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第二课时 - 人教新课标精品教育 doc

发布时间:2019-05-10 18:24:3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第二课时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教学目标】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知识与能力:①进一步理解“司空见惯、追根求源、无独有偶、锲而不舍”等成语。 ②探究三个故事的共同点,体会例证的写法。③了解议论文的结构以及观点鲜明、说服力强、逻辑严密的特点。④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成语“司空见惯、追根溯源、见微知著、无独有偶”。 ②引导学生联系具体的事例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文章逻辑严密的特点。③通过找到三个事例的共同点体会议论文例证真实典型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领悟追根求源、见微知著、不断探究的科学精神,认识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探究三个故事的共同点,体会用事实说明道理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事例有的放矢、语言逻辑严谨的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你能像老师这样读一遍课题吗?

2、这是一篇议论文,文章的标题既是一个真理,又是作者的观点。用自己的观点做文章的题目,更加旗帜鲜明、观点明确,这是我们写议论文常用的一种方法。让我们再次读课题,明确作者的观点。

3、你还记得文中用了哪些事例来证明这个观点吗?(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花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

二、研读课文 

1、我们先来看“洗澡水的漩涡”这个事例。请大家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一自然段先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生答,引导:简单地说就是先写发现问题,你能像老师一样简单地说吗?发现问题研究问题 得出结论)

2、体会写法:

①请一位声音响亮的同学读一读“发现问题”这部分文字

谢皮罗教授从哪发现的问题?他发现的是极其普通的事情,用我们刚刚读过的一个成语来概括是什么?(司空见惯)

②是啊,他留意于司空见惯的小事,敏锐地发现了问题,写下了第一个大大的问号,朝真理迈开了第一步,要想更靠近真理,就必须不断地钻研问题,思考问题,谢皮罗教授是怎样做的呢?找到相关的句子,并读出你的感受。(出示: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

你刻意强调了“紧紧”“反复”这两个词,透过这两个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谢皮罗教授每天反复钻研和实验的画面。)

是啊,他真的是在追根求源(板书)

老师课下也搜集了相关的资料,谢皮罗教授从20世纪40年代就发现了这个现象,直到1962年才发表论文,历经长达二十余年的实验、研究,才向世界公布这一现象,这种现象被世人称为“谢皮罗现象。”

引读1:同学们,20余年啊,谢皮罗教授每天都在追根求源,都在追问着这个问题——请读“这是为什么呢?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

引读2:谢皮罗教授百思不得其解,但他不放弃,他仍然每天都在追问——请再读“这是为什么呢?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

引读3:科学真理的追求靠的就是锲而不舍的精神,谢皮罗教授就是这样打破沙锅问到底——再读“这是为什么呢?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

这样的问号在他的研究中出现了成百上千次。

引读4:终于在1962——“他发表了论文,认为这种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如果地球停止旋转,就不会产生这种漩涡。他认为,在北半球,洗澡水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如果是在南半球,洗澡水的漩涡将朝顺时针方向旋转;而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他的这个见解,引起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兴趣,他们纷纷在各地进行实验,结果证明谢皮罗的结论完全正确。”

这个研究的过程是这么漫长、这么曲折,可奇怪的是,作者把这一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浓缩成了一个短短的句子——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对研究问题写得特别简略,相对而言,发现问题和找到真理就写得比较详细。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呢?把研究的过程写详细不是更能打动人吗?(启发:作者写这件事是为了——(指着课题)

明确:议论文呀,重在以理服人,为了证明只有发现问题、产生一个个问号,才会有真理的诞生,所以事例中有关问题和真理的部分当然要详写了,这样才能够对症下药、紧紧扣住文章的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3、接下来,请大家自学另外两件事,想一想后面两件事在内容、写法上与第一件事有什么相同点?可以在文中画一画,写一写批注,把自己的学习心得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预设:三个事例讲的都是在生活中偶然发现的问题;都强调在发现问题后经过了多次试验、反复研究;都是在说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讲的都是科学家发现和发明的故事……)

4、你们读书好用心,通过对比,一下子就找了三件事的相同点。

①既然这些事例这么相似,那只写一个事例就行了,既省时又省力,多好!(一个事例叫孤证,不足以证明自己的观点。)

②一个不行就写两个吧!(只写两个可能是“无独有偶”,说不定是巧合呢。)

③证明一个观点,要有充分的证据才行。你们看,读了这三个事例后,我们不禁会想,在科学史上,类似谢皮罗、波义耳、奥地利医生这样的事例还有吗?你能想起来一些吗?(鲁班上山,手被植物划伤,后来发明了锯;瓦特看到跳动的壶盖和冒出的蒸汽,苦思冥想,最终发明了蒸汽机……)

5、同学们说的真好!这一个又一个的事例都能有力地证明读——(出示第二自然段: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6、你看,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1)“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善于质疑、追根求源、坚持不懈) 是啊!就像谢皮罗、波义耳以及那位奥地利医生都是这样的人。

2)老师下这样一个结论,你们用心听、仔细对照,看对不对:只有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才能有所成就,有所创造,有所发明,最后有所发现了。我说得对吗?

7 我们知道了,应该是先有发现,再有发明、创造,最后有所成就,它们的顺序能改变吗?是呀!这些词的顺序是有逻辑的,逻辑严密也是议论文的一大特点。

现在我们知道了,这极具说服力的事例、这逻辑严密的语言都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在科学史上,能证明这个观点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8、可是孩子们,善于发问、有了问号就能轻而易举地变成真理吗?你怎么知道的?(出示第8自然段: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9、读了这两段话,你是不是觉得似曾相识呀?我们在前文哪个地方也读到过类似的话?(第2自然段)这样的结构叫——首尾呼应。

请女孩子来读第2自然段,你们来“呼”,男孩子们读第78自然段,你们来“应”。(学生读文)

你们看,开头呼,结尾应,这样一来文章就浑然一体了,而且也更加明确了作者的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三、总结升华

1、这个感叹号里包含的不只有真理呀,还有什么?你还能感受到什么?(科学家们的惊喜、兴奋、激动、骄傲、自豪以及给世人的震撼……)

2、是啊,解决了一个问号,最后有所成就的时候,你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个真理,还有无与伦比的喜悦与自豪!

四、随堂作业

  这篇文章,作者先表明了自己的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然后运用三个具体事实证明了这一观点,最后写下结论——发现真理需要不断发问,锲而不舍。我们也仿照课文的写法进行一次小练笔,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比如,“功夫不负有心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团结就是力量”

  (示课件──小练笔: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功夫不负有心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团结就是力量”……)

课堂上的时间有限,我们就按照刚才我们了解的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先写写提纲:

我的观点:

所选事例:

我的结论:

五、结课:让我们铭记这个真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板书设计:

观点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洗澡水的漩涡 看出问题

事例 紫罗兰的变色 实验研究

睡觉时眼珠转动 发现发明

总结 见微知著 善于发问 不断探索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15f528a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4b.html

《2019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第二课时 - 人教新课标精品教育 doc.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