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伴你学教师用书生物人教版必修2备课参考-基因的本质课时作业6

发布时间:2014-11-11 08:42:1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B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大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少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C动物植物真菌的遗传物质是DNA除此之外的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D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解析: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因为大部分生物是以DNA为遗传物质的,只有少数病毒以RNA为遗传物质,A错误;动物、植物、真菌均属于真核生物,除此之外原核生物中也是以DNA为遗传物质,C错误;除细胞生物外,部分病毒也是以DNA为遗传物质,D错误。

答案: B

2艾弗里等人的体外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  )

A重组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

B诱发DNA突变研究其表型效应

C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研究各自的效应

D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

解析: 艾弗里等人从S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出了DNA、蛋白质等,分别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赫尔希和蔡斯用同位素标记法将噬菌体的DNA与蛋白质分开标记,单独地、直接地去研究它们的作用。体外转化实验没有用到同位素示踪技术,两实验都没有突变和重组。

答案: C

3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则小鼠体内SR型细菌含量变化情况最可能是(  )

解析: 随着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S型细菌的数量呈S型曲线变化;开始时,一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一段时间后R型细菌的数量又开始增加,逐渐达到平衡状态。

答案: B

4下图甲中的噬菌斑(白色区域)是在长满大肠杆菌(黑色)的培养基上由一个T2噬菌体侵染细菌后不断裂解细菌产生的一个不长细菌的透明小圆区它是检测噬菌体数量的重要方法之一现利用培养基培养并连续取样的方法得到噬菌体在感染大肠杆菌后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图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培养基中加入含35S32P的营养物质则放射性先在细菌中出现后在噬菌体中出现

B曲线ab细菌内正旺盛地进行噬菌体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C曲线bc段所对应的时间内噬菌体共繁殖了10

D限制cd段噬菌斑数量增加的因素最可能是绝大部分细菌已经被裂解

解析: 包括噬菌体在内的所有病毒均是严格的寄生生物,无独立的代谢能力,需要利用寄主细胞的原料增殖,而大肠杆菌可以利用环境中的物质进行代谢,A正确;曲线ab段,正处于噬菌体物质合成的阶段,细菌未裂解释放噬菌体,B正确;曲线bc段,噬菌斑从100个增殖到1 000个,是细菌裂解释放的噬菌体数量,并不代表噬菌体增殖10代,增殖10代得到的噬菌体数为100×210个,C错误;de段噬菌斑数量达到最大,说明d点之前绝大部分细菌已经裂解,D正确。

答案: C

5在艾弗里及其同事利用肺炎双球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的实验中DNA酶处理从S型菌中提取的DNA之后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结果发现培养基上仅有R型肺炎双球菌生长设置本实验步骤的目的是(  )

A证明R型菌生长不需要DNA

B补充R型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C直接证明S型菌DNA不是促进R型菌转化的因素

DS型菌的DNAR型菌混合培养的实验形成对照

解析: DNA酶处理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并与R型菌混合培养就是与S型菌的DNAR型菌混合培养的实验形成对照。

答案: D

6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

A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C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解析: 培养时间过长,部分大肠杆菌裂解,其中含放射性的噬菌体释放出来,所以在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

答案: A

7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经病毒重建形成杂种病毒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  )

解析: 由于重组病毒丙中外壳来自病毒甲,而遗传物质来自于病毒乙,所以后代的性状应该和病毒乙相似。

答案: D

8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得出这一结论的关键是(  )

AS型活菌和加热杀死后的S型菌分别对小白鼠进行注射并形成对照

B用杀死的S型菌与无毒的R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测定小鼠体液中抗体的含量

C从死亡小鼠体内分离获得了S型菌

DS型菌的各种因子分离并分别加入各培养基中培养R型菌观察是否发生转化

解析: 当把S型菌的各种因子分离并分别与R型菌混合培养后,发现只有加入DNA的培养基中R型菌发生转化,出现S型菌,而加入其他因子的培养基中R型菌(如加入蛋白质)不发生转化,即不出现S型菌。

答案: D

9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进行了如下实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一段时间后进行离心检测到放射性存在的主要部位依次是(  )

A沉淀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

B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

C沉淀上清液沉淀

D上清液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

解析: 放射性主要集中在部分子代噬菌体的核酸中;放射性主要集中在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中;放射性主要集中在部分子代噬菌体的核酸和留在细菌外的蛋白质外壳中。

答案: B

10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上述处理中可得到S菌的是④⑤⑥

B可得到S菌的是④⑤

C外其余各项处理均可得到R

D可得到S菌的只有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11肺炎球菌有许多类型有荚膜的有毒性能引起人或动物患肺炎或败血病无荚膜的无毒性不能引起人或动物患病如图所示为1944年美国学者艾弗里和他的同事所做的细菌转化实验请回答

(1)实验A老鼠患败血病死亡以后各实验中老鼠的情况分别为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不致病的肺炎球菌接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它的遗传特性发生了改变

(3)肺炎球菌的毒性由荚膜物质引起荚膜物质是一种毒蛋白这说明蛋白质的合成由________控制

(4)这个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因为肺炎球菌无荚膜的无毒性,有荚膜的有毒性,所以单独处理,前者生存,后者死亡。煮沸有毒性的细菌,蛋白质变性,毒性消失,而DNA结构稳定性强,加热没有变性,所以与无毒菌混合在体内发生DNA整合而控制有毒蛋白的合成,导致小鼠死亡。

答案: (1)能生存 能生存 死亡 能生存

(2)致病肺炎球菌的DNA (3)DNA

(4)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12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理论上上清液中不应含放射性物质下层沉淀物中应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实验的最终结果显示离心后上清液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层的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

(1)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32P标记噬菌体的DNA所体现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理论上上清液放射性应该为0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有较大的误差由此对实验过程进行误差分析

在实验中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长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物质含量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实验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是否属于误差的来源呢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同时用被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结果发现沉淀物中也出现少量放射性物质为排除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也是遗传物质的可能应进一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设计一个方法来大量制备用35S标记的噬菌体(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赫尔希和蔡斯研究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方法是同位素标记法,分别用32P35S标记噬菌体。(2)在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理论上,上清液中放射性应为0,因为噬菌体已将DNA全部注入到大肠杆菌内,在离心时会随着大肠杆菌而沉淀。(3)若在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原因有两种可能:噬菌体侵染时间太短,部分噬菌体还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中,或者噬菌体侵染时间太长,部分大肠杆菌已裂解,子代噬菌体被释放出来。(4)可以通过检测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是否含有35S予以排除。(5)由于噬菌体是严格寄生的,因此不能用含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而应先用35S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后,再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即可得到大量含有35S的噬菌体。

答案: (1)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示踪法)

(2)噬菌体已将自己的DNA全部注入到大肠杆菌内

(3)升高 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出来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  没有侵入大肠杆菌的噬菌体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

(4)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检测是否含有35S

(5)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然后用噬菌体侵染该大肠杆菌即可以得到含有35S标记的噬菌体

13研究发现少数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简称TMV)体内仅有蛋白质和RNA两种化学成分这类生物性状(TMV能感染正常的烟草叶片使之出现相应的病斑)的遗传是受蛋白质还是受RNA控制请设计实验探究TMV的遗传物质

实验原理

(1)利用水苯酚溶液可以将TMV分离获得TMV的蛋白质和RNA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材料烟草花叶病毒正常生长的烟草苯酚试管玻璃棒等必需的实验仪器

主要实验步骤

(1)利用水苯酚溶液分离TMV获得纯净的TMV的蛋白质和RNA

(2)取正常生长的烟草植株选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正常培养烟草植株并注意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TMV中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TMVRNA是遗传物质

解析: 由题干信息可知,TMV的组成成分是RNA和蛋白质,因此实验原理是将RNA和蛋白质分开,分别感染烟草,据是否感病予以判断。

答案: 实验原理

(2)TMV能感染正常烟草使之出现相应的病斑

(3)遗传物质能使生物性状保持相对稳定

主要实验步骤

(2)生长状态基本相同的三片叶片编号为ABC

(3)分别用完整的TMVTMV的蛋白质TMVRNA感染ABC三片叶

(4)相应叶片的表现症状

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1)AB叶出现病斑C叶正常并且用B病斑组织感染正常的烟草叶片仍出现相同病斑

(2)AC叶出现病斑B叶正常并且用C病斑组织感染正常的烟草叶片仍出现相同病斑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05d4d78b7360b4c2f3f6415.html

《2015伴你学教师用书生物人教版必修2备课参考-基因的本质课时作业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