与其天主教信仰有机结合为一体,使她成为美国文学史上绝无仅有的女作家。评论家路易斯•鲁宾也在此刊中第一次开始关注到奥康纳作品的普世性主题®。不仅如南方地域色彩、哥特文体、暴力研究、主题与角色的普适性等话题也受到了相应的关注和深入探。简言之,在这一时期主要集中在语篇分析层面,而新批评主义则是评论界最常使用的研究方法。2060年代开始,以上研究桎梏逐步冲破。奥康纳的生活经历、个人健康状况等逐渐成为意欲解读其作品的评论家进行研究的考虑因素。1960年奥康纳第一次受到《纽约时代周刊》的邀请并接受采访,采访报告不仅详细介绍了奥康纳颇具创造性的作品,而且还在未经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披露了奥康纳身体所患疾病的各种细节,对此奥康纳表示十分不满且感到愤怒。不后来的研究者们却把这一采访报告视为从她的身体状况入手,解读奥康纳作品的首个案例。这就意味着研究者将从奥康纳的疾病和残疾角度入手,审视其独特的写作风格。这方面代表性的研究有修•沃克(1996-1997年的《疾病的存在:论疾病的语言》在此文中,沃克探索了奥康纳的疾病对其文学创造性和想象力可能带来的潜在影响④。1964年奥康纳死于红斑狼疮并发症。第二年,她的第二部短篇小说合集《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出版。评论界又以追怀逝者的心情,再次探究起奥康纳的身体状况和其作品间的紧密联系。伊丽莎白•毕肖普,以其诗人的慧眼,在奥康纳去世之际,深切地写到:“我肯定她(奥康纳)那为数不多的作品将在美国文学中永存。它们……清晰晓畅,直笔白描,栩栩如生……具有独到而深刻的见解,比数十本诗集加起来更富于诗意。©伊丽莎白•毕肖普的确做出了精准的预言,尽管奥康纳作品中的背景主要设定在美国南方,仅是讲述了个人的所见所闻所想,但她的短篇小说在其去世后却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和赞誉,她那独具一格的讲述风格使她在文学界享有盛誉。这一时期的奥康纳研究也依旧关注其女性作家的身份,斯坦利•埃德加•海曼于1966年出版的第一部专著Getz,LorineM.Flannery0'Connor,LiteraryTheologiantheHabitsandDisciplineofBeing.NewYorkE.MellenPress,2000x.TateAllen.PlatitudeandProtestants.MelvinJ.FriedmanandBeverlyLyonClark.CriticalEssaysonFlanneryyConnor.BostonG.K.Hall&Co.198567-68.Rubin,LouisD.Jr.Flannery0Connor:ANoteonLiteraryFashions.Critique,195811-18.WalkerSue.TheBeingofIllness:TheLanguageofBeing111.1996-1997(25.GirouxRobert.TheIntroduction0’ConnorFlannery.TheCompleteStories.NewYorkFarrar,StrausandGir­oux,1971.155
(弗兰纳里•奥康纳》就阐述了奥康纳作为南方天主教女作家的多重“局外人”身份®1969年奥康纳的散文集《奥秘与常情》出版,其汇总了奥康纳在多种场合下发表的关于艺术与宗教的观点,这使得评论家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他们已经发表的关于奥康纳的若干解读。该散文集有助于消除那些与事实不符甚至是误导性评论。随后,研究奥康纳的相关专著也于2070年代开始大量出现,如约瑟芬•亨丁的《弗兰纳里•奥康纳的世界》1970年以及大卫•厄根斯威勒的《弗兰纳里•奥康纳的基督教人道主义》1972年。1979年奥康纳的书信集《生存的习惯》出版,这就为研究奥康纳的写作动机填补了信息匮乏的空白。1988年奥康纳全集》由美国文库组织出版,为研究者探索奥康纳的所有作品提供了便利和支持。据GCSU数据统计,1980至1989年间,39部研究奥康纳的英语专著出版,是奥氏研究成果最为丰厚的十年®90年代之后至今,研究著作明显呈现以新的文学理论解读作家作品的态势,对话理论、女性批评、心理批评、修辞理论、禁欲美学、白人性研究、后殖民理论、酷儿理论、残障研究等等,不一而®此外,还出现了许多从语言学角度进行的研究,借助语法、词汇、句式、时态等语言特征分析奥康纳作品的写作特点以及由此传达出来的隐含信息。更有将计算机技术与语言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数据统计分析和解读,2007年多纳德•哈狄教授的《弗兰纳里•奥康纳的肉体:电脑技术与语言学之声》就开创性地借用计算机数据分析技术,解读了奥康纳作品中的语言风格④。在我国,对于弗兰纳里•奥康纳作品的研究始于2070年代末,2080当时已有奥康纳若干作品的中译本。尽管奥康纳于2040年代便开始创作短篇小说,但在中国直到1979年才出现了屠珍翻译的第一个译本《好人难寻》。随后,屠珍等人又于1986年合作翻译了奥康纳的18篇短篇小说,汇编为《公园深处》一书。而关于奥康纳及其四封书信的评论性文章发表,长篇小说《智血》中译本问世,为深入研究提供了便利。宗教信仰、南方背景、生活经历、性身份等元素一直是评论家和读者们从不同角度研究、解读奥康纳的切入点。而对奥康纳的研究也基本是围绕着她的几篇为西方国家读者所熟知的短篇小说展开的。可以说,这一时期的研究多是步美国同行研究者的后尘,尚未走出对于人物、环境、主题、黑人及其他话题的范围。2090年代开始,对于奥康纳作品的介绍如雨后春算般涌现,具有代表性的是一些文学选文学史中的相关介绍。比如,常耀信的《美国文学简史》1999李公昭的20世纪美国文学导论》2000年。虽然篇幅不多,但是这也给予读者了解奥康纳的机会。这一时期对奥康纳的介绍、评论或研究多是集中于其较为著名且广为人知的若干作品上,好人难寻》善良的乡下人》救人如救己》。中国评论界在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了阐释:宗教层面、两性关系层面、种族关系层面⑤。如曾艳钰1998的《人的异化与拯救一一弗兰纳里•奥康纳作品探析》一文,解读了奥康纳作品中的宗教救赎主题©;陈红薇1998在《奥康纳小说中的两个声音》一文中指出,奥康纳的小说中存在两个声音:一个是传统观念下处于女性弱势地位的奥康纳;一个是身为女性作家应为女性发言的奥康纳⑦;石平萍1998在《试析弗兰纳里•奥康纳的种族立场》一文中探究了奥康纳在面对种族歧视问题时所表现出的矛盾立场®。21世纪以后,相关学者开始借助哲学思辨和宗教理论开展研究,同时也试图通过传统与①②③苏欲晓:里.20102Donahoo,Robert.RobertDonahooReviewsDonaldHardy’sNewMonograph.G/ieers!f/aroieryOGoroiorcietyNewsletter,2008,(15:3.里.奥长城》20108曾艳钰:《人的异化里.奥范学院学报》1998年2陈红薇:《国外文学》1998年4:《里.奥1998年1156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2dc455144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49.html

《弗兰纳里·奥康纳国内外研究述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